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景帝三年(公元前 154 年),吳楚七國之亂,如狂風驟雨般驟然爆發,瞬間打破了大漢王朝的寧靜。當時的局勢極為嚴峻,七國聯軍來勢洶洶,大有顛覆漢室江山之勢。
漢景帝在這危急關頭,焦急地覽遍諸竇子弟,期望能尋得一位,足以擔當大任,力挽狂瀾的英才。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反複審視之下,竟發現諸竇子弟中,才能沒有能超過竇嬰的。
竇嬰此人,此前因與竇太後意見不合,被竇太後削了名簿,心中本就存有憤懣與委屈。當景帝委以重任之時,他竟稱病言不堪重任。或許是過往的遭遇讓他心生退意,又或許是對局勢的嚴峻,感到力不從心。
竇太後聽聞竇嬰的這番推辭,由是慚愧不已。她或許意識到自己之前的行為,過於衝動和狹隘,竟險些讓國家在危難時刻,失去一位可用之才。
後來,漢景帝力排眾議,毅然拜竇嬰為大將軍。竇嬰肩負起了守衛滎陽,這一至關重要的使命,同時負責監管齊國與趙國的兵。在那戰火紛飛的歲月裏,滎陽之地成為了抵禦叛軍的重要防線,竇嬰憑借著自己的智慧和勇氣,調兵遣將,精心布防。
經過漫長而艱苦的戰鬥,七國之亂終於得以平定。漢景帝論功行賞,以軍功封竇嬰為魏其侯。竇嬰的威名瞬間傳遍天下,於是遊士賓客們爭相歸附竇嬰。
這些遊士賓客們來自五湖四海,有的是懷才不遇的文人雅士,有的是渴望建功立業的武士豪傑。他們紛紛聚集在竇嬰的門下,期望能借助竇嬰的權勢,一展抱負。
每次朝議大事之時,列侯們麵對竇嬰,都不敢與之抗禮。竇嬰的意見,往往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他的言論和決策,備受尊重和重視。
至此,竇氏一門三人封侯,竇氏家族的榮耀,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不僅彰顯了竇氏家族在朝廷中的顯赫地位,更從側麵反映出當時政治局勢的複雜多變,以及權力鬥爭的激烈殘酷。
竇氏的崛起與興盛,與當時的社會背景、政治製度以及家族自身的努力,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在那個封建王朝的時代,家族的榮耀往往與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竇氏的輝煌也成為了大漢曆史上一道獨特的風景。
在漢景帝劉啟時期,竇太後雖然大力的扶持自己的竇氏族人上位,同時也不遺餘力的推舉自己的小兒子劉武成為漢景帝的繼位人。在國家人事任用方麵,竇太後是深入其中。
不過在國家的大事麵前,她還是理得清孰輕孰重的。麵對七國之亂,竇太後也是全心全意的去支持自己的兒子漢景帝。
可是,竇太後這個人,心胸也算不得開闊,她也是一個容易記仇而後事後擇機報複的人。在公元前 154 年,七國之亂的關鍵時刻,漢景帝展現出了他的果斷與睿智,毅然任命周亞夫為太尉,將全軍統兵的重任交付於他。
周亞夫,這位身負重任的將領,以其敏銳的戰略眼光和卓越的軍事才能,從整個戰局的全局出發,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精心的謀劃。他深知這場戰爭的複雜性和艱巨性,經過反複的權衡和斟酌,提出了一個大膽而極具策略性的重大決策,拋出梁國給吳楚。
梁國,乃是竇太後的幼子梁王劉武的封地。在這場戰爭中,梁國成為了戰爭的焦點和前沿。周亞夫的這一決策,無疑將梁國置於了極度危險的境地。吳楚聯軍如洶湧的潮水般,湧向梁國,梁國遭受了猛烈的攻擊和巨大的壓力。
