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刹抬眉,搖頭道:“不好,矯揉造作,不配好酒。”
風寄娘笑:“郎君取個好名來。”
雷刹道:“就叫好酒。”
風寄娘掩唇大笑,為他又了斟一碗酒,親手奉上,雷刹接過又是一口飲盡,剛要說什麽,隻感酒氣上衝,入太陽穴到頭頂心,腦中昏昏,醉意泛濫泥沼似得將他整個吞沒,直至沒等頂,要睡不睡前,唯有一念:又著風寄娘一道。
風寄娘看他軟軟伏在食案上,黑發襯著玉白的皮膚血色的紅唇,執碗嚐了一口酒,自語道:“好酒豈有不醉人的。”
冬來寒風有刃,風寄娘進屋取過一件厚披風,蓋在雷刹身上,又將風爐移近,笑道:“不知副帥夢中幾年。”
.
雷刹恍忽間似已辭了風寄娘騎馬返家,山腳孤墳處,扮作未亡命的女鬼在那嗚嗚哀哭,上前攔馬,問道:“郎君何往?不如到奴家屋中小坐?”
雷刹暗疑:她怎得不怕我?拍馬前行,不去理會。
女鬼哀泣:“郎君憐我,冬夜衾冷,窗台結霜如雪……郎君……郎君。”
雷刹將女鬼撇下,進城回家,裴叔在門前掃塵,見了他眉開眼笑,趕忙上前為他牽馬:“天寒地凍,郎君快進屋,娘子煮了一壺熱湯。”
“娘子?”雷刹疑惑。
裴叔笑起來:“兒行在外,不母則憂,娘子擔心郎君沒帶厚衣,□□叨著天要下雪怕你受寒呢。”
雷刹抬頭看天,果然灰沉沉的,像是有雪。奇怪,甫入冬便要下雪?須臾,他臉上一寒,幾點雪花飄飄然然地空中飛落,落在他的臉上化成一點冰水。
裴叔吃驚,催道:“郎君快進屋,屋中點著火盆。”
雷刹深吸一口氣,按捺住暴戾的情緒,種種古怪,定又是風寄娘所為,他記得,他好像醉了?隨著裴叔進院,一間屋門窗虛掩,明亮的爐火透過紙窗,進得屋中,一個三四十歲的婦人跪坐在那熬著一鍋濃鬱的薑湯。
她眉目與裴娘子仿佛,體態清瘦,一手執勺,一手托著糖罐,刮著罐底,歎道:“赤糖價高難得,無禍喜甜,竟用完了。”她聽到推門聲,轉過頭看到雷刹,眼眸中迸出難掩的驚喜,“無禍回來了?外麵可冷?快來,阿娘為你熬了薑湯,放了好些赤糖。”
雷刹的手悄悄移到刀柄處,一瞬不瞬地看著眼前婦人。
“怎不說話?”婦人起身笑問,拿拂塵撣去雷刹身上的塵霜,嘮叨道,“在外辦事可還順遂?裴叔道有女娘邀你赴宴,私會總是不好,若你心儀,阿娘與阿姊商議,抬禮作聘定下親事可好?唉,月月年年的,流水般,無禍竟也到了娶親的歲數?衣服冰人,外頭可是下了雪?快來吃碗熱湯驅寒。”
雷刹心念電轉,幾番猶疑思量,終是將長刀解下,擱在一邊。坐在案幾前,接過婦人送上的薑湯,熱氣撲在他的臉上,嗅到溫辣的甜味,他吃了一口,暖入心扉。
婦人笑盈盈地跪坐在他對麵,慈愛地看著他將一碗薑湯飲盡,追問:“可是放少了赤糖?”
雷刹深知自己不過入夢,眼前這個婦人不過虛假,沉默許久,才搖了搖頭。
婦人得到回應,滿心的歡喜,柔聲道:“無禍歇歇,廚下炊好飯,再喚你。”
雷刹不知怎的,真的伏案而眠,婦人看他睡去,伸出微涼柔軟的手,小心地將他頰上的幾根發絲抿回鬢邊。
她便這麽守在一邊,笑看著他,似是這樣看著他直到永久,亙古不變。
.
