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崔琰提及忠臣與奸臣的選擇後,莫連山不由得想起一款遊戲“三國殺”。


    通過三國殺的遊戲,莫連山以前就學會了許多人生道理。


    那是自己沒機會去體驗去感悟,但卻通過遊戲見解感悟到的道理。


    主公、忠臣、反賊、內奸,不同的身份,代表了不同的人生。


    而不同的人物能力,又影響了其行為準則!


    這是人生觀和價值觀的自然選擇。


    主公給人的理解是核心,三國殺身份場全局遊戲圍繞著主公進行,不論是主公本身還是忠臣亦或者反賊甚至是內奸,各個身份都脫離不了與主公進行互動。


    作為整場遊戲的核心,主公應有誅滅反賊的決心,辨認忠內的慧眼,不可以意氣用事。


    做主公培養了一個人的領導能力,是否能夠明鑒忠內,配合忠臣,收攏內奸,對反賊不留情麵,往往決定的你是否是一個合格的主公。


    看過太多太多主公由於分不清忠奸,又不會平衡忠奸而輸掉全局,如果你想當一個合格甚至優秀的領導者,那麽主公這個身份非常適合。


    主公,辯忠奸而誅反賊。


    作為主公,袁紹是不合格的,其實也是難做的。


    袁紹聽信讒言、忠奸不分,導致他作為主公的慘敗。


    他手下,有忠誠,有內奸,也有反賊。


    但哪個君主手下不是千奇百怪的人物都有。


    有能力,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到處都是,但私心重的人也比比皆是。


    忠臣被逼反,反賊裝忠臣,內奸牆頭草,這樣的事,在袁紹帳下都發生過。


    但袁紹的能力匹配不上他的野心和地位,他也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有些人,有能力,但忠奸難辨。沒有眼光的袁紹,終是把自己勢力下的各角色經營地一團糟。


    再看忠臣。


    荀彧史稱“王佐之才”,曆史上可以說是最合格的忠臣,為了光複漢室輔佐曹操而平天下,他做到了忠臣應該做的所有事情,可惜曹操是奸雄不是忠臣。


    三國殺中忠臣亦當如此,與主公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君在臣在,君亡臣亡,不顧一切奮不顧身的保護主公,幫助主公除反賊誅內奸。


    不過最讓人感覺忠臣難做的是,主公不相信你是忠臣,瘋狂盲你,這時候我們要怎麽選擇,是選擇報複和他一起輸掉這場比賽呢,還是選擇繼續幫助他,這是一個問題。


    如果是莫連山,莫連山會選擇繼續幫助他,竟然拿到了這個身份就有擔起這個責任,如果主公一意孤行還是殺了我,我相信後悔的不會是我而是他,為了這份責任我願意繼續幫助他,這是我作為一個忠臣最後的素養。


    特喜歡軍事聯盟中曹操對劉協說的一句話“天下隻有含冤的臣子哪有含冤的天子。”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再看反賊。


    反賊是這個遊戲裏最簡單的角色,隻需要不顧一切的誅殺主公就可以了,主公一死反賊勝利,遊戲結束。


    這告訴我們,我們可以為了自己和團隊的利益不顧一切即使犧牲自己,體現在反賊殺隊友摸更多的牌和減距離給主公致命一擊,並且反賊贏得關鍵在於首反必須跳,讓之後的隊友更好的區分敵我。


    見過很多首反不跳導致全局崩壞的局。如果你願意為了勝利而不顧一切那麽反賊這個身份對你來說正合適。


    不惜一切代價拿下此賊。


    最後看內奸。


    內奸是這個遊戲裏最有意思最多變的角色,主要原因在於別人都有自己的隊友而內奸卻是孤身一人,內奸是整場遊戲的天平,控製著主忠方和反賊的平衡,他們遊走於善惡之間,忠反之內,隻為一個時機,殺忠臣誅反賊滅主公,而謀求天下。


    但,事情往往不如人意,善惡變動最大的是他,惹人生厭的也是他,無間道總是受人詬病,有些主公寧願反賊勝利也不留個內奸一絲希望,有些反賊即使玉石俱焚也不願內奸獲勝,這些心理導致了內奸的尷尬地位,受苦受累是他,遭人白眼也是他。


    但勝利成就最高也是他,欲取天下必受常人所不能,如果你野心勃勃並且不在乎天下是非,那麽內奸等你來玩,無間道我玩的比誰都好。


    不同的人生角色,有不同的玩法和活法。但真實的世界裏,可沒有明確界定的“忠誠、內奸、反賊”。


    先看一個人,審配,他到底是忠還是奸?


    不怪袁紹太糊塗,導致忠奸不分,而是有些人,是真的好壞參半,難以界定!


    漢獻帝建安九年,公元二零四年八月初二,贏得官渡之戰勝利的曹操,發動了掃除袁紹殘餘勢力的重要一戰,抓獲袁紹集團的最後一名謀士審配。


    和大多數望風而降,以識時務自居的俊傑不同,審配麵對曹操的軍威,拒不投降,一直到死,大罵不止。不但罵曹操,更罵那些開門迎降,充當帶路黨的昔日同僚:“要不是你們這些軟骨頭、兩麵人,冀州怎麽會落到如此境地。”


    一番忠貞之士寧死不降的戲碼上演之後,接下來的劇情就應該是砍頭以成全審配的忠義名節。押到刑場後,審配要求向北拜首:“我的主公在北麵,我要麵向北方,與他訣別。”


    因為袁紹的接班人、次子袁尚正在往更北的地方撤退,或者說是逃竄。


    為臣當如此乎!


    就像曹操感歎的那樣“河北義士,何其如此之多”!


    可終究是無法為審配這樣的忠臣,寫下太多的溢美之詞。


    寧死不屈、視死如歸,審配做到了,他大罵那些投降的軟骨頭,認為正是由於他們吃裏扒外,才導致官渡之戰慘敗,自己身首異處。可他這個硬骨頭,難道就沒有一點責任嗎?


    官渡之戰,是袁紹在貽誤戰機的情況下執意發動的,是在錯誤的時間進行的一場錯誤的戰爭。沮授、田豐對此都有清醒的認識,也多次勸諫阻攔。


    可袁紹對二人不感冒,更喜歡聽審配說話。可審配卻反其道而行之,絲毫不敢忤逆袁紹的意誌,極盡逢迎拍馬之能事:主公偉大、光榮、正確,決策英明,此戰定能剪除曹賊,一統中原。袁紹更加誌得意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笑傲江湖之碧海潮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風隨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風隨緣並收藏笑傲江湖之碧海潮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