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起大落
圖海,這位清初的重要人物,其仕途可謂跌宕起伏。他的一生中既有順治帝的特別賞識與提拔,也有遭遇貶黜和冤屈的經曆。圖海早年憑借其忠愨的性格和敦篤的性情,以及出眾的才華,很快就受到了順治帝的關注。
順治二年(1645年),圖海被任命為內國史館侍讀,並兼任明史纂修官,這標誌著他正式踏入了仕途。同年,順治帝對圖海的印象極為深刻,認為他舉止穩重,有宰輔之才。順治帝想要提拔圖海,卻擔心其他人不服氣,於是采用了一種特殊的策略來測試和提拔圖海。順治帝當著眾人的麵故意說圖海應該依法處置,眾人紛紛為圖海求情,順治帝這才透露自己的真實意圖,隨即授予圖海內秘書院學士的要職。
順治十年(1653年),圖海更進一步被提升為弘文院大學士,列議政大臣,成為朝中舉足輕重的大臣之一。順治十二年(1655年),圖海因為恪盡職守而被加封為太子太保,並兼管刑部尚書事。圖海在刑部任職期間,進行了一係列有益的改革。他與姚文然一同修訂法律,廢除了明朝時期的酷刑,改善了囚犯的待遇,贏得了當時人們的廣泛讚譽。
然而,圖海的仕途並非一路順暢。順治十三年(1656年),他被革去了拜他喇布勒哈番、太子太保的職務,並降三級。兩年後的順治十五年(1658年),圖海又因為江南鄉試作弊案而受到牽連,被革去了少保、太子太保等職。順治十六年(1659年),圖海遭受了最為嚴重的打擊,因侍衛阿拉那與公額爾克戴青家奴鬥毆案,圖海被革職,家產也被籍沒。
這次處罰對圖海來說無疑是一次毀滅性的打擊,但他並未就此沉淪。順治帝在臨終前的遺言中表示圖海的情罪原本是被冤枉的,希望將來能夠給予彌補。順治帝的這番遺言,實際上是對圖海的一種肯定,也為圖海的後續仕途鋪平了道路。
康熙帝即位後,遵照順治帝的遺願,馬上授予圖海正黃旗滿洲都統的要職。這不僅標誌著圖海重新回到了朝堂,也是對他之前遭遇的一種補償。從此以後,圖海再次活躍於朝政之中,繼續為清廷效力。
二、初試鋒芒
在清初的曆史舞台上,圖海憑借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和政治智慧,逐漸嶄露頭角。清兵入關二十年後,南明政權以及各地的抗清勢力大多已被鎮壓,唯有大順軍餘部在郝搖旗、劉體純、李來亨等人的領導下,堅守在湖廣、四川、陝西三省交界地帶,成為清廷統一全國的最後一塊絆腳石。
為了徹底平息這塊抗清據點,清廷在康熙元年(1662年)九月下令三省各抽調三萬綠營官兵,加上西安駐防的八旗兵,組成強大的會剿部隊。麵對清軍的強勢進攻,郝搖旗等領導的大順軍餘部進行了英勇反抗。在次年七月下旬的彝陵之戰中,大順軍重創了湖廣總督董學禮的部隊。隨後,他們又集結七萬人的兵力進攻駐紮在四川巫山縣境內的湖廣、四川總督李國英部,清軍在戰鬥中處於不利地位。
在這種情況下,清廷決定加強力量,任命圖海為定西將軍,與靖西將軍都統穆裏瑪共同率領禁旅從京師出發,前往前線征剿。圖海到達前線後,與李國英、提督鄭蛟麟、總兵俞奮起、於大海等清軍將領聯手,實行連營圍困戰術。大順軍趁清軍立足未穩之際,以三千餘人的兵力襲擊了俞奮起的營地,圖海得知消息後立即親自率兵迎擊,成功擊敗了對方。但由於雙方實力差距懸殊,大順軍各部最終被圍困在湖廣興山縣一帶,相繼失敗。