而梁王劉武,麵對自己的封地遭受如此重創,內心充滿了憤怒和怨恨。他認為周亞夫的決策,是對他的不公和拋棄,這種怨恨在他心中深深地紮根,並且不斷地滋長。他無法理解為何要以犧牲梁國為代價,來謀取戰爭的勝利,對周亞夫的這一策略,充滿了質疑和不滿。
戰爭往往是殘酷的,決策的製定需要權衡諸多因素。周亞夫的這一決策,雖然在當時引起了梁王劉武的深切怨恨,但從整個戰局的發展和最終的結果來看,或許是為了實現更大的戰略目標,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終的勝利。
七國之亂被成功平定之後,局勢逐漸趨於穩定,但宮廷之中的暗潮卻洶湧而起。劉武每次入宮朝見竇太後之時,都不忘對條侯周亞夫,加以中傷。劉武心中的怨恨,猶如燃燒的烈火,每一次的訴說,都充滿了惡意與詆毀。
竇太後對於梁王劉武,那是發自內心的真心疼愛,視若珍寶。而周亞夫在吳楚七國之亂中,對梁國的置之不理,讓竇太後對他的不滿情緒與日俱增,早已憤懣難忍,一心想要將其除去。
於是,竇太後精心謀劃,心生一計。她堅決地要漢景帝封皇後王娡的哥哥王信為侯。竇太後深知,依照一直以來的慣例,若要進行封侯這樣的大事,漢景帝必然需要與丞相周亞夫,進行商討,隻有這樣才能夠順利地推行此事。
王娡的哥哥王信,此人平日裏沉迷於美酒,聲名狼藉,在眾人眼中,毫無半點可取之處,更談不上有任何顯著的功績。
而丞相周亞夫,向來以耿直和堅守原則著稱,他的心中有著明確的是非標準和道德底線。對於王信這樣既無才又無德之人,周亞夫決然不會同意將其封侯。
在此之前,周亞夫曾極力反對漢景帝,廢立太子之舉,這一行為已經讓漢景帝大為惱火。倘若此次周亞夫再因為反對封王皇後的哥哥王信為侯,而違背漢景帝的意願,那無疑會如同火上澆油,更加劇漢景帝對他的憎惡。
宮廷鬥爭,往往充滿了權謀與算計。竇太後的這一計策,充分利用了各方的矛盾和利益衝突。封侯之事,關係到家族的榮耀和地位,各方勢力都在為自身的利益而不擇手段。而周亞夫堅守原則的行為,在當時的環境中顯得尤為可貴,卻也因此成為了他人攻擊和陷害的目標。
結果不出竇太後所料,周亞夫果然堅決反對,封王信為侯,並且據理力爭,言辭激烈而堅定。他以清晰的邏輯和充分的理由,闡述著自己的觀點,毫不退縮地堅守著內心的原則。麵對周亞夫如此激昂的陳辭,漢景帝陷入了沉默,臉上的表情複雜而凝重,最終默然而止。
此事雖在當時暫且被擱置,然而命運的齒輪,卻並未停止轉動。後來,因周亞夫的獄中絕食而亡,這一事件再度被提起。王娡的哥哥王信,最終還是如願被封侯,達成了竇太後最初的心願。
對於這一充滿波折的曆史史實,對於竇太後執意封王信為侯的舉動,司馬遷在《絳候周勃世家》的結尾,以其獨特的筆法曲筆交代了其中的隱晦曲折,大有深意。“條侯果餓死。死後,景帝乃封王信為蓋侯。”這簡短的一句話中,一個“果”字猶如弦外之音,仿佛在平靜的湖麵,投下了一顆巨石,激起層層漣漪,意蘊深遠。
這一個“果”字,蘊含著對命運無常的感慨。周亞夫一生功勳卓著,卻最終落得如此悲慘的結局,令人唏噓不已。它反映了封建宮廷內部權力鬥爭的殘酷與無情。在那個等級森嚴、權謀交錯的環境中,個人的命運,往往被政治的旋渦所左右。
從司馬遷的寫作風格來解讀,這個“果”字體現了他含蓄而深沉的表達方式。他不直接評判是非對錯,卻通過這一個字,讓讀者自行去品味其中的深意,給後人留下了廣闊的思考空間。以簡潔而有力的文字,揭示出曆史背後複雜而深邃的真相。
當然,除了周亞夫之外,還有一些大臣,因為得罪了竇太後,最後也遭到了迫害。公元前 148 年,一樁令人震驚的事件,打破了宮廷的平靜。
