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曾國藩的用人原則,莫連山回頭再看三國時曹操等人的用人術,多少就能發現奧妙。
再回看曹操。
“若建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三國的創立者都知道人才對他們功業極端重要,他們在爭奪人才中爭奪天下,在爭奪天下中爭奪人才。
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說,三國的縱橫稗闔,軍事較量。也是一場爭奪人才的大戰。曹操知人善任,寬宏大度,講求民主,在革新吏製中選賢任能,使用得當,為後來取得天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求才不拘一格,曹操一共下了三次求賢令,甚至提出對那些“貴辱之名,見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者“,各州郡長官,名舉所知,勿有所遺。
曹操的用人尺度是很寬的,所以他招納的人才也特別多。
被他稱為“張良”的荀彧以及才華出眾的郭嘉都先後從袁紹那裏投奔他。
跟楊奉作戰時,他得了徐晃。
攻打徐州,他從被俘人員中挑選了張遼。
在官渡之戰中,把張部弄到手。
這些人都為曹操出謀獻策,立了大功,這些人都成了他的骨幹力量、曹操三次出榜招賢,因賢求賢反映了曹操重視人才的思想。
禮賢下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格,人人都渴望被別人理解、尊重,那些出類拔萃的人才,在這方麵的要求都很看重。
官渡之戰時,袁紹70萬大軍與曹操7萬人馬對峙官渡,兩個月後,曹操軍力漸乏,糧食不足,陷入進退不能的困境正在憂愁不已時,袁紹手下的謀士許儀深夜來訪,曹操喜出望外,連衣服、鞋子都沒穿好。跌足出迎,遠遠望見許枚,就撫掌大笑,然後攜手共入,並先拜於地。
許枚本來是在袁紹處受了委屈才連夜投奔曹操的,心中還憂慮曹操是否能“收錄”自己,今見曹操以大禮相待,深受感動,遂向曹操獻上火燒袁軍糧食的計策。
曹操依計而行,果然取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為統一北方莫定了基礎。
不計個人恩怨,官渡之戰後,清理戰場時繳獲一批信件,皆是,曹中有人暗通袁紹之信.這些人心裏終日惴惴不安,而有謀士建議“可逐一點名,收而殺之”。
曹操卻說:“當紹之強.孤亦不能自保,況他人乎。”對這批書信,命盡焚之,更不再問。
這種明智的做法,使那些與袁紹暗中交往的人感激涕零,願意為,操盡忠效命。
??曹操善於用真情招攬賢才為己所用,曹操兩哭典韋,三哭郭嘉就是很好的例子。
操在用人上講究民主,讓部下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然後看有沒有跟自己的觀點相符的,他從不先拋出自己的觀點,以免束綺部下的思想。
每次戰爭前,他都召集大家,集思廣益,操每當對軍國大事作出決策時都要征求部下的意見。
這是他的事業所以取得勝利的重要因素,反映了他這位進步政治家的積極進取精神。
這在權力至上的當時,以一個管有兵。把持朝政,集兵權、政權於一身的諸侯來說是極不容易的一件事。袁術、袁紹這些人當初擁兵自重,但卻敗於曹操,這方麵就是曹操取勝的關鏈原因。
劉備的很多策略方針都與曹操針鋒相對,但在用人上,聰明所見略同!
劉備用人史上最精采的一筆是三顧茅廬。三顧茅廬表現了劉備的禮賢下士、思賢若渴。諸葛亮最終被劉備的誠意所感動。這位經國濟民之才未出草廬而知天下三分,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對:
“將軍欲成霸業,北讓曹操占天時,南讓孫權占地利,將軍可占人和。先取荊州為家,後即取西川建基業,以成鼎足之勢,然後可圖中原也。”
蜀國後來基本上是按照隆中對來建設自己的國家的。不僅如此,諸葛亮最後決定出山,親自輔佐這位皇室後裔。
諸葛亮為他妙計得荊州,使“困龍”得以人海;諸葛亮為他智取益州,使劉備最終稱帝;諸葛亮還為鞏固與發展劉蜀的基業八麵應酬,七擒孟獲,六出祁山,殫精竭慮,鞠躬盡瘁,直至最後的“星落秋風五丈原”。
可以說,沒有諸葛亮,就沒有後來的蜀國。劉備這一次用人的成功,奠定了他日後的整個基業。
劉備的另一用人妙筆是“以情感人”。他與關羽、張飛“桃園結義“。拜為異姓兄弟,義同一體,誓同生死。關、張二人死心踏地地跟隨他出生人死,馳騁疆場,成為劉備創業的股肱大將。
劉備靠了關、張二人的幫助,在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由一個“販履織席為業”的貧民小兒一躍成為縣尉。從此跨人逐鹿中原的行列,並最終成為一個強有力的軍事集團。
劉備用人可謂登峰造及。但他不重視人才的培養,導致後來蜀中乏人。
與劉備息息相關的是諸葛亮,但諸葛亮在用人上的問題,不及劉備一半!
