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多久的時間,戶部就派來了協同田賦司征收夏稅的人。來人是戶部侍郎,曹輪。
“寧大人,溫大人。尚書大人今日派我來此,讓我帶著戶部的一幹人協同田賦司進行今年夏稅征收。在下如今對這新的征稅方法也僅有一知半解,所以還請兩位大人多多指教。”
曹輪的官階比寧硯和溫梅芷兩人都高,這番話說的可以算是謙遜極了。
“大人言過了。”說著,寧硯將早已準備好的幾本冊子呈給了曹輪。“這是田賦司早已結算好的征稅名冊。”
待曹輪接過名冊後,寧硯解釋道:“大人請看,名冊上麵,何人交稅,應交多少,都記得清清楚楚。隻需要按照這個名冊去征收即可。”
曹輪翻開名冊看了看,讚歎道:“果真是一目了然,這樣的確能省不少的工作。”
田賦司因為設立的時間過短,人手並不多。這征收夏稅的任務絕大部分其實還是由戶部負責。
以前的田賦就是由戶部征收的,對他們來說並不是什麽難事。反而對於田賦司來說新著手,處處都要學習請教。
“大部分的任務還要勞煩戶部,勞煩大人了。”
曹輪點頭道:“這樣,上元府東邊就交給田賦司,戶部派兩名主事協助你們。西、北、南三麵就由戶部來負責。”
“上元府周邊隸屬上元府的各縣戶部會下達手令,再由他們來征收,征收完畢後會上承戶部與田賦司。”
寧硯點頭。雖然戶部插手插的有點多,但以田賦司如今的狀況,也隻能接受。等以後田賦司漸漸成熟了,才能真正從戶部獨立出來。
“下官沒有異議。”
“我也沒有異議。”溫梅芷也在一旁附和到。
曹輪滿意道:“既然如此,那就這麽辦。”
**
征稅的工作前前後後一共進行了半個月,各地的奏報開始陸續的往上元府送,但寧硯的手中隻是時間長短罷了。
上元府的情況如今已經清清楚楚了,比之上一年的夏稅整整增長了兩成還多。其中有近一成的增長得益於重新丈量土地後,查出的隱瞞的土地。
夏稅一上繳國庫,國庫一下子就充盈了很多。不僅田賦司和戶部上下都是笑容滿麵,皇帝更是為此龍顏大悅。大袖一揮,賞賜了寧硯不少的好東西。
金銀,玉器,布匹,良馬。
讓寧硯新家空蕩蕩的庫房一下就有了壓箱底的東西。
章嚴維也徹底放下了對累進征稅的成見。他變法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充盈國庫,寧硯的方法達到了,他自然也認同了。
就在寧硯以為終於忙完了,可以休息一段時間,準備在家裏弄個小慶功宴,邀請章鍾淩一家,再加一個溫梅芷的時候,他收到了戶部的調令。
調任他為金陵審判史,仍舊是正五品。
審判史是設置在州府、郡縣的官職,掌管糧運、家田、水利和訴訟等事項,又對州府太守有一定的監察權力。
是朝廷為了節製州府長官而設置的職位。有實權,而且還不小,在州府中,地位僅次於太守。
這調任還可以換成另外一個詞,叫“外放”。從京師被放到外地去做官,遠離天子,雖然官階沒變,但在很多人眼裏,這與貶謫無異。
所以不用細想,這應該是孔家對他的報複了。他還記得孔煜曾經說過,孔家在吏部有些關係。
而吏部對正四品及以下的官員有直接的任免、升遷以及貶謫的權力。他會收到現在的調令也不奇怪。
見寧硯一直盯著手中的調令看,溫梅芷以為他不願意,所以才會失落失神。猶豫了一下,開口道:“你要是不願意去金陵,我可以幫你去找陛下。”
寧硯回過神,無所謂的說到:“沒有啊,外放金陵也沒有什麽不好的。你看在上元府,我就是一個正五品的小官。”
“我的上麵還有一堆的人。俗話說官大一級壓死人,有那麽多人壓在我的頭上呢,如果我去了金陵,我是審判史,我的上麵就太守一個人。沒有那麽多的管束,也沒有那麽多的擔驚受怕,這樣多好啊!”
