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這些所謂的節,除了勞民傷財外,就徹底淪為了政績工程。整個節,也與老百姓沒有半點的關係。後來各地的辦節熱越演越烈,也終於引得國家出手,嚴令禁止了這種勞民傷財的攀比行為。
李舜記得,前世的黃酒節隨著今年國家的一紙禁令,也就換了個經貿懇談會的名頭,又存活了兩屆。收效,肯定是甚微了。
印象中,除了請了些明星過來表演,拿走一筆不菲的出場費外,就是找了些外國人過來白吃白喝。反正老百姓就沒見過,有什麽正經企業過來落戶的。
至於說政府辦節的錢,是從哪裏來的?財政上支出,肯定是不可能的。要知道,現在的各級財政都是窮的叮當響。倒黴的,肯定是本地的各個企業。
很多企業都被政府強行化緣,一個個企業也隻能咬牙,出資讚助活動的舉行。這種強行攤派,讓很多企業是苦不堪言。這一世,雖然也在應景搞節。
但市裏的幾位主要領導,頭腦還算是清醒,沒有攀比去請什麽大明星過來演出。活動的花費,也在各個單位還能接受的範圍。
但就是這樣,每次舉辦的花費,也需要數百萬之巨。今天既然說到話頭上了,再加上嶽市長也算是自己人。李舜也就多嘴說了幾句:“嶽市長,我真想不通你們舉辦黃酒節的意義在哪裏?
所謂的節,沒有老百姓的參與那還叫節嗎?與其玩這個花架子,還不如踏踏實實的做點實事來的靠譜。”
這個話,要是由其他人來說,說不定嶽市長就要翻臉了。居然敢當著市府領導的麵指責,這個在官本位思想的當下,可以算僭越了。
也隻有李舜這樣,本身身價就不菲,再加上關係網深厚,又是自己一條線上的,嶽市長聽後才沒有動怒。可就是這樣,嶽市長的臉色也不算太好。
好一會,他這才甕聲甕氣地說道:“小李啊,這個你就不懂了。現在咱們國內有一千多個縣,還有二百多個市,幾乎每個地方都在舉辦各種各樣的節。
其他城市都搞了,如果我們丹鳳不搞,那領導會怎麽看我們呢?他們會不會覺得,我們丹鳳沒有把招商引資放在首要地位?沒有積極熱烈的參與到經濟建設中來?我們其實也不想,但又不得不做。”
對於嶽市長的觀點,自己是不能苟同了。但為了不激起他的強烈反應,還必須要合理引導下。想了下,李舜這才說道:“對於全國都在轟轟烈烈的舉辦的各種節,其實國家已經在密切關注中了。
現在很多地方為了舉辦各種節,都是一擲千金。甚至還出現了,相互攀比的排場做法。至於實際效果如何,就不需要贅述了吧?可以說除了浪費了大量的民脂民膏外,就是弄得民怨載道。
這種亂向,上級自然是一清二楚的。我聽說國家已經在出台專項文件,要禁止各地舉辦各種節了。我估摸著,黃酒節差不多也要成絕唱了。”
嶽市長對於李舜的背後的勢力,還是有一定了解的。因此聽到李舜放出來的風,神情也開始變得正色起來。此刻他已經坐直了身體,小聲的開始詢問起來:“小李,這個消息,你可以確定嗎?”
見李舜已經肯定的點頭了,嶽市長也是深吸了一口氣。如果這個消息沒錯的話,那麽丹鳳市府為辦節而提前搞出的一些舉措,就需要緊急踩刹車了。
不然的話,市府的一些承諾勢必也就無法兌現。隻是要是這樣的話,那政府的招商工作還怎麽搞?一下子嶽市長的眉頭,就擰成了一個川字。
好一會,嶽市長才回過神,開始向李舜問計了:“小李,現在吸引外資的金額,已經成為我們各級領導考核的量化指標。原本有黃酒節,多少還能吸引一些外資。
可現在要是不允許辦節了,我們的考核根本就完成不了。你路子廣,幫我想想還有什麽其他的辦法嗎?”
