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年戰功
愛新覺羅·阿敏的早年戰功為他在後金政權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阿敏與努爾哈赤的長子褚英一同率領五千兵馬攻打烏拉部的宜罕山城(位於今天的吉林省吉林市龍潭山城)。在這場戰鬥中,他們不僅取得了勝利,還斬殺了上千敵人,繳獲了三百副盔甲,並俘虜了大量的人口。這場戰役是阿敏首次在戰場上嶄露頭角,展示了他卓越的軍事才能和領導力。
然而,就在第二年,即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阿敏的父親舒爾哈齊以及哥哥阿爾通阿和弟弟紮薩克圖因涉嫌謀反努爾哈赤而遭到懲處,兄弟二人被殺,父親舒爾哈齊被囚禁直至去世。據說阿敏也被卷入了這次事件之中,努爾哈赤原本想要處決阿敏,但在努爾哈赤的其他兒子如褚英、代善、皇太極等人的懇求下,阿敏最終得以幸免於難,但被剝奪了一半的部屬。
在舒爾哈齊去世後,努爾哈赤收養了阿敏,並給他增加了一些部屬,組建了一個新的旗——藍(青)旗,並交由阿敏統領。這標誌著阿敏開始在後金政權中擔任重要的軍事職務。
到了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正月,阿敏再次隨同努爾哈赤征討烏拉部。當時,烏拉部首領布占泰率領三萬大軍前來迎戰。麵對如此龐大的敵軍,努爾哈赤感到猶豫不決,而此時阿敏和其他幾位貝勒如代善等則認為應當果斷出擊。阿敏直言道:“布占泰都出來了,我們卻丟下他不戰,將如何是好?”努爾哈赤聽從了阿敏的建議,決定發動進攻。在阿敏等人的堅決主張下,努爾哈赤指揮大軍一舉攻克了烏拉城,徹底消滅了烏拉部,這場勝利極大地增強了後金的實力和聲望。
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努爾哈赤正式創立了八旗製度,這是滿洲社會和軍事組織的一項重大改革。在這個新的體製下,阿敏被任命為鑲藍旗的旗主貝勒。
二、天命時期
天命元年(1616年),努爾哈赤稱汗並建立了後金政權。阿敏在此時被封為和碩貝勒,與代善、莽古爾泰、皇太極並稱為四大貝勒,共同執掌國政。在四大貝勒中,阿敏按年齡排序被稱為二貝勒。阿敏在這一時期不僅是一位軍事將領,還是一位重要的政治領袖,參與了許多關鍵決策。
天命四年(1619年)三月,明朝發動了針對努爾哈赤的四路大軍進行圍剿。麵對這一嚴峻挑戰,阿敏與努爾哈赤及其他貝勒們率軍迎戰。在薩爾滸之戰中,阿敏等人首先擊潰了西路明軍,緊接著在尚間崖擊敗了北路明軍。隨後,他們在阿布達裏岡設伏,成功擊敗了東路明軍,並殺死了明軍總兵劉綎。在這一係列戰鬥中,阿敏展現了出色的軍事才能和果敢的決策能力。接著,阿敏與扈爾漢擊敗了明軍遊擊喬一琦,喬一琦逃往固拉庫崖並與朝鮮都元帥薑弘立會合。在富察布陣的朝鮮軍隊被阿敏和其他貝勒們 大 敗 ,薑弘立被迫投降,而喬一琦最終自縊身亡。同年八月,阿敏跟隨努爾哈赤徹底滅亡了葉赫部。
