公元465年,北魏文成帝駕崩後,年僅12歲的太子拓跋弘即位,是為獻文帝。當時,由於新皇帝年幼,無法理政,因此北魏政權出現了權力真空。
在這種情況下,以丞相乙渾為首的鮮卑貴族集團趁機崛起,並迅速掌握了朝政大權。然而,乙渾卻並不滿足於此,他試圖發動政變,推翻獻文帝,自己稱帝。
麵對乙渾的陰謀,年輕的獻文帝束手無策,隻能依靠太皇太後馮氏來穩定局勢。於是,在馮太後的牽頭之下,一場驚心動魄的宮廷政變悄然展開。
最終,乙渾一黨被一網打盡,徹底消滅。這場政治鬥爭的勝利,使得馮太後成功地從幕後走到台前,開始了她人生中的第一次臨朝聽政。從此以後,北魏的政治大權落入了這位女性之手,馮太後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女權人。
第一次臨朝的馮太後,不到三十歲。可是,在理政治國方麵,卻展現出屬於她的老道。朝政被她梳理的井井有條,群臣也大多是服從馮太後的支配。在馮太後的牽頭之下,很多施政理念開始施行。掌權後,馮太後下令在各郡設立太學,設置博士和助教,根據各郡的規模大小,招收學生入學;又趁著南朝宋國內部動亂,派遣軍隊攻占了青、齊二州。
馮太後的這一係列舉措,顯示了她的果斷和智慧。她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各郡設立太學,為國家培養人才。這不僅有助於提高北魏的文化水平,也為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她趁南朝宋內亂之機,果斷出兵攻占青、齊二州,擴大了北魏的領土,增強了國家的實力。
此外,馮太後在政治上也展現出了卓越的才能。她臨朝聽政後,努力整頓吏治,推行了一係列改革措施,使北魏的政治局麵得到了穩定和改善。她的決策和行動,穩定了皇權的過渡時期,當然,也為這個時期北魏的繁榮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馮太後的第一次臨朝理政,效果可謂是非常的好的。她的政權平衡,施政手段,以及人格魅力,得到了大多數朝臣的支持。所以,第一次理政期間。馮太後推行的很多政令,都能很有效的推行下去。當然,這個時期,馮太後也培育了一些屬於自己的親信和政治勢力。這也日後,馮太後再次臨朝埋下了基礎。
從嚴格的時間節點上來算,馮太後的第一次臨朝理政,僅僅持續了兩年的時間。公元 467 年八月,獻文帝的妃子李夫人,成功誕下一子,取名為拓跋宏。
馮太後得知這個好消息後,欣喜萬分,因為她迎來了長孫。對於馮太後來說,這是一件極其令人高興的事情,她自然感到十分愜意。
然而,在喜悅之餘,馮太後也迅速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她深知作為祖母,應該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撫養拓跋宏的成長中。為了給予拓跋宏最好的教育和關懷,馮氏決定停止親自處理政事,不再上朝聽政。她相信獻文帝,有能力親自主政,管理國家事務。
史書上說,獻文帝小時候就很聰明,很有靈性,還特別神武。因而,獻文帝年輕有為,有著治理國家的才幹和智慧。而馮太後自己則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拓跋宏的撫養和教育中。傳授他家族的傳統和智慧,培養他成為一位傑出的統治者。在接下來的日子裏,馮太後將重心,轉移到了拓跋宏的成長上。
回到生活中,馮太後和一般的女性沒有兩樣,她也有著自己對於生活的需求。文成帝去世時,馮太後不過二十五六歲,年紀輕輕就開始寡居。