十二月底,清軍攻破了大順軍的陳家坡大營,導致劉體純自縊身亡。緊接著,農民軍的另一個據點黃草坪也被攻陷,郝搖旗等將領被俘並英勇犧牲。隻有李來亨孤軍奮戰,憑借茅麓山的險峻地形繼續抵抗。麵對二十萬清軍的強大攻勢,圖海采取了長期圍困的策略,切斷了農民軍的糧道和支援,迫使農民軍陷入絕境。到了康熙三年(1664年),李來亨下令燒毀山寨,闔門自焚,壯烈殉國。
在這一係列的戰鬥中,圖海展現了出色的軍事指揮才能,不僅有效地指揮清軍取得了勝利,而且在處理俘虜方麵也采取了嚴厲措施。十月,圖海與穆裏瑪等下令將俘獲的六千餘名大順軍餘部成員盡數處決,並帶著三千餘名俘虜及八千餘名投降的士兵凱旋回京。
圖海的出色表現得到了清廷的高度認可。康熙六年(1667年),他被晉升為弘文院大學士,加世職為一等輕車都尉,並擔任《世祖章皇帝實錄》的纂修總裁官。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圖海多次受命參與重要事務,包括參與曆法的檢驗和重犯的審判,均表現出色,深得康熙帝的信任和讚賞。
康熙九年(1670年),圖海改任中和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權勢顯赫。他在政治和軍事上的才幹,使他在大學士中位列第三,後晉居第二。康熙十一年(1672年)七月,他又被加封為太子太傅。
三、平察哈爾
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廷麵臨著一場嚴峻的考驗。先是平南王尚可喜以年老為由請求歸遼東,而後平西王吳三桂也提出了撤藩的要求,實際上是在試探朝廷的態度。在朝堂的討論中,圖海和其他多數大臣一樣,擔心撤藩可能會引發叛亂,因此主張謹慎行事。然而,康熙帝認為如果不及時處理藩王問題,可能會帶來更大的隱患,最終決定撤藩。同年十二月,吳三桂果然發起了叛亂。
次年三月,耿精忠響應吳三桂,叛亂局勢迅速擴大。為了應對這場危機,康熙帝命令圖海管理戶部事務,負責籌集軍餉。盡管圖海本已因病請求卸任,但在這個關鍵時刻,他義不容辭地承擔起了重任。為了避免在征集軍餉的過程中加重百姓的負擔,圖海還特意提出要求,禁止任何額外的攤派和非法征收,以確保軍餉的籌集不會損害民眾利益。
正當清廷全力以赴準備平叛時,察哈爾王布爾尼也趁機起兵作亂,形勢緊迫。康熙帝考慮到京師的禁軍已經南下,京城防守空虛,急需派一位有能力的大臣去平定察哈爾。在孝莊太皇太後的推薦下,康熙帝任命圖海為副將軍,隨同撫遠大將軍多羅信郡王鄂紮一同出征。
當時,京師已經沒有足夠的兵力可供調遣,圖海便奏請選拔八旗家奴中的健勇者,迅速組建了一支數萬人的軍隊。圖海帶領這支臨時組成的隊伍,晝夜兼程,不許停留,快速向察哈爾進發。途中,圖海允許家奴們在所經過的地方進行搶掠,以此激勵士氣,同時也解決了軍需問題。
四月二十二日,清軍抵達達祿,布爾尼早已在此設下埋伏,準備迎戰。鄂紮命令圖海和吳丹率輕騎兵迎戰,洪世祿則率領左翼搜山。戰鬥中,布爾尼派出的伏兵一度使土默特兵陷入混亂,但圖海等人迅速調整部署,分兵奮擊,最終擊敗了敵軍。布爾尼又派出四百騎兵繼續作戰,圖海率軍力戰,同時激勵士兵說,察哈爾是元朝的繼承者,擁有豐富的財寶,如果能夠奪取,將能獲得巨大的財富。士兵們聽後士氣大振,戰鬥中以一當百,迅速擊潰了布爾尼的部隊。
布爾尼隨後調動所有兵力進行最後的抵抗,但圖海指揮下的清軍依然保持著高昂的鬥誌,連續 重 擊 叛軍,最終迫使布爾尼兄弟僅帶著三十騎逃竄。在紮魯特境內貴蘇特,布爾尼兄弟被前來會剿的蒙古科爾沁額駙沙津斬殺,至此,察哈爾的叛亂被平定。
