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我還年輕,真不想升了!
官場修仙,好官不好當 作者:六月榴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假如說,劉廣林這個西陵市委副書記能夠兼任宜都市委書記,那麽這個副書記還是可以幹的。
不過是把工作中心從經濟建設上,轉移到黨務建設上而已,反正兩頭都不耽誤。
劉廣林要是真的把這兩件事情都幹好了,那就充分說明了他的能力,不管是在務實上還是在務虛上,都是一把好手。
這樣的幹部,最低的下限也是省部級;至於終點誰也說不好,那和能力、派係什麽的,關係都不是很大,是命。
正是抱著這樣的想法,薑海潮並沒有采納劉廣林的建議,而是在組織部門內部,悄悄地運作,準備幫劉廣林拿下這個市委副書記一職。
劉廣林根本不知道這些,他此時正跟隨著餘書記一起,舊事重提,前往東寶市協助鬆宜煤礦的改製。
“小劉,你也是命大!”餘書記看著劉廣林耳朵上不起眼的小傷疤,感慨道,“鬼門關前打轉轉啊!”
劉廣林能說什麽呢?
雖然凶手當時開槍,確實挺突然的,尤其是在省委招待所這種安保方麵非常森嚴的地方。
但,這對於劉廣林這樣一位築基大圓滿的正經修士來說,這都不叫事。
他當時是在猶豫,要不要不惜暴露自己的身手,抓住子彈,好讓身後的服務員沒有危險。
但,槍擊之後給他思考的時間不過是電光火石的須臾,根本容不得他的思考。
所以,就在他走神的瞬間,子彈還是擦破了他的耳朵。
凶手的槍法真不賴,能在十幾米的距離上,用手槍打頭,這是很自信的表現。
可惜,他碰上了修士,根本沒有常理可講的修士。
所以,劉廣林在看到自己身後的服務員被擊中了腦袋,當場身亡時,心中是憤怒的。
他當時不退反進,直接衝著還在朝他開槍的凶手撲了上去。
當然,為了不暴露自己的真正實力,凶手的射擊還是給外麵趕來的武警戰士,爭取到了足夠的時間。
劉廣林在被武警戰士攔下來之後,隻好暫時在一旁保持關注。他當時的想法,就是絕對不要讓這個凶手跑了。
如果武警戰士們做不到,他可以代勞,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
就好像,已經逃到緬甸的朱啟明,無聲無息地死在他劉廣林手上一樣。
劉廣林對於殺掉朱啟明這件事情,並沒有半點的內疚或者說是猶豫。朱啟明這種人已經走上了極端,什麽手段都可以拿出來用,根本沒有下限可言。
誰還沒有個親人朋友的?
真的讓他們受到了自己的連累,那是要悔恨終生的!
所以,劉廣林能在表麵上表現出雲淡風輕,一副完全信任組織的成熟態度,不過是他已經把朱啟明處理掉了而已。
不過,正是劉廣林的沉穩有度,更讓餘書記欣賞他了。
這樣好的幹部,黨為什麽不培養他呢?
我們光輝的事業,需要傳承,需要劉廣林這種既有政治天分,又有氣度心胸的年輕同誌傳承下去。
所以,這次餘書記領著劉廣林搞改製,就是要近距離看一看劉廣林的施政手段。
其實,餘書記本人對羅慶全的提議是最為動心的。
當然,他更傾向於讓劉廣林把西陵市委副書記和宜都市委書記一肩挑起。
可以說,他和薑海潮的想法不謀而合,不過考慮問題的角度不一樣而已。
餘書記在考慮,是不是找個時間和孫字綱談一談,談談他這個想法的可行性。
劉廣林這還是在出事後,第一次見到餘書記。
當然,餘書記在省委,甚至是在京城,為他劉廣林做的事情,他可是一件沒落的全都看在眼裏。
這讓餘書記在劉廣林的心裏印象,從蠻橫霸道有了一些轉變,起碼,餘書記是一個原則性極強的領導。
而且,他的蠻橫霸道也隻是針對公事,並且還隻是針對自己,把餘書記的這種霸道看做是對他劉廣林的一種認可,也未嚐不可。
所以,在麵對餘書記的感歎,劉廣林的回答就很妙,“哪裏啊!我這裏可是明槍易躲,您這邊才是暗箭難防。”
餘書記搖頭,“成語不是你這麽用的。事實上,到了我們這個位置上,哪裏有什麽暗箭不暗箭的。
不過是資源統合利用這點事情。真的來說,到了我們這一步,更重要的是要有原則。
小劉啊,失去了原則,就等同於失去了方向。”
旁聽的趙隱謙差點沒把自己酸死!