風寄娘側著頭,看著睡得正酣的雷刹。他生得過於俊美,過於淩厲,他全身都是鋒刃,像冬日最凜冽的寒風,吹進骨縫中,凍得人發抖。而現在,他好看的唇邊帶著輕笑,呼吸帶著酒味,也許,他被酒泡得整個人都軟了,也許,他正做著一個好夢。
葉底的蟲蟻,借著一點的遮擋,便得心安。
風寄娘就著如許美色,與冷月對飲一口酒。
雷刹醒來時,微暖的陽光透過回廊落在他的身上,拉了拉身上的披風,甩掉腦袋上的一點昏倦。他醉了,做了一個夢,不記得夢到什麽,隻記得是一個好夢,以至於他懶得與風寄娘計較,倚著憑幾,看輕風吹落一地的金桂。
“郎君酒醒了?”風寄娘將壇中的酒,分成幾壺,塞好瓶塞,戲謔道,“是奴家的不是,不知郎君量淺,竟是醉了一晚,這酒便作賠禮,還望郎君笑納。”
雷刹接過酒,難得心平氣和:“我自醉了,與你何幹,不過,好酒難得,我厚顏收下。”
風寄娘低眸微笑:“郎君應有好夢。”
雷刹想了想,昨夢隻餘一個尾巴,要去抓,它已遙遙飛天,隻留一點餘味一點遺憾,他道:“確實是好夢。”夢到什麽,又有什麽要緊,不過夢罷了。
風寄娘遺憾道:“郎君數次來,都不曾見到寺主,今次又錯過了。寺主接了不良帥的邀約,去了徐府。”
雷刹詫異:“歸葉寺與徐帥相熟? ”
風寄娘點頭:“正是,他們乃知交好友。”
“徐帥有邀,是友邀還是為著公事?”雷刹問道。
風寄娘反問:“上次托副帥查的事可有了眉目?”
雷刹把玩著酒瓶,忽笑:“風娘子還不曾告訴我為何要查齊府三十餘人的生辰八字。”
風寄娘想了想,終答道:“奴家也不過忽生的念頭,無憑無據無緣由。人有輪回,過奈何橋,飲一碗孟婆湯,再入凡塵數十載,除非另有變故。先前侍郎府命案,寺主發現老夫人身過魂消,似有將她魂魄攫去,不讓她入輪回道。齊府三十多人,同樣魂分魄散,奴家雖知他們是被怨屍吞食,仍心存僥幸,看看可有牽連。”
雷刹從懷中取出一卷絹紙,道:“我托了十一郎去查,齊府三十多人的生辰八字,有二十多人可查,其中還有出入差錯,另十許人,不可查。”
“多謝副帥。”風寄娘接過紙卷,解開細繩,一目十行看過,放下名單,深鎖眉頭。
“可有蹊蹺異樣?”雷刹問道。
風寄娘重又拿起名單看了看,道:“其中有一下仆喚阿大,與李老夫人出生時辰相同,隻是,他們一個年逾古稀,另一不過二十幾許。”
“人之魂魄拘去有何用處?”雷刹又問。
風寄娘輕笑:“郎君這話如同在問:人之性命有何用處。”
雷刹也知自己問得可笑,道:“年紀不同,出身不同,京中百萬人,同一時辰出生者不知繁幾,算不得怪事。”
“副帥言之有理。”風寄娘歎氣,將紙卷棄到一邊,“不過,奴家心中卻放不下,總覺裏麵有幾分怪異。”
“同時辰出生者其數為巨,魂魄消散的怕是不多。”
風寄娘一個激靈,想起什麽,道:“副帥稍侯,我推一下他們原本的命數。”
雷刹點頭,在旁靜坐。
風寄娘點了一爐清香,蒲盤上闔目打了個蓮坐,煙霧聚又散,繞身幾匝,漸凝成命盤狀,天幹地支、十二時辰,星宿五行依稀可見……饒是雷刹自持冷靜,也不禁驚歎奇妙,坐那看命盤輪轉變化,風寄娘隱在霧中,身形漸渺。
風寄娘究竟什麽來曆,眾生皆有來處,她又來自何處?雷刹暗問。
一爐香燼,輕煙散去,風寄娘緩緩睜開雙目,道:“怪哉!”
“如何?”