對於嶽市長的請求,李舜心裏也有點發苦。原本自己隻是想,善意的提醒一下他的。結果卻變成了回旋鏢,打在了自己的身上。
以前的張書記這樣,現在的嶽市長也是這樣,都喜歡把自己當參謀在用。隻是這個忙,自己還不得不幫。思索了好一會,李舜才勉強說道:“吸引外資不外乎兩點,走出去,領進來。
現在別看各地這個節那個節的,辦的如火如荼的。可真正有投資意向的外商,你們卻接觸不到。因此,走出去也就成為了必然。走出去,是指去境外居然專場的投資說明會。
國外的行事作風,是很務實的。因此沒必要玩什麽花槍,唱什麽高調。隻要準備好各種的介紹材料,和本地投資的優惠政策,就可以邀請當地有興趣的投資商過來洽談。
引進來說的是,把真正有意向的客戶集中邀請到本地。帶著他們考察當地的投資環境,了解投資政策,行之有效的舉行經貿懇談會。這樣的話,也能吸引真正有投資意向的客商過來參觀考察。”
聽說要去境外舉行什麽投資說明會,嶽市長也是大吃一驚。這個目前,在國內還是沒有先例的。好一會,他才結結巴巴的問:“帶隊跑去國外,在國內沒聽說過那個城市搞過。那個需要花費多少錢?而且效果怎麽樣,誰也不知道。”
李舜記得,前世國內第一個跑去境外,開展投資說明會的是蘇省的宿遷市。時間,也是到了2001年。記得當時新聞中報道,首次的說明會成效是顯著的,後來也吸引了其他城市的紛紛加入。
自己現在提出來的這個建議,在國內來說可以說是首次嚐試。這次敢為天下先的舉措,應該能取得不錯的效果。因,此李舜對自己的想法還是很有信心的。
見嶽市長有點猶豫,李舜直接說道:“市長,有些話我不知道當講不當講的。”
李舜記得,前世的黃酒節隨著今年國家的一紙禁令,也就換了個經貿懇談會的名頭,又存活了兩屆。收效,肯定是甚微了。
印象中,除了請了些明星過來表演,拿走一筆不菲的出場費外,就是找了些外國人過來白吃白喝。反正老百姓就沒見過,有什麽正經企業過來落戶的。
至於說政府辦節的錢,是從哪裏來的?財政上支出,肯定是不可能的。要知道,現在的各級財政都是窮的叮當響。倒黴的,肯定是本地的各個企業。
很多企業都被政府強行化緣,一個個企業也隻能咬牙,出資讚助活動的舉行。這種強行攤派,讓很多企業是苦不堪言。這一世,雖然也在應景搞節。
但市裏的幾位主要領導,頭腦還算是清醒,沒有攀比去請什麽大明星過來演出。活動的花費,也在各個單位還能接受的範圍。
但就是這樣,每次舉辦的花費,也需要數百萬之巨。今天既然說到話頭上了,再加上嶽市長也算是自己人。李舜也就多嘴說了幾句:“嶽市長,我真想不通你們舉辦黃酒節的意義在哪裏?