我尼瑪,教自己的兒子也沒看見餘書記這麽有耐心的!
趙隱謙甚至親眼看見餘書記對自己家的小公子破口大罵,哪裏有現在這種和顏悅色的半分氣度。
不過,這就是聽不出重點的主要問題了。
趙隱謙礙於秘書出身,對察言觀色這一套出於本能的很重視,把餘書記這番話的重點都放在他的態度上了。
而劉廣林那是在安福胡同待了三年多的人,一下子就聽出了餘書記話裏的意思,這是真的在教導他,要求他堅持原則。
但,堅持原則何其難也!
劉廣林並沒有像往常一樣,拿一些浮皮潦草來敷衍,而是很鄭重地說道:“餘書記您放心,黨性原則、人民利益一直在我的心裏頭,從來不敢疏忽大意。
尤其是現在,改革開放發展經濟,被一些別有用心的國外勢力引導著,變成一切為了發展經濟的大環境之下,更是半點也不敢疏忽。
這是一種全新的鬥爭。
忽略了黨性原則,漠視了人民利益,這樣發展出來的經濟,不是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
餘書記很欣慰地點頭,他有這種感覺很久了,除了和自己的老友相談過幾次之外,從來沒有從任何人的嘴裏聽到過這種說法。
現在,同誌就在身邊,所謂“吾道不孤”不正是這樣叫人開心嗎?!
但他也不會就這個話題和劉廣林說些什麽,身邊的小趙還聽不懂這些,難免有誤解。
再者說,餘書記也擔心,自己現在和小劉談這些,會不會影響到他對經濟建設的熱情?
所以,他隻是看著劉廣林,認真地點點頭,立刻就把話題岔開,轉移到了今天的具體事項上,改製鬆宜礦務局。
不過是把工作中心從經濟建設上,轉移到黨務建設上而已,反正兩頭都不耽誤。
劉廣林要是真的把這兩件事情都幹好了,那就充分說明了他的能力,不管是在務實上還是在務虛上,都是一把好手。
這樣的幹部,最低的下限也是省部級;至於終點誰也說不好,那和能力、派係什麽的,關係都不是很大,是命。
正是抱著這樣的想法,薑海潮並沒有采納劉廣林的建議,而是在組織部門內部,悄悄地運作,準備幫劉廣林拿下這個市委副書記一職。
劉廣林根本不知道這些,他此時正跟隨著餘書記一起,舊事重提,前往東寶市協助鬆宜煤礦的改製。
“小劉,你也是命大!”餘書記看著劉廣林耳朵上不起眼的小傷疤,感慨道,“鬼門關前打轉轉啊!”
劉廣林能說什麽呢?
雖然凶手當時開槍,確實挺突然的,尤其是在省委招待所這種安保方麵非常森嚴的地方。
但,這對於劉廣林這樣一位築基大圓滿的正經修士來說,這都不叫事。
他當時是在猶豫,要不要不惜暴露自己的身手,抓住子彈,好讓身後的服務員沒有危險。
但,槍擊之後給他思考的時間不過是電光火石的須臾,根本容不得他的思考。
所以,就在他走神的瞬間,子彈還是擦破了他的耳朵。
凶手的槍法真不賴,能在十幾米的距離上,用手槍打頭,這是很自信的表現。
可惜,他碰上了修士,根本沒有常理可講的修士。
所以,劉廣林在看到自己身後的服務員被擊中了腦袋,當場身亡時,心中是憤怒的。
他當時不退反進,直接衝著還在朝他開槍的凶手撲了上去。
當然,為了不暴露自己的真正實力,凶手的射擊還是給外麵趕來的武警戰士,爭取到了足夠的時間。
劉廣林在被武警戰士攔下來之後,隻好暫時在一旁保持關注。他當時的想法,就是絕對不要讓這個凶手跑了。
如果武警戰士們做不到,他可以代勞,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
就好像,已經逃到緬甸的朱啟明,無聲無息地死在他劉廣林手上一樣。
劉廣林對於殺掉朱啟明這件事情,並沒有半點的內疚或者說是猶豫。朱啟明這種人已經走上了極端,什麽手段都可以拿出來用,根本沒有下限可言。
誰還沒有個親人朋友的?
