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對那些人,包括背叛了他的人都那麽地寬容,他對張繡、對魏種、對畢諶,還有對曾經惡毒攻擊他的人,比如陳琳,對這些人這麽寬容,為什麽?
莫連山覺得,他就是要向天下人表示,我曹操這個人確確實實是真心誠意地希望天下的人才都到這裏來為國家效勞,我是非常誠懇的,哪怕你們背叛了我,我也不在乎,也不後悔,也不計較,甚至我也不懲罰,隻要你再來,他就是為了表達這個誠意。
那麽這樣的一種信任和誠意,他換來的是什麽呢?
換來的是忠誠。
比如說於禁,於禁是曹操自己親手從行伍當中提拔起來的將領。
曹操第一次南征張繡的時候,張繡不是投降了曹操然後又反叛了,反叛的時候就打得曹操有點落花流水。
這時曹軍是很混亂的,但是唯獨於禁的這個隊伍非常地整齊,一路整理著自己的隊伍,一路敲著鼓,有秩序地撤退。
撤退的路上碰到幾個其他人手下的士兵,衣衫不整狼狽不堪的樣子,於禁就問他們怎麽回事,他們說,我們被青州兵搶劫了,青州兵是什麽呢?
青州兵就是投降曹操的黃巾軍,這個黃巾軍投降曹操以後曹操把他們收編為青州兵,曹操對他們特別寬容,這些人一看曹操打敗了就起來作亂,就把曹操其他的隊伍搶劫了。
於禁一看這還得了,既然都是曹公的隊伍怎麽可以這樣做!然後隊伍開過去把青州兵整治了一頓,再往回撤。
這時候青州兵挨了於禁的整,就趕緊跑到曹操那兒告了於禁一刁狀,等到於禁回到大本營的時候,上上下下已經是沸沸揚揚了,但是於禁仍然首先整頓好自己的隊伍,安下營寨,沒有及時去見曹操。
當時就有人跟於禁說,青州兵都告了你了,你還不去向曹公說清楚,你現在在安營紮寨幹這些事幹什麽?
於禁說,敵兵在後,說來就來,我們不做好準備怎麽迎敵呢?公事要放在前麵,我於禁的個人的進退榮辱要放在後麵,再說了,曹公是何等英明的人,他怎麽會聽信讒言呢?
安頓好部隊以後,做好了戰鬥準備以後,於禁才去見曹操,曹操大加表揚,說於將軍你真是有古之良將的風度,太好了。這是什麽?信任換忠誠。????????????????
曹操在對待人才上能夠量才而用,並以相互信任架起了與人才溝通的最佳橋梁,因此曹操手下人才的能力得到了最大的發揮。
所以曹操往往在失敗的邊緣能夠與眾將領齊心協力,共渡難關,尤其是在一個爾虞我詐的亂世,這更顯出了曹操的誠意與寬容。
可是寬容隻是表現了曹操的人情,有人情味的軍隊就能夠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嗎?
曹操又是依靠什麽樣的用人之道來樹立自己的權威的呢?????????
莫連山摸索出曹操用人的第三個特點是:令行禁止、賞罰分明。
曹操治軍是很嚴的,多次下達和頒布各種命令,要求嚴明軍紀。
因為曹操很清楚,一支沒有紀律的隊伍是不能戰勝敵人的。而且曹操還能夠做到以身作則。
有一個有名的故事,很熟悉,就是有一次在行軍的時候曹操下達了一個命令,不得踐踏農田,他要保護農民,誰的馬如果踩了麥田那是殺頭的罪,所以曹操的那些騎兵全部下馬步行,一隻手牽著馬,另外一隻手用武器,用戈啊什麽東西把麥子護住,小心翼翼地走。
曹操自己沒有下馬,結果馬驚了,一家夥跳到麥田裏麵,曹操的馬踐踏了麥田。曹操馬上下馬,把軍法官叫來說,該當何罪?軍法官說,殺頭。
曹操說那就請你行刑吧。唉呦,那怎麽可以呢,反正古代有這個傳統,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法不施於尊者,統帥怎麽能夠殺頭呢。
曹操說那沒有辦法,那就割一把頭發吧,自己拔出劍來把頭發割掉。
還是表現了曹操的執法嚴明。????????????????