竇太後之孫臨江王劉榮,侵占宗廟之地為自己興建宮室的不法之事,被無情地揭發。在這嚴峻的時刻,漢景帝派遣中尉郅都,負責審訊劉榮。
郅都,這位以執法嚴苛著稱的官員,在審訊過程中,展現出了他的鐵麵無私和毫不留情。劉榮麵對郅都的嚴厲審訊,內心充滿了恐懼。他深知自己所犯下的罪行嚴重,無法逃避法律的製裁,在極度的驚恐和絕望之中,最終選擇了畏罪自殺。
竇太後得知長孫劉榮的死訊之後,猶如被點燃的火藥桶,怒火中燒。她將劉榮的死,歸咎於郅都執法過於嚴苛,毫不寬容。
在竇太後的眼中,郅都的行為,是冷酷無情的,她無法接受自己的長孫,就這樣在審訊中失去了生命。於是,竇太後以其威嚴和權勢,用嚴刑峻法處置郅都,毫不留情地將郅都,革職歸鄉。
然而,漢景帝卻對郅都的執法能力和忠誠深信不疑。他深知郅都在抵禦外敵方麵,有著卓越的才能,為了國家的安危和邊疆的穩定,漢景帝秘密派使者持節,任命郅都為雁門郡守。並且特許他抗擊匈奴時,不必長途跋涉到長安領旨,直接奔赴雁門上任。
匈奴鐵騎,猶如一群貪婪的惡狼,連年南侵,肆無忌憚地騷擾著邊境地區。他們的鐵蹄所至,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使得邊境數郡,長期陷入混亂與恐慌之中,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久不安寧。
匈奴,這個凶悍的遊牧民族,向來聽聞郅都的節操威名。郅都的剛正不阿,執法如山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令匈奴人聞風喪膽。當他們得知郅都就任雁門太守,這一消息時,驚恐的情緒瞬間在整個部落中,蔓延開來,仿佛末日即將降臨。
郅都抵達雁門郡後,以其雷厲風行的作風和無畏的勇氣,迅速整頓防務。他的威名如同黑夜中的明燈,讓匈奴騎兵心生畏懼。
於是,匈奴騎兵便全軍後撤,遠遠地離開了雁門。在郅都在任期間,匈奴始終不敢靠近雁門郡一步,邊境的百姓,得以暫時享受難得的安寧。
然而,匈奴對郅都恨之入骨,他們不甘心就此退縮,便使出了陰險狡詐的手段。派人深入漢朝內地,四處散布不利於郅都的謠言,試圖抹黑他的形象,破壞他的聲譽。
竇太後聽到這些謠言後,不加追究分辯,便立即下令逮捕郅都。漢景帝深知郅都的忠誠和冤枉,他挺身而出說道:“郅都乃忠臣。”試圖為郅都辯解,並準備釋放他。但竇太後卻始終不忘舊恨,堅決不許釋放郅都。在她的蠻橫幹涉下,郅都最終慘遭殺害,一代忠臣就此隕落。
郅都死後不久,匈奴騎兵仿佛嗅到了可乘之機,再度侵入雁門。他們如入無人之境,邊境再次陷入了,戰火與災難之中。
竇太後的固執和短見,使得一位能臣良將,含冤而死,給國家帶來了巨大的損失。郅都的死讓民眾對朝廷的公正和明智產生了質疑,也讓邊疆的防禦力量受到了削弱。
周亞夫最終的悲慘結局令人惋惜,而郅都的含冤離世更是讓人痛心疾首。由此可見,竇太後在漢景帝在位期間展現出了強大的影響力。
盡管她沒有實際執政的機遇和才能,但她卻扮演著漢景帝背後的“組織部長”角色。她毫不掩飾地幹涉朝廷的人事安排,對自己的親戚給予全力支持。
對於那些冒犯過她或她家人的人,一旦找到報複的機會,她絕不會錯過。在這個過程中,漢景帝雖不認同竇太後的所作所為,但在麵對母親竇漪房時,他往往選擇沉默不語。這種態度使得許多朝廷的忠臣良將遭受冤枉,甚至失去生命。
造成這一悲劇的罪魁禍首無疑是竇太後。然而,在竇太後的強硬態度下,漢景帝多數情況下隻能選擇順從。但在選擇繼承人問題上,漢景帝或許表現出了對母親的最大不順從。
竇漪房最屬意的繼位人,是漢景帝的弟弟梁王劉武,其次是她的長孫劉榮。最後的結果是,漢景帝立劉徹為太子,也就是日後的漢武帝。