“而且金陵還是有名的繁華富庶之地。我早就想去那秦淮河畔走一走。聽一聽那琵琶聲聲,看一看那樓船燈火。”
“倒是你,我走之後這田賦司的擔子可都要壓在你的身上了。我們先前商議好的一些田賦司變革方法,你也應該都有數。”
“我走後,就靠你慢慢做了。你要是有難處了,就寫信告訴我。好的事金陵離這裏還不是太遠。快馬三五日就能到了。”
溫梅芷一雙杏眼帶著笑意看向他,道:“你倒是豁達。”
“有句話怎麽說的?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溫梅芷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眼,說道:“這話怕又是你們村兒的某個人說的吧!”
寧硯故作吃驚道:“你怎麽知道?”
說完他自己倒是先哈哈的笑了起來。這外放的調令,對他真的一點影響都沒。
※※※※※※※※※※※※※※※※※※※※
還有六千,覺得我要上黑名單了……自己作死自己受(┯_┯)
第47章
寧硯放衙後, 就被章嚴維派來的人叫去了章府。寧硯清楚, 這是章嚴維來找他說調令的事情了。
進去章嚴維的書房, 寧硯先打量了一下章嚴維的臉色,不難看, 寧硯就知道,這調令對他來說應該不是什麽特別壞的事情。
“收到吏部調令了?”
寧硯點頭。“收到了。”
“情緒不外露。你的心性在我所識的年輕一輩中名列前茅。”
寧硯低頭笑了笑,沒說話。他情況不太同, 就不和別人比了。而且他真的沒有什麽悲傷的情緒。
“你的調令是由吏部尚書發簽署的,遞到內閣後,我和陛下都看過了。雖然清楚這是孔家報複你的行為, 但陛下不好駁了吏部尚書和孔家的麵子。”
“所以就同意了調令。本來你外放的地點是在嶺南, 是由我建議,陛下同意之後, 改成了金陵。”
“小子多謝章公。”
寧硯這聲謝絕對說的真心實意。如果外放的地方是在嶺南, 他哭都沒地哭去。大涼的嶺南可不像他在的那個時代,地處南方,經濟發達, 環境優美。
這個時候的嶺南還沒有經過什麽開發,用“蠻荒之地”這個詞來形容毫不為過。他要是真去了嶺南,那他就有的受了。
“我將你安排去金陵除了不讓你去嶺南受苦外,還有一個原因。這段時間, 金陵有奏報上承, 奏報上說, 這些年出現了一種名為兌票的東西。”
“這種東西可以在一些商號兌換成真金白銀, 金陵商人易貨之時,多使用這種兌票。我擔心這種兌票發展下去,會影響到朝廷金銀銅貨幣。”
寧硯聽到這裏,腦海中浮現出的第一個詞就是“交子”。
“你去了金陵剛好可以查探一下那裏的情況,如果兌票對朝廷不益,你就直接廢止。我已經傳信給金陵太守。”
“你到了那裏後,不用太過防著他,也不用忙著和他爭權,你就老老實實的完成我交代給你的事情。”
“你放心,陛下心裏記著你的功勞。累進稅一日還在發揮作用,你的功勞就一日無人能抹去。而且朝中還有我在。用不了一兩年的時間,你就能重新回到上元府。”
“而且在地方為官,對你來說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你的路走的太快了,沒有遭遇過什麽挫折,也太早在朝中嶄露頭角,出去沉澱上兩年也好。地方事務繁雜冗多,最能鍛煉人。”
