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桓帝的病逝,讓皇位出現了空置。而漢桓帝並沒有留下子嗣,能夠繼承他的皇位。因此,此時身為漢桓帝的皇後的竇妙,成為了權力的實際掌控人。在他父親的協助之下,竇妙準備擁立瀆亭侯劉宏登基。


    公元 168 年,正月初三日這一天,竇妙做出了一項重要的任命決策,她將自己的父親竇武,擢升為大將軍。這一任命無疑彰顯了,竇妙對竇武的信任與倚重,也為當時的政局注入了新的力量。


    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正月二十日,劉宏來到了洛陽的夏門亭。此時的夏門亭周圍,氣氛莊重而肅穆。竇妙深知此次迎接的重要性,特地派遣竇武,持符節前往,並且安排了象征著尊貴的王青蓋車,去迎接劉宏入殿中。那王青蓋車裝飾華麗,車簾隨風飄動,彰顯著皇家的威嚴與氣派。


    緊接著,正月二十一日,這是一個注定被載入史冊的日子。劉宏在眾人的矚目中,正式即皇帝位,成為了大漢的新君,即漢靈帝。這一刻,宮廷內外一片肅穆,群臣跪地朝拜,山呼萬歲。


    漢靈帝即位之後,宮廷的局勢,發生了重大的轉變。竇妙開始臨朝聽政,掌控著朝廷的大局。她深知治理國家,需要賢能之士的輔佐,於是果斷地將朝政大權,委任於曾經助力她登上皇後之位的陳蕃。


    陳蕃得到重任後,與竇妙的父親竇武,緊密合作,勠力同心,共同承擔起輔政的重任。他們懷著滿腔的熱忱和堅定的信念,決心為國家的繁榮和穩定,貢獻自己的力量。


    為了改變當時的政治局麵,他們積極起用士人,大力推行一係列的改革措施。一時間,朝堂之上,氣象一新,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他們廣泛地在天下,征集名賢,眾多聲名遠揚,才華出眾之士,紛紛應召而來。其中有李膺、杜密、尹勳、劉瑜等等,這些賢能之士皆位列於朝廷之中,共同參與政事的商討和決策。


    李膺,這位備受尊崇的賢者,被任命為長樂少府,專門掌管竇妙所居長樂宮中的事務。他憑借著自己的智慧和經驗,將宮中事務處理得井井有條。杜密也因其卓越的才能,被委以太仆的重任,負責掌管朝廷的車馬事務。


    在他們的努力下,天下之士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無不“延頸想望太平”。這種對賢能之士的重用和改革的舉措,在許多朝代的興衰曆程中,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古代中國一直崇尚“任人唯賢”的理念,陳蕃和竇武的行為正是對這一理念的踐行,體現了對知識和人才的尊重。


    這些舉措,使得社會風氣為之一振,人們對未來充滿了期待,渴望在這樣的治理下能夠過上安定、富足的生活。然而,這種美好的局麵能否長久維持,還麵臨著諸多的挑戰和考驗。


    可以說,在前朝用人,竇妙舉措是非常得當的。可是,在後宮之中,竇妙在用人之上,卻並不是非常的高明。


    在後宮的竇妙,極度重用漢靈帝的乳母趙嬈。趙嬈此人在宮廷中,權勢漸漲,而竇妙對其信賴有加,甚至到了形影不離的程度,無論白晝還是黑夜,趙嬈皆伴隨在竇妙身旁。不僅如此,竇妙還任用了數量眾多的女尚書,使得宮廷中的權力格局,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中常侍曹節、王甫等人,瞅準時機,同趙嬈相互勾結。他們深諳迎合奉承之道,對竇妙百般逢迎,侍奉得無微不至,從而獲取了竇妙的歡心。


    竇妙對他們的阿諛之態,深信不疑,毫無保留地賦予他們,出宣詔命的重要權力。不僅如此,竇妙還對他們進行了封官拜爵,給予了他們極高的地位和榮耀。


    然而,竇妙的這一係列舉動,卻引發了竇武、陳蕃等,一眾忠臣的強烈不滿。竇武,作為朝廷中的重要人物,一直秉持著公正和忠誠的原則,他深知曹節、王甫等人的勾結行為,將會給國家帶來巨大的危害。


    陳蕃亦是如此,他以其剛正不阿的性格,和對國家的深切憂慮,堅決反對竇妙對這些奸佞之人的重用和封賞。他們認為竇妙的決策,是對朝廷綱紀的破壞,是對國家穩定的威脅,由此與竇妙之間,產生了難以調和的矛盾。


