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素,字藏真,僧名懷素,俗姓錢,永州零陵人,是大曆十才子之一考功郎中錢起的外甥,史稱“草聖”,唐代傑出書法家。自幼出家為僧,經禪之暇,銳意草書,與張旭齊名,合稱“顛張狂素”,形成唐代書法雙峰並峙的局麵,也是中國草書史上兩座高峰。草書筆法瘦勁,飛動自然,如驟雨旋風,隨手萬變,書法率意顛逸,千變萬化,法度具備。傳世書法作品有《自敘帖》《小草千字文》紙本、《苦筍帖》、《聖母帖》、《論書帖》諸帖。


    懷素,十歲時忽發出家之意,父母無法阻止,進入佛門後,改字藏真,史稱“零陵僧”或“釋長沙”。家貧買不起紙張,隻好在寺院的牆壁上、衣服上、器皿上,芭蕉葉上,練習書法,為了練字,還製作了一塊漆盤。懷素年輕時,書法在於“不師古”,按照中國的筆法傳承,他還“不得法”,還處於正統書法的門外。


    懷素正值弱冠之年,慕名前往李白處求詩,兩個人性情相近,李白愛其才,還為他寫下著名的《草書歌行》。懷素由零陵出發,作萬裏之行,求師訪友,經衡陽、客潭州,北上嶽州,寫《秋興八首》。懷素此帖的書風,到這時還未發育成熟,而他的內心也處於彷徨階段,無論是起筆、行筆、收筆,遠還沒有邁進晉人的門檻。


    懷素南下到廣州向徐浩學筆法,時徐浩去廣州任刺史,此行目的並沒有達到,張謂奉詔回京任太子左庶子,於是懷素隨同張謂一同進京。有幸見到王羲之、王獻之作品,也鑒賞到《曹娥碑》,在長安,懷素前後大約滯留了5年的時間。入京後拜會張旭的弟子鄔彤,並引以為師,鄔彤把張芝臨池之妙、張旭的草書神鬼莫測,以及王獻之的書法,都一一講解給了懷素,離別之時,鄔彤又將作字之法,一個“悟”字教給懷素。


    懷素母病甚重,遂於臘月初回鄉探視,以侍湯藥,懷素覲親以後,即重返京師。懷素返回故鄉,繞道東都洛陽南下,拜會顏真卿,顏真卿把“十二筆意”即“平謂橫、直謂縱、均謂間、密謂際”等傳授給了懷素,並告訴懷素,他二十多歲時,曾遊長安,師事張旭二年,略得筆法,自以為未穩。顏真卿並為懷素作《懷素上人草書歌序》。歌序首句讚曰:“開士懷素,僧中之英。”顏真卿與懷素的這次相遇,則成為中國書法史上的一段千古美談。


    懷素創作《自敘帖》,帖中概括了他一生的主要事跡,在《自敘帖》中對給予自己藝術有所教益的幾位重要人物都留下了篇幅。42歲的懷素在佛經中有關雁蕩山美妙記述的慫恿下,一心神往雁蕩山,於是背上簡單的行囊,其中裝有“秋毫繭紙”,開始了他的南方之旅。這年秋天,他雲遊至雁蕩山,投宿於雁蕩精舍,受到殷勤周到的接待,他盡情觀賞了雁蕩奇峰怪石巨嶂飛瀑,感到十分愜意。當仰慕懷素大名的精舍住持向他索書留念時,他欣然以擅長的細草書法抄寫了這部小乘經典《四十二章經》。


    與“茶聖”陸羽相識並相交,陸羽親自為懷素寫下了《僧懷素傳》,是中國書法史上研究懷素的第一手寶貴資料。60歲後的懷素又回到了零陵,創作了被後世稱為“天下第一小草”的《小草千字文》紙本名作,這也是懷素晚年唯一存世的小草作品真跡,對後世影響巨大。晚年在四川成都寶園寺度過,患風痹病,圓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徐夏半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徐夏半生並收藏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