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餘書記請吃飯
官場修仙,好官不好當 作者:六月榴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為了避開省長接待這個問題環節,我會促成onez投資公司和蔡司公司一起,來楚天省考察。
這樣的投資規模,國家經貿委的大主任沒有道理不跟著下來的。
這樣下來,您主持個接送宴會也不掉身份。
隻是,我們剛才仔細衡量了一下,這樣的接待規模很大,接待次序也很容易混亂,需要一個專業的、權威的機構居中協調才行。
您看,如果您能同意這個計劃,這個居中指揮協調的事情,是不是就可以交給省委辦公室?”
餘書記笑得很溫和,“傻孩子!這樣大的投資規模,就是跟下來一位國務委員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且,不管光穀軟件園的開業,還是克拉斯農機產業鏈的奠基,領導人都要下來主持的。
最近兩年,國家外資利用率雖然整體呈現出上漲的趨勢,但是,前來投資的優質企業還是屈指可數的。
在國家經貿委的評分體係當中,你剛才提到的這兩筆投資,都是優質投資,都能解決大量就業問題,都能創造新的利用增長點。
說一句心酸的話,第一集成電路製造公司生產一天的芯片,要頂的上全國所有服裝企業一年的外匯所得。
哪怕就是這樣,國家還是把這些港資、台資當成寶貝,就是他們能解決就業問題,解決老百姓的吃飯問題啊。
但,稍微高端一點的人才就業問題,就不是這些企業能夠解決的了的。
現在,下崗的、下海的已經成了社會問題。
現在,你引進來的這兩家企業,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種人才層次上的就業壓力,國家當然會另眼相看的。”
餘書記的拉家常很有意思,看似在講一個就業問題,實際上他把目前以及今後的就業困境,都展現在劉廣林麵前了。
劉廣林保持著傾聽的姿態,他知道,每個人緩解壓力的方式都不一樣。
果然,餘書記話鋒一轉,提到了接待安排上,“這樣的話,在接待工作上,你隻能起一個穿針引線的作用了。
這樣大的接待項目,不是某一個人能玩得轉的,得依靠組織力量。
而且,兩個這樣大的企業準備來我省考察,不開幾個常委會,都顯示不出省委的重視態度。
那就更不要想著接待人員會誠心誠意了。
接待沒有誠意,是接待工作的最大失敗。
這個接待工作,你負責最後和省委秘書長方誌良同誌拍板落實。
這一點,我會和秘書長說清楚。方秘書長是個謹慎認真的好領導,很好相處。”
劉廣林明白的意思,接待工作這一塊,配合好方秘書長就行了,其他的事情那是有其他說法的。
“好的,餘書記,我明白了。”
餘書記看著朝氣蓬勃的劉廣林,心中既歡喜又羨慕。
喜歡的是,劉廣林的人情通達,辦事沉穩可靠;羨慕的是,這麽年輕,這麽有活力。
活力這個東西,年紀一大是真的會徹底消失掉啊。
“今晚就不要開夜車回西陵了,陪我吃個飯,今天休息一晚,明天一早和方秘書長碰頭了之後再回去。
本來這點事情,我現在都可以辦了,但方秘書長還在忙,不得空。”
劉廣林也沒有客氣,點頭答應下來,笑著說道:“謝謝餘書記,那我就聽趙主任的招呼了。”
告辭出來的劉廣林,到組織部坐了一會兒,就去省委招待所,洗了個澡,休息了片刻,等待著趙隱謙的安排。
餘書記晚上的安排很叫人費解,用餐地點不是在一眾正式場合,而是放在了籍籍無名的東湖大酒店。
劉廣林開車趕來時,才發現,說是大酒店,其實一點也不大,外麵看上去十足的農家樂模樣。
可當他走進去的時候才發覺,裏麵大的出奇,十足的園林式酒店。
走近趙主任說的“一元”閣,就看見站在院子裏頭的趙主任,身上染了一身花香,等在那裏。
院子裏擺滿了各種鮮花,顏色豐富,盡顯雍容華貴。
劉廣林打量了兩眼,和趙主任感慨著,“這家主人是個園林高手,鮮花五色,風水五輪,深得藏風聚氣之妙啊!”