既然劉徹成為繼位人,並不是竇太後最希望得到的結果。自然,等待日後劉徹繼承皇位的時候,竇太後必然要給他上一課。
漢景帝在這危急關頭,焦急地覽遍諸竇子弟,期望能尋得一位,足以擔當大任,力挽狂瀾的英才。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反複審視之下,竟發現諸竇子弟中,才能沒有能超過竇嬰的。
竇嬰此人,此前因與竇太後意見不合,被竇太後削了名簿,心中本就存有憤懣與委屈。當景帝委以重任之時,他竟稱病言不堪重任。或許是過往的遭遇讓他心生退意,又或許是對局勢的嚴峻,感到力不從心。
竇太後聽聞竇嬰的這番推辭,由是慚愧不已。她或許意識到自己之前的行為,過於衝動和狹隘,竟險些讓國家在危難時刻,失去一位可用之才。
後來,漢景帝力排眾議,毅然拜竇嬰為大將軍。竇嬰肩負起了守衛滎陽,這一至關重要的使命,同時負責監管齊國與趙國的兵。在那戰火紛飛的歲月裏,滎陽之地成為了抵禦叛軍的重要防線,竇嬰憑借著自己的智慧和勇氣,調兵遣將,精心布防。
經過漫長而艱苦的戰鬥,七國之亂終於得以平定。漢景帝論功行賞,以軍功封竇嬰為魏其侯。竇嬰的威名瞬間傳遍天下,於是遊士賓客們爭相歸附竇嬰。
這些遊士賓客們來自五湖四海,有的是懷才不遇的文人雅士,有的是渴望建功立業的武士豪傑。他們紛紛聚集在竇嬰的門下,期望能借助竇嬰的權勢,一展抱負。
每次朝議大事之時,列侯們麵對竇嬰,都不敢與之抗禮。竇嬰的意見,往往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他的言論和決策,備受尊重和重視。
至此,竇氏一門三人封侯,竇氏家族的榮耀,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不僅彰顯了竇氏家族在朝廷中的顯赫地位,更從側麵反映出當時政治局勢的複雜多變,以及權力鬥爭的激烈殘酷。
竇氏的崛起與興盛,與當時的社會背景、政治製度以及家族自身的努力,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在那個封建王朝的時代,家族的榮耀往往與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竇氏的輝煌也成為了大漢曆史上一道獨特的風景。
在漢景帝劉啟時期,竇太後雖然大力的扶持自己的竇氏族人上位,同時也不遺餘力的推舉自己的小兒子劉武成為漢景帝的繼位人。在國家人事任用方麵,竇太後是深入其中。
不過在國家的大事麵前,她還是理得清孰輕孰重的。麵對七國之亂,竇太後也是全心全意的去支持自己的兒子漢景帝。
可是,竇太後這個人,心胸也算不得開闊,她也是一個容易記仇而後事後擇機報複的人。在公元前 154 年,七國之亂的關鍵時刻,漢景帝展現出了他的果斷與睿智,毅然任命周亞夫為太尉,將全軍統兵的重任交付於他。
周亞夫,這位身負重任的將領,以其敏銳的戰略眼光和卓越的軍事才能,從整個戰局的全局出發,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精心的謀劃。他深知這場戰爭的複雜性和艱巨性,經過反複的權衡和斟酌,提出了一個大膽而極具策略性的重大決策,拋出梁國給吳楚。
梁國,乃是竇太後的幼子梁王劉武的封地。在這場戰爭中,梁國成為了戰爭的焦點和前沿。周亞夫的這一決策,無疑將梁國置於了極度危險的境地。吳楚聯軍如洶湧的潮水般,湧向梁國,梁國遭受了猛烈的攻擊和巨大的壓力。
而梁王劉武,麵對自己的封地遭受如此重創,內心充滿了憤怒和怨恨。他認為周亞夫的決策,是對他的不公和拋棄,這種怨恨在他心中深深地紮根,並且不斷地滋長。他無法理解為何要以犧牲梁國為代價,來謀取戰爭的勝利,對周亞夫的這一策略,充滿了質疑和不滿。