那麽曹操罰得重,賞得也不含糊。曹操獎賞部下有一個特點,就是不像某些豪帥那樣,憑一時的興致。
軍閥混戰的時候會有很多所謂豪帥,一仗打下來以後,這仗打贏了,來,來,來,哥幾個,分了,這個給你,這個給你,這個給你,隨便拿,好像很豪爽,其實沒道理。
曹操如果要獎賞一個人,肯定有兩條:第一,這個人一定是立下了赫赫的功勞;第二,曹操的獎勵一定十分到位,就是曹操給你的獎勵一定超過你希望的那個份額。
他加碼,他在獎勵你的時候他考慮得周到,可能周到得連你自己都想不到,曹操是一個非常會做人情的人,他不做則矣,人情一定是做得足足的。
曹操作為一個統帥,他有一個過人之處,就是從來不和部下爭風頭、爭麵子、搶功勞,他所有的功勞都歸於部下;
第二個,他的獎勵絕不走過場,一定讓你實實在在地得到好處,曹操是一個非常非常實在的人,正是這種實在的作風使得大家覺得跟著曹操確實是跟對了。????????????????
第四個特點是:虛懷若穀、見賢思齊。曹操不和部下爭風頭、爭麵子、搶功勞,這且不說,而且部下給他提意見,如果他沒有采納,犯了錯誤他一定檢討,他一定把過錯都攬到自己身上。
當然在很多情況下曹操是虛心納諫的,這也是吸引人才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因為作為一個人才來說他固然希望通過自己的勤勞、智慧換取他應得的報酬,這是他的一個希望,但是他更希望的是自己能夠施展才華,自己的建議、策劃能得到采納。
我們讀史書可以看到,大量的這樣的記載,太祖聽之,從之,善之,當然也有不聽的時候,也有太祖不聽,如果不聽而決策錯誤,曹操一定檢討。
有一次曹操打孫權的時候,曹操就做了一個決定,就準備把淮南的老百姓都遷移到北方去,當時有個叫蔣濟的人就不讚成。
曹操說你看上次我跟袁紹官渡之戰的時候我就把白馬的老百姓遷移到延津,蔣濟說,曹公,現在這個情況和你跟袁紹打白馬的時候不一樣了,再說老百姓他都是戀土的,戀家的,誰願意搬來搬去,不要遷移他們。
曹操不聽,不聽以後這些老百姓一聽曹操要把他們遷移到北方去,呼啦啦都跑到孫權那兒去了。
莫連山覺得,他就是要向天下人表示,我曹操這個人確確實實是真心誠意地希望天下的人才都到這裏來為國家效勞,我是非常誠懇的,哪怕你們背叛了我,我也不在乎,也不後悔,也不計較,甚至我也不懲罰,隻要你再來,他就是為了表達這個誠意。
那麽這樣的一種信任和誠意,他換來的是什麽呢?
換來的是忠誠。
比如說於禁,於禁是曹操自己親手從行伍當中提拔起來的將領。
曹操第一次南征張繡的時候,張繡不是投降了曹操然後又反叛了,反叛的時候就打得曹操有點落花流水。
這時曹軍是很混亂的,但是唯獨於禁的這個隊伍非常地整齊,一路整理著自己的隊伍,一路敲著鼓,有秩序地撤退。
撤退的路上碰到幾個其他人手下的士兵,衣衫不整狼狽不堪的樣子,於禁就問他們怎麽回事,他們說,我們被青州兵搶劫了,青州兵是什麽呢?
青州兵就是投降曹操的黃巾軍,這個黃巾軍投降曹操以後曹操把他們收編為青州兵,曹操對他們特別寬容,這些人一看曹操打敗了就起來作亂,就把曹操其他的隊伍搶劫了。
於禁一看這還得了,既然都是曹公的隊伍怎麽可以這樣做!然後隊伍開過去把青州兵整治了一頓,再往回撤。
這時候青州兵挨了於禁的整,就趕緊跑到曹操那兒告了於禁一刁狀,等到於禁回到大本營的時候,上上下下已經是沸沸揚揚了,但是於禁仍然首先整頓好自己的隊伍,安下營寨,沒有及時去見曹操。
當時就有人跟於禁說,青州兵都告了你了,你還不去向曹公說清楚,你現在在安營紮寨幹這些事幹什麽?
於禁說,敵兵在後,說來就來,我們不做好準備怎麽迎敵呢?公事要放在前麵,我於禁的個人的進退榮辱要放在後麵,再說了,曹公是何等英明的人,他怎麽會聽信讒言呢?