和曆史上那些女權人一樣,馮太後也是那種敢於追求自己需求的人。握有權力的她,自然不同於那種受人擺布的後宮女子。對於自己的生活,她可以有著自己的主見。即使是不符合規製,大家也都是敢怒而不敢言。
因而,成為太後之後。馮太後就為自己張羅了一些男寵。滿足自己所需的欲望,也緩解這自己乏味的生活。
其中,一個叫李弈的官宦子弟,十分受馮太後喜愛,時常讓他入宮侍奉。久而久之,朝廷內外就有了風言風語。此時的獻文帝,對此非常不滿,認為後宮如此淫亂,有失體統,世人也對此常有異樣的言論。
獻文帝覺得馮太後的行為不僅有損皇家顏麵,也會給朝廷帶來不良影響。他曾多次試圖勸阻馮太後,但馮太後卻依然我行我素,毫不在意獻文帝的感受。
獻文帝無奈之下,隻能對李弈進行打壓,以警示後宮。然而,這並沒有改變馮太後對李弈的寵愛,兩人的關係反而更加密切,獻文帝對此深感無奈。畢竟,在名義上,馮太後是自己的母親。而且,對社稷有功,還有著自己的政治勢力。如果這個事情沒處理好,就會引起朝政的動蕩。
作為一國之君的獻文帝,既然已經對馮太後寵溺男寵的事情產生不滿。自然,他就不會讓這個事情不了了之。對於馮太後,他無可奈何。所以,獻文帝就決定從馮太後身邊的這些個男寵身上下手。因為此事,皇帝和太後之間,就出現了一場很微妙的鬥爭。
公元470 年秋,李弈的長兄尚書李敷,他的好友兼同族相州刺史李欣,因犯罪而遭人告發。為了確保自身的安全,李欣自曝李敷有二三十條隱秘的罪行。獻文帝趁機下令,將李敷兄弟打入死牢。
這年寒冬,李弈、李敷以及他們的堂兄弟李顯德等人,一同被處死。李弈的死讓馮太後感到極度“不滿”和“失落”。她或許對獻文帝的決定感到失望,或者對失去李弈這樣的人物而感到痛心。
馮氏的“不得意”可能不僅僅是因為個人情感上的失落,還可能涉及到政治權力的變動和影響。李弈可能在政治上具有一定的地位或與馮氏有著密切的關係,他的死亡可能對馮氏的勢力或利益產生了不利的影響。此外,李弈的死也可能引發了宮廷內部的紛爭和勢力洗牌,使得馮太後處於一種不利的境地。
這種“不得意”也許反映了馮氏對局勢的不滿和無奈,她可能意識到自己的力量有限,無法改變獻文帝的決定,或者對未來的發展感到擔憂。這也可能暗示著宮廷政治的複雜和殘酷,以及權力鬥爭中的不確定性和變數。
更令馮太後難以接受的是,事後,獻文帝還將這個事件的始作俑者李欣,提拔為尚書,讓他參與決斷國家政事。
這樣的結果,使得馮太後更加無法容忍。於是,她憑借自己的威望和權勢,逼迫獻文帝讓出皇位。皇帝派和太後派的政治博弈,來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
這獻文帝是天資聰穎,自幼就有著非凡的才智和果斷的決策能力。他在處理政務時表現出高雅的風度,贏得了朝野的讚譽。
然而,他生性喜好黃老和浮屠之學,經常與朝中的士大夫以及沙門一同探討玄理,這也給人留下了一種輕視富貴、厭倦國政、對天下事漠不關心的印象。
在馮太後一黨的強大壓力下,獻文帝曾經考慮將皇位,傳給素有聲譽的叔父拓跋子推。不過,這一想法遭到了宗室大臣和宦官們的聯合反對。
無奈之下,他隻能在公元471 年八月,將皇位禪讓給不滿五歲的太子拓跋宏。拓跋宏即位後成為孝文帝,獻文帝自己則當上了太上皇。不過,這一場鬥爭。看似是馮太後一黨逼迫了獻文帝禪位,實際上,這更像是獻文帝賭氣為之。
孝文帝即位初期,太上皇獻文帝雖已移居崇光宮,但他並未放棄手中的權力。事實上,此時的獻文帝緊握北魏朝政大權,朝廷大小事務皆親自處理。他頻繁頒布詔書,以行使其權力,甚至多次親自統率軍隊,北伐南征,屢獲大捷。獻文帝對朝政的牢固掌握,體現在他對國家事務的深入參與和決策上。