圖海在平定察哈爾的過程中展現出了非凡的軍事才能,他利用臨時集結的、未經訓練的家奴部隊,戰勝了布爾尼的精銳蒙古騎兵。盡管這種方式違反了傳統“兵 貴 紀 律”的原則,但在當時的情況下,確實是一種有效的應急措施。圖海也因此立下了大功,被晉封為一等男爵。
四、降王輔臣
康熙十五年(1676年),陝西提督王輔臣占據平涼城反叛,響應吳三桂的叛亂。清廷對此極為重視,康熙帝派定西大將軍、貝勒董鄂率兵攻打平涼,但久攻不下。麵對這一僵局,康熙帝決定派圖海為撫遠大將軍,率領大軍急赴陝西。
圖海抵達平涼後,首先整頓軍紀,明確了獎懲製度,這使得軍威大振,也讓叛軍感到畏懼。諸將請求趁勢攻城,但圖海卻選擇了不同的策略。他認為應該先招降後攻城,以此來體現仁義之師的精神。他對部下說:“我們憑借皇上的天威討伐逆賊,不用擔心無法攻克。但想到城中數十萬生靈,都是朝廷的赤子,如今慘遭叛賊劫掠,覆巢之下,殺戮必然慘重。等待他們主動投降歸誠,更能體現聖主好生之德。”
圖海的這一策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城中軍民深受感動,許多人自願出城投降,叛軍的士氣也隨之瓦解。在未開戰之前,圖海就通過心理戰術削弱了敵軍的戰鬥力。
為了盡快解決平涼問題,圖海與總兵官孫思克等巡視了虎山墩。虎山墩位於平涼城北,是通往西北的餉道,控製此地對於攻打平涼至關重要。圖海認識到這一點後,立即指揮軍隊展開攻擊。正當巡視過程中,王輔臣的萬餘兵馬突然出現,列陣迎戰。圖海迅速指揮軍隊分路還擊,從巳時一直激戰到午時,最終奪得了虎山墩,平涼全城盡在其俯視之下。隨後,圖海下令炮擊城中王輔臣的軍營,這讓城中的軍民都陷入了恐慌。
六月初一,圖海占據虎山墩,斷絕了平涼的餉道,並派參議道周昌進城招撫王輔臣。周昌,即周培公,曾以七品官的身份輔佐振武將軍吳丹,此次主動向圖海獻策招撫王輔臣。周昌與王輔臣的總兵官黃九疇、布政使龔榮遇都是老鄉,他們多次勸說王輔臣投降,並秘密向周昌通報情況。周昌將這些信息報告給了圖海,圖海決定采取招降的策略。
王輔臣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派副將謝天恩隨周昌出城乞降。圖海立即上奏康熙帝,康熙帝下令頒布赦令,予以撫慰。圖海再次派周昌入城宣詔,王輔臣隨後派布政使龔榮遇等率士民至清軍大營,獻上軍民冊,並上交吳三桂頒發的敕書和印劄。圖海發現王輔臣並未親自出降,判斷他仍然心存疑慮,於是再次派周昌及前鋒侍衛保定圖海之侄入城,對其進行勸說。最終,在圖海的耐心勸說下,王輔臣決定親自前往圖海的軍營,剃發歸降。
圖海命令副都統吳丹率數騎入城安撫,秋毫無犯,這讓平涼城的百姓得以避免進一步的戰爭苦難。圖海還命令地方官賑濟窮人,掩埋屍體,安置流亡者,從而穩定了當地的局勢。平涼城的收複極大地促進了西北局勢的好轉。隨後,圖海派遣將軍佛尼勒、提督張勇、王進寶等追擊叛軍,在多次戰鬥中取得了勝利,最終平定了關隴地區。
五、平定三藩
在平定三藩的過程中,圖海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當時,漢中、興安等地仍在叛軍手中,而平涼、慶陽等初定之地人心不穩。因此,圖海奏請分兵防守各關隘,並另派一軍會同其他軍隊征剿湖廣地區的叛軍。
