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口是北京的鬧市,從南方各省來的人,從官宦仕紳到販夫走卒,過盧溝橋,進廣安門,進入北京內城,大都要經過這裏。菜市口從六百年前就是有名的殺人地方了,那時叫做柴市口。六百年前,一位被元朝統治者關了四年的宋朝丞相文天祥,因為不肯屈服,最後在菜市口被殺死。當他從獄中走到刑場時候,態度莊嚴而從容,他對監斬官說:“我為宋朝能做的事,現在終於做完了。”元朝統治者把這位隻有四十六歲的宋朝丞相在鬧市殺死,是一種成全,因為這樣“刑人於市”,對殉道者而言,倒是一種宣傳和身教。中國人民,包括他的敵人在內,都對這位殉道者致敬。後來,一座“文丞相祠”就這樣蓋了起來。
菜市口最精華的所在是丁字路口上,從兩行翠綠的槐樹北望,就是巍峨的宣武門,更是皇權的象征。高高在上講究“刑人於市”的帝王看中了它,把它當作殺人示眾的好地方。在熱鬧的路口殺人立威,可以達到“與眾棄之”的效果。在這種作用下,菜市口是刑場中的鬧市,也是鬧市中的刑場、因為在行刑時候,總是就地取材,並沒嚴格的劃分市與場。路北的那家西鶴年堂,就是就地取材的一個。西鶴年堂是幾百年來的老藥鋪,傳說它的匾還是明朝宰相嚴嵩寫的。每到行刑時候,西鶴年堂旁邊就要搭上個棚,棚下放著一張長桌、一把椅子,桌上放著錫筆架,上麵插著朱筆,給監斬官使用。
監斬官一般是戎服佩刀、騎著大馬、氣勢洶洶地帶著決囚隊,鳴鑼開道,直奔刑場。衣服上繡著“勇”字的士兵,追隨著他,劊子手也跟著,其中劊子手最令人側目,他們或穿紅衣、或打赤膊,手提大刀,麵目猙獰。這種人有很好的收入,一般說來,殺一個死刑犯,可得白銀三兩六,其中高手,一天可殺好幾個人。另外還有死刑犯家屬給的“孝敬”,一給就是三五十兩。這種“孝敬”,是拜托請以“快刀”減少死刑犯痛苦。按照劊子手的規矩,他們用的是“鬼頭刀”。“鬼頭刀”在刀柄上,雕一鬼頭,刀的前端又寬又重,後麵又窄又輕,砍頭時,反握刀柄,刀背跟小臂平行,把刀口對準死刑犯頸脊骨軟門地方,以腕肘力量把刀向前一推,就把頭砍下。這種功夫不是無師自通的,也靠祖傳或師傅傳授,做徒弟的,總是先從天一亮就“推豆腐”——反握“鬼頭刀”的刀柄,以腕肘力量,把豆腐推成一塊塊的薄片;熟練以後,再在豆腐上畫上黑線,一條條照線往前推;熟練以後,再在豆腐上放銅錢,最後要練到快速一刀刀朝黑線切,但銅錢卻紋風不動,才算功夫。這種“推豆腐”,推得出師以後,還要練習摸猴脖子,摸出猴子第一節和第二節頸椎所在,從而推廣到人體結構,在砍頭時,做到一刀就朝頸椎骨連結處砍下,幹淨利落,減少死刑犯痛苦。死刑犯家屬給“孝敬”,其理也就在此。否則由生手或熟手故意裝生手亂砍一氣,死刑犯苦矣。另一方麵,由於中國人忌諱身首異處而死。如劊子手砍頭砍得恰到好處——推刀推到喉管已斷時就快速收刀,使喉管前麵尚能皮肉相連,頭不落地,照中國人解釋,這就仍算全屍而歸。劊子手收放之間,能做到這種功夫,是要得到大“孝敬”的。一般行刑,都做不到這一點,但是身首異處以後,可以買來專家,把頭“縫”回去,叫做“綴元”,也算聊慰生者與死者。總之,家屬對劊子手的“孝敬”是少不了的,沒有這類打點,花樣就會層出不窮。即使死刑犯死後,花樣也不會中止。例如劊子手怕頸血亂濺,每在刀一落下就用腳朝死刑犯身上一踢,使血向前濺,然後讓人用剝了皮的饅頭就頸腔沾血,沾成所謂“人血饅頭”,照中國人傳說,這種饅頭可以治肺癆、可以大補。除此以外,死者身上的其他器官也會被零星割下,傳說都能入藥,甚至五花大綁的繩子都有避邪之功,也值得幾文。