天命六年(1621年)三月,阿敏再次隨努爾哈赤出征,成功攻克了沈陽和遼陽。同年十一月,阿敏率兵五千人出征明將毛文龍。十二月,阿敏跨過結冰的鴨綠江進入朝鮮,夜襲毛文龍駐地,在朝鮮宣川郡之林畔館斬殺了毛文龍的守將及士兵一千五百人,毛文龍僥幸逃脫。
天命十一年(1626年)四月,阿敏率軍征討內喀爾喀巴林部,攻取了該部的屯寨。同年八月,努爾哈赤去世,阿敏與莽古爾泰在代善的倡議下推舉四貝勒皇太極為新的汗。在此過程中,阿敏試圖拉攏其弟濟爾哈朗共同獨立,但遭到了濟爾哈朗的勸阻。阿敏甚至向皇太極表示,盡管他支持皇太極即位,但希望即位後能夠讓他出居外藩,這種言論引起了皇太極的不滿與擔憂。同年十月,阿敏與代善等人討伐內喀爾喀紮魯特部,成功俘虜了該部的許多部眾。然而,在這一過程中,阿敏的行為舉止異常,甚至在向代善報捷時對其出言不遜,盡管代善選擇了寬容的態度回應。
三、天聰時期
天聰元年(1627年)正月初八日,阿敏被派往朝鮮,開始了丁卯之役。與貝勒嶽讬、濟爾哈朗、阿濟格、杜度等人一道,阿敏率軍渡過了鴨綠江,迅速攻克了義州,並分兵直搗毛文龍在陸地上的根據地鐵山。由於毛文龍本人在海島上,阿敏沒有繼續追擊,而是轉向進攻朝鮮本土。後金軍隊接連攻克定州、安州和平壤等地。在進軍至中和時,朝鮮國王李倧派遣使者求和。阿敏與其他貝勒在答複書中列舉了朝鮮的七項罪狀。二月初五日,後金軍隊抵達黃州,李倧再次派遣使者請求停戰。阿敏希望繼續進攻朝鮮首都漢城,而其他貝勒則主張等待朝鮮大臣的到來後結盟撤軍。總兵李永芳勸說阿敏暫時駐紮等待朝鮮大臣的到來,但阿敏對此表示憤怒。最終,在嶽讬等人的努力下,阿敏勉強同意等待朝鮮大臣的到來,並於三月初三日與朝鮮簽訂了江都之盟。在返回沈陽的路上,阿敏不顧其他貝勒的反對,縱兵掠奪了三天,並在平壤簽訂了更為苛刻的條約。凱旋歸來的阿敏受到了皇太極的熱烈歡迎,並被授予了榮譽。
天聰三年(1629年)閏四月,阿敏娶了蒙古巴林部的塞特爾台吉為妻,並邀請皇太極到他的府邸慶祝。阿敏將巴林部贈送的禮物轉贈給了皇太極和他的妻子哲哲。
天聰四年(1630年)三月初一日,皇太極回到後金,留守沈陽的阿敏前往遼河迎接。三月初十日,阿敏被命令與貝勒碩讬率領五千人馬駐守遵化、永平、遷安、灤州四城。到達永平後,阿敏認為駐軍力量不足,難以抵禦敵軍。他采取了強硬措施,要求當地百姓剃發,否則處死。五月,明朝派遣孫承宗督軍攻打灤州。阿敏派遣數百人支援,但明軍攻勢猛烈,灤州守將圖爾格等人無法堅守,不得不棄城而逃。明軍緊隨其後,後金軍損失慘重。五月十三日,阿敏命令遵化守將察哈喇等人也棄城撤離,並下令屠殺永平、遷安兩城的明朝降官及男丁,他們的家屬被分給後金將士為奴。阿敏帶領剩餘部隊連夜撤退,未能有效部署 墊 後,導致後金軍遭受明軍的伏擊,損失約二百名士兵。明朝方麵的統計顯示,共有三千二百餘名後金士兵在這一係列戰鬥中喪生。
阿敏的這些行為引發了皇太極的不滿,尤其是在處理朝鮮問題 和 遵 永 四 城防守上的決策失誤,這為後來阿敏被控罪行埋下了伏筆。
四、幽禁至死