康熙十六年(1677年),圖海開始采取行動。三月至四月間,他成功招撫了韓城的叛軍,並在五盤山、喬家山、塘坊廟、芭蕉園等地擊敗了叛軍,收複了塔什堡。
到了康熙十七年(1678年),隨著吳三桂在衡陽稱帝,他的勢力開始走向衰落。同年秋天,吳三桂去世,這標誌著叛軍的最後掙紮也宣告失敗。清軍抓住機會,在湖南展開了大規模反攻,叛軍從此一蹶不振。
在這一階段,鎮武將軍佛尼勒、副都統吳丹等在牛頭山、香泉等地擊敗了叛軍。四川總督周有德、副都統覺和托等也在秦嶺擊敗叛軍,恢複了潼關堡五寨。
到了康熙十八年(1679年),圖海的任務變得更加緊迫。二月,康熙帝命令圖海迅速消滅進犯寶雞的叛軍,恢複漢中、興安等地。九月,圖海分兵四路,對漢中、興安等地發起攻勢。他自己率領將軍佛尼勒等從興安出發,總兵官程福亮為後援,駐守舊縣關;將軍畢力克圖、提督孫思克等從略陽出發,西寧總兵朱衣克為後援,駐守西河;將軍王進寶等從棧道進發,延綏總兵高孟為後援,駐守寶雞;提督趙良棟則從徽州的巴都山進兵。
十月,圖海軍抵達鎮安縣,分兩路進剿。在火神廟遭遇叛軍總兵王遇隆等人的抵抗,圖海軍擊敗了他們,隨後渡過幹玉河,奪下梁河關,迫使叛軍逃入四川。與此同時,王進寶收複了漢中,趙良棟收複了徽縣、略陽,畢力克圖收複了成縣、階州。十一月,圖海軍收複興安,並繼續收複了平利、紫陽、石泉、洵陽、白河以及湖廣的竹山、竹溪、上津等縣。至此,陝西全省基本上回到了清廷的掌控之中。
隨著陝西的穩定,圖海的戰績也得到了朝廷的認可。不久,康熙帝命令圖海率領一半的大軍屯駐鳳翔,負責防守陝西全省。另一半軍隊則由吳丹等統領,負責督運糧餉。十二月,圖海上疏請求撥發一千人,由署副都統鄂克濟哈等統領,駐守漢中等要地,這一請求也得到了批準。
漢中、興安的收複為清廷收複四川創造了有利條件。康熙十九年(1680年)正月,康熙帝指示議政大臣等,強調滿洲大兵作為後援的重要性。於是,圖海被命令前往漢中,接濟進蜀諸軍的糧餉。九月,為了消滅降而複叛的譚弘,清廷命令總督哈占從保寧出擊,圖海則奉命派遣軍隊作為聲援,分散敵軍的注意力。同月,圖海還在漢中三河口破獲了清廷通緝多年的“朱三太子案”的要犯楊起隆。
六、壽終正寢
康熙二十年(1681年),圖海的晚年生活和最終離世,標誌著他輝煌一生的落幕。這一年正月,圖海得知叛軍正在全力進攻四川敘州等地,請求率兵前往援助。然而,康熙帝考慮到圖海年事已高且身體欠佳,認為他已經不適合長途跋涉和征戰,於是安排其他將領前往支援,並命令圖海繼續駐守漢中,負責秦蜀的防守。
長期的征戰和辛勞使圖海的身體狀況日益惡化。康熙帝對此深感關切,於是在七月下達諭旨,命令圖海攜帶大將軍的敕印返回京師。十月,圖海回到京城,康熙帝親自在乾清門召見他,並對他進行了嘉獎和慰勞。
十二月初十,圖海因病重而請求退休,但康熙帝仍盡力挽留。然而,僅僅九天之後,即十二月十九日(1682年1月27日),圖海病逝。康熙帝得知消息後,命令大臣和侍衛前往圖海家中進行祭奠,並賜予圖海家人白銀三千兩及蟒緞鞍馬作為慰問。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朝廷為圖海舉行了隆重的祭葬儀式,並追贈他為“文襄”諡號。同年六月,圖海的兒子諾敏繼承了他的三等公爵位。十一月,《清太宗實錄》編纂完成,由於圖海曾擔任該書的監修總裁官,朝廷特別追敘加贈他為少保,仍兼太子太傅。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五月,康熙帝親自撰寫碑文,表彰圖海一生的功績。這篇碑文不僅記錄了圖海的事跡,也是對其忠誠和才能的最高讚譽。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九月,圖海的妻子去世,康熙帝特地派遣官員前往家中進行祭奠。
