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吃麻辣小龍蝦的人,哪裏能忍得住這個香味。李舜的手不自覺的,就伸向了茶幾上的小龍蝦。


    “別用手抓,這個湯汁還能泡飯。用筷子揀,真的沒規矩。”老爸李道遠略帶不滿的,用手裏的筷子輕輕敲了敲李舜伸過來的爪子。


    “嗬嗬,好的。”李舜隻能無奈的收回手,從廚房裏拿了一雙筷子,這才準備伸向那些紅彤彤的小龍蝦:“老爸,現在大伯家的龍蝦生意還好嗎?上次我過去,聽他們說生意隻能算還行。”


    李道元沒顧得上李舜的問話,從龍蝦裏夾了一塊土豆,這才說道:‘最近他家生意好的不得了,基本每天都不夠賣的。最近丹鳳這裏,吃小龍蝦都成一種潮流了。


    聽說最近,又開了兩家專門燒小龍蝦的排擋的。現在小小的丹鳳城裏,已經紮堆開了七八家燒小龍蝦的了。結果還是供不應求,不光是他家,其他人家的生意也很好。據說,連很多外地的都慕名趕來品嚐了。”


    李舜可是知道,大伯家每天都要準備200多斤活的小龍蝦。這些龍蝦配上各種輔材燒好後,差不多能有個300斤。現在一天都不夠賣的,也就是說每天,光是龍蝦的毛利就有差不多5000元。


    這些賬平時不算不知道,現在一算下來還是嚇一跳的。也就是說大伯家,光是每年幹三個月的龍蝦,保守估計也能賺個二十幾萬了。


    這個可是96年國內的二十來萬,這個數字連李舜都忍不住的咂了一下舌。傳說果然沒有說錯,餐飲行業就是暴利呀。


    第二天,還賴在床上的李舜,接到了嶽市長秘書的電話。嶽市長想請自己去市府坐坐,這下李舜也沒有什麽辦法推脫了。趕緊收拾了一下,也就趕往了市政府。


    今天的嶽市長,看起來心情很是不錯。見李舜過來了,趕緊邀請李舜在沙發上坐下。等秘書上萬茶退出後,他也就打開了話匣子:“小李,這次真的要感謝你了。


    經過幾天的磋商,汪汪集團終於同意,把他們的膨化食品廠落戶在丹鳳。這個項目總投資能達到3000萬,招聘工人也將達到800人。這個是我市吸引外資的又一個成功案例,當然這個中間少不了你的幫助。\"


    \"哦。”李舜輕輕的點點頭。看來自己用小費的話題作為切入點,引出丹鳳人工工資低廉的優勢。還是讓汪汪集團,堅定了在本地投資的信心。


    想了想,李舜還是問出了關鍵的問題:“嶽市長,那他們工廠選址是設在那裏的,幾時開始動工呢?”


    最近幾年,隨著和政府關係的密切,李舜也大概知道了政府工作中的一些貓膩。比如說光是外資,就分協議投入外資和實際利用外資。


    所謂協議就是吹吹牛,糊弄糊弄上級領導的。這個協議外資也沒有什麽法律效力,屬於標準的文字遊戲。而實際利用外資,才是外企真金白銀的掏出的錢。外資投資的錢一日不到位,所謂的投資協議也是一紙空文。


    李舜心裏很清楚,如果這次投資隻是一個口頭承諾或者一份空洞的合同,那麽它對地方經濟的推動作用將非常有限。


    隻有當資金真正到位並轉化為實際項目時,才能帶來實實在在的就業機會、技術引進和經濟增長。因此,他急切地想了解關於投資資金何時到位,以及項目何時開工的具體情況。


    嶽市長在這個問題上,自然不會對李舜隱瞞。拿出丹鳳的城區地圖,指著地圖上的一個點,說道:“工廠的選址,現在已經確定在開發區。


    我們已經將這片區域,單獨拿出來,劃分為食品加工廠區。這個地方,倒是離你投資的眼鏡城項目不遠。汪汪集團還是很守信譽的,項目的保證金已經到了市政府的賬上。


    那片區域屬於熟地,以此不存在拆遷的問題。按他們的設想,最多一個月,廠區的施工就要正式開始。預計八個月廠房就會全部完成,然後就是設備的進場以及正式開工生產。”


    聽完嶽市長的介紹,李舜才可以肯定汪汪集團工廠的事,差不多已經是板上釘釘了。


    隻是說到眼鏡城的事了,李舜也就順嘴問了一句:“嶽市長,我記得我們跟市府簽訂的協議裏規定,今年十一月必須完成所有征地拆遷工作。不知道到時,交地有沒有難度?”


    “這個到時肯定沒問題。”嶽市長信心滿滿的說道:“這個項目,當時是張書記牽頭主抓的。時間也算是充裕,自然在規定時間內交地沒有什麽大問題。


    隻可惜,這兩個項目都不是在明年開工。不然的話,明年的黃酒節上對外發布時,數據就會好看了多。”


    李舜也好久沒太關注丹鳳的事了,聽嶽市長說起這個黃酒節,腦海裏這才有了點印象。丹鳳的黃酒知名度,雖然比不上浙省紹興的黃酒,但在國內也是有著一定的知名度的。


    九十年代初,因為招商引資的需要,各地也就紛紛舉辦了各種節。這個算是所謂的文藝搭台,經濟掛帥。當時的市府領導也腦子一熱,跟風搞出了一個黃酒節。


    這些由政府牽頭舉辦的所謂節,可是跟老百姓的關係不大。也就是找個由頭,吸引外商過來考察的。可是隨著各地舉辦的各種節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對外商的吸引力也是微乎其微的。


    到了最後,隻要拉到洋麵孔過來就算成功。至於什麽投資金額,也都是可著勁的往上吹。這個就是所謂的,協議利用外資。


    這些節的,也就是當官的搭台給自己人看。參與者也就是當地官員,企業主和一些過來混吃混喝的所謂外商。為了吸引眼球,往臉上貼金,當地政府會把今年一年的外資投資金額,都算到舉辦什麽節的成果上。


    這些,已經算不錯的了。更有甚者,有些地方政府,直接拿著合同自己填寫金額,玩起了文字遊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踏準風口成巨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起雲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起雲淡並收藏踏準風口成巨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