不過,這些規矩都是對一般死刑犯用的,碰到死刑犯身分是大臣的時候,就得客氣多了。所有的花樣都得收起,也不能將死刑犯放了籃子裏抬到法場,而要正正式式用騾車護送了。到了法場,甚至有劊子手向“犯官”下跪請安的例子,口呼“請大人歸天”以後,方才行刑的。做過大官的,就便是死刑臨頭、刑上大夫,還是有不少尊嚴的。
當然,尊嚴也是相對的,一方麵來自對大臣的尊重,一方麵也有賴大臣自己的表現。譚嗣同他們六個人從上騾車以後,所表現的氣概,也就有了等級之分。六個人中,有人表現得激越,有人表現得沉痛,有人表現得不服,有人表現得怯懦,但是,譚嗣同表現的,卻是一派從容。
菜市口西鶴年堂旁邊的棚子,已經快速搭蓋起來,棚下的桌椅文具,也布置得一應俱全。這回走出的監斬官可不是泛泛之輩,他是大名鼎鼎的軍機大臣剛毅,是一級的滿洲大員。他下令將犯官們帶到,在形式上,一一驗明正身,用朱筆勾決,然後按照慣例,朝地下丟下朱筆。這時譚嗣同忽然叫住剛毅,要同他說話。剛毅忌諱死囚臨刑前對他說話,他把手一揮,叫左右帶下去,同時用雙手捂住耳朵,表示不要聽。譚嗣同看到這老官僚顢頇尷尬的表情,忍不住好笑,他微笑了一下,也就不再說什麽了。他被擁簇著走到法場正中,滿地泥濘,太陽卻是高照著,放眼望去,四邊人山人海,卻是鴉雀無聲。“這就是祖國、這就是群眾。”他心裏想著,“在光天化日之下、在黑暗時代,他們在看我們流血。我們成功,他們會鼓掌參與;我們失敗,他們會袖手旁觀。我們來救他們,他們不能自救,如今又眼睜睜看著我們亦無以自救。在他們眼中,我們是失敗者。但是,他們不知道失敗者其實也滿痛快,因為失敗的終點,也就是另一場勝利的起點。這些可憐的同胞啊,他們不知道,他們永遠不會知道。”
在劊子手的準備行刑過程中,他又放眼望去,望著天上的浮雲,隨著浮雲,他的思緒快速的閃過。他想到江湖中人,在臨死前慷慨激昂大喊:“二十年後還是一條好漢!”他感到也該喊一句,但不要喊那種輪回性的。輪回是不可信的,死後妄信有來生,是一種怯懦、一種自私,對來生沒有任何指望而死,才算堂堂的生、堂堂的死。想到這裏,他笑了。突然間,像從浮雲裏劃破一條長空,他的喊聲震動了法場:
有心殺賊,
無力回天。
死得其所,
快哉!快哉!
劊子手驚奇地望著他,讚美地點了點頭。他對拿“鬼頭刀”的同胞從容一笑。一般死刑犯會要求劊子手:“給我個痛快!”但他不屑做此要求——他求仁得仁,早就很痛快了。
※※※
譚嗣同的軀體靜靜地仰臥在菜市口,他的頭顱滾在一旁,血肉模糊。老家人胡理臣,帶著另一個老家人羅升和瀏陽會館的長班,一起趕過來,料理善後。先從西鶴年堂要來一盆水,抱起頭顱,洗去泥土與血跡。他們含淚望著小主人,小主人的兩眼圓睜著,嘴張開著,又像死不瞑目、又像大聲疾呼。由於被砍下來半天了,麵孔已經開始癟下去,癟下乍看是縮小,其實是腫脹的前奏,再過一天,就腫脹得麵目全非了。那時候,就很難認出本人來了。
老家人們焦急地等棺材到,在下午,棺材抬來了。“綴元”師傅也請來了。師傅把頭顱端正的接在頸腔上,用熟練的技巧,在脖子正麵左右各連一針,又在背麵補上一針,就算完成了歸位的手續。大家把屍體抬進棺材裏,釘上了棺材蓋。老家人點了香,撫棺而跪,磕了頭,就由杠房抬起棺材,向西走去。第一個經過的路口就是北半截胡同,胡同南口就是瀏陽會館。老家人胡理臣痛苦地想著:“真沒想到我家少爺住的地方,離刑場這麽近!”