寧硯認真點頭。“清墨知道,一定謹記章公教誨。”
“還有一件事。”章嚴維頓了一下,似乎是在考慮該不該說似的。“寧氏宗族就在金陵。”
寧硯默然片刻,才說到:“我爺爺說,寧家三代單傳。我家的族譜上也隻有我爺爺起到我三代人。”
章嚴維歎了一口氣。“有句話我還是想和你說。你爺爺雖然如此對你說,但在他辭官後與我的通信中,還是表達了他想回歸寧氏宗族的想法。”
“他也曾對我說過,他百年之後,若子孫有出息,最好能將他風光牽進寧家祖墳。若子孫平庸,便不回寧家。”
寧硯沉默著不知道該說什麽。原來寧伯生到底還是牽掛著寧氏宗族的。隻是他憋著一口氣,不出人頭地,揚眉吐氣就絕不回家。
隻是這口氣日益被在翰林院碌碌無為的日子給磨沒了。黯然離京後,到死都沒和寧家的人說他還想回寧家的事,反而將心事吐露給了章嚴維這個至交好友。
章嚴維見他不說話,便道:“寧家的家事我就不多插手了,任何事情你自己決定。行了,你回去吧,好好的準備一下。這幾天你就要準備動身前往金陵了。”
“嗯,那清墨告退。”
從章府離開後,寧硯發起了愁。寧氏宗族是一件事,另外一件讓他發愁的事情就是去金陵。
他倒是沒有什麽,半個月的路程而已。他進京趕考時,連著一個月都走過。白淑蘭的身體也還算康健,問題也不大。
但陸秋歌已經有近七個月的身孕了,舟車勞頓,他怕陸秋歌的身體有什麽好歹,於她於孩子都有影響。
難道讓白淑蘭和陸秋歌先在上元府,等孩子生下來,將養好身體了再去金陵和他團聚。
可這樣以來,他既擔心沒他在身邊,有照顧不到的地方。他還想親眼看著孩子出生,第一時間抱抱他(她),摸摸他(她)。
寧硯一路糾結著回了家。
新的家是溫梅芷賣給他的。原來大了宅子足足大了兩倍,是間兩進的宅子。
寧硯還費了好大的功夫收拾了一間給他馬上就要見麵的孩子住,如今一看,怕是用不上了。
寧硯到家的時候,剛進門沒走多遠就聽到了孩童拍手笑鬧的聲音。
“嫂嫂,嫂嫂,朗哥兒不怕,朗哥兒還要聽。”
清脆的聲音讓寧硯暫時壓下了煩惱,帶著笑容走進了前院。前院的東北角有一處葡萄架。
看著這處宅子的老仆不僅將宅子打理的很好,這架葡萄也整理的非常好。寧硯住進來的時候,葡萄正好是成熟的時候。
寧硯挑揀了挑揀,還準備釀葡萄酒,結果不懂釀酒的他平白浪費了一壇的葡萄,挨了好一通白眼。
陸秋歌坐在葡萄架下,手裏拿著一本書,朗哥兒趴在她的腿上,雙眼亮晶晶的聽陸秋歌給他念話本。
白淑蘭和柳氏坐在一邊,笑眯眯的看著這裏。寧硯剛走進來,朗哥兒立馬就朝他飛奔了過來。
“清墨哥哥。”
寧硯彎腰一把抱起朗哥兒,掛了一下他的鼻子,笑道:“朗哥兒又重了。”
章友朗抱著寧硯的脖子,皺著鼻子說到:“才不是呢,朗哥兒沒有胖,我這是長個子了。”
“是嘛?”
章友朗重重的點頭。“嗯嗯,長高了,長了這麽高呢。”章友朗還伸手比劃了一個高度。
“哈哈哈。看來要不了幾天,朗哥兒就要和硯哥兒一樣高嘍。”
“我要比清墨哥哥高,到時候換我來抱清墨哥哥。”這話把其餘三個女人都逗樂了。
抱著章友朗坐下,寧硯低頭問道:“你阿爹怎麽沒來?”