就在阿敏棄守永平、遷安、遵化、灤州四城的同一天,皇太極派杜度率領一千名士兵增援永平,並告誡阿敏不得以捉拿奸細為由騷擾百姓,必須愛護民眾,以便將來可以招降更多的漢人。皇太極還向守將高鴻中、寧完我保證,在後金軍隊耕種收獲之後,他會親自率領大軍前來支援。然而,不久之後,皇太極得知了阿敏棄城屠殺平民的消息。天聰四年(1631年)五月二十三日,皇太極召集貝勒及官員,憤怒地指責阿敏和碩讬“不盡忠為國”,並對這一事件表示深切的哀歎。
六月初四日,當阿敏抵達沈陽時,皇太極命令貝勒及官員不得入城,隻能在城外十五裏的地方紮營,隻允許士兵進入城市。隨後,皇太極開始審理阿敏的罪行,阿敏承認了自己的罪行。皇太極在想到後金軍隊的損失時,當眾流淚。
六月初七日,諸貝勒和大臣正式向皇太極報告了他們審理的阿敏的十六條罪狀。這些罪狀包括:
唆使其父遷居黑扯木地方:阿敏被認為有私心,讓父親遷居至黑扯木。
出征朝鮮時心懷異誌:在討伐朝鮮的戰役中,阿敏表現出不忠於皇太極的態度。
不滿皇太極納自己所中意之朝鮮女子:阿敏對皇太極接納自己所喜歡的朝鮮女子不滿,迫使皇太極將次女賜給冷格裏。
感慨自己生而為人,羨慕山上的樹或石:阿敏表達了對皇太極的不滿,甚至暗示自己寧願不是人。
串通並包庇科爾沁奧巴:阿敏被認為與科爾沁部的奧巴有過勾結。
擅自與巴林部塞特爾聯姻:阿敏未經批準與蒙古巴林部的塞特爾聯姻,並因此對皇太極未能幫助召回其在巴林部生活的養女表示不滿。
擅自放棄分配開墾的靖遠堡一帶:阿敏未經過批準便放棄了靖遠堡一帶的土地,搬去了黑扯木。
自稱夢見被努爾哈赤鞭撻:阿敏聲稱自己夢見過努爾哈赤鞭打自己,而有一條黃蛇保護著他,這被認為是不軌之心的表現。
阿敏留守期間懈怠防守,專注狩獵:阿敏在留守期間忽視了軍事防禦,而專注於打獵。
要求嶽讬、豪格先行班師後以見君之禮見自己:阿敏要求嶽讬和豪格以見君之禮見自己。
對皇太極召還其弟濟爾哈朗不滿:阿敏對皇太極召回濟爾哈朗感到不滿,並堅持要求濟爾哈朗與他一同駐守。
抵達永平時對隻張一蓋來迎接他不滿:阿敏對迎接儀式不滿意,認為皇太極隻張一蓋來迎接自己。
駐紮永平時對皇太極恩養降民的政策不滿:阿敏反對皇太極對投降的漢人實行仁政。
無故掠奪漢人並分給八和碩貝勒為奴:阿敏在關內無故掠奪漢人,並將他們分給八和碩貝勒為奴。
在永平強娶喀喇沁部兩女子:阿敏在永平強行娶了喀喇沁部的兩名女子。
在明軍圍困灤州時隻派一二百單弱之兵往救,在灤州失守後隻與自己的兒子與部下商量而不聽碩讬等貝勒、大臣的勸阻,倉皇棄城逃走並屠戮永平、遷安二城官民,隻顧財物,不顧士卒:阿敏在明軍圍困灤州時,僅派出少量兵力救援,並在灤州失守後,不顧碩讬等人的勸阻,倉皇棄城逃走,並屠殺永平、遷安兩城的官民。
皇太極命令嶽讬宣讀這些罪狀。隨後,諸貝勒和大臣請求將阿敏處死,但皇太極不忍心這麽做,隻下令將阿敏幽禁,並剝奪了他所有的財產和權力,隻留給阿敏六所莊園、兩個園林、乳母等二十人、五百隻羊、二十頭乳牛和食用牛,以及他的兒子洪科退(宏科泰)也受到了同樣的處罰。
在接下來的幾年裏,有人請求釋放阿敏,但皇太極沒有同意。直到崇德五年(1640年)十一月十六日,阿敏死於幽禁之所。
結語
愛新覺羅·阿敏的一生是輝煌與悲劇交織的故事。他既是後金時期的傑出將領,也是清朝初期的重要人物之一。然而,權力鬥爭和個人野心最終導致了他的失敗和悲慘結局。阿敏的故事不僅反映了個人命運的起伏,也揭示了清朝早期政治格局的變化。