一行人等再朝西走,越過了一個胡同口,走到了下一個胡同口,開始左轉進胡同,走到盡頭再右轉,一座古廟展現開來。他們在廟門口歇下,胡理臣先進廟裏洽辦,羅升在斜陽中望著廟門,正門上頭有三個大字——“法源寺”。
菜市口最精華的所在是丁字路口上,從兩行翠綠的槐樹北望,就是巍峨的宣武門,更是皇權的象征。高高在上講究“刑人於市”的帝王看中了它,把它當作殺人示眾的好地方。在熱鬧的路口殺人立威,可以達到“與眾棄之”的效果。在這種作用下,菜市口是刑場中的鬧市,也是鬧市中的刑場、因為在行刑時候,總是就地取材,並沒嚴格的劃分市與場。路北的那家西鶴年堂,就是就地取材的一個。西鶴年堂是幾百年來的老藥鋪,傳說它的匾還是明朝宰相嚴嵩寫的。每到行刑時候,西鶴年堂旁邊就要搭上個棚,棚下放著一張長桌、一把椅子,桌上放著錫筆架,上麵插著朱筆,給監斬官使用。
監斬官一般是戎服佩刀、騎著大馬、氣勢洶洶地帶著決囚隊,鳴鑼開道,直奔刑場。衣服上繡著“勇”字的士兵,追隨著他,劊子手也跟著,其中劊子手最令人側目,他們或穿紅衣、或打赤膊,手提大刀,麵目猙獰。這種人有很好的收入,一般說來,殺一個死刑犯,可得白銀三兩六,其中高手,一天可殺好幾個人。另外還有死刑犯家屬給的“孝敬”,一給就是三五十兩。這種“孝敬”,是拜托請以“快刀”減少死刑犯痛苦。按照劊子手的規矩,他們用的是“鬼頭刀”。“鬼頭刀”在刀柄上,雕一鬼頭,刀的前端又寬又重,後麵又窄又輕,砍頭時,反握刀柄,刀背跟小臂平行,把刀口對準死刑犯頸脊骨軟門地方,以腕肘力量把刀向前一推,就把頭砍下。這種功夫不是無師自通的,也靠祖傳或師傅傳授,做徒弟的,總是先從天一亮就“推豆腐”——反握“鬼頭刀”的刀柄,以腕肘力量,把豆腐推成一塊塊的薄片;熟練以後,再在豆腐上畫上黑線,一條條照線往前推;熟練以後,再在豆腐上放銅錢,最後要練到快速一刀刀朝黑線切,但銅錢卻紋風不動,才算功夫。這種“推豆腐”,推得出師以後,還要練習摸猴脖子,摸出猴子第一節和第二節頸椎所在,從而推廣到人體結構,在砍頭時,做到一刀就朝頸椎骨連結處砍下,幹淨利落,減少死刑犯痛苦。死刑犯家屬給“孝敬”,其理也就在此。否則由生手或熟手故意裝生手亂砍一氣,死刑犯苦矣。另一方麵,由於中國人忌諱身首異處而死。如劊子手砍頭砍得恰到好處——推刀推到喉管已斷時就快速收刀,使喉管前麵尚能皮肉相連,頭不落地,照中國人解釋,這就仍算全屍而歸。劊子手收放之間,能做到這種功夫,是要得到大“孝敬”的。一般行刑,都做不到這一點,但是身首異處以後,可以買來專家,把頭“縫”回去,叫做“綴元”,也算聊慰生者與死者。總之,家屬對劊子手的“孝敬”是少不了的,沒有這類打點,花樣就會層出不窮。即使死刑犯死後,花樣也不會中止。例如劊子手怕頸血亂濺,每在刀一落下就用腳朝死刑犯身上一踢,使血向前濺,然後讓人用剝了皮的饅頭就頸腔沾血,沾成所謂“人血饅頭”,照中國人傳說,這種饅頭可以治肺癆、可以大補。除此以外,死者身上的其他器官也會被零星割下,傳說都能入藥,甚至五花大綁的繩子都有避邪之功,也值得幾文。
不過,這些規矩都是對一般死刑犯用的,碰到死刑犯身分是大臣的時候,就得客氣多了。所有的花樣都得收起,也不能將死刑犯放了籃子裏抬到法場,而要正正式式用騾車護送了。到了法場,甚至有劊子手向“犯官”下跪請安的例子,口呼“請大人歸天”以後,方才行刑的。做過大官的,就便是死刑臨頭、刑上大夫,還是有不少尊嚴的。