“阿娘說阿爹去和叔叔伯伯喝酒了。清墨哥哥,阿爹說你喝酒三杯就醉,是真的嗎?我還以為清墨哥哥哪裏都厲害呢,原來不會喝酒啊。”
“呃……人無完人嘛。”
自從上次章鍾淩為了他出麵見了城衛軍的統領後,似乎是想開了似的,不再終日在家中醉生夢死,開始和以前的朋友見起麵來,臉上的笑容也日益多了起來。
柳氏為此還專門感謝過寧硯。
“寧大人,溫大人。尚書大人今日派我來此,讓我帶著戶部的一幹人協同田賦司進行今年夏稅征收。在下如今對這新的征稅方法也僅有一知半解,所以還請兩位大人多多指教。”
曹輪的官階比寧硯和溫梅芷兩人都高,這番話說的可以算是謙遜極了。
“大人言過了。”說著,寧硯將早已準備好的幾本冊子呈給了曹輪。“這是田賦司早已結算好的征稅名冊。”
待曹輪接過名冊後,寧硯解釋道:“大人請看,名冊上麵,何人交稅,應交多少,都記得清清楚楚。隻需要按照這個名冊去征收即可。”
曹輪翻開名冊看了看,讚歎道:“果真是一目了然,這樣的確能省不少的工作。”
田賦司因為設立的時間過短,人手並不多。這征收夏稅的任務絕大部分其實還是由戶部負責。
以前的田賦就是由戶部征收的,對他們來說並不是什麽難事。反而對於田賦司來說新著手,處處都要學習請教。
“大部分的任務還要勞煩戶部,勞煩大人了。”
曹輪點頭道:“這樣,上元府東邊就交給田賦司,戶部派兩名主事協助你們。西、北、南三麵就由戶部來負責。”
“上元府周邊隸屬上元府的各縣戶部會下達手令,再由他們來征收,征收完畢後會上承戶部與田賦司。”
寧硯點頭。雖然戶部插手插的有點多,但以田賦司如今的狀況,也隻能接受。等以後田賦司漸漸成熟了,才能真正從戶部獨立出來。
“下官沒有異議。”
“我也沒有異議。”溫梅芷也在一旁附和到。
曹輪滿意道:“既然如此,那就這麽辦。”
**
征稅的工作前前後後一共進行了半個月,各地的奏報開始陸續的往上元府送,但寧硯的手中隻是時間長短罷了。
上元府的情況如今已經清清楚楚了,比之上一年的夏稅整整增長了兩成還多。其中有近一成的增長得益於重新丈量土地後,查出的隱瞞的土地。
夏稅一上繳國庫,國庫一下子就充盈了很多。不僅田賦司和戶部上下都是笑容滿麵,皇帝更是為此龍顏大悅。大袖一揮,賞賜了寧硯不少的好東西。
金銀,玉器,布匹,良馬。
讓寧硯新家空蕩蕩的庫房一下就有了壓箱底的東西。
章嚴維也徹底放下了對累進征稅的成見。他變法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充盈國庫,寧硯的方法達到了,他自然也認同了。
就在寧硯以為終於忙完了,可以休息一段時間,準備在家裏弄個小慶功宴,邀請章鍾淩一家,再加一個溫梅芷的時候,他收到了戶部的調令。
調任他為金陵審判史,仍舊是正五品。
審判史是設置在州府、郡縣的官職,掌管糧運、家田、水利和訴訟等事項,又對州府太守有一定的監察權力。
是朝廷為了節製州府長官而設置的職位。有實權,而且還不小,在州府中,地位僅次於太守。
這調任還可以換成另外一個詞,叫“外放”。從京師被放到外地去做官,遠離天子,雖然官階沒變,但在很多人眼裏,這與貶謫無異。
所以不用細想,這應該是孔家對他的報複了。他還記得孔煜曾經說過,孔家在吏部有些關係。
而吏部對正四品及以下的官員有直接的任免、升遷以及貶謫的權力。他會收到現在的調令也不奇怪。
見寧硯一直盯著手中的調令看,溫梅芷以為他不願意,所以才會失落失神。猶豫了一下,開口道:“你要是不願意去金陵,我可以幫你去找陛下。”
寧硯回過神,無所謂的說到:“沒有啊,外放金陵也沒有什麽不好的。你看在上元府,我就是一個正五品的小官。”
“我的上麵還有一堆的人。俗話說官大一級壓死人,有那麽多人壓在我的頭上呢,如果我去了金陵,我是審判史,我的上麵就太守一個人。沒有那麽多的管束,也沒有那麽多的擔驚受怕,這樣多好啊!”