    事實證明,竇武等人的擔憂,並不是空穴來風。在漢桓帝的時期,宦官的危害就已經非常的嚴重了。而此刻,竇妙居然還助長這些人的發展,其中的危害,可想而知。


    在漢桓帝統治的後期,政治局勢愈發黑暗與混亂。中常侍管霸與蘇康這兩個奸佞之徒,憑借著皇帝的寵信,在宮廷中肆意妄為。他們心懷叵測,使用各種卑劣的手段,排擠和陷害那些忠誠善良的臣子。


    管霸和蘇康善於察言觀色,對漢桓帝阿諛奉承,用盡一切諂媚之能事,以滿足漢桓帝的虛榮和私欲,從而鞏固自己的地位和權勢。


    大司農劉佑,本是一位兢兢業業,一心為國為民的賢臣,卻因不肯與管霸、蘇康同流合汙,被這二人視為眼中釘。他們捏造罪名,誣陷劉佑,致使劉佑遭受不公正的懲處。


    廷尉馮緄,公正嚴明,執法不阿,卻也未能逃脫,管霸與蘇康的陰謀陷害。他們編織種種莫須有的罪名,強加於馮緄身上,使得這位正直的官員,蒙冤受罰。


    河南尹李膺,同樣因其剛正不阿的品性和對正義的堅守,遭到了管霸和蘇康的惡意中傷。他們處心積慮地設計圈套,致使李膺被冤枉懲處。


    正是由於管霸與蘇康的惡行,導致了眾多忠臣良將遭受迫害,最終釀成了東漢曆史上第一次黨錮之禍。


    這次禍亂給東漢的政治生態,帶來了沉重的打擊,使得朝廷的人才凋零,正義蒙塵。社會的動蕩不安加劇,百姓生活陷入水深火熱之中,為東漢王朝的衰落,埋下了深深的隱患。從


    這次黨錮之禍,不僅是一次政治事件,更反映了當時東漢王朝內部的腐朽和黑暗,以及權力鬥爭的殘酷性。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前車之鑒,竇武等人,對於後宮這些宦官和諂媚的宮人,有著最高等級的防備心理。


    公元 168 年的五月,天空中出現了,令人震撼的日食現象。就在此時,竇武采納了陳蕃所提出的建議。陳蕃目光堅定,言辭懇切,認為當下宦官勢力猖獗,為禍朝廷,必須采取果斷措施以正朝綱。竇武深以為然,遂極力勸說竇妙,將所有宦官全部誅殺廢黜,以此達到“以清朝廷”的目的。


    然而,竇妙卻有著不同的看法。她認為宦官這一群體,自古有之,已然成為宮廷製度的一部分,不可將其全部廢黜,隻需誅殺那些犯下罪行的宦官便足矣。竇武並未輕易放棄自己的主張,他據理力爭,詳細闡述了宦官勢力的種種危害。


    經過一番勸說,竇武最終成功勸動竇妙先對“專製省內”,權勢熏天的中常侍管霸、蘇康采取行動。竇妙經過深思熟慮,同意了竇武的提議。


    於是,管霸、蘇康這兩個在宮廷中作威作福,禍亂朝綱的宦官,很快便被逮捕下獄。在正義的審判之下,他們最終被處以死刑,為自己的罪行,付出了應有的代價。


    宦官勢力長期盤踞宮廷,形成了錯綜複雜的關係網,要將其徹底鏟除絕非易事。而竇武等人的努力,雖然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但也進一步激化了,與其他宦官勢力的矛盾。


    後世有一些學者,明確指出,管霸、蘇康最終的死亡結局,還與當初那場“苦諫”事件中,忤逆了竇妙存在緊密的關聯。處置他們,並不是竇妙意識到了宦官的危害。而是竇妙此時,為了泄自己的私憤。


    在漢桓帝剛剛駕崩之際,竇妙便展現出了極為決絕的手段,對漢桓帝的寵妃田聖,毫不留情地痛下殺手。緊接著,她甚至還要將所有的貴人,一並誅滅。就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管霸、蘇康挺身而出,進行苦諫。


    關於二人當時所說的具體內容,如今已然無法考證。然而,單單從“苦”這個字來判斷,就足以想見,他們勸說過程的艱難程度。這一“苦”字,生動地描繪出了當時場景的緊張與艱難,充分彰顯了竇妙那熊熊燃燒的怒火,是何等旺盛,其下定決心的程度,又是何其堅決。


    盡管,竇妙最終強行壓製住了自己的怒火,選擇了罷休。但可以想象得到,竇妙對於這樣的結果,定然是不會感到滿意的。管霸、蘇康二人,很有可能也正是因為此次的苦諫,從而得罪了竇後。