諸葛亮在隆中時自稱臥龍先生,才高八鬥,諸葛亮一生征戰無數,可謂戰績卓著。他通曉兵法之道,經常用兵如神,但在人才的使用上的一些做法值得大家深思。
任人唯親,不培養人才。在劉備三顧茅廬後,長期處於征戰狀態,這樣就造成了蜀國除了五虎將外,幾乎無可用之將。
而五虎將中,趙雲是劉備借來的,關羽、張飛本來就是劉備的兄弟,黃忠是劉備哭來的,馬超是後來的降將,基本上自諸葛亮跟了劉備後,蜀國幾乎沒有培養出多少人才,即使後期諸葛亮想盡辦法引進的薑維,也不是由蜀國內部培養的。
俗話說“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諸葛先生有時用人也疑人。如在使用魏延的問題上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
魏延曾反劉表而欲親劉備,而後幾經轉輾,終投於劉備帳下,可諸葛亮認為魏延天生有“反骨”,處處防他,最後諸葛亮去世時還特意用計殺了魏延。
諸葛亮作為一代名臣,為蜀國的建立立下了許多汗馬功勞。但在製度的執行方麵,諸葛亮也無法逃過看重人情的弊端,他也因人情原因使自己陷入了困境之中,自然在製度的執行方麵也打了一定的折扣。
如關羽立了軍令狀但在華容道放跑了曹操,按照軍法應進行處理,諸葛亮隻是一笑了之;諸葛亮眼看就要打出歧山,卻被劉禪的近臣召回,本欲殺之,卻被劉禪一言而釋之。
雖然馬謖事件諸葛亮主動上表,請求“自貶三等”,但他這種行為靠的是自己的覺悟,不是製度的約束。
諸葛亮的個人能力和人品相當傑出,起初他也想成就一番事業,在劉備去世後,蜀國就開始走向衰弱,以至於“環顧左右,無人可用”,相信這個結果並不是他所想看到的,而這個結果又讓他自己更加事必躬親。
諸葛亮之所以“事必躬親”就是沒有進行充分授權,原因有三:一是蜀國沒有係統培養出人才,認為無人才可用;二是沒有發揮下屬的潛能,不敢把權力下放;三是雖然短暫地放了權,卻又患得患失。這樣一來,導致他事事不放心,工作越來越忙。
諸葛亮在用人思想方麵的失誤是造成蜀國滅亡的重要原因。
再回看曹操。
“若建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三國的創立者都知道人才對他們功業極端重要,他們在爭奪人才中爭奪天下,在爭奪天下中爭奪人才。
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說,三國的縱橫稗闔,軍事較量。也是一場爭奪人才的大戰。曹操知人善任,寬宏大度,講求民主,在革新吏製中選賢任能,使用得當,為後來取得天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求才不拘一格,曹操一共下了三次求賢令,甚至提出對那些“貴辱之名,見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者“,各州郡長官,名舉所知,勿有所遺。
曹操的用人尺度是很寬的,所以他招納的人才也特別多。
被他稱為“張良”的荀彧以及才華出眾的郭嘉都先後從袁紹那裏投奔他。
跟楊奉作戰時,他得了徐晃。
攻打徐州,他從被俘人員中挑選了張遼。
在官渡之戰中,把張部弄到手。
這些人都為曹操出謀獻策,立了大功,這些人都成了他的骨幹力量、曹操三次出榜招賢,因賢求賢反映了曹操重視人才的思想。
禮賢下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格,人人都渴望被別人理解、尊重,那些出類拔萃的人才,在這方麵的要求都很看重。
官渡之戰時,袁紹70萬大軍與曹操7萬人馬對峙官渡,兩個月後,曹操軍力漸乏,糧食不足,陷入進退不能的困境正在憂愁不已時,袁紹手下的謀士許儀深夜來訪,曹操喜出望外,連衣服、鞋子都沒穿好。跌足出迎,遠遠望見許枚,就撫掌大笑,然後攜手共入,並先拜於地。
許枚本來是在袁紹處受了委屈才連夜投奔曹操的,心中還憂慮曹操是否能“收錄”自己,今見曹操以大禮相待,深受感動,遂向曹操獻上火燒袁軍糧食的計策。
曹操依計而行,果然取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為統一北方莫定了基礎。
不計個人恩怨,官渡之戰後,清理戰場時繳獲一批信件,皆是,曹中有人暗通袁紹之信.這些人心裏終日惴惴不安,而有謀士建議“可逐一點名,收而殺之”。
曹操卻說:“當紹之強.孤亦不能自保,況他人乎。”對這批書信,命盡焚之,更不再問。
這種明智的做法,使那些與袁紹暗中交往的人感激涕零,願意為,操盡忠效命。
??曹操善於用真情招攬賢才為己所用,曹操兩哭典韋,三哭郭嘉就是很好的例子。
操在用人上講究民主,讓部下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然後看有沒有跟自己的觀點相符的,他從不先拋出自己的觀點,以免束綺部下的思想。
每次戰爭前,他都召集大家,集思廣益,操每當對軍國大事作出決策時都要征求部下的意見。
這是他的事業所以取得勝利的重要因素,反映了他這位進步政治家的積極進取精神。
這在權力至上的當時,以一個管有兵。把持朝政,集兵權、政權於一身的諸侯來說是極不容易的一件事。袁術、袁紹這些人當初擁兵自重,但卻敗於曹操,這方麵就是曹操取勝的關鏈原因。
劉備的很多策略方針都與曹操針鋒相對,但在用人上,聰明所見略同!
