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條法令加上之前的“考察法”,章嚴維將解決冗官、冗費、冗兵問題與開源節流一起提到了明麵上來解決。


    實施不過一年的時間,最顯著的一項成就是當年國庫的錢較之去年增長了整整兩成。


    有這樣的結果擺在那裏, 保守派反對的聲音都漸漸的弱了下去。


    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就此放棄了, 而是在找一個合適的時機能對章嚴維造成一個重大的打擊, 就比如寧武關之戰。


    而這一切, 寧硯都是以一個局外人的眼光看著。但今日過後, 他就不再是一個局外人了,因為辭書在今天完成了它最後的校對工作。


    翰林院內,看著桌子上按照十二地支順序一字排開的十二本書,紀良和慨歎的說到:


    “隻用了一年半的時間就完成了辭書的的編撰修訂,共收字三萬一千二百六十三個,遠超前朝任何一本辭書。你們……當真居功甚偉!”


    “沒有大人的帶領,我們也不會如此之快的完成辭書。”侍讀學士柳徽笑著說到。


    紀良和看向柳徽。“你在我手下辦事時間已經不短了,怎麽還和我說這種阿諛奉承之話。”


    雖然話是這麽說,但紀良和臉上卻是帶著淡笑的,語氣中也沒有絲毫責備的意思,了解紀良和的柳徽當然知道紀良和沒有生氣他的這種行為。


    同時,柳徽他也是翰林院中為數不多的知道寧硯和紀良和的關係的人。所以在辭書編撰時他也會有意無意的照顧一下寧硯。


    “你帶上這些書隨我去麵聖。陛下很關注這部書,前兩天還問起過辭書的進度。”


    柳徽隨即應到:“是。”


    紀良和又對其他人道:“你們就放衙回去吧,明天剛好是休沐的日子,好好休憩一天。”


    大涼朝實行五日一休沐的製度,逢除夕、上元節、中秋節、寒食節等重大節日還有三天的休沐,三年、五年更有十五天、三十天的歸家探親的假期。讓寧硯看來都不得不說一句“真人性化”。


    其餘人等聞言,行禮後告退。“下官等告退。”


    寧硯從屋中出來後,依次向其他的官員告辭。之後裹緊了身上的大氅往翰林院外走。春寒料峭,雖然已經早春了,但天氣還是挺冷的。


    一年半的著書工作完成,明日休息一天,等後日再來之時,他的官職也就到了該動一動的時候了。


    “寧兄這是要往何處去?”迎麵走來的孫思邦停下腳步拱手問道。


    “孫兄。”寧硯回了一禮,溫和回道:“學士大人讓我們放衙了,我這是正準備回家。”


    一年半的時間變化太多了,原來的探花已經調到戶部任戶部主事,正六品。榜眼、庶吉士中的幾人也已經到六部中任左右給事中。


    但孫思邦這個狀元卻依舊原地踏步,還是從六品的翰林編修,不得不說一句世事弄人。


    也因為這樣孫思邦開始親近起寧硯來。他覺得寧硯和他是一樣的情況,都是空有一身才華,卻鬱鬱不得誌。


    “原來如此。明日休沐日,不知寧兄是否願意同去小酌一杯?”


    寧硯麵露難色。“恐怕要辜負孫兄的美意了,我已經答應了內人明日陪她去清靈寺上香。”


    就算是不陪陸秋歌,寧硯也會想辦法推脫的,因為他知道,孫思邦喜狎妓,他說的小酌的地方必是青樓無疑。這種地方他並不想沾染。


    孫思邦大笑道:“翰林院內傳寧兄愛妻,今日一見果然如此啊。”


    “不是都傳我懼妻嗎?”寧硯笑道。


    “在我看來,你是珍之,惜之,敬之,愛之,何來懼之?我見過尊夫人一次,一看就是出身大家,溫婉淑德,不像我家那個,尖酸刻薄,言談舉止處處透著商賈之氣!”


