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農豪強若要謀事,必然要有馬匹、兵器、木材和鎧甲。


    而在此處,在這幾方都有的,那就隻有弘農郡的張家。”


    劉備分析道。


    聞言,劉表皺起眉頭,“這個事情,黃君那邊的訊息,也是推測,並不確定。


    我們貿然出手,怕是會激起豪強之變。”


    “張家船隻眾多,前段時間弘農太守征集船隻。


    他們依舊私藏了不少,來往黃河對岸也沒有問題。


    而且,日前,張琰以給父親拜壽的名義,開始號召了賓客、仆從前來。


    這麽多事情綜合到一起,就算不是他,那也是他。”


    劉備建議道:“變亂,那也要有主謀才行。


    酒宴之上,景升兄且看情形,稍有不對,擲杯為號,我自宴席上殺了張琰。


    再令楊家出麵安撫眾人,則弘農一郡也就安定了。


    至於一些宵小之徒,沒有錢糧、刀兵和馬匹,又能掀出多大變亂。


    當此危難之時,當以權謀變化為上,待時局安定,再思慮德政教化!”


    “玄德竟有如此眼界,果然不愧為盧公的高徒啊!”


    劉表表麵誇讚,心中則是暗暗起了一些防備之心。


    ......


    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劉辯這裏。


    看著眼前濃眉大眼,後麵卻叛變劉備的士仁,劉辯談不上什麽喜惡。


    原本劉辯沒有穿越過來,時而還會為關羽鳴不平,認為若不是出了糜芳和士仁這兩個二五仔,大漢說不定就三興了。


    但穿越之後,身處高位,卻漸漸發現了問題。


    劉備的季漢公司之所以分崩離析,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內部製衡沒有做好。


    像士仁、蘇非,以及趙雲、糜竺、糜芳這一波人,都是前期追隨劉備的。


    而且彼此也都立下了不少大功。


    糜家這個天使投資人,可以說是舉家梭哈,而且是在劉備瀕臨破產的時候。


    但吊詭的是,當劉備的勢力來到荊州和益州。


    朝堂牌桌上,也就沒有了糜芳、糜竺和蘇非士仁這幫元老。


    關羽和張飛除外,這兩個家夥已經成了劉備的宗室。


    如此,這就導致了糜芳士仁這些元老派,在公司看不到希望和前景。


    不是每個人都有趙雲那樣的節操和道德。


    更重現實利益的士仁和糜芳,見在季漢公司混不出來,而隔壁東吳公司又開出了不錯的薪酬,也就果斷跳槽了。


    “有幾分把握?”


    劉辯問道。


    士仁道:“劉中郎言,最近西涼馬匹生意斷絕,張琰驟然得到了寶馬,隻可能來自於黃河北岸。”


    “張琰?”


    劉辯沉吟著點點頭。


    這個家夥在曆史上,與河東人衛固一起,響應高幹和張晟的起兵。


    其直接率領郡人捉拿了太守,還差點扣留了賈逵。


    可見張家在弘農的勢力。


    不過,後來被鍾繇、張既和馬騰三人擊敗殺死。


    記得那個時間段,還出了個張白騎的,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家夥。


    “好,回去告訴劉中郎,讓他放手而為。”


    劉辯很快拿定主意,現在又不是後來的世界審案,講究什麽證據,什麽呈堂證供......


    你有這個能力,而我恰好又懷疑你,那就夠了。


    這時,站在劉辯身側的荀攸建議道:“如此,我們也當盡快渡河。


    不然這邊張琰被拿下,河對岸得了消息,若是逃遁而走......”


    “喏!”


    隨著號令的不斷下達,各方的軍隊都開始調動起來。


    首先,士孫瑞那邊的兩萬人大張旗鼓的準備渡河。


    一時間旌旗遮天蔽日,刀槍林立,人員來往,根本看不到頭。


    而大大小小的船隻,也在不斷的匯集。


    黃河對岸的李樂看到這一幕,心中冷笑。


    一切,都沒有逃出大賢的良計。


    張角自稱大賢良師。


    而郭泰是張角的高徒,如今又稱為白波軍的領袖,也就被眾人尊稱為大賢。


    (範曄《後漢書》為避父範泰諱,且郭泰與曾經的太學生郭泰同名姓,作郭太,也有作郭大的)


    李樂令士卒準備弓弩箭矢,同時埋伏於南岸的樹林之中,打算等對方的人過河。


    一個愣頭愣腦的大漢,靠在李樂旁邊,道:“大帥,這個咱怎麽打?”


    “我們要半渡而擊!”李樂淡淡的說道。


    “半渡而擊?那就是等敵人渡河渡到一半的時候,我們再去攻打他?”


    大漢點點頭,隨即疑惑起來,“不對呀,大帥.


    我們沒有船啊,他們過河過一半的時候,我們怎麽去攻打他們?”


    聞聲,李樂回頭便是一個耳刮子:“叫什麽叫,讓你們不要說話沒聽見麽?!


    半渡而擊,不是等敵人過河過一半再去打。


    而是等敵人有一半已上岸,另一半還在渡河。


    這個時候向敵方發動攻擊。


    如此一來,敵人就會首尾不接,行列混亂。


    那我們就能大勝了!”


    “俺明白了!”


    大漢摸了摸生疼的臉龐,老老實實的說道。


    “不過,對方這是虛張聲勢,未必會渡河!”


    李樂眼睛眯起,睿智的光芒頓時籠罩了大漢。


    “虛張聲勢,俺明白,這個俺明白......”


    ......


    大陽城上,楊奉右手搭在額上,看著西方黃河對岸遠處不停蠕動的黑點。


    嘴角歪了歪,又看向茅津方向,岸邊一副偃旗息鼓的樣子。


    “曹陽亭那邊船隻連綿上千了吧,朝廷的聲東擊西做的還真像。


    若不是張琰來高密,咱們這次還真的上了當。”


    一旁的徐晃點點頭,道:“白波大賢不是早知如此,留有後手麽。”


    “哼!”


    楊奉冷哼一聲,“他是留有後手,但並沒有和我們說。


    到時候他們什麽時候來,我們也不知道。


    他就可以趁我們鏖戰的時候,消耗我們的勢力。


    在我們陷入絕境的時候,他再神兵天降,讓我們對他充滿感激之心。”


    徐晃沉默不語。


    白波軍勢力參差不齊,內部勾心鬥角的比官場還厲害,不知道怎麽攻破的河東郡。


    想到這裏,他深吸一口氣,不再作聲。


    楊奉也察覺到話說的有點不適,於是道:“其實,我們雖然如火如荼。


    但不過提高身價,能讓朝廷在封個官罷了,比如說白波中郎將什麽的。


    我是真的不想殺掉天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興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落並收藏三國:興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