“而且金陵還是有名的繁華富庶之地。我早就想去那秦淮河畔走一走。聽一聽那琵琶聲聲,看一看那樓船燈火。”
“倒是你,我走之後這田賦司的擔子可都要壓在你的身上了。我們先前商議好的一些田賦司變革方法,你也應該都有數。”
“我走後,就靠你慢慢做了。你要是有難處了,就寫信告訴我。好的事金陵離這裏還不是太遠。快馬三五日就能到了。”
溫梅芷一雙杏眼帶著笑意看向他,道:“你倒是豁達。”
“有句話怎麽說的?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溫梅芷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眼,說道:“這話怕又是你們村兒的某個人說的吧!”
寧硯故作吃驚道:“你怎麽知道?”
說完他自己倒是先哈哈的笑了起來。這外放的調令,對他真的一點影響都沒。
※※※※※※※※※※※※※※※※※※※※
還有六千,覺得我要上黑名單了……自己作死自己受(┯_┯)
第47章
寧硯放衙後, 就被章嚴維派來的人叫去了章府。寧硯清楚, 這是章嚴維來找他說調令的事情了。
進去章嚴維的書房, 寧硯先打量了一下章嚴維的臉色,不難看, 寧硯就知道,這調令對他來說應該不是什麽特別壞的事情。
“收到吏部調令了?”
寧硯點頭。“收到了。”
“情緒不外露。你的心性在我所識的年輕一輩中名列前茅。”
寧硯低頭笑了笑,沒說話。他情況不太同, 就不和別人比了。而且他真的沒有什麽悲傷的情緒。
“你的調令是由吏部尚書發簽署的,遞到內閣後,我和陛下都看過了。雖然清楚這是孔家報複你的行為, 但陛下不好駁了吏部尚書和孔家的麵子。”
“所以就同意了調令。本來你外放的地點是在嶺南, 是由我建議,陛下同意之後, 改成了金陵。”
“小子多謝章公。”
寧硯這聲謝絕對說的真心實意。如果外放的地方是在嶺南, 他哭都沒地哭去。大涼的嶺南可不像他在的那個時代,地處南方,經濟發達, 環境優美。
這個時候的嶺南還沒有經過什麽開發,用“蠻荒之地”這個詞來形容毫不為過。他要是真去了嶺南,那他就有的受了。
“我將你安排去金陵除了不讓你去嶺南受苦外,還有一個原因。這段時間, 金陵有奏報上承, 奏報上說, 這些年出現了一種名為兌票的東西。”
“這種東西可以在一些商號兌換成真金白銀, 金陵商人易貨之時,多使用這種兌票。我擔心這種兌票發展下去,會影響到朝廷金銀銅貨幣。”
寧硯聽到這裏,腦海中浮現出的第一個詞就是“交子”。
“你去了金陵剛好可以查探一下那裏的情況,如果兌票對朝廷不益,你就直接廢止。我已經傳信給金陵太守。”
“你到了那裏後,不用太過防著他,也不用忙著和他爭權,你就老老實實的完成我交代給你的事情。”
“你放心,陛下心裏記著你的功勞。累進稅一日還在發揮作用,你的功勞就一日無人能抹去。而且朝中還有我在。用不了一兩年的時間,你就能重新回到上元府。”
“而且在地方為官,對你來說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你的路走的太快了,沒有遭遇過什麽挫折,也太早在朝中嶄露頭角,出去沉澱上兩年也好。地方事務繁雜冗多,最能鍛煉人。”
寧硯認真點頭。“清墨知道,一定謹記章公教誨。”
“還有一件事。”章嚴維頓了一下,似乎是在考慮該不該說似的。“寧氏宗族就在金陵。”