愛新覺羅·阿敏的早年戰功為他在後金政權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阿敏與努爾哈赤的長子褚英一同率領五千兵馬攻打烏拉部的宜罕山城(位於今天的吉林省吉林市龍潭山城)。在這場戰鬥中,他們不僅取得了勝利,還斬殺了上千敵人,繳獲了三百副盔甲,並俘虜了大量的人口。這場戰役是阿敏首次在戰場上嶄露頭角,展示了他卓越的軍事才能和領導力。
然而,就在第二年,即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阿敏的父親舒爾哈齊以及哥哥阿爾通阿和弟弟紮薩克圖因涉嫌謀反努爾哈赤而遭到懲處,兄弟二人被殺,父親舒爾哈齊被囚禁直至去世。據說阿敏也被卷入了這次事件之中,努爾哈赤原本想要處決阿敏,但在努爾哈赤的其他兒子如褚英、代善、皇太極等人的懇求下,阿敏最終得以幸免於難,但被剝奪了一半的部屬。
在舒爾哈齊去世後,努爾哈赤收養了阿敏,並給他增加了一些部屬,組建了一個新的旗——藍(青)旗,並交由阿敏統領。這標誌著阿敏開始在後金政權中擔任重要的軍事職務。
到了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正月,阿敏再次隨同努爾哈赤征討烏拉部。當時,烏拉部首領布占泰率領三萬大軍前來迎戰。麵對如此龐大的敵軍,努爾哈赤感到猶豫不決,而此時阿敏和其他幾位貝勒如代善等則認為應當果斷出擊。阿敏直言道:“布占泰都出來了,我們卻丟下他不戰,將如何是好?”努爾哈赤聽從了阿敏的建議,決定發動進攻。在阿敏等人的堅決主張下,努爾哈赤指揮大軍一舉攻克了烏拉城,徹底消滅了烏拉部,這場勝利極大地增強了後金的實力和聲望。
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努爾哈赤正式創立了八旗製度,這是滿洲社會和軍事組織的一項重大改革。在這個新的體製下,阿敏被任命為鑲藍旗的旗主貝勒。
二、天命時期
天命元年(1616年),努爾哈赤稱汗並建立了後金政權。阿敏在此時被封為和碩貝勒,與代善、莽古爾泰、皇太極並稱為四大貝勒,共同執掌國政。在四大貝勒中,阿敏按年齡排序被稱為二貝勒。阿敏在這一時期不僅是一位軍事將領,還是一位重要的政治領袖,參與了許多關鍵決策。
天命四年(1619年)三月,明朝發動了針對努爾哈赤的四路大軍進行圍剿。麵對這一嚴峻挑戰,阿敏與努爾哈赤及其他貝勒們率軍迎戰。在薩爾滸之戰中,阿敏等人首先擊潰了西路明軍,緊接著在尚間崖擊敗了北路明軍。隨後,他們在阿布達裏岡設伏,成功擊敗了東路明軍,並殺死了明軍總兵劉綎。在這一係列戰鬥中,阿敏展現了出色的軍事才能和果敢的決策能力。接著,阿敏與扈爾漢擊敗了明軍遊擊喬一琦,喬一琦逃往固拉庫崖並與朝鮮都元帥薑弘立會合。在富察布陣的朝鮮軍隊被阿敏和其他貝勒們 大 敗 ,薑弘立被迫投降,而喬一琦最終自縊身亡。同年八月,阿敏跟隨努爾哈赤徹底滅亡了葉赫部。
天命六年(1621年)三月,阿敏再次隨努爾哈赤出征,成功攻克了沈陽和遼陽。同年十一月,阿敏率兵五千人出征明將毛文龍。十二月,阿敏跨過結冰的鴨綠江進入朝鮮,夜襲毛文龍駐地,在朝鮮宣川郡之林畔館斬殺了毛文龍的守將及士兵一千五百人,毛文龍僥幸逃脫。
