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驁,(薑姓呂氏)名驁,諡號為齊平公。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第三十任君王。


    他的祖父是齊國第二十六任王呂杵臼,他的父親是齊國第二十八任王呂陽生,他的哥哥是齊國第二十九任王呂壬。在位起訖:公元前480年-公元前456年。


    生卒年:不詳-公元前456年。出生地:是營丘(今山東昌樂東南)。立都:是營丘(今山東昌樂東南)。年號:(辛酉,公元前480年)。


    呂驁,姓呂名驁,諡號為齊平公。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第三十任君王。他的祖父是齊國第二十六任王呂杵臼,他的父親是齊國第二十八任王呂陽生,他的哥哥是齊國第二十九任王呂壬。


    齊簡公四年(庚申,公元前481年)六月,田恒率族人反叛,齊簡公與夫人在倉皇逃往俆州(今山東省東平縣)的路上,被田恒的追兵殺死。事後,田恒立齊簡公的弟弟呂驁為君,即齊平公,自任太宰。


    此事引起孔子極大的憤怒,唯名與器不可假人,他如臨大典,沐浴、更衣、整冠,入宮朝見魯哀公,請魯哀公發兵伐齊。但沒有得到魯哀公與季康子的支持。


    早在這年春天,魯哀公狩獵獲麟,孔子十分恐慌,說\"吾道窮矣\",於是《春秋》絕筆。


    至此,田氏家族專權於齊國平公、宣公、康公三代。田常子為相時,常告訴齊平公說:\"德施人之所欲,君其行之;刑罰人之所惡,臣請行之。\"


    齊平公二十五年(乙酉,公元前456年),在位25年的齊平公死,其兒子呂積繼承王位,為齊宣公。


    齊宣公薑積 在位起訖:公元前455年-公元前405年。 生卒年:不詳-公元前405年。呂積,姓呂名積,諡號為齊宣公。中國諸侯爭霸時代齊國的第三十一任君王。


    他的祖父是齊國第二十八任王呂陽生,他的父親是齊國第三十任王呂驁。齊宣公時期,以田莊子(田白)為相,這時春秋時期已接近尾聲,齊宣公三年,晉國趙、魏、韓三家消滅智家,平分其地。


    齊宣公十五年,田莊子卒,子太公田和立。齊宣公宣公四十三年,出兵伐晉,毀黃城(今山東冠縣以南),圍陽狐(今河北大名縣東北),隔年伐魯、葛、安陵,第三年又攻取魯國一座城池。


    宣公四十八年(公元前408年),取魯之郕邑(山東泗水縣西北五十裏)。齊宣公五十一年(公元前405年),宣公呂積卒,子康公呂貸繼位。武王伐紂,周得天下。\"封師尚父於齊營丘\",於是有齊國。


    按照《春秋》的筆法,齊國是侯爵。師尚父,即呂尚(史稱太公望;小說俗稱薑太公、薑子牙),薑姓,其先四嶽,後代有封於呂,為薑姓呂氏。


    齊國初封於營丘(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疆域最初隻在今山東北部,東與紀、萊,西南與魯,北與燕、衛為臨。\"太公至國,修政,因其俗,簡其禮,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而人民多歸齊,齊為大國\",這是在經濟上,齊國成了大國。出生地營丘(今山東昌樂東南)。立都營丘(今山東昌樂東南)。


    年號(丙戌,公元前455年)。即使記載齊平公二十五年(乙酉,公元前456年),在位25年的齊平公死,其兒子呂積繼承王位,為齊宣公。齊宣公時期,以田莊子(田白)為相,這時春秋時期已接近尾聲。


    齊宣公三年(戊子,公元前453年),晉國趙、魏、韓三家消滅智家,平分其地。齊宣公十五年(庚子,公元前441年),田莊子死,其兒子太公田和繼立。齊宣公四十三年(戊辰,公元前413年),齊出兵伐晉,毀黃城(今山東冠縣以南),圍陽狐(今河北大名縣東北)。


    齊宣公四十五年(庚午,公元前411年),齊伐魯、葛、安陵。齊宣公四十六年(辛未,公元前410年),齊又攻取魯國一座城池。齊宣公四十八年(癸酉,公元前408年),齊取魯之郕邑(山東泗水縣西北五十裏)。