趙主任的知識點不在這裏,但不妨礙他點頭附和,“是啊!我雖然看不明白,可是覺得身處其中,很是舒服。”
劉廣林謙虛地笑了一下,“倒是我賣弄了,見笑見笑!”
兩人也算是有說有笑的,走進了屋子。
屋子裏的裝飾擺件非常的中式,地板更是少見的古青磚。
花梨木的八仙桌,正上首位,端坐著餘書記和他的愛人,餘書記的對麵,也就是這一桌的主陪,坐的是他兒子和媳婦。
餘書記的左手,也就是八仙桌的東座,坐的是今晚的主賓,一位三十多歲的年輕夫婦,劉廣林和趙隱謙坐的是西邊的次賓席。
這個是很正統的中式晚宴,還好,本著禮多人不怪的原則,劉廣林準備了禮物,一對正宗東北的野山參。
家裏頭老人多,這個東西必須要製備一些。
而且,劉廣林知道,再過兩年,等到人參開始人工種植之後,正宗的野山參就開始變得非常稀罕。
變稀罕的原因很奇葩,你買不到正宗的了。
為了家中老人,他讓笠原夕貴出麵,在東北建立了一個不大的野山參收購點,反正島國人喜歡買中藥,這個人盡皆知。
你別說,還真收上來不少好東西。
像劉廣林今晚拿出來的這一對野山參,當時在東北的收購價,大概在三萬左右,很拿得出手了。
而且,山參敬老者,很貼合送禮的真諦。
餘書記看了一眼,笑著打趣道:“這可是好東西,現在還真不好找!前年的時候,我給我家老太太找了一點,可是下了老大功夫。”
劉廣林前世今生加起來都六十多了,這點場麵應酬自然不缺,
隻見他聽到餘書記說到“我家老太太”時,就笑著起身,身體前傾,雙手作揖。
等到餘書記說完,這才笑著祝禱,“老神仙安泰!
其實我家老人也多,我是了看到雜誌上發表的文章,說東北那邊現在在搞人參人工種植這個事,才想起來先置辦一批。”
這樣的投資規模,國家經貿委的大主任沒有道理不跟著下來的。
這樣下來,您主持個接送宴會也不掉身份。
隻是,我們剛才仔細衡量了一下,這樣的接待規模很大,接待次序也很容易混亂,需要一個專業的、權威的機構居中協調才行。
您看,如果您能同意這個計劃,這個居中指揮協調的事情,是不是就可以交給省委辦公室?”
餘書記笑得很溫和,“傻孩子!這樣大的投資規模,就是跟下來一位國務委員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且,不管光穀軟件園的開業,還是克拉斯農機產業鏈的奠基,領導人都要下來主持的。
最近兩年,國家外資利用率雖然整體呈現出上漲的趨勢,但是,前來投資的優質企業還是屈指可數的。
在國家經貿委的評分體係當中,你剛才提到的這兩筆投資,都是優質投資,都能解決大量就業問題,都能創造新的利用增長點。
說一句心酸的話,第一集成電路製造公司生產一天的芯片,要頂的上全國所有服裝企業一年的外匯所得。
哪怕就是這樣,國家還是把這些港資、台資當成寶貝,就是他們能解決就業問題,解決老百姓的吃飯問題啊。
但,稍微高端一點的人才就業問題,就不是這些企業能夠解決的了的。
現在,下崗的、下海的已經成了社會問題。
現在,你引進來的這兩家企業,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種人才層次上的就業壓力,國家當然會另眼相看的。”
餘書記的拉家常很有意思,看似在講一個就業問題,實際上他把目前以及今後的就業困境,都展現在劉廣林麵前了。
劉廣林保持著傾聽的姿態,他知道,每個人緩解壓力的方式都不一樣。
果然,餘書記話鋒一轉,提到了接待安排上,“這樣的話,在接待工作上,你隻能起一個穿針引線的作用了。