    “孫兄過獎了。”


    說實話,對孫思邦的人品,寧硯是有些看不上的。當初榜下捉婿,孫思邦就是被“捉”的一個。改糟糠之妻為妾,迎娶了上元府有名的商賈之女為妻。


    娶了之後又嫌棄對方商人之女的身份,用著對方的錢隔三差五去喝酒狎妓。在外更是動輒就貶低鄙視家中妻子。


    這樣的人,寧硯實在是看不上。要不是同在翰林院,抬頭不見低頭見的,他連理都不會理這樣的人。


    與孫思邦寒暄了幾句後,寧硯便離開了翰林院後出宮。之後他也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先來到了離家裏比較近的一個書坊。


    書房的劉掌櫃一看到寧硯就笑嗬嗬的迎了上去。“哎呦,寧大人,您這是放衙了?”


    “嗯。”寧硯微微頷首。“劉掌櫃,你上次說的書到了嗎?”


    “到了,今天剛到了。”劉掌櫃立刻回道。“今天大人您要是不來,我就差人給你送去了。大人您稍等,我這就給你取去。”


    說著,劉掌櫃便掀開簾子走到了後屋,每一會兒出來時手裏多了一本用布包裹著的書。


    “大人,您拿好,書一共四冊,這是最後兩冊了。”劉掌櫃雙手遞給了寧硯。寧硯接過後打開布,翻開裏麵的書看了兩眼。


    書名是《霍楊記》,是一本情節類似於《西廂記》的書,男主姓霍,女主姓楊,因而命名為《霍楊記》。


    寧硯總是覺得陸秋歌和白淑蘭兩人待在家裏會無聊,所以經常會來書坊買些話本給帶回去,這本《霍楊記》就是其中的一本。


    陸秋歌識字可以看,完了還可以講給白淑蘭聽。有時候遇到一些不認識的字,陸秋歌還會等寧硯放衙回來後去問,寧硯也樂意回答。


    他也會花時間去把書看一遍,讓自己能更好的和她們交談。寧硯向來不覺得這是浪費時間,不做正事,而是樂在其中。有時候那些書他也看的津津有味的。


    “多謝掌櫃了,這是書錢。”寧硯將書收好,然後取了三兩銀子遞上。


    “不敢,不敢。寧大人您能來小人的書坊,就是小人莫大的榮幸了。”


    臨走前,寧硯對劉掌櫃說到:“你再幫我留意著,如果有什麽新的書出來了就差人去通知我一聲。尤其是那位逍遙散人的書。”


    劉掌櫃保證道:“大人放心,小的一定牢記在心。”


    “多謝。”


    寧硯離開書房後,劉掌櫃提筆將剛才的那次交易給記在賬簿上,然後搖著頭歎了口氣。


    “可惜我那女兒長的不行,不然我求爺爺告奶奶都要把她送去給寧大人做妾,這多會疼人啊……”


    **


    皇宮,紫宸殿。


    紀良和和柳徽兩人立於禦案之前,看著正在翻閱辭書的皇帝蕭旻。在禦案的下首左右兩側放置著六把椅子。


    內閣的兩名首輔和四名次輔坐於其上。數名內閣侍讀學士站在一旁。紫宸殿既是皇帝起居的地方,又是皇帝接見群臣處理政務的地方。


    在這裏,皇帝經常會聚集內閣的眾官員一同商議朝政。


    蕭旻將辭書的第一卷開篇看完後,笑著說到:“紀卿,你真給了朕一個大大的意外啊。朕本以為三年的時間能完成一部比肩《說文解字》的辭書就已經是為難翰林院了。”


    “沒想到隻用了一年半的時間你們就完成了,而且完成的如此之好。朕敢斷定,此書一出,定為‘天下第一辭書’!”


    蕭旻的一句“天下第一”就徹底奠定了這本辭書的地位,也肯定了翰林院參與編撰辭書的人的功績。


    “還請聖上為此書賜名。”紀良和躬身說到。


    蕭旻沉吟了片刻後,道:“此書匯集了我大涼三萬餘字,可謂古今之最,那麽就叫‘大涼字匯’!”