由此可見,即使是禪位的獻文帝,他在北魏的朝堂依然掌握著最高的權力,馮太後還是奈何不了他。我想,此時此刻的馮太後更加的惱火了。她感覺到自己受到了欺騙,獻文帝的退讓,成為太上皇,隻是讓自己更加的難堪。這個時候,母子兩人之間的嫌隙,應該已經成為了不可逾越的鴻溝了。可能,獻文帝對於馮太後,有一些不屑一顧。而馮太後,對於獻文帝,已然心中生恨。
公元476 年六月,獻文帝毫無征兆地,在平城永安殿駕崩,這一事件引起了時人的諸多猜測。眾多聲音紛紛指出,獻文帝的離世,很可能是馮氏一手策劃的謀害。
平城永安殿,這座曾經見證過無數曆史時刻的宮殿,如今卻成為了獻文帝生命的終結之地。獻文帝的猝死,讓人們始料未及,也引發了朝野上下的震驚和疑惑。一時間,各種傳聞不脛而走,而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便是關於馮太後殺害獻文帝的說法。
馮氏,作為當時北魏朝廷中的重要人物,其權力和影響力不可小覷。一些人認為,馮氏可能出於某種政治目的,或者為了鏟除異己,而對獻文帝下了毒手。這種說法在當時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和爭議,但由於缺乏確鑿的證據,終究隻是一種猜測。
然而,也有一些人對這種說法表示懷疑。他們認為,獻文帝的死因可能另有隱情,或者是由於疾病等自然因素所致。畢竟,在那個時代,醫療條件相對落後,突發疾病而導致的猝死並非罕見。
無論真實原因如何,獻文帝的突然駕崩都成為了北魏曆史上的一個謎團,留給後人無盡的遐想和思索。這一事件不僅改變了北魏的政治格局,也對當時的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關於獻文帝之死的真相,或許永遠都無法得到確鑿的答案,隻能成為曆史長河中的一個未解之謎。
不論獻文帝的死因是什麽,結果就是馮太後成為了最大的政治受益者。年幼的孝文帝,顯然不具備掌握朝政的能力。所以,馮太後再次走向前台,開始了她第二次的臨朝理政。
獻文帝去世的當月,馮太後就被尊為太皇太後,重新執掌朝政大權。此時的馮太後,已經年過三十,無論是才識,氣度還是政治經驗,都相較以往更加成熟穩重了。
馮氏再次掌權後,麵臨著新的挑戰。獻文帝的離世導致政局動蕩不安,各種勢力紛紛蠢蠢欲動。與此同時,獻文帝時期,大力整治的貪汙犯罪,在他死後又死灰複燃,屢禁不止,這使得北魏的統治麵臨著潛在的威脅。
為了確保北魏的長治久安,鞏固自己的權力地位,馮太後采取了恩威並施的策略,充分展現了她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卓越的政治才幹。她一方麵對那些衷心擁護她的大臣給予豐厚的賞賜和提拔,以籠絡人心;另一方麵,對於那些心懷不軌,企圖挑戰她權威的人,她則毫不手軟地予以嚴懲,以樹立自己的威信。
此外,馮太後還大力整頓吏治,加強對官員的監督和考核,嚴厲打擊貪汙腐敗行為。她注重選拔德才兼備的人才,提拔那些有能力、有操守的官員,以改善朝廷的政治風氣。
同時,她也積極推行一些改革措施,如減輕百姓的賦稅負擔,鼓勵農業生產等,以促進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在馮太後的努力下,北魏的政局逐漸穩定下來,她的權力地位也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
對比於第一次的臨朝理政,這一回再次掌握絕對的權力的馮太後。已然是駕輕就熟,施政手段更加的從容。值得一說的是,不論是哪一個時期治國理政,馮太後始終都有著一套相對成熟的治國理念。
從這一點上,足以見得。作為女權人的她,手中的權力更多的是合理的支配,發揮它治國的能效。至於,馮太後理政時期,究竟在哪一些方麵作了革新和發展,下個章節見,
