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武陵郡,臨沅城。


    太守府邸,武陵太守曹寅的案前放著幾封信。


    有來自太傅袁隗的信,號召天下群雄清君側,誅殺宦官,規勸暴君。


    有來自族人曹操的書信,算是詳細的說明了雒陽的情況。


    有來自荊州刺史王叡的公文,要他整兵入江陵,準備隨他討伐叛逆袁隗。


    “如何抉擇啊!”


    武陵太守曹寅臉色陰沉,不停的踱來踱去。


    這時,大殿中的刺史使者冷冷開口道:“曹太守,你有什麽可猶豫的呢?


    隻要聽從荊州使君的話,那就一定不會錯。


    至於雒陽中樞,遠在天邊,按法製,我們本來就應聽從王使君之令。”


    曹寅一怔,臉色逐漸難看起來,他憤怒道:“朝廷雖然廢史立牧,但用的都是朝廷重臣。


    而且也不是每個州都用州牧,荊州用的就是刺史。


    我好歹也是銀印青綬的兩千石大員,至於王刺史,不過是銅印黑綬的六百石。


    王使君做事為公,我倒也可以聽從他的號令。


    但現在,可是朝廷大事,豈能輕率為之!”


    聞聽曹寅說王叡是六百石的銅印黑綬,使者的臉色也難看起來。


    “曹府君,在下話也不多說。


    使君有言,現在是國家社稷的大事。


    有敢不遵從號令者,休怪他以國法處之”


    冷喝一聲之後,那使者站直了身子拱手行禮,隨後轉身離去。


    看著大步離去的使者背影,一旁的主簿臉色陰沉,道:“府君,此子不過一個三百石的使者,居然敢蔑視兩千石,待我將之斬殺!”


    “不可。”


    曹寅的臉色陰沉如水,“王叡頗知兵事,又不吝嗇財物,麾下士卒更是不乏悍勇之士。


    我武陵之地偏僻貧困,根本無力對抗,整兵吧!”


    “謹唯!”


    刺史雖然是六百石,卻可以監管太守,隻要找到由頭,甚至可以直接罷免兩千石。


    刺史的權柄極重,屬於位卑權重。


    最近數年,郡縣各地叛亂四起,刺史的權柄進一步的增加。


    但畢竟是六百石的小官,對太守隻有監察權,而無統轄權。


    如曹寅這般陽奉陰違,刺史隻有撕破臉一個手段。


    所以,劉焉提出廢史立牧,雖然有很大的隱患,但孝靈皇帝劉宏還是同意了。


    當然了,劉宏也不是沒有相應的約束手段。


    用的都是名聲極好的朝廷重臣,這種人割據一方的概率小一些,而且還有質子的手段。


    如劉焉,三個兒子和家眷都留在雒陽,劉虞的家眷同樣留在雒陽。


    王叡不是朝廷重臣,所以雖然數次立下大功,但依然是荊州刺史。


    下一步,大概率是升到一方做一個兩千石的太守。


    這樣的話,才是真正的一方大員,對一郡之地擁有行政權、軍權、司法權。


    其實,這也是曹寅和王叡之間矛盾的起處。


    同樣也是孫堅和王叡之間矛盾的起處。


    你隻是有監察權而已。


    我們給你麵子,聽你的指揮。


    但你指揮幾次,就真把我們當下屬,那就是蹬鼻子上臉了。


    ......


    安排好下屬之後,曹寅依舊坐立難安。


    “若是太平時節還好,王叡縱然再討厭我,也不敢肆意妄為。


    但如今天下大亂,中樞動蕩不安,連強勢的宦官、大將軍、車騎將軍,以及前將軍都全部被殺。


    太傅更是被逼的逃到南陽,時局已然不穩,漢室傾塌在即。


    我帶兵再武陵還好,若是到了江陵,王叡借故把我殺了,兼並我的兵馬如之奈何?”


    陡然,曹寅的目光看向西方:“對了,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那江東猛虎孫堅素來與荊州刺史王叡不睦。


    王叡有殺我之心,那孫堅何嚐沒有殺王叡之心。


    案行使者、光祿大夫溫毅前些時日正在武陵。


    我何不冒充他的筆跡,列舉荊州刺史的罪狀,寫一封信給孫堅,讓他收押王叡。”


    想到這裏,曹寅大喜,道:“來人,取紙筆來!”


    很快,一封模仿溫毅的公文就寫好了。


    曹寅自然知道,這種東西一看就知道是假的。


    孫堅並不傻,自己若是不拿出一些實質性的東西,恐怕對方並不會聽從。


    於是又寫了一封私信,信中把天下局勢和雒陽形勢都寫了一遍。


    然後說時局動蕩,需要英雄挺身而出。


    而這個英雄,在曹寅看來,非孫堅莫屬。


    他曹寅,不過一個士大夫而已。


    治理地方,供應糧草還行,說到用兵打仗,那就隻能仰仗孫君了。


    如今地方和朝廷書信隔斷,他願意聽從孫堅的命令。


    ......


    兩封信一明一暗,一公一私,很快就送到了孫堅的手中。


    此刻,孫堅的大軍正在向華容縣挺進,接到這兩封信的時候,不由得大喜。


    如此,荊南四郡也就全部落入了他孫堅之手。


    “華容之地,乃是江陵通向荊南四郡的要地,貝羽,你領重兵屯於此處。


    其他將領,隨我前往江陵!”


    “謹唯。”


    ......


    兗州,陳留郡。


    偽太守張邈坐在太守的府邸之中,府中都是陳留的各大豪強大族。


    有高家、蔡家、董家、申屠家、濮陽家、邯鄲家、趙家、衛家、夏家......


    “如今朝局混亂,動蕩四起,非有精兵不能安頓一方。


    我既然到了陳留,自然不會讓大家難過,一定著力打擊賊寇。


    但錢糧和兵員,還要靠諸位支持!”


    聞言,在座的眾人相互看了看。


    作為地方上的豪強大族,必須要和地方上的郡守合作。


    我們有資源,你有名頭......這都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情。


    但張邈這樣大張旗鼓的召集眾人,顯然他們要出的血就是不是一星半點。


    所以,一時之間竟冷了場。


    張邈的臉色頓時難看起來。


    見狀,察言觀色的趙寵開口道:“府君有令,我等自當遵守。


    而且孟卓少時就以俠義聞名,接濟貧困,助人為樂,以致傾家蕩產。


    後來更是參與奔走之友,搭救了無數士大夫。所謂八廚之一,海內嚴恪張孟卓。


    但,府君,這個數目上......”


    張邈道:“既然你都說了我為了助人為樂,以致傾家蕩產,又是八廚之一。


    這次出錢,我自當要做大頭。”


    ......


    “什麽,陳留太守是張邈?”


    與此同時,一家酒肆中,曹操圓瞪著雙眼,把酒爵摔到了地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興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落並收藏三國:興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