天命十一年(1626年)四月,阿敏率軍征討內喀爾喀巴林部,攻取了該部的屯寨。同年八月,努爾哈赤去世,阿敏與莽古爾泰在代善的倡議下推舉四貝勒皇太極為新的汗。在此過程中,阿敏試圖拉攏其弟濟爾哈朗共同獨立,但遭到了濟爾哈朗的勸阻。阿敏甚至向皇太極表示,盡管他支持皇太極即位,但希望即位後能夠讓他出居外藩,這種言論引起了皇太極的不滿與擔憂。同年十月,阿敏與代善等人討伐內喀爾喀紮魯特部,成功俘虜了該部的許多部眾。然而,在這一過程中,阿敏的行為舉止異常,甚至在向代善報捷時對其出言不遜,盡管代善選擇了寬容的態度回應。
三、天聰時期
天聰元年(1627年)正月初八日,阿敏被派往朝鮮,開始了丁卯之役。與貝勒嶽讬、濟爾哈朗、阿濟格、杜度等人一道,阿敏率軍渡過了鴨綠江,迅速攻克了義州,並分兵直搗毛文龍在陸地上的根據地鐵山。由於毛文龍本人在海島上,阿敏沒有繼續追擊,而是轉向進攻朝鮮本土。後金軍隊接連攻克定州、安州和平壤等地。在進軍至中和時,朝鮮國王李倧派遣使者求和。阿敏與其他貝勒在答複書中列舉了朝鮮的七項罪狀。二月初五日,後金軍隊抵達黃州,李倧再次派遣使者請求停戰。阿敏希望繼續進攻朝鮮首都漢城,而其他貝勒則主張等待朝鮮大臣的到來後結盟撤軍。總兵李永芳勸說阿敏暫時駐紮等待朝鮮大臣的到來,但阿敏對此表示憤怒。最終,在嶽讬等人的努力下,阿敏勉強同意等待朝鮮大臣的到來,並於三月初三日與朝鮮簽訂了江都之盟。在返回沈陽的路上,阿敏不顧其他貝勒的反對,縱兵掠奪了三天,並在平壤簽訂了更為苛刻的條約。凱旋歸來的阿敏受到了皇太極的熱烈歡迎,並被授予了榮譽。
天聰三年(1629年)閏四月,阿敏娶了蒙古巴林部的塞特爾台吉為妻,並邀請皇太極到他的府邸慶祝。阿敏將巴林部贈送的禮物轉贈給了皇太極和他的妻子哲哲。
天聰四年(1630年)三月初一日,皇太極回到後金,留守沈陽的阿敏前往遼河迎接。三月初十日,阿敏被命令與貝勒碩讬率領五千人馬駐守遵化、永平、遷安、灤州四城。到達永平後,阿敏認為駐軍力量不足,難以抵禦敵軍。他采取了強硬措施,要求當地百姓剃發,否則處死。五月,明朝派遣孫承宗督軍攻打灤州。阿敏派遣數百人支援,但明軍攻勢猛烈,灤州守將圖爾格等人無法堅守,不得不棄城而逃。明軍緊隨其後,後金軍損失慘重。五月十三日,阿敏命令遵化守將察哈喇等人也棄城撤離,並下令屠殺永平、遷安兩城的明朝降官及男丁,他們的家屬被分給後金將士為奴。阿敏帶領剩餘部隊連夜撤退,未能有效部署 墊 後,導致後金軍遭受明軍的伏擊,損失約二百名士兵。明朝方麵的統計顯示,共有三千二百餘名後金士兵在這一係列戰鬥中喪生。
阿敏的這些行為引發了皇太極的不滿,尤其是在處理朝鮮問題 和 遵 永 四 城防守上的決策失誤,這為後來阿敏被控罪行埋下了伏筆。
四、幽禁至死
就在阿敏棄守永平、遷安、遵化、灤州四城的同一天,皇太極派杜度率領一千名士兵增援永平,並告誡阿敏不得以捉拿奸細為由騷擾百姓,必須愛護民眾,以便將來可以招降更多的漢人。皇太極還向守將高鴻中、寧完我保證,在後金軍隊耕種收獲之後,他會親自率領大軍前來支援。然而,不久之後,皇太極得知了阿敏棄城屠殺平民的消息。天聰四年(1631年)五月二十三日,皇太極召集貝勒及官員,憤怒地指責阿敏和碩讬“不盡忠為國”,並對這一事件表示深切的哀歎。