在這種情況下,以丞相乙渾為首的鮮卑貴族集團趁機崛起,並迅速掌握了朝政大權。然而,乙渾卻並不滿足於此,他試圖發動政變,推翻獻文帝,自己稱帝。
麵對乙渾的陰謀,年輕的獻文帝束手無策,隻能依靠太皇太後馮氏來穩定局勢。於是,在馮太後的牽頭之下,一場驚心動魄的宮廷政變悄然展開。
最終,乙渾一黨被一網打盡,徹底消滅。這場政治鬥爭的勝利,使得馮太後成功地從幕後走到台前,開始了她人生中的第一次臨朝聽政。從此以後,北魏的政治大權落入了這位女性之手,馮太後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女權人。
第一次臨朝的馮太後,不到三十歲。可是,在理政治國方麵,卻展現出屬於她的老道。朝政被她梳理的井井有條,群臣也大多是服從馮太後的支配。在馮太後的牽頭之下,很多施政理念開始施行。掌權後,馮太後下令在各郡設立太學,設置博士和助教,根據各郡的規模大小,招收學生入學;又趁著南朝宋國內部動亂,派遣軍隊攻占了青、齊二州。
馮太後的這一係列舉措,顯示了她的果斷和智慧。她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各郡設立太學,為國家培養人才。這不僅有助於提高北魏的文化水平,也為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她趁南朝宋內亂之機,果斷出兵攻占青、齊二州,擴大了北魏的領土,增強了國家的實力。
此外,馮太後在政治上也展現出了卓越的才能。她臨朝聽政後,努力整頓吏治,推行了一係列改革措施,使北魏的政治局麵得到了穩定和改善。她的決策和行動,穩定了皇權的過渡時期,當然,也為這個時期北魏的繁榮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馮太後的第一次臨朝理政,效果可謂是非常的好的。她的政權平衡,施政手段,以及人格魅力,得到了大多數朝臣的支持。所以,第一次理政期間。馮太後推行的很多政令,都能很有效的推行下去。當然,這個時期,馮太後也培育了一些屬於自己的親信和政治勢力。這也日後,馮太後再次臨朝埋下了基礎。
從嚴格的時間節點上來算,馮太後的第一次臨朝理政,僅僅持續了兩年的時間。公元 467 年八月,獻文帝的妃子李夫人,成功誕下一子,取名為拓跋宏。
馮太後得知這個好消息後,欣喜萬分,因為她迎來了長孫。對於馮太後來說,這是一件極其令人高興的事情,她自然感到十分愜意。
然而,在喜悅之餘,馮太後也迅速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她深知作為祖母,應該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撫養拓跋宏的成長中。為了給予拓跋宏最好的教育和關懷,馮氏決定停止親自處理政事,不再上朝聽政。她相信獻文帝,有能力親自主政,管理國家事務。
史書上說,獻文帝小時候就很聰明,很有靈性,還特別神武。因而,獻文帝年輕有為,有著治理國家的才幹和智慧。而馮太後自己則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拓跋宏的撫養和教育中。傳授他家族的傳統和智慧,培養他成為一位傑出的統治者。在接下來的日子裏,馮太後將重心,轉移到了拓跋宏的成長上。
回到生活中,馮太後和一般的女性沒有兩樣,她也有著自己對於生活的需求。文成帝去世時,馮太後不過二十五六歲,年紀輕輕就開始寡居。
和曆史上那些女權人一樣,馮太後也是那種敢於追求自己需求的人。握有權力的她,自然不同於那種受人擺布的後宮女子。對於自己的生活,她可以有著自己的主見。即使是不符合規製,大家也都是敢怒而不敢言。