到了雍正二年(1724年),圖海再次被追贈為一等忠達公,並被允許配享太廟,這是對一位大臣最高的榮譽。不久之後,朝廷下令為圖海建立祠堂並樹立碑文,規定每年春秋兩季都要進行祭祀,以紀念他的功勳。
結語
圖海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不僅是清朝初期最傑出的將領之一,也是滿洲貴族中罕見的知識分子。通過一係列的軍事勝利和平定叛亂,圖海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和忠誠,為清朝的穩定與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的名字至今仍被後人銘記,成為了一段不可磨滅的曆史記憶。
圖海,這位清初的重要人物,其仕途可謂跌宕起伏。他的一生中既有順治帝的特別賞識與提拔,也有遭遇貶黜和冤屈的經曆。圖海早年憑借其忠愨的性格和敦篤的性情,以及出眾的才華,很快就受到了順治帝的關注。
順治二年(1645年),圖海被任命為內國史館侍讀,並兼任明史纂修官,這標誌著他正式踏入了仕途。同年,順治帝對圖海的印象極為深刻,認為他舉止穩重,有宰輔之才。順治帝想要提拔圖海,卻擔心其他人不服氣,於是采用了一種特殊的策略來測試和提拔圖海。順治帝當著眾人的麵故意說圖海應該依法處置,眾人紛紛為圖海求情,順治帝這才透露自己的真實意圖,隨即授予圖海內秘書院學士的要職。
順治十年(1653年),圖海更進一步被提升為弘文院大學士,列議政大臣,成為朝中舉足輕重的大臣之一。順治十二年(1655年),圖海因為恪盡職守而被加封為太子太保,並兼管刑部尚書事。圖海在刑部任職期間,進行了一係列有益的改革。他與姚文然一同修訂法律,廢除了明朝時期的酷刑,改善了囚犯的待遇,贏得了當時人們的廣泛讚譽。
然而,圖海的仕途並非一路順暢。順治十三年(1656年),他被革去了拜他喇布勒哈番、太子太保的職務,並降三級。兩年後的順治十五年(1658年),圖海又因為江南鄉試作弊案而受到牽連,被革去了少保、太子太保等職。順治十六年(1659年),圖海遭受了最為嚴重的打擊,因侍衛阿拉那與公額爾克戴青家奴鬥毆案,圖海被革職,家產也被籍沒。
這次處罰對圖海來說無疑是一次毀滅性的打擊,但他並未就此沉淪。順治帝在臨終前的遺言中表示圖海的情罪原本是被冤枉的,希望將來能夠給予彌補。順治帝的這番遺言,實際上是對圖海的一種肯定,也為圖海的後續仕途鋪平了道路。
康熙帝即位後,遵照順治帝的遺願,馬上授予圖海正黃旗滿洲都統的要職。這不僅標誌著圖海重新回到了朝堂,也是對他之前遭遇的一種補償。從此以後,圖海再次活躍於朝政之中,繼續為清廷效力。
二、初試鋒芒
在清初的曆史舞台上,圖海憑借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和政治智慧,逐漸嶄露頭角。清兵入關二十年後,南明政權以及各地的抗清勢力大多已被鎮壓,唯有大順軍餘部在郝搖旗、劉體純、李來亨等人的領導下,堅守在湖廣、四川、陝西三省交界地帶,成為清廷統一全國的最後一塊絆腳石。