風寄娘滿滿的疑惑不解,答道:“好生奇怪,李老夫人與罷,阿大也罷,他們都是命數耗盡而亡。”
雷刹輕咳一聲,沒聽懂,問道:“何解?”
“李老夫人死於毒殺,阿大死於怨屍攝魂,都屬死於非命,然而,她們本就命盡,命中注定要死於此時。”
“風娘子是說:李老夫人就算沒人下毒,她也到了數壽?阿大沒有怨屍奪魂,也注定將亡?”
風寄娘點頭:“不錯,好生奇怪。”
雷刹問道:“或許,老夫人命數中便是死於毒殺?阿大命數中死於怨屍?”
“不對,老夫人之亡,還可道是命定,但死於怨屍奪魂絕非命數,怨屍本為異數,不入常理。”
作者有話要說: 晚一點再補另外一更
第45章 暗湧(一)
風寄娘與雷刹列了種種因果, 卻不得其解, 雷刹出主意道:“既是人為,不如在京中暗查看看可類似案件。 ”
“也好, 勞副帥憂心。” 風寄娘福身鄭重道。
雷刹看時日不早,抄了兩壺不起身告辭,剛到院門前撞著匆匆過來的老叔, 他領了一個小廝, 二人皆有急色。
“副帥且慢,徐帥與寺主請娘子與郎君過徐府有事相商。”
“可知何事?”雷刹意外,問道。
老叔搖頭, 一邊小廝道:“隻知事急,卻不知為哪樁。”
雷刹尋思既然找上自己與風寄娘,無非為著命案,最近真是命案頻出, 接二連三的不良司上下緊繃著一根筯。
連風寄娘都略有不解,不知什麽案件,徐知命與一葉和尚這般鄭重其事, 當下不敢多言,與雷刹一同趕往徐府。
.
二人到了徐府, 管事過來領著二人過五道門直入後院水榭,白玉為帶, 中有樓閣,碧波鏡平,兩兩相映, 步入玉帶橋生水天顛倒的暈昡感。等風寄娘到樓中,座中另有二人,一人白麵微須,正是葉刑司的父親大理寺卿葉道凜,另一人裹在厚重狐裘中,俊秀的臉上似有病容,卻不掩他迫人的風姿,正是當今天子的九子薑淩。
幾下見禮,薑淩擺手入他二人入座。
風寄娘暗地看了薑淩幾眼,見他眼底泛青,唇色泛白,羸弱不勝寒風,便知他身體極差,徐知命與一葉和尚都推過他的命數,都是早逝的命格,也不知薑淩本人知不知曉,看著倒極為坦然,無一絲彷徨陰鬱。
雷刹看了幾眼一葉和尚,皺了皺眉,他極為不喜這個和尚,端坐座次恍若世外高僧,悲憫慈悲,然而,這個和尚的眼眸如萬年無波的死水,不見一絲漣漪波動。
一葉抬了下眼皮,看雷刹一眼念了聲佛號,仍舊入定般坐在一側。
薑淩揮退了左右,憂愁道:“阿兄……”他欲言又止,轉口道,“阿父震怒,三嫂又步步相逼……”
徐知命與葉道凜互視一眼,雙雙苦笑,道:“聖上仁厚,太子行事也實是過了些。”承平帝仁愛之君,卻又寡斷,對子對下臣都多有寬宥。
雷刹與風寄娘聽得一頭霧水,徐知命將案上卷案遞與他,二人看畢,大皺眉頭,竟然事關當今太子薑決。
.
原來薑決疑東宮屬臣不忠,有小人盡讒言,道:聽聞忠骨做槌 ,擊鼓鼓聲洪亮 ,奸骨做槌 ,鼓聲沉悶,太子殿下不如一試?
薑決當真將屬臣剔骨去肉,取腿骨做槌,命樂師擊鼓,示於諸人,自己則閉目細辨鼓音,又沉又悶,摔杯怒道:果有二心,殺之何辜?又斥問諸人:你們何人忠於孤?何人是忠?何人為奸?