寧硯默然片刻,才說到:“我爺爺說,寧家三代單傳。我家的族譜上也隻有我爺爺起到我三代人。”
章嚴維歎了一口氣。“有句話我還是想和你說。你爺爺雖然如此對你說,但在他辭官後與我的通信中,還是表達了他想回歸寧氏宗族的想法。”
“他也曾對我說過,他百年之後,若子孫有出息,最好能將他風光牽進寧家祖墳。若子孫平庸,便不回寧家。”
寧硯沉默著不知道該說什麽。原來寧伯生到底還是牽掛著寧氏宗族的。隻是他憋著一口氣,不出人頭地,揚眉吐氣就絕不回家。
隻是這口氣日益被在翰林院碌碌無為的日子給磨沒了。黯然離京後,到死都沒和寧家的人說他還想回寧家的事,反而將心事吐露給了章嚴維這個至交好友。
章嚴維見他不說話,便道:“寧家的家事我就不多插手了,任何事情你自己決定。行了,你回去吧,好好的準備一下。這幾天你就要準備動身前往金陵了。”
“嗯,那清墨告退。”
從章府離開後,寧硯發起了愁。寧氏宗族是一件事,另外一件讓他發愁的事情就是去金陵。
他倒是沒有什麽,半個月的路程而已。他進京趕考時,連著一個月都走過。白淑蘭的身體也還算康健,問題也不大。
但陸秋歌已經有近七個月的身孕了,舟車勞頓,他怕陸秋歌的身體有什麽好歹,於她於孩子都有影響。
難道讓白淑蘭和陸秋歌先在上元府,等孩子生下來,將養好身體了再去金陵和他團聚。
可這樣以來,他既擔心沒他在身邊,有照顧不到的地方。他還想親眼看著孩子出生,第一時間抱抱他(她),摸摸他(她)。
寧硯一路糾結著回了家。
新的家是溫梅芷賣給他的。原來大了宅子足足大了兩倍,是間兩進的宅子。
寧硯還費了好大的功夫收拾了一間給他馬上就要見麵的孩子住,如今一看,怕是用不上了。
寧硯到家的時候,剛進門沒走多遠就聽到了孩童拍手笑鬧的聲音。
“嫂嫂,嫂嫂,朗哥兒不怕,朗哥兒還要聽。”
清脆的聲音讓寧硯暫時壓下了煩惱,帶著笑容走進了前院。前院的東北角有一處葡萄架。
看著這處宅子的老仆不僅將宅子打理的很好,這架葡萄也整理的非常好。寧硯住進來的時候,葡萄正好是成熟的時候。
寧硯挑揀了挑揀,還準備釀葡萄酒,結果不懂釀酒的他平白浪費了一壇的葡萄,挨了好一通白眼。
陸秋歌坐在葡萄架下,手裏拿著一本書,朗哥兒趴在她的腿上,雙眼亮晶晶的聽陸秋歌給他念話本。
白淑蘭和柳氏坐在一邊,笑眯眯的看著這裏。寧硯剛走進來,朗哥兒立馬就朝他飛奔了過來。
“清墨哥哥。”
寧硯彎腰一把抱起朗哥兒,掛了一下他的鼻子,笑道:“朗哥兒又重了。”
章友朗抱著寧硯的脖子,皺著鼻子說到:“才不是呢,朗哥兒沒有胖,我這是長個子了。”
“是嘛?”
章友朗重重的點頭。“嗯嗯,長高了,長了這麽高呢。”章友朗還伸手比劃了一個高度。
“哈哈哈。看來要不了幾天,朗哥兒就要和硯哥兒一樣高嘍。”
“我要比清墨哥哥高,到時候換我來抱清墨哥哥。”這話把其餘三個女人都逗樂了。
抱著章友朗坐下,寧硯低頭問道:“你阿爹怎麽沒來?”
“阿娘說阿爹去和叔叔伯伯喝酒了。清墨哥哥,阿爹說你喝酒三杯就醉,是真的嗎?我還以為清墨哥哥哪裏都厲害呢,原來不會喝酒啊。”
“呃……人無完人嘛。”
自從上次章鍾淩為了他出麵見了城衛軍的統領後,似乎是想開了似的,不再終日在家中醉生夢死,開始和以前的朋友見起麵來,臉上的笑容也日益多了起來。
柳氏為此還專門感謝過寧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