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說練兵一校,眾人不禁心動起來。


    當年孝靈皇帝設西園八校尉,每個人可都是比兩千石。


    現在雖然不是精兵,但大家的起點也沒有之前高。


    這八千兵練好了,豈不就是八個校尉。


    “啟稟陛下,某願練兵。”


    於禁、樂進、鮑韜、張汛出列請願。


    他們都在禁軍中擔任要職,此次跟隨天子前來偃師縣,本就衝著練兵來的。


    “隻有四人。”


    劉辯抬頭環視,點名道:“皇甫酈、史阿、關羽、張飛,你們也各領一校。”


    “遵旨!”


    皇甫酈領命。


    關羽和張飛卻是大吃一驚。兩人前些時日,剛做到三百石的郎中。


    每天像保護劉備一樣,保護劉辯。


    才幾天,就要委以重任了麽?


    領一千軍馬,就算不是校尉,那千石的司馬,也是跑不了的。


    “某遵旨!”


    短暫的遲疑後,關羽、張飛急忙出列。


    史阿同樣出列。


    “這八名秘書郎,也各有所長,尤其兵法上的知識,還算是豐富。


    你們可以相互補充、配合。


    能獲得魁首的,朕許他一個校尉,秘書郎的話,加個侍中。”


    眾人聞言,頓時鬥誌昂揚。


    一時之間,史阿和法正兩人心照不宣的組了cp。


    於禁搭配孟達。


    樂進搭配毋丘興。


    鮑韜搭配士孫萌。


    張汛搭配蓋順。


    關羽搭配裴潛。


    張飛搭配桓範。


    皇甫酈搭配傅幹。


    這時,楊修忽然開口道:“陛下此舉,是否要整理兵法,裁汰其中不合時宜的部分。


    重新寫一本可以指導此時戰鬥的兵書。


    作為後續培養將領的官方書籍。”


    其卻是一眼看出劉辯的心思。


    畢竟法正、孟達、毋丘興、士孫萌、蓋順、裴潛、桓範、傅幹幾人都是熟知兵法的。


    而且,八人中,有人喜歡孫子兵法多些,有人認為六韜實用些,有人認為《漢書·藝文誌》可以無改切入......


    對於楊修的聰穎,劉辯倒沒有什麽意外,這幾日與秘書郎們也算是朝夕相處。


    幾人性格不同,表現各異,但最喜歡表現的,無疑便是楊修。


    劉辯頷首道:“正有此意,楊修、王粲、韋康,你們三個便隨行,記載每校的練兵實錄。


    須的好好請教和觀察,若是成書,既有功於社稷,又如班固、孫子等人般名垂青史。”


    “我等遵旨!”


    楊修還沒有說話,倒是王粲大喜說道。


    和其他人不同,他最愛寫書,早就想寫一本記錄英雄的書籍。


    寫兵法的同時,倒是可以再寫一本練兵的人,再把天子練兵這個盛事寫進去......


    “用詞盡量白話,不要如經書那本,一本書,都能衍生出幾十個流派。”


    看著躍躍欲試的王粲,劉辯忍不住又叮囑了一句。


    前世看《英雄記》,可比三國誌還難翻譯......


    一時眾人安排下去,各自下去帶兵。


    西側忽然揚起一股煙塵,隱隱的有馬蹄聲傳來。


    果不然,不多時,就見黃門侍郎張昶下馬快步而來,通傳道:“啟稟陛下,司徒、司空去宮中尋陛下不得,便催著趕到此處。”


    “那就宣來吧。”


    劉辯不置可否的說道。


    他知道很多事情,但沒法和盧植等人說。


    所以很多安排隻得親力而為。


    朝政這一塊,交給盧植、崔烈,並逐漸讓荀彧和楊琦等人插手,形成製衡的局麵。


    但兵權這一塊,卻是斷斷不能放手。


    大概率,劉辯甚至會像袁紹、曹操、劉備、朱棣那般經常親自帶兵出征。


    除非他有更好的手段,控製住手下的大將。


    不然鬼知道,鮑信帶兵遇到曹操,王匡帶兵遇到袁紹會怎麽抉擇。


    ......