戰爭往往是殘酷的,決策的製定需要權衡諸多因素。周亞夫的這一決策,雖然在當時引起了梁王劉武的深切怨恨,但從整個戰局的發展和最終的結果來看,或許是為了實現更大的戰略目標,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終的勝利。
七國之亂被成功平定之後,局勢逐漸趨於穩定,但宮廷之中的暗潮卻洶湧而起。劉武每次入宮朝見竇太後之時,都不忘對條侯周亞夫,加以中傷。劉武心中的怨恨,猶如燃燒的烈火,每一次的訴說,都充滿了惡意與詆毀。
竇太後對於梁王劉武,那是發自內心的真心疼愛,視若珍寶。而周亞夫在吳楚七國之亂中,對梁國的置之不理,讓竇太後對他的不滿情緒與日俱增,早已憤懣難忍,一心想要將其除去。
於是,竇太後精心謀劃,心生一計。她堅決地要漢景帝封皇後王娡的哥哥王信為侯。竇太後深知,依照一直以來的慣例,若要進行封侯這樣的大事,漢景帝必然需要與丞相周亞夫,進行商討,隻有這樣才能夠順利地推行此事。
王娡的哥哥王信,此人平日裏沉迷於美酒,聲名狼藉,在眾人眼中,毫無半點可取之處,更談不上有任何顯著的功績。
而丞相周亞夫,向來以耿直和堅守原則著稱,他的心中有著明確的是非標準和道德底線。對於王信這樣既無才又無德之人,周亞夫決然不會同意將其封侯。
在此之前,周亞夫曾極力反對漢景帝,廢立太子之舉,這一行為已經讓漢景帝大為惱火。倘若此次周亞夫再因為反對封王皇後的哥哥王信為侯,而違背漢景帝的意願,那無疑會如同火上澆油,更加劇漢景帝對他的憎惡。
宮廷鬥爭,往往充滿了權謀與算計。竇太後的這一計策,充分利用了各方的矛盾和利益衝突。封侯之事,關係到家族的榮耀和地位,各方勢力都在為自身的利益而不擇手段。而周亞夫堅守原則的行為,在當時的環境中顯得尤為可貴,卻也因此成為了他人攻擊和陷害的目標。
結果不出竇太後所料,周亞夫果然堅決反對,封王信為侯,並且據理力爭,言辭激烈而堅定。他以清晰的邏輯和充分的理由,闡述著自己的觀點,毫不退縮地堅守著內心的原則。麵對周亞夫如此激昂的陳辭,漢景帝陷入了沉默,臉上的表情複雜而凝重,最終默然而止。
此事雖在當時暫且被擱置,然而命運的齒輪,卻並未停止轉動。後來,因周亞夫的獄中絕食而亡,這一事件再度被提起。王娡的哥哥王信,最終還是如願被封侯,達成了竇太後最初的心願。
對於這一充滿波折的曆史史實,對於竇太後執意封王信為侯的舉動,司馬遷在《絳候周勃世家》的結尾,以其獨特的筆法曲筆交代了其中的隱晦曲折,大有深意。“條侯果餓死。死後,景帝乃封王信為蓋侯。”這簡短的一句話中,一個“果”字猶如弦外之音,仿佛在平靜的湖麵,投下了一顆巨石,激起層層漣漪,意蘊深遠。
這一個“果”字,蘊含著對命運無常的感慨。周亞夫一生功勳卓著,卻最終落得如此悲慘的結局,令人唏噓不已。它反映了封建宮廷內部權力鬥爭的殘酷與無情。在那個等級森嚴、權謀交錯的環境中,個人的命運,往往被政治的旋渦所左右。
從司馬遷的寫作風格來解讀,這個“果”字體現了他含蓄而深沉的表達方式。他不直接評判是非對錯,卻通過這一個字,讓讀者自行去品味其中的深意,給後人留下了廣闊的思考空間。以簡潔而有力的文字,揭示出曆史背後複雜而深邃的真相。
當然,除了周亞夫之外,還有一些大臣,因為得罪了竇太後,最後也遭到了迫害。公元前 148 年,一樁令人震驚的事件,打破了宮廷的平靜。
竇太後之孫臨江王劉榮,侵占宗廟之地為自己興建宮室的不法之事,被無情地揭發。在這嚴峻的時刻,漢景帝派遣中尉郅都,負責審訊劉榮。