諸臣忙跪拜表其忠心,有直臣怒斥太子暴戾,太子盛怒,拔劍殺之,親手剔出腿骨,命樂師擊鼓,聞鼓響亮,愴然淚下,悲聲道:是孤誤會了,孤痛失臂膀。
承平帝得知後又驚又怒,他對太子平日作為,亦有耳聞,隻是不忍加以責罰,往日死幾個內侍婢女,處理了便是,不曾想太子變本加厲,大廳廣眾之下,做出這等駭人聽聞之事。
朝上參太子的奏折積如山高,承平帝恨太子辜負自己的厚望,將太子幽禁漓江行宮中。本想著事過境遷,等得太子認錯改過自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偏偏醇王妃借此又扯出一件舊案秘聞,聲稱醇王為太子所殺。
當年醇王有一孺人,有沉魚落雁之姿,跟隨醇王妃到東宮赴宴,不知怎麽撞見了太子。太子聲稱該孺人不守婦道,言語輕佻,以色相誘;孺人則道太子輕薄逼迫於她。醇王本就與太子不睦,知曉勃然大怒,怒罵太子辱他妾室,太子則一口咬定是孺人□□於他。
真相如何仍不可知,那孺人當晚拿燭台刺穿自己脖頸自盡而亡,血泊旁一行血書“妾之血證妾之清白。”
醇王生性直莽,見了這行血書,揣了一把短劍去尋太子算賬,太子不曾想醇王竟不顧手足之情,奔逃至花園,爭執間將醇王推下假山,醇王頭部被銳石所傷,當場斃命。太子散發跪於承平帝身前,聲淚俱下,又自請為弟弟償命。
承平帝雖痛心醇王意外亡故,去不忍心苛責太子,一麵加恩醇王府,一麵將各種兄弟相爭之禍歸於孺人頭上,道:色如刮骨鋼刀,諸子應引以為戒,不可輕忽。
如今這樁往事,又被醇王妃給翻了出來,拚著流放也要告太子辱弟婦,殺手足。群臣本就心悸太子殘暴,紛紛跟著上書求聖人徹查。
承平帝被諸臣架於火上,左右為難,欲為太子說話,禦史痛心聖裁不明,一頭撞在柱上,以血肉勸諫。
太傅、左右仆射,禮、戶、吏三尚書等又請廢太子。
承平帝在朝堂上氣白了臉,泣問一聲:諸卿何以逼朕?莫非諸卿無子?問罷扔下朝臣拂袖而去。
.
風寄娘笑:“郎君取個好名來。”
雷刹道:“就叫好酒。”
風寄娘掩唇大笑,為他又了斟一碗酒,親手奉上,雷刹接過又是一口飲盡,剛要說什麽,隻感酒氣上衝,入太陽穴到頭頂心,腦中昏昏,醉意泛濫泥沼似得將他整個吞沒,直至沒等頂,要睡不睡前,唯有一念:又著風寄娘一道。
風寄娘看他軟軟伏在食案上,黑發襯著玉白的皮膚血色的紅唇,執碗嚐了一口酒,自語道:“好酒豈有不醉人的。”
冬來寒風有刃,風寄娘進屋取過一件厚披風,蓋在雷刹身上,又將風爐移近,笑道:“不知副帥夢中幾年。”
.
雷刹恍忽間似已辭了風寄娘騎馬返家,山腳孤墳處,扮作未亡命的女鬼在那嗚嗚哀哭,上前攔馬,問道:“郎君何往?不如到奴家屋中小坐?”