劉備用人史上最精采的一筆是三顧茅廬。三顧茅廬表現了劉備的禮賢下士、思賢若渴。諸葛亮最終被劉備的誠意所感動。這位經國濟民之才未出草廬而知天下三分,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對:
“將軍欲成霸業,北讓曹操占天時,南讓孫權占地利,將軍可占人和。先取荊州為家,後即取西川建基業,以成鼎足之勢,然後可圖中原也。”
蜀國後來基本上是按照隆中對來建設自己的國家的。不僅如此,諸葛亮最後決定出山,親自輔佐這位皇室後裔。
諸葛亮為他妙計得荊州,使“困龍”得以人海;諸葛亮為他智取益州,使劉備最終稱帝;諸葛亮還為鞏固與發展劉蜀的基業八麵應酬,七擒孟獲,六出祁山,殫精竭慮,鞠躬盡瘁,直至最後的“星落秋風五丈原”。
可以說,沒有諸葛亮,就沒有後來的蜀國。劉備這一次用人的成功,奠定了他日後的整個基業。
劉備的另一用人妙筆是“以情感人”。他與關羽、張飛“桃園結義“。拜為異姓兄弟,義同一體,誓同生死。關、張二人死心踏地地跟隨他出生人死,馳騁疆場,成為劉備創業的股肱大將。
劉備靠了關、張二人的幫助,在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由一個“販履織席為業”的貧民小兒一躍成為縣尉。從此跨人逐鹿中原的行列,並最終成為一個強有力的軍事集團。
劉備用人可謂登峰造及。但他不重視人才的培養,導致後來蜀中乏人。
與劉備息息相關的是諸葛亮,但諸葛亮在用人上的問題,不及劉備一半!
諸葛亮在隆中時自稱臥龍先生,才高八鬥,諸葛亮一生征戰無數,可謂戰績卓著。他通曉兵法之道,經常用兵如神,但在人才的使用上的一些做法值得大家深思。
任人唯親,不培養人才。在劉備三顧茅廬後,長期處於征戰狀態,這樣就造成了蜀國除了五虎將外,幾乎無可用之將。
而五虎將中,趙雲是劉備借來的,關羽、張飛本來就是劉備的兄弟,黃忠是劉備哭來的,馬超是後來的降將,基本上自諸葛亮跟了劉備後,蜀國幾乎沒有培養出多少人才,即使後期諸葛亮想盡辦法引進的薑維,也不是由蜀國內部培養的。
俗話說“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諸葛先生有時用人也疑人。如在使用魏延的問題上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
魏延曾反劉表而欲親劉備,而後幾經轉輾,終投於劉備帳下,可諸葛亮認為魏延天生有“反骨”,處處防他,最後諸葛亮去世時還特意用計殺了魏延。
諸葛亮作為一代名臣,為蜀國的建立立下了許多汗馬功勞。但在製度的執行方麵,諸葛亮也無法逃過看重人情的弊端,他也因人情原因使自己陷入了困境之中,自然在製度的執行方麵也打了一定的折扣。
如關羽立了軍令狀但在華容道放跑了曹操,按照軍法應進行處理,諸葛亮隻是一笑了之;諸葛亮眼看就要打出歧山,卻被劉禪的近臣召回,本欲殺之,卻被劉禪一言而釋之。
雖然馬謖事件諸葛亮主動上表,請求“自貶三等”,但他這種行為靠的是自己的覺悟,不是製度的約束。
諸葛亮的個人能力和人品相當傑出,起初他也想成就一番事業,在劉備去世後,蜀國就開始走向衰弱,以至於“環顧左右,無人可用”,相信這個結果並不是他所想看到的,而這個結果又讓他自己更加事必躬親。
諸葛亮之所以“事必躬親”就是沒有進行充分授權,原因有三:一是蜀國沒有係統培養出人才,認為無人才可用;二是沒有發揮下屬的潛能,不敢把權力下放;三是雖然短暫地放了權,卻又患得患失。這樣一來,導致他事事不放心,工作越來越忙。
諸葛亮在用人思想方麵的失誤是造成蜀國滅亡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