郅都,這位以執法嚴苛著稱的官員,在審訊過程中,展現出了他的鐵麵無私和毫不留情。劉榮麵對郅都的嚴厲審訊,內心充滿了恐懼。他深知自己所犯下的罪行嚴重,無法逃避法律的製裁,在極度的驚恐和絕望之中,最終選擇了畏罪自殺。
竇太後得知長孫劉榮的死訊之後,猶如被點燃的火藥桶,怒火中燒。她將劉榮的死,歸咎於郅都執法過於嚴苛,毫不寬容。
在竇太後的眼中,郅都的行為,是冷酷無情的,她無法接受自己的長孫,就這樣在審訊中失去了生命。於是,竇太後以其威嚴和權勢,用嚴刑峻法處置郅都,毫不留情地將郅都,革職歸鄉。
然而,漢景帝卻對郅都的執法能力和忠誠深信不疑。他深知郅都在抵禦外敵方麵,有著卓越的才能,為了國家的安危和邊疆的穩定,漢景帝秘密派使者持節,任命郅都為雁門郡守。並且特許他抗擊匈奴時,不必長途跋涉到長安領旨,直接奔赴雁門上任。
匈奴鐵騎,猶如一群貪婪的惡狼,連年南侵,肆無忌憚地騷擾著邊境地區。他們的鐵蹄所至,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使得邊境數郡,長期陷入混亂與恐慌之中,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久不安寧。
匈奴,這個凶悍的遊牧民族,向來聽聞郅都的節操威名。郅都的剛正不阿,執法如山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令匈奴人聞風喪膽。當他們得知郅都就任雁門太守,這一消息時,驚恐的情緒瞬間在整個部落中,蔓延開來,仿佛末日即將降臨。
郅都抵達雁門郡後,以其雷厲風行的作風和無畏的勇氣,迅速整頓防務。他的威名如同黑夜中的明燈,讓匈奴騎兵心生畏懼。
於是,匈奴騎兵便全軍後撤,遠遠地離開了雁門。在郅都在任期間,匈奴始終不敢靠近雁門郡一步,邊境的百姓,得以暫時享受難得的安寧。
然而,匈奴對郅都恨之入骨,他們不甘心就此退縮,便使出了陰險狡詐的手段。派人深入漢朝內地,四處散布不利於郅都的謠言,試圖抹黑他的形象,破壞他的聲譽。
竇太後聽到這些謠言後,不加追究分辯,便立即下令逮捕郅都。漢景帝深知郅都的忠誠和冤枉,他挺身而出說道:“郅都乃忠臣。”試圖為郅都辯解,並準備釋放他。但竇太後卻始終不忘舊恨,堅決不許釋放郅都。在她的蠻橫幹涉下,郅都最終慘遭殺害,一代忠臣就此隕落。
郅都死後不久,匈奴騎兵仿佛嗅到了可乘之機,再度侵入雁門。他們如入無人之境,邊境再次陷入了,戰火與災難之中。
竇太後的固執和短見,使得一位能臣良將,含冤而死,給國家帶來了巨大的損失。郅都的死讓民眾對朝廷的公正和明智產生了質疑,也讓邊疆的防禦力量受到了削弱。
周亞夫最終的悲慘結局令人惋惜,而郅都的含冤離世更是讓人痛心疾首。由此可見,竇太後在漢景帝在位期間展現出了強大的影響力。
盡管她沒有實際執政的機遇和才能,但她卻扮演著漢景帝背後的“組織部長”角色。她毫不掩飾地幹涉朝廷的人事安排,對自己的親戚給予全力支持。
對於那些冒犯過她或她家人的人,一旦找到報複的機會,她絕不會錯過。在這個過程中,漢景帝雖不認同竇太後的所作所為,但在麵對母親竇漪房時,他往往選擇沉默不語。這種態度使得許多朝廷的忠臣良將遭受冤枉,甚至失去生命。
造成這一悲劇的罪魁禍首無疑是竇太後。然而,在竇太後的強硬態度下,漢景帝多數情況下隻能選擇順從。但在選擇繼承人問題上,漢景帝或許表現出了對母親的最大不順從。
竇漪房最屬意的繼位人,是漢景帝的弟弟梁王劉武,其次是她的長孫劉榮。最後的結果是,漢景帝立劉徹為太子,也就是日後的漢武帝。
既然劉徹成為繼位人,並不是竇太後最希望得到的結果。自然,等待日後劉徹繼承皇位的時候,竇太後必然要給他上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