雷刹暗疑:她怎得不怕我?拍馬前行,不去理會。
女鬼哀泣:“郎君憐我,冬夜衾冷,窗台結霜如雪……郎君……郎君。”
雷刹將女鬼撇下,進城回家,裴叔在門前掃塵,見了他眉開眼笑,趕忙上前為他牽馬:“天寒地凍,郎君快進屋,娘子煮了一壺熱湯。”
“娘子?”雷刹疑惑。
裴叔笑起來:“兒行在外,不母則憂,娘子擔心郎君沒帶厚衣,□□叨著天要下雪怕你受寒呢。”
雷刹抬頭看天,果然灰沉沉的,像是有雪。奇怪,甫入冬便要下雪?須臾,他臉上一寒,幾點雪花飄飄然然地空中飛落,落在他的臉上化成一點冰水。
裴叔吃驚,催道:“郎君快進屋,屋中點著火盆。”
雷刹深吸一口氣,按捺住暴戾的情緒,種種古怪,定又是風寄娘所為,他記得,他好像醉了?隨著裴叔進院,一間屋門窗虛掩,明亮的爐火透過紙窗,進得屋中,一個三四十歲的婦人跪坐在那熬著一鍋濃鬱的薑湯。
她眉目與裴娘子仿佛,體態清瘦,一手執勺,一手托著糖罐,刮著罐底,歎道:“赤糖價高難得,無禍喜甜,竟用完了。”她聽到推門聲,轉過頭看到雷刹,眼眸中迸出難掩的驚喜,“無禍回來了?外麵可冷?快來,阿娘為你熬了薑湯,放了好些赤糖。”
雷刹的手悄悄移到刀柄處,一瞬不瞬地看著眼前婦人。
“怎不說話?”婦人起身笑問,拿拂塵撣去雷刹身上的塵霜,嘮叨道,“在外辦事可還順遂?裴叔道有女娘邀你赴宴,私會總是不好,若你心儀,阿娘與阿姊商議,抬禮作聘定下親事可好?唉,月月年年的,流水般,無禍竟也到了娶親的歲數?衣服冰人,外頭可是下了雪?快來吃碗熱湯驅寒。”
雷刹心念電轉,幾番猶疑思量,終是將長刀解下,擱在一邊。坐在案幾前,接過婦人送上的薑湯,熱氣撲在他的臉上,嗅到溫辣的甜味,他吃了一口,暖入心扉。
婦人笑盈盈地跪坐在他對麵,慈愛地看著他將一碗薑湯飲盡,追問:“可是放少了赤糖?”
雷刹深知自己不過入夢,眼前這個婦人不過虛假,沉默許久,才搖了搖頭。
婦人得到回應,滿心的歡喜,柔聲道:“無禍歇歇,廚下炊好飯,再喚你。”
雷刹不知怎的,真的伏案而眠,婦人看他睡去,伸出微涼柔軟的手,小心地將他頰上的幾根發絲抿回鬢邊。
她便這麽守在一邊,笑看著他,似是這樣看著他直到永久,亙古不變。
.
風寄娘側著頭,看著睡得正酣的雷刹。他生得過於俊美,過於淩厲,他全身都是鋒刃,像冬日最凜冽的寒風,吹進骨縫中,凍得人發抖。而現在,他好看的唇邊帶著輕笑,呼吸帶著酒味,也許,他被酒泡得整個人都軟了,也許,他正做著一個好夢。
葉底的蟲蟻,借著一點的遮擋,便得心安。
風寄娘就著如許美色,與冷月對飲一口酒。
雷刹醒來時,微暖的陽光透過回廊落在他的身上,拉了拉身上的披風,甩掉腦袋上的一點昏倦。他醉了,做了一個夢,不記得夢到什麽,隻記得是一個好夢,以至於他懶得與風寄娘計較,倚著憑幾,看輕風吹落一地的金桂。
“郎君酒醒了?”風寄娘將壇中的酒,分成幾壺,塞好瓶塞,戲謔道,“是奴家的不是,不知郎君量淺,竟是醉了一晚,這酒便作賠禮,還望郎君笑納。”
雷刹接過酒,難得心平氣和:“我自醉了,與你何幹,不過,好酒難得,我厚顏收下。”
風寄娘低眸微笑:“郎君應有好夢。”
雷刹想了想,昨夢隻餘一個尾巴,要去抓,它已遙遙飛天,隻留一點餘味一點遺憾,他道:“確實是好夢。”夢到什麽,又有什麽要緊,不過夢罷了。
風寄娘遺憾道:“郎君數次來,都不曾見到寺主,今次又錯過了。寺主接了不良帥的邀約,去了徐府。”
雷刹詫異:“歸葉寺與徐帥相熟? ”
風寄娘點頭:“正是,他們乃知交好友。”
“徐帥有邀,是友邀還是為著公事?”雷刹問道。
風寄娘反問:“上次托副帥查的事可有了眉目?”