為了徹底平息這塊抗清據點,清廷在康熙元年(1662年)九月下令三省各抽調三萬綠營官兵,加上西安駐防的八旗兵,組成強大的會剿部隊。麵對清軍的強勢進攻,郝搖旗等領導的大順軍餘部進行了英勇反抗。在次年七月下旬的彝陵之戰中,大順軍重創了湖廣總督董學禮的部隊。隨後,他們又集結七萬人的兵力進攻駐紮在四川巫山縣境內的湖廣、四川總督李國英部,清軍在戰鬥中處於不利地位。
在這種情況下,清廷決定加強力量,任命圖海為定西將軍,與靖西將軍都統穆裏瑪共同率領禁旅從京師出發,前往前線征剿。圖海到達前線後,與李國英、提督鄭蛟麟、總兵俞奮起、於大海等清軍將領聯手,實行連營圍困戰術。大順軍趁清軍立足未穩之際,以三千餘人的兵力襲擊了俞奮起的營地,圖海得知消息後立即親自率兵迎擊,成功擊敗了對方。但由於雙方實力差距懸殊,大順軍各部最終被圍困在湖廣興山縣一帶,相繼失敗。
十二月底,清軍攻破了大順軍的陳家坡大營,導致劉體純自縊身亡。緊接著,農民軍的另一個據點黃草坪也被攻陷,郝搖旗等將領被俘並英勇犧牲。隻有李來亨孤軍奮戰,憑借茅麓山的險峻地形繼續抵抗。麵對二十萬清軍的強大攻勢,圖海采取了長期圍困的策略,切斷了農民軍的糧道和支援,迫使農民軍陷入絕境。到了康熙三年(1664年),李來亨下令燒毀山寨,闔門自焚,壯烈殉國。
在這一係列的戰鬥中,圖海展現了出色的軍事指揮才能,不僅有效地指揮清軍取得了勝利,而且在處理俘虜方麵也采取了嚴厲措施。十月,圖海與穆裏瑪等下令將俘獲的六千餘名大順軍餘部成員盡數處決,並帶著三千餘名俘虜及八千餘名投降的士兵凱旋回京。
圖海的出色表現得到了清廷的高度認可。康熙六年(1667年),他被晉升為弘文院大學士,加世職為一等輕車都尉,並擔任《世祖章皇帝實錄》的纂修總裁官。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圖海多次受命參與重要事務,包括參與曆法的檢驗和重犯的審判,均表現出色,深得康熙帝的信任和讚賞。
康熙九年(1670年),圖海改任中和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權勢顯赫。他在政治和軍事上的才幹,使他在大學士中位列第三,後晉居第二。康熙十一年(1672年)七月,他又被加封為太子太傅。
三、平察哈爾
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廷麵臨著一場嚴峻的考驗。先是平南王尚可喜以年老為由請求歸遼東,而後平西王吳三桂也提出了撤藩的要求,實際上是在試探朝廷的態度。在朝堂的討論中,圖海和其他多數大臣一樣,擔心撤藩可能會引發叛亂,因此主張謹慎行事。然而,康熙帝認為如果不及時處理藩王問題,可能會帶來更大的隱患,最終決定撤藩。同年十二月,吳三桂果然發起了叛亂。
次年三月,耿精忠響應吳三桂,叛亂局勢迅速擴大。為了應對這場危機,康熙帝命令圖海管理戶部事務,負責籌集軍餉。盡管圖海本已因病請求卸任,但在這個關鍵時刻,他義不容辭地承擔起了重任。為了避免在征集軍餉的過程中加重百姓的負擔,圖海還特意提出要求,禁止任何額外的攤派和非法征收,以確保軍餉的籌集不會損害民眾利益。
正當清廷全力以赴準備平叛時,察哈爾王布爾尼也趁機起兵作亂,形勢緊迫。康熙帝考慮到京師的禁軍已經南下,京城防守空虛,急需派一位有能力的大臣去平定察哈爾。在孝莊太皇太後的推薦下,康熙帝任命圖海為副將軍,隨同撫遠大將軍多羅信郡王鄂紮一同出征。