    劉辯目光閃爍的同時,司徒盧植和司空崔烈已經下馬,小步快跑而來。


    兩人的姿態雖然還很恭順,但臉色卻不是很好看。


    尤其盧植,高大的身軀,臉色陰沉的幾乎能滴出水。


    “陛下。”


    還沒有近前,盧植已經厲聲出口。“陛下此舉,不合體製。


    豈可隨心所欲,屢次外出皇宮。”


    劉辯待盧植近前,方才開口道:“盧公、崔公。


    當今局勢如何,兩位興許比我更加清楚。


    袁隗屯兵南陽,派人截殺天使,矯詔天下,意欲謀逆。


    如此非常之時,豈能再事事遵循體製?”


    盧植道:“大漢已曆四百年,天下人心皆向漢。


    袁賊雖然矯詔,但朝廷等已令呂布沿途掃蕩群寇和遊俠。


    如此道路暢通,陛下再下策書和製書昭告天下便是。”


    “盧公,天下人若都有心向漢,哪裏還有王莽的新朝。


    我雖然可以再下策書和製書,那也要郡縣裏的豪強認可才行。


    如今因太平道和張純之亂,族兵盛行,那些地方上的豪強大族沒有足夠的好處,豈會自廢武功?”


    劉辯同樣厲聲回應,“若是沒有太傅牽頭,或許沒有人敢做出頭鳥。


    但現在四世三公、錄尚書事的太傅袁隗登高一呼。


    再扶持一個漢室宗親做天子,又有何不可?


    畢竟相當於朝廷,叛軍可以不講規矩,可以隨意的給豪強大族許諾。但是我們不行。


    如此一來,盧公覺得,地方上的豪強大族是聽我的,還是聽袁隗的。


    若那些郡縣的長官擁護於我,恐怕下一刻就會被豪強們砍了腦袋吧。”


    聞言,盧植頓時愣住,他拿出七條國策,還憧憬著宇內清明,大治天下呢,卻不料天子竟是這個想法。


    如此說來,七策不過是天子敷衍他的功勞而已。


    想到這裏,盧植直接跪下,並取下進賢冠,悲憤道:“陛下如此剛愎,不信天下士人。


    既然如此, 便免去我的司徒之位吧,我盧植又何嚐不是士人!”


    崔烈一時不知所措,他本和司徒盧植趕來,想的是勸誡天子以後沒事少出宮。


    誰知道兩人見麵,直接對剛了起來。


    劉辯也很無語。


    你們士人把兩千宦官都殺了,把車騎將軍也殺了,又暗地裏扶持董卓這個軍頭,差點把我和何太後也殺死。


    如此,讓我怎麽相信士人。


    但是不相信又不能說,又不能讓士人寒心......


    深吸一口氣,劉辯暗想自己好歹是穿越眾,就高姿態一點吧。


    於是道:“盧公,天下間有忠也有奸,你和崔公高潔,但袁氏等人並不是如此。


    我們且賭上一睹如何?”


    盧植免冠叩首,沉默不語。


    一旁的崔烈,忙道:“不知陛下,要如何賭法?”


    劉辯開口道:“我可以向盧公和崔公承諾。


    暫且不對山東用兵,隻掃平河東之地的白波賊而已。


    但,半年之內,山東之地不但不會遵從朝廷號令,送上矯詔的叛賊。


    反而會群聚一堂,討伐於我。”


    “這,絕不可能!”


    盧植斷然說道。


    崔烈補充道:“天下大事,還是要看朝廷中樞。”


    “朝政大策,我盡可委托於諸公,由三公公錄尚書事,處理袁賊及後續事宜。”


    劉辯正色道。


    “喏!”


    聞言,盧植猛然昂起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興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落並收藏三國:興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