雷刹把玩著酒瓶,忽笑:“風娘子還不曾告訴我為何要查齊府三十餘人的生辰八字。”
風寄娘想了想,終答道:“奴家也不過忽生的念頭,無憑無據無緣由。人有輪回,過奈何橋,飲一碗孟婆湯,再入凡塵數十載,除非另有變故。先前侍郎府命案,寺主發現老夫人身過魂消,似有將她魂魄攫去,不讓她入輪回道。齊府三十多人,同樣魂分魄散,奴家雖知他們是被怨屍吞食,仍心存僥幸,看看可有牽連。”
雷刹從懷中取出一卷絹紙,道:“我托了十一郎去查,齊府三十多人的生辰八字,有二十多人可查,其中還有出入差錯,另十許人,不可查。”
“多謝副帥。”風寄娘接過紙卷,解開細繩,一目十行看過,放下名單,深鎖眉頭。
“可有蹊蹺異樣?”雷刹問道。
風寄娘重又拿起名單看了看,道:“其中有一下仆喚阿大,與李老夫人出生時辰相同,隻是,他們一個年逾古稀,另一不過二十幾許。”
“人之魂魄拘去有何用處?”雷刹又問。
風寄娘輕笑:“郎君這話如同在問:人之性命有何用處。”
雷刹也知自己問得可笑,道:“年紀不同,出身不同,京中百萬人,同一時辰出生者不知繁幾,算不得怪事。”
“副帥言之有理。”風寄娘歎氣,將紙卷棄到一邊,“不過,奴家心中卻放不下,總覺裏麵有幾分怪異。”
“同時辰出生者其數為巨,魂魄消散的怕是不多。”
風寄娘一個激靈,想起什麽,道:“副帥稍侯,我推一下他們原本的命數。”
雷刹點頭,在旁靜坐。
風寄娘點了一爐清香,蒲盤上闔目打了個蓮坐,煙霧聚又散,繞身幾匝,漸凝成命盤狀,天幹地支、十二時辰,星宿五行依稀可見……饒是雷刹自持冷靜,也不禁驚歎奇妙,坐那看命盤輪轉變化,風寄娘隱在霧中,身形漸渺。
風寄娘究竟什麽來曆,眾生皆有來處,她又來自何處?雷刹暗問。
一爐香燼,輕煙散去,風寄娘緩緩睜開雙目,道:“怪哉!”
“如何?”
風寄娘滿滿的疑惑不解,答道:“好生奇怪,李老夫人與罷,阿大也罷,他們都是命數耗盡而亡。”
雷刹輕咳一聲,沒聽懂,問道:“何解?”
“李老夫人死於毒殺,阿大死於怨屍攝魂,都屬死於非命,然而,她們本就命盡,命中注定要死於此時。”
“風娘子是說:李老夫人就算沒人下毒,她也到了數壽?阿大沒有怨屍奪魂,也注定將亡?”
風寄娘點頭:“不錯,好生奇怪。”
雷刹問道:“或許,老夫人命數中便是死於毒殺?阿大命數中死於怨屍?”
“不對,老夫人之亡,還可道是命定,但死於怨屍奪魂絕非命數,怨屍本為異數,不入常理。”
作者有話要說: 晚一點再補另外一更
第45章 暗湧(一)
風寄娘與雷刹列了種種因果, 卻不得其解, 雷刹出主意道:“既是人為,不如在京中暗查看看可類似案件。 ”
“也好, 勞副帥憂心。” 風寄娘福身鄭重道。
雷刹看時日不早,抄了兩壺不起身告辭,剛到院門前撞著匆匆過來的老叔, 他領了一個小廝, 二人皆有急色。
“副帥且慢,徐帥與寺主請娘子與郎君過徐府有事相商。”
“可知何事?”雷刹意外,問道。
老叔搖頭, 一邊小廝道:“隻知事急,卻不知為哪樁。”
雷刹尋思既然找上自己與風寄娘,無非為著命案,最近真是命案頻出, 接二連三的不良司上下緊繃著一根筯。
連風寄娘都略有不解,不知什麽案件,徐知命與一葉和尚這般鄭重其事, 當下不敢多言,與雷刹一同趕往徐府。
.