    齊宣公五十一年(丙子,公元前405年),在位51年的齊宣公死,其兒子呂貸繼承王位,為齊康公。


    齊康公(出生年月日不詳—公元前379年),薑姓,呂氏,名貸。在位時淫於酒色,以田完的後代田和為相。公元前404年即位齊國國君,在位26年。


    公元前391年“遷康公於海上,食一城”。後來,一城也被收回了,齊康公隻好在鈄坡上挖洞為灶。最後於公元前379年死亡。


    齊康公,薑姓,呂氏,名貸,是齊宣公呂積之子。公元前404年即位齊國國君,即位後曾被三晉俘虜(一說齊宣公被俘),與之一起到洛邑見周天子,見證三晉被冊命為諸侯。齊康公沉湎於酒色,但是與之相反的陳氏的後代田和卻籠絡人心。當時田氏大權在握,代替薑齊已經指日可待了。


    周安王十一年(公元前391年),齊康公被田和放逐於臨海的海島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後來唯一的食邑也被收回,康公隻好在鈄坡上挖洞為灶,田和自立為國君,是為齊太公,時為公元前386年。


    公元前379年,齊康公死。《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宣公五十一年卒,子康公貸立。田會反廩丘。康公二年,韓、魏、趙始列為諸侯。十九年,田常曾孫田和始為諸侯,遷康公海濱。二十六年,康公卒,呂氏遂絕其祀。田氏卒有齊國,為齊威王,強於天下。


    田和(出生年月日不詳―公元前385年),媯姓,田氏,名和,稱為子禾子,田莊子之子,田悼子之弟。


    其妻據其子桓公午追諡為孝大(太)妃,名不詳。陳完的九世孫。公元前391年,自立為齊君,放逐齊康公,建立田氏齊國。公元前386年,被周安王冊封為諸侯。


    公元前384年,田和卒、子田山繼位。田和:桂姓,田氏,名和。田莊子之子。田氏齊國的建立者。公元前404年,繼田悼子擔任齊國正卿。


    公元前391年,自立為齊君,放逐齊康公,建立田氏齊國。公元前386年,被周安王冊封為諸侯。公元前384年,田和卒、子田山繼位。[1]


    關於他的生平,曆史記載是田莊子去世後,他的兒子太公田和繼承父位。田太公輔佐齊宣公。


    宣公四十八年(公元前408),齊國奪取魯國的郕城。第二年,齊宣公與鄭國人在西城相會。齊國攻伐衛國,攻占了貫丘。宣公五十一年(公元前405),齊宣公去世,田會在廩丘反叛。


    齊宣公去世後,他的兒子康公貸即位。貸即位十四年,沉溺於酒色,不理政事。太公田和就把他遷到海濱,隻給一座城做食邑,以便供給對其祖先的祭祀。


    第二年,魯軍在平陸打敗齊軍。再過三年,齊太公田和與魏文侯在濁澤相會,請求成為諸侯。魏文侯就派使臣報告周天子和各國諸侯,請求立齊相田和為諸侯,周天子準許這一請求。


    齊康公十九年(公元前386),田和正式成為齊侯,列名於周朝正室,開始紀元年。齊侯太公田和在位二年去世,他的兒子桓公田午即位。齊廢公,本名田剡,《史記》未載他的生平。


    《竹書紀年》稱:\"齊康公五年,田侯午生。二十二年,田侯剡立。後十年,齊田午弑其君及孺子喜而為公。\"可以知道田剡被田午所弑。


    公元前374年田午即位為田齊桓公。在位起訖:公元前383年(戊戌年)-公元前375年。生卒年:公元前不詳-公元前375年。出生地:營丘(今山東昌樂東南)。立都:營丘(今山東昌樂東南)。


    田剡,姒姓,田氏,名剡,諡號齊廢公,亦稱齊侯剡、田侯剡。中國諸侯爭霸時代齊國的第三十四任君王。他是春秋戰國時期齊國權臣田和的兒子。


    齊康公元年(丁醜,公元前404年),三晉伐齊,攻入齊長城。齊長城:西起防門(今山東肥城西北),東至琅邪入海,是利用堤防連結山脈逐步擴建而成.田和相齊宣公,宣公猶如傀儡。齊宣公死後,其子呂貸繼位,為齊康公。


    齊康公十四年(庚寅,公元前391年),沉溺於酒色,不理政事齊康公被田剡的父親田和廢為庶人。齊康公十九年(乙未,公元前386年),田和又放逐齊康公於海濱,隻給一座城做食邑,以便供給對其祖先的祭祀。田和自立為國君。


    同年,周天子周安王正式冊命田和為齊侯。齊康公二十一年(丁酉,公元前384年),田和死,其兒子田剡繼承齊國國君王位,為齊侯剡。


    齊侯剡五年(壬寅,公元前379年),享年76歲的齊康公死,齊國薑氏為田氏取代,史稱\"田氏代齊\"。《史記》中並未記載他的生平,但《竹書紀年》中稱:\"齊康公五年,田侯午生。二十二年,田侯剡立。