六月初四日,當阿敏抵達沈陽時,皇太極命令貝勒及官員不得入城,隻能在城外十五裏的地方紮營,隻允許士兵進入城市。隨後,皇太極開始審理阿敏的罪行,阿敏承認了自己的罪行。皇太極在想到後金軍隊的損失時,當眾流淚。
六月初七日,諸貝勒和大臣正式向皇太極報告了他們審理的阿敏的十六條罪狀。這些罪狀包括:
唆使其父遷居黑扯木地方:阿敏被認為有私心,讓父親遷居至黑扯木。
出征朝鮮時心懷異誌:在討伐朝鮮的戰役中,阿敏表現出不忠於皇太極的態度。
不滿皇太極納自己所中意之朝鮮女子:阿敏對皇太極接納自己所喜歡的朝鮮女子不滿,迫使皇太極將次女賜給冷格裏。
感慨自己生而為人,羨慕山上的樹或石:阿敏表達了對皇太極的不滿,甚至暗示自己寧願不是人。
串通並包庇科爾沁奧巴:阿敏被認為與科爾沁部的奧巴有過勾結。
擅自與巴林部塞特爾聯姻:阿敏未經批準與蒙古巴林部的塞特爾聯姻,並因此對皇太極未能幫助召回其在巴林部生活的養女表示不滿。
擅自放棄分配開墾的靖遠堡一帶:阿敏未經過批準便放棄了靖遠堡一帶的土地,搬去了黑扯木。
自稱夢見被努爾哈赤鞭撻:阿敏聲稱自己夢見過努爾哈赤鞭打自己,而有一條黃蛇保護著他,這被認為是不軌之心的表現。
阿敏留守期間懈怠防守,專注狩獵:阿敏在留守期間忽視了軍事防禦,而專注於打獵。
要求嶽讬、豪格先行班師後以見君之禮見自己:阿敏要求嶽讬和豪格以見君之禮見自己。
對皇太極召還其弟濟爾哈朗不滿:阿敏對皇太極召回濟爾哈朗感到不滿,並堅持要求濟爾哈朗與他一同駐守。
抵達永平時對隻張一蓋來迎接他不滿:阿敏對迎接儀式不滿意,認為皇太極隻張一蓋來迎接自己。
駐紮永平時對皇太極恩養降民的政策不滿:阿敏反對皇太極對投降的漢人實行仁政。
無故掠奪漢人並分給八和碩貝勒為奴:阿敏在關內無故掠奪漢人,並將他們分給八和碩貝勒為奴。
在永平強娶喀喇沁部兩女子:阿敏在永平強行娶了喀喇沁部的兩名女子。
在明軍圍困灤州時隻派一二百單弱之兵往救,在灤州失守後隻與自己的兒子與部下商量而不聽碩讬等貝勒、大臣的勸阻,倉皇棄城逃走並屠戮永平、遷安二城官民,隻顧財物,不顧士卒:阿敏在明軍圍困灤州時,僅派出少量兵力救援,並在灤州失守後,不顧碩讬等人的勸阻,倉皇棄城逃走,並屠殺永平、遷安兩城的官民。
皇太極命令嶽讬宣讀這些罪狀。隨後,諸貝勒和大臣請求將阿敏處死,但皇太極不忍心這麽做,隻下令將阿敏幽禁,並剝奪了他所有的財產和權力,隻留給阿敏六所莊園、兩個園林、乳母等二十人、五百隻羊、二十頭乳牛和食用牛,以及他的兒子洪科退(宏科泰)也受到了同樣的處罰。
在接下來的幾年裏,有人請求釋放阿敏,但皇太極沒有同意。直到崇德五年(1640年)十一月十六日,阿敏死於幽禁之所。
結語
愛新覺羅·阿敏的一生是輝煌與悲劇交織的故事。他既是後金時期的傑出將領,也是清朝初期的重要人物之一。然而,權力鬥爭和個人野心最終導致了他的失敗和悲慘結局。阿敏的故事不僅反映了個人命運的起伏,也揭示了清朝早期政治格局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