二人到了徐府, 管事過來領著二人過五道門直入後院水榭,白玉為帶, 中有樓閣,碧波鏡平,兩兩相映, 步入玉帶橋生水天顛倒的暈昡感。等風寄娘到樓中,座中另有二人,一人白麵微須,正是葉刑司的父親大理寺卿葉道凜,另一人裹在厚重狐裘中,俊秀的臉上似有病容,卻不掩他迫人的風姿,正是當今天子的九子薑淩。
幾下見禮,薑淩擺手入他二人入座。
風寄娘暗地看了薑淩幾眼,見他眼底泛青,唇色泛白,羸弱不勝寒風,便知他身體極差,徐知命與一葉和尚都推過他的命數,都是早逝的命格,也不知薑淩本人知不知曉,看著倒極為坦然,無一絲彷徨陰鬱。
雷刹看了幾眼一葉和尚,皺了皺眉,他極為不喜這個和尚,端坐座次恍若世外高僧,悲憫慈悲,然而,這個和尚的眼眸如萬年無波的死水,不見一絲漣漪波動。
一葉抬了下眼皮,看雷刹一眼念了聲佛號,仍舊入定般坐在一側。
薑淩揮退了左右,憂愁道:“阿兄……”他欲言又止,轉口道,“阿父震怒,三嫂又步步相逼……”
徐知命與葉道凜互視一眼,雙雙苦笑,道:“聖上仁厚,太子行事也實是過了些。”承平帝仁愛之君,卻又寡斷,對子對下臣都多有寬宥。
雷刹與風寄娘聽得一頭霧水,徐知命將案上卷案遞與他,二人看畢,大皺眉頭,竟然事關當今太子薑決。
.
原來薑決疑東宮屬臣不忠,有小人盡讒言,道:聽聞忠骨做槌 ,擊鼓鼓聲洪亮 ,奸骨做槌 ,鼓聲沉悶,太子殿下不如一試?
薑決當真將屬臣剔骨去肉,取腿骨做槌,命樂師擊鼓,示於諸人,自己則閉目細辨鼓音,又沉又悶,摔杯怒道:果有二心,殺之何辜?又斥問諸人:你們何人忠於孤?何人是忠?何人為奸?
諸臣忙跪拜表其忠心,有直臣怒斥太子暴戾,太子盛怒,拔劍殺之,親手剔出腿骨,命樂師擊鼓,聞鼓響亮,愴然淚下,悲聲道:是孤誤會了,孤痛失臂膀。
承平帝得知後又驚又怒,他對太子平日作為,亦有耳聞,隻是不忍加以責罰,往日死幾個內侍婢女,處理了便是,不曾想太子變本加厲,大廳廣眾之下,做出這等駭人聽聞之事。
朝上參太子的奏折積如山高,承平帝恨太子辜負自己的厚望,將太子幽禁漓江行宮中。本想著事過境遷,等得太子認錯改過自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偏偏醇王妃借此又扯出一件舊案秘聞,聲稱醇王為太子所殺。
當年醇王有一孺人,有沉魚落雁之姿,跟隨醇王妃到東宮赴宴,不知怎麽撞見了太子。太子聲稱該孺人不守婦道,言語輕佻,以色相誘;孺人則道太子輕薄逼迫於她。醇王本就與太子不睦,知曉勃然大怒,怒罵太子辱他妾室,太子則一口咬定是孺人□□於他。
真相如何仍不可知,那孺人當晚拿燭台刺穿自己脖頸自盡而亡,血泊旁一行血書“妾之血證妾之清白。”
醇王生性直莽,見了這行血書,揣了一把短劍去尋太子算賬,太子不曾想醇王竟不顧手足之情,奔逃至花園,爭執間將醇王推下假山,醇王頭部被銳石所傷,當場斃命。太子散發跪於承平帝身前,聲淚俱下,又自請為弟弟償命。
承平帝雖痛心醇王意外亡故,去不忍心苛責太子,一麵加恩醇王府,一麵將各種兄弟相爭之禍歸於孺人頭上,道:色如刮骨鋼刀,諸子應引以為戒,不可輕忽。
如今這樁往事,又被醇王妃給翻了出來,拚著流放也要告太子辱弟婦,殺手足。群臣本就心悸太子殘暴,紛紛跟著上書求聖人徹查。
承平帝被諸臣架於火上,左右為難,欲為太子說話,禦史痛心聖裁不明,一頭撞在柱上,以血肉勸諫。
太傅、左右仆射,禮、戶、吏三尚書等又請廢太子。
承平帝在朝堂上氣白了臉,泣問一聲:諸卿何以逼朕?莫非諸卿無子?問罷扔下朝臣拂袖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