    後十年,齊田午弑其君及孺子喜而為公。\"我們從這段話中可以得知,田剡被田午所弑。齊侯剡九年(丙午,公元前375年),在位九年的齊侯剡死被其弟弟田午殺死,田午自立為王,是為田齊桓公。


    齊桓公(公元前716-公元前643年10月7日),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公元前643年在位,春秋時代齊國第十五位國君,薑姓,呂氏,名小白。華夏族(漢族),是薑太公呂尚的第十二代孫,是齊僖公祿甫最小的三兒子,其母為衛國人。


    在齊僖公長子齊襄公和其侄子公孫無知相繼死於內亂後,公子小白與公子糾爭位成功,即國君位為齊桓公。桓公任管仲為相,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製度,齊國逐漸強盛。


    桓公於公元前681年在甄(今山東鄄城)召集宋、陳等四國諸侯會盟,是曆史上第一個充當盟主的諸侯。當時中原華夏各諸侯苦於戎狄等部落的攻擊,於是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北擊山戎,南伐楚國,成為中原第一個霸主,受到周天子賞賜。但其晚年昏庸,鮑叔牙去世後,任用易牙、豎刁等小人,最終在內亂中餓死。


    他選賢任能,改革齊政,使國富民強,“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田午史稱田齊桓公,和上麵齊桓公乃是兩人.。


    齊威王(田因齊)在位起訖: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20年。


    生卒年:公元前不詳-公元前320年。出生地:營丘(今山東昌樂東南)。


    立都:營丘(今山東昌樂東南)。年號:(乙醜,公元前356年)。


    田因齊,姓姒名因齊,諡號為齊威王。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第三十六任君王。他的祖父是田齊時代的首任王田和,他的父親是齊國第三十五任王田午。


    齊桓公十八年(甲子,公元前357年),在位18年的齊桓公田午明明有病卻不肯承認,神醫扁鵲曾對他三次勸診而不願意醫治,結果一命嗚呼,因而也同“諱疾忌醫禪遲”、“病入膏肓”兩個成語一起被貽笑至今而後。


    其死後,他的兒子田齊繼承王位,為齊威王。他在位37年,以善於納諫用能、勵誌圖強而名著史冊。田齊初立時,見吳越兩國俱稱王,於是不甘居下,也便自稱為“齊王”。


    齊威王元年(乙醜,公元前356年),齊威王即位伊始,《史記·滑稽列傳》中記載他:“好為淫樂長夜之飲,沉湎不治,委政於卿大夫。百官荒亂,諸侯並侵,國且危亡,在於旦暮。”


    也就是說,齊威王剛即位時,日事酒色,不理政事。以致韓、魏、魯、趙等國都來入侵,出現了“諸侯並伐,國人不治”的局麵。但是他能夠虛心納諫,立即振作起來,下定了“不飛則已,一飛衝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決心。


    首先從治吏入手,向他的左右了解地方管吏的政績情況,左右都說阿城(今山東陽穀縣東北)大夫是最好的,即墨(今山東省平度市東南)大夫是最壞的。


    齊威王又親自深入到各地明察暗訪、向老百姓調查了解,其結果與左右說的截然相反,事實是即墨大夫管理的即墨地區“田野辟,民人給,官無留事,東方以寧”。而阿大夫管理的阿地卻是“田野不辟,民貧苦。”


    那麽,為什麽左右瞞報實情,顛倒黑白,把好的說成壞的,把壞的說成好的?原來,即墨大夫為人正直,一心為人民辦事,不善結納朝廷的山氏左右近臣,所以大官們都說即墨大夫不好。


    反而阿大夫善於用賄賂手段買動人情,巴結朝廷左右大臣,因此大官們都說阿大夫是好官。齊威王掌握了實情後,就把各地的官吏召集起來,對確有政績的即墨大夫“封之萬家”;對阿大夫以及那些因受了賄賂而隱瞞實情的大臣“皆並烹之。”


    此後,“群臣聳懼,莫敢飾非,務盡其情。齊國大治,強於天下。”齊威王還下令全國:不論朝廷大臣、地方官吏或老百姓,能當麵提出君主過失的,得上賞;用書麵指出君主過失的,得中賞;在廣眾中議論君王過失的,得下賞。