    “謝聖上禦賜!”


    紀良和與柳徽兩人齊聲謝恩。


    蕭旻抬手示意兩人免禮,而後道:“紀愛卿,你們想要什麽賞賜盡管與朕提,今日內閣的諸位輔臣都在,當下就能起草詔書。”


    “陛下,臣想先向陛下舉薦一個人。《大涼字匯》的編撰過程此人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辭書編排之法均是由他提出的。”


    蕭旻興味十足的問道:“哦?是誰?”


    “太初四年進士,翰林院庶吉士,寧硯。”紀良和回到。說完,紀良和還朝章嚴維看了一眼。


    你不是總說我不照拂故人之後嗎?今日之後,看你怎麽說出這話!


    章嚴維的眼神閃了一下,心裏似乎做了某種決定。


    ※※※※※※※※※※※※※※※※※※※※


    這章有一半是在長江上完成的,哈哈。


    第33章 雙喜臨門


    “寧硯……”蕭旻將這個名字念了一遍,發現腦海中並沒有這個人。他的隨侍大太監適時的提醒道:


    “陛下, 好像是太初四年的傳臚, 您當年還讚過一句‘年少英才’。”


    當時傳臚之時,他就站在寧硯的旁邊, 所以留下了比較深的印象。


    經大太監這麽一提醒, 蕭旻才回憶起了一點。“就是那個剛過弱冠的少年郎?”


    “正是。”


    “紀愛卿, 你說這辭書文字的排列之法是他提出來的?”


    “回陛下,正是此子先提出按筆畫多寡的排列之法, 而後我們才開始收錄編排文字。在收錄文字,標音,解釋的過程中, 他同樣有很大的功勞。”


    紀良和身後, 柳徽開始羨慕起寧硯來。如果有一個人能這樣幫助自己的話,自己怎麽會到現在都隻是一個從五品的翰林院侍讀學士。


    蕭旻聽後, 手在膝蓋上拍了兩下。“那這個人的確該賞, 該重賞。章愛卿, 韓愛卿,你們覺得朕該如何賞賜這個寧硯?”


    韓哲鬆悠悠說到:“此子既有能力,可以調往六部就職,好玉更需要雕琢。”


    “六部的確是個鍛煉人的好地方。”蕭旻點頭道。


    眼看著蕭旻就要下定旨意, 章嚴維在這個時候開口道:“陛下, 內閣侍讀學士目前尚有一個空缺。”


    內閣侍讀學士, 正六品, 比翰林侍讀學士還低了一品, 但兩者完全不可相提並論。因為內閣,是整個大涼朝權利的核心。


    “你……”韓哲鬆左手旁第一個人一聽,當下就準備說章嚴維這是任人唯親,隻是他一個“你”字剛出口就被韓哲鬆用手勢給製止了。


    蕭旻思忖了一會兒後,說到:“那就內閣侍讀學士吧,希望他不要辜負章愛卿、紀愛卿和朕的期望才是。”


    “紀愛卿,你回翰林後便著手起草詔書然後交由內閣審核。”


    “是。”


    而已經走在回家路上的寧硯渾然不知,在他的這個兩個長輩一唱一和之下,將他推向了一個人人豔羨的官職。


    **


    推開家門,寧硯看到陸秋歌正在院子裏打井水。寧硯連忙就走了上去。


    “秋歌,你放著我來。”


    陸秋歌轉著轆轤的手頓住,訝然道:“今天怎麽這麽早就回來了?”


    “辭書的編撰已經完成了,學士大人所幸就提前放我們回來了。”


    說著,將懷裏的書和大氅一並遞給陸秋歌,然後接過陸秋歌手中的轆轤一點點轉動著將水打出來。


    等寧硯將水送進廚房後,陸秋歌將一個手爐塞進了他的手中。


    “早上我少說了一句你就忘帶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科舉之首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諸佛龍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諸佛龍象並收藏科舉之首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