因而,成為太後之後。馮太後就為自己張羅了一些男寵。滿足自己所需的欲望,也緩解這自己乏味的生活。
其中,一個叫李弈的官宦子弟,十分受馮太後喜愛,時常讓他入宮侍奉。久而久之,朝廷內外就有了風言風語。此時的獻文帝,對此非常不滿,認為後宮如此淫亂,有失體統,世人也對此常有異樣的言論。
獻文帝覺得馮太後的行為不僅有損皇家顏麵,也會給朝廷帶來不良影響。他曾多次試圖勸阻馮太後,但馮太後卻依然我行我素,毫不在意獻文帝的感受。
獻文帝無奈之下,隻能對李弈進行打壓,以警示後宮。然而,這並沒有改變馮太後對李弈的寵愛,兩人的關係反而更加密切,獻文帝對此深感無奈。畢竟,在名義上,馮太後是自己的母親。而且,對社稷有功,還有著自己的政治勢力。如果這個事情沒處理好,就會引起朝政的動蕩。
作為一國之君的獻文帝,既然已經對馮太後寵溺男寵的事情產生不滿。自然,他就不會讓這個事情不了了之。對於馮太後,他無可奈何。所以,獻文帝就決定從馮太後身邊的這些個男寵身上下手。因為此事,皇帝和太後之間,就出現了一場很微妙的鬥爭。
公元470 年秋,李弈的長兄尚書李敷,他的好友兼同族相州刺史李欣,因犯罪而遭人告發。為了確保自身的安全,李欣自曝李敷有二三十條隱秘的罪行。獻文帝趁機下令,將李敷兄弟打入死牢。
這年寒冬,李弈、李敷以及他們的堂兄弟李顯德等人,一同被處死。李弈的死讓馮太後感到極度“不滿”和“失落”。她或許對獻文帝的決定感到失望,或者對失去李弈這樣的人物而感到痛心。
馮氏的“不得意”可能不僅僅是因為個人情感上的失落,還可能涉及到政治權力的變動和影響。李弈可能在政治上具有一定的地位或與馮氏有著密切的關係,他的死亡可能對馮氏的勢力或利益產生了不利的影響。此外,李弈的死也可能引發了宮廷內部的紛爭和勢力洗牌,使得馮太後處於一種不利的境地。
這種“不得意”也許反映了馮氏對局勢的不滿和無奈,她可能意識到自己的力量有限,無法改變獻文帝的決定,或者對未來的發展感到擔憂。這也可能暗示著宮廷政治的複雜和殘酷,以及權力鬥爭中的不確定性和變數。
更令馮太後難以接受的是,事後,獻文帝還將這個事件的始作俑者李欣,提拔為尚書,讓他參與決斷國家政事。
這樣的結果,使得馮太後更加無法容忍。於是,她憑借自己的威望和權勢,逼迫獻文帝讓出皇位。皇帝派和太後派的政治博弈,來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
這獻文帝是天資聰穎,自幼就有著非凡的才智和果斷的決策能力。他在處理政務時表現出高雅的風度,贏得了朝野的讚譽。
然而,他生性喜好黃老和浮屠之學,經常與朝中的士大夫以及沙門一同探討玄理,這也給人留下了一種輕視富貴、厭倦國政、對天下事漠不關心的印象。
在馮太後一黨的強大壓力下,獻文帝曾經考慮將皇位,傳給素有聲譽的叔父拓跋子推。不過,這一想法遭到了宗室大臣和宦官們的聯合反對。
無奈之下,他隻能在公元471 年八月,將皇位禪讓給不滿五歲的太子拓跋宏。拓跋宏即位後成為孝文帝,獻文帝自己則當上了太上皇。不過,這一場鬥爭。看似是馮太後一黨逼迫了獻文帝禪位,實際上,這更像是獻文帝賭氣為之。
孝文帝即位初期,太上皇獻文帝雖已移居崇光宮,但他並未放棄手中的權力。事實上,此時的獻文帝緊握北魏朝政大權,朝廷大小事務皆親自處理。他頻繁頒布詔書,以行使其權力,甚至多次親自統率軍隊,北伐南征,屢獲大捷。獻文帝對朝政的牢固掌握,體現在他對國家事務的深入參與和決策上。
由此可見,即使是禪位的獻文帝,他在北魏的朝堂依然掌握著最高的權力,馮太後還是奈何不了他。我想,此時此刻的馮太後更加的惱火了。她感覺到自己受到了欺騙,獻文帝的退讓,成為太上皇,隻是讓自己更加的難堪。這個時候,母子兩人之間的嫌隙,應該已經成為了不可逾越的鴻溝了。可能,獻文帝對於馮太後,有一些不屑一顧。而馮太後,對於獻文帝,已然心中生恨。