真的讓他們受到了自己的連累,那是要悔恨終生的!
所以,劉廣林能在表麵上表現出雲淡風輕,一副完全信任組織的成熟態度,不過是他已經把朱啟明處理掉了而已。
不過,正是劉廣林的沉穩有度,更讓餘書記欣賞他了。
這樣好的幹部,黨為什麽不培養他呢?
我們光輝的事業,需要傳承,需要劉廣林這種既有政治天分,又有氣度心胸的年輕同誌傳承下去。
所以,這次餘書記領著劉廣林搞改製,就是要近距離看一看劉廣林的施政手段。
其實,餘書記本人對羅慶全的提議是最為動心的。
當然,他更傾向於讓劉廣林把西陵市委副書記和宜都市委書記一肩挑起。
可以說,他和薑海潮的想法不謀而合,不過考慮問題的角度不一樣而已。
餘書記在考慮,是不是找個時間和孫字綱談一談,談談他這個想法的可行性。
劉廣林這還是在出事後,第一次見到餘書記。
當然,餘書記在省委,甚至是在京城,為他劉廣林做的事情,他可是一件沒落的全都看在眼裏。
這讓餘書記在劉廣林的心裏印象,從蠻橫霸道有了一些轉變,起碼,餘書記是一個原則性極強的領導。
而且,他的蠻橫霸道也隻是針對公事,並且還隻是針對自己,把餘書記的這種霸道看做是對他劉廣林的一種認可,也未嚐不可。
所以,在麵對餘書記的感歎,劉廣林的回答就很妙,“哪裏啊!我這裏可是明槍易躲,您這邊才是暗箭難防。”
餘書記搖頭,“成語不是你這麽用的。事實上,到了我們這個位置上,哪裏有什麽暗箭不暗箭的。
不過是資源統合利用這點事情。真的來說,到了我們這一步,更重要的是要有原則。
小劉啊,失去了原則,就等同於失去了方向。”
旁聽的趙隱謙差點沒把自己酸死!
我尼瑪,教自己的兒子也沒看見餘書記這麽有耐心的!
趙隱謙甚至親眼看見餘書記對自己家的小公子破口大罵,哪裏有現在這種和顏悅色的半分氣度。
不過,這就是聽不出重點的主要問題了。
趙隱謙礙於秘書出身,對察言觀色這一套出於本能的很重視,把餘書記這番話的重點都放在他的態度上了。
而劉廣林那是在安福胡同待了三年多的人,一下子就聽出了餘書記話裏的意思,這是真的在教導他,要求他堅持原則。
但,堅持原則何其難也!
劉廣林並沒有像往常一樣,拿一些浮皮潦草來敷衍,而是很鄭重地說道:“餘書記您放心,黨性原則、人民利益一直在我的心裏頭,從來不敢疏忽大意。
尤其是現在,改革開放發展經濟,被一些別有用心的國外勢力引導著,變成一切為了發展經濟的大環境之下,更是半點也不敢疏忽。
這是一種全新的鬥爭。
忽略了黨性原則,漠視了人民利益,這樣發展出來的經濟,不是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
餘書記很欣慰地點頭,他有這種感覺很久了,除了和自己的老友相談過幾次之外,從來沒有從任何人的嘴裏聽到過這種說法。
現在,同誌就在身邊,所謂“吾道不孤”不正是這樣叫人開心嗎?!
但他也不會就這個話題和劉廣林說些什麽,身邊的小趙還聽不懂這些,難免有誤解。
再者說,餘書記也擔心,自己現在和小劉談這些,會不會影響到他對經濟建設的熱情?
所以,他隻是看著劉廣林,認真地點點頭,立刻就把話題岔開,轉移到了今天的具體事項上,改製鬆宜礦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