這樣大的接待項目,不是某一個人能玩得轉的,得依靠組織力量。
而且,兩個這樣大的企業準備來我省考察,不開幾個常委會,都顯示不出省委的重視態度。
那就更不要想著接待人員會誠心誠意了。
接待沒有誠意,是接待工作的最大失敗。
這個接待工作,你負責最後和省委秘書長方誌良同誌拍板落實。
這一點,我會和秘書長說清楚。方秘書長是個謹慎認真的好領導,很好相處。”
劉廣林明白的意思,接待工作這一塊,配合好方秘書長就行了,其他的事情那是有其他說法的。
“好的,餘書記,我明白了。”
餘書記看著朝氣蓬勃的劉廣林,心中既歡喜又羨慕。
喜歡的是,劉廣林的人情通達,辦事沉穩可靠;羨慕的是,這麽年輕,這麽有活力。
活力這個東西,年紀一大是真的會徹底消失掉啊。
“今晚就不要開夜車回西陵了,陪我吃個飯,今天休息一晚,明天一早和方秘書長碰頭了之後再回去。
本來這點事情,我現在都可以辦了,但方秘書長還在忙,不得空。”
劉廣林也沒有客氣,點頭答應下來,笑著說道:“謝謝餘書記,那我就聽趙主任的招呼了。”
告辭出來的劉廣林,到組織部坐了一會兒,就去省委招待所,洗了個澡,休息了片刻,等待著趙隱謙的安排。
餘書記晚上的安排很叫人費解,用餐地點不是在一眾正式場合,而是放在了籍籍無名的東湖大酒店。
劉廣林開車趕來時,才發現,說是大酒店,其實一點也不大,外麵看上去十足的農家樂模樣。
可當他走進去的時候才發覺,裏麵大的出奇,十足的園林式酒店。
走近趙主任說的“一元”閣,就看見站在院子裏頭的趙主任,身上染了一身花香,等在那裏。
院子裏擺滿了各種鮮花,顏色豐富,盡顯雍容華貴。
劉廣林打量了兩眼,和趙主任感慨著,“這家主人是個園林高手,鮮花五色,風水五輪,深得藏風聚氣之妙啊!”
趙主任的知識點不在這裏,但不妨礙他點頭附和,“是啊!我雖然看不明白,可是覺得身處其中,很是舒服。”
劉廣林謙虛地笑了一下,“倒是我賣弄了,見笑見笑!”
兩人也算是有說有笑的,走進了屋子。
屋子裏的裝飾擺件非常的中式,地板更是少見的古青磚。
花梨木的八仙桌,正上首位,端坐著餘書記和他的愛人,餘書記的對麵,也就是這一桌的主陪,坐的是他兒子和媳婦。
餘書記的左手,也就是八仙桌的東座,坐的是今晚的主賓,一位三十多歲的年輕夫婦,劉廣林和趙隱謙坐的是西邊的次賓席。
這個是很正統的中式晚宴,還好,本著禮多人不怪的原則,劉廣林準備了禮物,一對正宗東北的野山參。
家裏頭老人多,這個東西必須要製備一些。
而且,劉廣林知道,再過兩年,等到人參開始人工種植之後,正宗的野山參就開始變得非常稀罕。
變稀罕的原因很奇葩,你買不到正宗的了。
為了家中老人,他讓笠原夕貴出麵,在東北建立了一個不大的野山參收購點,反正島國人喜歡買中藥,這個人盡皆知。
你別說,還真收上來不少好東西。
像劉廣林今晚拿出來的這一對野山參,當時在東北的收購價,大概在三萬左右,很拿得出手了。
而且,山參敬老者,很貼合送禮的真諦。
餘書記看了一眼,笑著打趣道:“這可是好東西,現在還真不好找!前年的時候,我給我家老太太找了一點,可是下了老大功夫。”
劉廣林前世今生加起來都六十多了,這點場麵應酬自然不缺,
隻見他聽到餘書記說到“我家老太太”時,就笑著起身,身體前傾,雙手作揖。
等到餘書記說完,這才笑著祝禱,“老神仙安泰!
其實我家老人也多,我是了看到雜誌上發表的文章,說東北那邊現在在搞人參人工種植這個事,才想起來先置辦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