公元476 年六月,獻文帝毫無征兆地,在平城永安殿駕崩,這一事件引起了時人的諸多猜測。眾多聲音紛紛指出,獻文帝的離世,很可能是馮氏一手策劃的謀害。
平城永安殿,這座曾經見證過無數曆史時刻的宮殿,如今卻成為了獻文帝生命的終結之地。獻文帝的猝死,讓人們始料未及,也引發了朝野上下的震驚和疑惑。一時間,各種傳聞不脛而走,而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便是關於馮太後殺害獻文帝的說法。
馮氏,作為當時北魏朝廷中的重要人物,其權力和影響力不可小覷。一些人認為,馮氏可能出於某種政治目的,或者為了鏟除異己,而對獻文帝下了毒手。這種說法在當時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和爭議,但由於缺乏確鑿的證據,終究隻是一種猜測。
然而,也有一些人對這種說法表示懷疑。他們認為,獻文帝的死因可能另有隱情,或者是由於疾病等自然因素所致。畢竟,在那個時代,醫療條件相對落後,突發疾病而導致的猝死並非罕見。
無論真實原因如何,獻文帝的突然駕崩都成為了北魏曆史上的一個謎團,留給後人無盡的遐想和思索。這一事件不僅改變了北魏的政治格局,也對當時的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關於獻文帝之死的真相,或許永遠都無法得到確鑿的答案,隻能成為曆史長河中的一個未解之謎。
不論獻文帝的死因是什麽,結果就是馮太後成為了最大的政治受益者。年幼的孝文帝,顯然不具備掌握朝政的能力。所以,馮太後再次走向前台,開始了她第二次的臨朝理政。
獻文帝去世的當月,馮太後就被尊為太皇太後,重新執掌朝政大權。此時的馮太後,已經年過三十,無論是才識,氣度還是政治經驗,都相較以往更加成熟穩重了。
馮氏再次掌權後,麵臨著新的挑戰。獻文帝的離世導致政局動蕩不安,各種勢力紛紛蠢蠢欲動。與此同時,獻文帝時期,大力整治的貪汙犯罪,在他死後又死灰複燃,屢禁不止,這使得北魏的統治麵臨著潛在的威脅。
為了確保北魏的長治久安,鞏固自己的權力地位,馮太後采取了恩威並施的策略,充分展現了她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卓越的政治才幹。她一方麵對那些衷心擁護她的大臣給予豐厚的賞賜和提拔,以籠絡人心;另一方麵,對於那些心懷不軌,企圖挑戰她權威的人,她則毫不手軟地予以嚴懲,以樹立自己的威信。
此外,馮太後還大力整頓吏治,加強對官員的監督和考核,嚴厲打擊貪汙腐敗行為。她注重選拔德才兼備的人才,提拔那些有能力、有操守的官員,以改善朝廷的政治風氣。
同時,她也積極推行一些改革措施,如減輕百姓的賦稅負擔,鼓勵農業生產等,以促進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在馮太後的努力下,北魏的政局逐漸穩定下來,她的權力地位也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
對比於第一次的臨朝理政,這一回再次掌握絕對的權力的馮太後。已然是駕輕就熟,施政手段更加的從容。值得一說的是,不論是哪一個時期治國理政,馮太後始終都有著一套相對成熟的治國理念。
從這一點上,足以見得。作為女權人的她,手中的權力更多的是合理的支配,發揮它治國的能效。至於,馮太後理政時期,究竟在哪一些方麵作了革新和發展,下個章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