    由於廣開言路,不一年,弊除政清,齊國大治。齊威王決心王霸天下,他鑄鼎聲稱:“皇考孝武桓公、恭哉大謨克誠。其唯因齊,揚皇考昭統,高祖黃帝,邇嗣桓文,朝問諸侯,合揚厥德。”在這裏,他表示要以黃帝和齊桓公以及晉文公的功業來發揚乃父桓公(田午)的令名令德。


    他精選郡守,加強邊防。使南子守南城拒楚,田高唐拒趙,黔夫守徐州拒燕。用種首為司寇以安境內;用田忌為司馬,孫臏為軍師,教兵習戰,以謀征伐。


    他把這些人才看作比夜光珠還要珍貴的國家逗襲散至寶。


    齊威王十五年(己卯,公元前342年),魏伐韓,韓求救於齊。齊以田忌、田嬰為將,孫臏為師,率兵直趨大梁,圍魏救韓。


    齊威王十六年(庚辰,公元前341年),齊國在馬陵大敗魏軍。史稱:“齊人伐魏,殺其太子,覆其十萬大軍。魏王大恐,跣行按兵於國,而東次於齊。”


    齊威王打垮魏國後,又對其他侵齊者個個擊破。魏國屈服後,韓、趙、燕、宋、魯、衛等國也都對齊畏敬順從。


    齊威王二十三年(丁亥,公元前334年),魏惠王為了討好齊國,在徐州尊齊侯為王,齊國也承認了魏惠王的王號,是為“徐州相王”。此為齊國君主稱王的開始。之後,秦、韓、趙、燕等才相繼稱王。


    齊威王二十四年(戊子,公元前333年),齊威王與魏王會田於郊。魏王問曰:“王亦有寶乎?”威王曰:“無有。”魏王曰:“若寡人國小也,尚有經寸之珠照車前後各十二乘者十枚,奈何以萬乘之國而無寶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為寶與王異。


    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則楚人不敢為寇東取,泗上十二諸侯皆來朝。吾臣有盼子者,使守高唐,則趙人不敢東漁於河。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則燕人祭北門,趙人祭西門,徙而從者七千餘家。


    吾臣有種首者,使備盜賊,則道不拾遺。將以照千裏,豈特十二乘哉!”魏惠王慚,不懌而去。


    齊國向來有尊重人才的優良傳統,然而把人才提高到國寶高度來認識的,唯有齊威王一人。據史載:基於人才是寶的深刻認識,齊威王能夠做到不拘一格地任用賢才。


    他一麵選用宗室中有智能的人為官,如田忌做將軍,田盼子守高唐。一麵又選用大批門第寒微的士人,委以重任。比如,因受妒而慘遭迫害的著名軍事家孫臏,從魏國逃歸時本是刑餘之人,是被追殺的囚犯,而到齊國後,以其豐富的軍事理論和卓越的指揮才能,在田忌的推薦下,受到齊威王的信任和重用。


    史載:“忌進孫子(孫臏)於威王。威王問兵法,遂以為師。”後欲拔為將,卻被孫臏本人婉言謝絕了:“齊威王欲將孫臏,臏辭謝曰:‘刑餘之人不可。”


    再如出身“贅婿”,受過髡刑、且相貌醜陋的淳於髡,因“博聞強記”,滑稽善辯、善於諫諍,而受到齊威王的賞識和重用。史載:“淳於髡者,齊之贅婿也。


    長不滿七尺,滑稽善辯,數使諸侯,未嚐屈辱。……齊王……以髡為諸侯主客。宗室置酒,髡嚐在側”。


    又如平民出身的鄒忌,毛遂自薦,鼓琴論政,得到威王重用,三月得相印,次年封侯。史載:“鄒忌子以鼓琴見威王……見三月而受相印……居年,封以下邳,號曰成侯”。


    齊威王二十五年(己醜,公元前332年),齊威王乘燕文公之喪,奪取燕國十城。其他國家如宋、魯、衛等也都一戰即潰,紛紛“還齊侵地”。


    韓君稱王的次年,就和魏惠王一起,會齊威王於平阿,求其認可。另外,趙君也到齊邑平陵朝會齊君。


    齊威王三十六年(庚子,公元前321年),齊威王約會燕、趙、楚的相國相會,各國也都前往。齊國代替了魏國的地位,稱雄關東。這時,經過商鞅變法後的秦國,日益強大,曾多次打敗韓魏,把勢力伸向東方,成為齊國強大敵手。


    有一次,秦國借道韓魏,進攻齊國,齊軍大敗秦軍,使秦王稱臣謝罪。從而進一步提高了齊國雄霸的地位和聲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父皇,我隻想鹹魚一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波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波靜並收藏大秦:父皇,我隻想鹹魚一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