當然,尊嚴也是相對的,一方麵來自對大臣的尊重,一方麵也有賴大臣自己的表現。譚嗣同他們六個人從上騾車以後,所表現的氣概,也就有了等級之分。六個人中,有人表現得激越,有人表現得沉痛,有人表現得不服,有人表現得怯懦,但是,譚嗣同表現的,卻是一派從容。
菜市口西鶴年堂旁邊的棚子,已經快速搭蓋起來,棚下的桌椅文具,也布置得一應俱全。這回走出的監斬官可不是泛泛之輩,他是大名鼎鼎的軍機大臣剛毅,是一級的滿洲大員。他下令將犯官們帶到,在形式上,一一驗明正身,用朱筆勾決,然後按照慣例,朝地下丟下朱筆。這時譚嗣同忽然叫住剛毅,要同他說話。剛毅忌諱死囚臨刑前對他說話,他把手一揮,叫左右帶下去,同時用雙手捂住耳朵,表示不要聽。譚嗣同看到這老官僚顢頇尷尬的表情,忍不住好笑,他微笑了一下,也就不再說什麽了。他被擁簇著走到法場正中,滿地泥濘,太陽卻是高照著,放眼望去,四邊人山人海,卻是鴉雀無聲。“這就是祖國、這就是群眾。”他心裏想著,“在光天化日之下、在黑暗時代,他們在看我們流血。我們成功,他們會鼓掌參與;我們失敗,他們會袖手旁觀。我們來救他們,他們不能自救,如今又眼睜睜看著我們亦無以自救。在他們眼中,我們是失敗者。但是,他們不知道失敗者其實也滿痛快,因為失敗的終點,也就是另一場勝利的起點。這些可憐的同胞啊,他們不知道,他們永遠不會知道。”
在劊子手的準備行刑過程中,他又放眼望去,望著天上的浮雲,隨著浮雲,他的思緒快速的閃過。他想到江湖中人,在臨死前慷慨激昂大喊:“二十年後還是一條好漢!”他感到也該喊一句,但不要喊那種輪回性的。輪回是不可信的,死後妄信有來生,是一種怯懦、一種自私,對來生沒有任何指望而死,才算堂堂的生、堂堂的死。想到這裏,他笑了。突然間,像從浮雲裏劃破一條長空,他的喊聲震動了法場:
有心殺賊,
無力回天。
死得其所,
快哉!快哉!
劊子手驚奇地望著他,讚美地點了點頭。他對拿“鬼頭刀”的同胞從容一笑。一般死刑犯會要求劊子手:“給我個痛快!”但他不屑做此要求——他求仁得仁,早就很痛快了。
※※※
譚嗣同的軀體靜靜地仰臥在菜市口,他的頭顱滾在一旁,血肉模糊。老家人胡理臣,帶著另一個老家人羅升和瀏陽會館的長班,一起趕過來,料理善後。先從西鶴年堂要來一盆水,抱起頭顱,洗去泥土與血跡。他們含淚望著小主人,小主人的兩眼圓睜著,嘴張開著,又像死不瞑目、又像大聲疾呼。由於被砍下來半天了,麵孔已經開始癟下去,癟下乍看是縮小,其實是腫脹的前奏,再過一天,就腫脹得麵目全非了。那時候,就很難認出本人來了。
老家人們焦急地等棺材到,在下午,棺材抬來了。“綴元”師傅也請來了。師傅把頭顱端正的接在頸腔上,用熟練的技巧,在脖子正麵左右各連一針,又在背麵補上一針,就算完成了歸位的手續。大家把屍體抬進棺材裏,釘上了棺材蓋。老家人點了香,撫棺而跪,磕了頭,就由杠房抬起棺材,向西走去。第一個經過的路口就是北半截胡同,胡同南口就是瀏陽會館。老家人胡理臣痛苦地想著:“真沒想到我家少爺住的地方,離刑場這麽近!”
一行人等再朝西走,越過了一個胡同口,走到了下一個胡同口,開始左轉進胡同,走到盡頭再右轉,一座古廟展現開來。他們在廟門口歇下,胡理臣先進廟裏洽辦,羅升在斜陽中望著廟門,正門上頭有三個大字——“法源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