安頓好部隊以後,做好了戰鬥準備以後,於禁才去見曹操,曹操大加表揚,說於將軍你真是有古之良將的風度,太好了。這是什麽?信任換忠誠。????????????????
曹操在對待人才上能夠量才而用,並以相互信任架起了與人才溝通的最佳橋梁,因此曹操手下人才的能力得到了最大的發揮。
所以曹操往往在失敗的邊緣能夠與眾將領齊心協力,共渡難關,尤其是在一個爾虞我詐的亂世,這更顯出了曹操的誠意與寬容。
可是寬容隻是表現了曹操的人情,有人情味的軍隊就能夠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嗎?
曹操又是依靠什麽樣的用人之道來樹立自己的權威的呢?????????
莫連山摸索出曹操用人的第三個特點是:令行禁止、賞罰分明。
曹操治軍是很嚴的,多次下達和頒布各種命令,要求嚴明軍紀。
因為曹操很清楚,一支沒有紀律的隊伍是不能戰勝敵人的。而且曹操還能夠做到以身作則。
有一個有名的故事,很熟悉,就是有一次在行軍的時候曹操下達了一個命令,不得踐踏農田,他要保護農民,誰的馬如果踩了麥田那是殺頭的罪,所以曹操的那些騎兵全部下馬步行,一隻手牽著馬,另外一隻手用武器,用戈啊什麽東西把麥子護住,小心翼翼地走。
曹操自己沒有下馬,結果馬驚了,一家夥跳到麥田裏麵,曹操的馬踐踏了麥田。曹操馬上下馬,把軍法官叫來說,該當何罪?軍法官說,殺頭。
曹操說那就請你行刑吧。唉呦,那怎麽可以呢,反正古代有這個傳統,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法不施於尊者,統帥怎麽能夠殺頭呢。
曹操說那沒有辦法,那就割一把頭發吧,自己拔出劍來把頭發割掉。
還是表現了曹操的執法嚴明。????????????????
那麽曹操罰得重,賞得也不含糊。曹操獎賞部下有一個特點,就是不像某些豪帥那樣,憑一時的興致。
軍閥混戰的時候會有很多所謂豪帥,一仗打下來以後,這仗打贏了,來,來,來,哥幾個,分了,這個給你,這個給你,這個給你,隨便拿,好像很豪爽,其實沒道理。
曹操如果要獎賞一個人,肯定有兩條:第一,這個人一定是立下了赫赫的功勞;第二,曹操的獎勵一定十分到位,就是曹操給你的獎勵一定超過你希望的那個份額。
他加碼,他在獎勵你的時候他考慮得周到,可能周到得連你自己都想不到,曹操是一個非常會做人情的人,他不做則矣,人情一定是做得足足的。
曹操作為一個統帥,他有一個過人之處,就是從來不和部下爭風頭、爭麵子、搶功勞,他所有的功勞都歸於部下;
第二個,他的獎勵絕不走過場,一定讓你實實在在地得到好處,曹操是一個非常非常實在的人,正是這種實在的作風使得大家覺得跟著曹操確實是跟對了。????????????????
第四個特點是:虛懷若穀、見賢思齊。曹操不和部下爭風頭、爭麵子、搶功勞,這且不說,而且部下給他提意見,如果他沒有采納,犯了錯誤他一定檢討,他一定把過錯都攬到自己身上。
當然在很多情況下曹操是虛心納諫的,這也是吸引人才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因為作為一個人才來說他固然希望通過自己的勤勞、智慧換取他應得的報酬,這是他的一個希望,但是他更希望的是自己能夠施展才華,自己的建議、策劃能得到采納。
我們讀史書可以看到,大量的這樣的記載,太祖聽之,從之,善之,當然也有不聽的時候,也有太祖不聽,如果不聽而決策錯誤,曹操一定檢討。
有一次曹操打孫權的時候,曹操就做了一個決定,就準備把淮南的老百姓都遷移到北方去,當時有個叫蔣濟的人就不讚成。
曹操說你看上次我跟袁紹官渡之戰的時候我就把白馬的老百姓遷移到延津,蔣濟說,曹公,現在這個情況和你跟袁紹打白馬的時候不一樣了,再說老百姓他都是戀土的,戀家的,誰願意搬來搬去,不要遷移他們。
曹操不聽,不聽以後這些老百姓一聽曹操要把他們遷移到北方去,呼啦啦都跑到孫權那兒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