所謂的節,沒有老百姓的參與那還叫節嗎?與其玩這個花架子,還不如踏踏實實的做點實事來的靠譜。”
這個話,要是由其他人來說,說不定嶽市長就要翻臉了。居然敢當著市府領導的麵指責,這個在官本位思想的當下,可以算僭越了。
也隻有李舜這樣,本身身價就不菲,再加上關係網深厚,又是自己一條線上的,嶽市長聽後才沒有動怒。可就是這樣,嶽市長的臉色也不算太好。
好一會,他這才甕聲甕氣地說道:“小李啊,這個你就不懂了。現在咱們國內有一千多個縣,還有二百多個市,幾乎每個地方都在舉辦各種各樣的節。
其他城市都搞了,如果我們丹鳳不搞,那領導會怎麽看我們呢?他們會不會覺得,我們丹鳳沒有把招商引資放在首要地位?沒有積極熱烈的參與到經濟建設中來?我們其實也不想,但又不得不做。”
對於嶽市長的觀點,自己是不能苟同了。但為了不激起他的強烈反應,還必須要合理引導下。想了下,李舜這才說道:“對於全國都在轟轟烈烈的舉辦的各種節,其實國家已經在密切關注中了。
現在很多地方為了舉辦各種節,都是一擲千金。甚至還出現了,相互攀比的排場做法。至於實際效果如何,就不需要贅述了吧?可以說除了浪費了大量的民脂民膏外,就是弄得民怨載道。
這種亂向,上級自然是一清二楚的。我聽說國家已經在出台專項文件,要禁止各地舉辦各種節了。我估摸著,黃酒節差不多也要成絕唱了。”
嶽市長對於李舜的背後的勢力,還是有一定了解的。因此聽到李舜放出來的風,神情也開始變得正色起來。此刻他已經坐直了身體,小聲的開始詢問起來:“小李,這個消息,你可以確定嗎?”
見李舜已經肯定的點頭了,嶽市長也是深吸了一口氣。如果這個消息沒錯的話,那麽丹鳳市府為辦節而提前搞出的一些舉措,就需要緊急踩刹車了。
不然的話,市府的一些承諾勢必也就無法兌現。隻是要是這樣的話,那政府的招商工作還怎麽搞?一下子嶽市長的眉頭,就擰成了一個川字。
好一會,嶽市長才回過神,開始向李舜問計了:“小李,現在吸引外資的金額,已經成為我們各級領導考核的量化指標。原本有黃酒節,多少還能吸引一些外資。
可現在要是不允許辦節了,我們的考核根本就完成不了。你路子廣,幫我想想還有什麽其他的辦法嗎?”
對於嶽市長的請求,李舜心裏也有點發苦。原本自己隻是想,善意的提醒一下他的。結果卻變成了回旋鏢,打在了自己的身上。
以前的張書記這樣,現在的嶽市長也是這樣,都喜歡把自己當參謀在用。隻是這個忙,自己還不得不幫。思索了好一會,李舜才勉強說道:“吸引外資不外乎兩點,走出去,領進來。
現在別看各地這個節那個節的,辦的如火如荼的。可真正有投資意向的外商,你們卻接觸不到。因此,走出去也就成為了必然。走出去,是指去境外居然專場的投資說明會。
國外的行事作風,是很務實的。因此沒必要玩什麽花槍,唱什麽高調。隻要準備好各種的介紹材料,和本地投資的優惠政策,就可以邀請當地有興趣的投資商過來洽談。
引進來說的是,把真正有意向的客戶集中邀請到本地。帶著他們考察當地的投資環境,了解投資政策,行之有效的舉行經貿懇談會。這樣的話,也能吸引真正有投資意向的客商過來參觀考察。”
聽說要去境外舉行什麽投資說明會,嶽市長也是大吃一驚。這個目前,在國內還是沒有先例的。好一會,他才結結巴巴的問:“帶隊跑去國外,在國內沒聽說過那個城市搞過。那個需要花費多少錢?而且效果怎麽樣,誰也不知道。”
李舜記得,前世國內第一個跑去境外,開展投資說明會的是蘇省的宿遷市。時間,也是到了2001年。記得當時新聞中報道,首次的說明會成效是顯著的,後來也吸引了其他城市的紛紛加入。
自己現在提出來的這個建議,在國內來說可以說是首次嚐試。這次敢為天下先的舉措,應該能取得不錯的效果。因,此李舜對自己的想法還是很有信心的。
見嶽市長有點猶豫,李舜直接說道:“市長,有些話我不知道當講不當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