    從後續的發展來看,竇武向竇後提出誅殺管霸、蘇康的建議,率先得到了執行。然而,當竇武提出誅殺曹節等人的建議時,竇後卻猶豫再三,遲遲未能做出決斷。


    在這其中,很難說其中沒有裹挾著竇後對於管霸、蘇康二人的私恨。這種私恨或許在潛意識中,影響了竇妙的決策,使得她在麵對誅殺曹節等人的提議時,態度變得曖昧不明。


    在那個封建王朝的宮廷深處,每一個決策,每一次衝突,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影響著王朝的命運走向。竇妙的憤怒,管霸和蘇康的勇敢勸諫,以及竇武的策略,都展現了人性,在權力欲望和生死抉擇麵前的複雜表現。


    竇武毅然決然地,殺掉了宦官管霸和蘇康。此二人平日裏仗著權勢,為非作歹,搞得宮廷烏煙瘴氣,百姓怨聲載道。竇武深知若要整頓朝綱,必須徹底清除宦官勢力。於是,他緊接著勸竇妙,誅殺曹節等人。


    然而,竇妙卻在此事上,表現出了猶豫不決的態度。要知道,曹節在宦官之中,頗具影響力,其黨羽眾多,勢力盤根錯節。


    竇妙或許是擔憂,一旦對曹節等人動手,可能會引發宮廷內部的劇烈動蕩,甚至危及自身的地位。亦或許是受到了某些人的遊說和威脅,讓她心生怯意,不敢輕易下此決斷。


    這種猶豫不決,往往會錯失良機,使得局勢愈發複雜和難以掌控。在古代宮廷的權力鬥爭中,每一個決策都關乎生死存亡,竇妙的遲疑,無疑為後續的發展埋下了巨大的隱患。


    不久之後,事態愈發緊迫。陳蕃懷著滿腔的憂憤,鄭重地上疏指出宦官鄭颯、王甫、曹節等人,與各個女尚書相互勾結,狼狽為奸,“並亂天下”。他們的惡行如同瘟疫一般蔓延,使得朝政混亂不堪,百姓苦不堪言。


    陳蕃言辭激烈地向竇妙質問:“陛下您攝政之初,順應天意,英明果斷地誅殺了蘇康、管霸等宦官,那一舉動致使天地清明,人鬼歡喜,整個局勢都為之煥然一新。可為何短短幾個月之後,您卻又縱容宦官們,肆意妄為?難道您忘記了,之前的清明景象是如何得來的嗎?”緊接著,陳蕃力勸竇妙,誅殺宦官鄭颯、侯覽、曹節等,罷黜那些為虎作倀的女尚書。


    要知道,在當時的局勢下,這些女尚書與宦官互為倚仗,是竇妙治理朝政的重要助力。然而,他們的存在卻,也極大地損害了朝廷的公正和利益。清退他們,對於竇妙而言,無疑就等於自斷雙翼,使得自身的權力被大大削弱,從而可能導致被士族架空。


    竇妙在權衡利弊之後,最終沒有采納陳蕃的提議。這一決定在朝廷上下,引起了軒然大波,聞者無不震恐。眾人皆擔憂朝廷的未來,將陷入更加黑暗的深淵。


    麵對竇妙的拒絕,陳蕃並未放棄。他毅然與竇武合謀,決心發動政變,以徹底誅殺那些禍亂朝綱的宦官,還天下一個清明。


    竇武和陳蕃二人,為了實現清除宦官勢力,整頓朝綱的目標,不遺餘力地對竇妙施加壓力。他們言辭懇切,據理力爭,試圖說服竇妙將宦官,當作政治革新的犧牲品,以換取朝廷的清明和國家的安寧。


    然而,竇妙卻堅定地拒絕了他們的提議。對於竇妙而言,這絕非出於利他主義的考量。要明白,在當時複雜的政治環境中,隻要她希望保持與皇帝完全一樣的政治自由,拒絕犧牲宦官勢力,便成為了一種冷酷的需要。


    竇妙的這種抉擇,或許是出於對自身權力穩固的擔憂。她深知宦官勢力,在宮廷中盤根錯節,若輕易將其鏟除,可能會引發一係列難以預料的連鎖反應,從而威脅到她,所擁有的政治地位和權力。


    竇妙在權衡利弊時,更多地考慮到了自身的利益和政治自由,認為保留宦官勢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維持宮廷權力的平衡,避免局勢失控。


    但從長遠來看,竇妙的這一決定,無疑為日後的政治危機埋下了禍根。她對宦官的縱容,使得他們更加肆無忌憚地為非作歹,最終導致了朝廷的混亂和社會的動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封建曆史女權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史嗑郎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史嗑郎王並收藏封建曆史女權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