當時,京師已經沒有足夠的兵力可供調遣,圖海便奏請選拔八旗家奴中的健勇者,迅速組建了一支數萬人的軍隊。圖海帶領這支臨時組成的隊伍,晝夜兼程,不許停留,快速向察哈爾進發。途中,圖海允許家奴們在所經過的地方進行搶掠,以此激勵士氣,同時也解決了軍需問題。
四月二十二日,清軍抵達達祿,布爾尼早已在此設下埋伏,準備迎戰。鄂紮命令圖海和吳丹率輕騎兵迎戰,洪世祿則率領左翼搜山。戰鬥中,布爾尼派出的伏兵一度使土默特兵陷入混亂,但圖海等人迅速調整部署,分兵奮擊,最終擊敗了敵軍。布爾尼又派出四百騎兵繼續作戰,圖海率軍力戰,同時激勵士兵說,察哈爾是元朝的繼承者,擁有豐富的財寶,如果能夠奪取,將能獲得巨大的財富。士兵們聽後士氣大振,戰鬥中以一當百,迅速擊潰了布爾尼的部隊。
布爾尼隨後調動所有兵力進行最後的抵抗,但圖海指揮下的清軍依然保持著高昂的鬥誌,連續 重 擊 叛軍,最終迫使布爾尼兄弟僅帶著三十騎逃竄。在紮魯特境內貴蘇特,布爾尼兄弟被前來會剿的蒙古科爾沁額駙沙津斬殺,至此,察哈爾的叛亂被平定。
圖海在平定察哈爾的過程中展現出了非凡的軍事才能,他利用臨時集結的、未經訓練的家奴部隊,戰勝了布爾尼的精銳蒙古騎兵。盡管這種方式違反了傳統“兵 貴 紀 律”的原則,但在當時的情況下,確實是一種有效的應急措施。圖海也因此立下了大功,被晉封為一等男爵。
四、降王輔臣
康熙十五年(1676年),陝西提督王輔臣占據平涼城反叛,響應吳三桂的叛亂。清廷對此極為重視,康熙帝派定西大將軍、貝勒董鄂率兵攻打平涼,但久攻不下。麵對這一僵局,康熙帝決定派圖海為撫遠大將軍,率領大軍急赴陝西。
圖海抵達平涼後,首先整頓軍紀,明確了獎懲製度,這使得軍威大振,也讓叛軍感到畏懼。諸將請求趁勢攻城,但圖海卻選擇了不同的策略。他認為應該先招降後攻城,以此來體現仁義之師的精神。他對部下說:“我們憑借皇上的天威討伐逆賊,不用擔心無法攻克。但想到城中數十萬生靈,都是朝廷的赤子,如今慘遭叛賊劫掠,覆巢之下,殺戮必然慘重。等待他們主動投降歸誠,更能體現聖主好生之德。”
圖海的這一策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城中軍民深受感動,許多人自願出城投降,叛軍的士氣也隨之瓦解。在未開戰之前,圖海就通過心理戰術削弱了敵軍的戰鬥力。
為了盡快解決平涼問題,圖海與總兵官孫思克等巡視了虎山墩。虎山墩位於平涼城北,是通往西北的餉道,控製此地對於攻打平涼至關重要。圖海認識到這一點後,立即指揮軍隊展開攻擊。正當巡視過程中,王輔臣的萬餘兵馬突然出現,列陣迎戰。圖海迅速指揮軍隊分路還擊,從巳時一直激戰到午時,最終奪得了虎山墩,平涼全城盡在其俯視之下。隨後,圖海下令炮擊城中王輔臣的軍營,這讓城中的軍民都陷入了恐慌。
六月初一,圖海占據虎山墩,斷絕了平涼的餉道,並派參議道周昌進城招撫王輔臣。周昌,即周培公,曾以七品官的身份輔佐振武將軍吳丹,此次主動向圖海獻策招撫王輔臣。周昌與王輔臣的總兵官黃九疇、布政使龔榮遇都是老鄉,他們多次勸說王輔臣投降,並秘密向周昌通報情況。周昌將這些信息報告給了圖海,圖海決定采取招降的策略。
王輔臣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派副將謝天恩隨周昌出城乞降。圖海立即上奏康熙帝,康熙帝下令頒布赦令,予以撫慰。圖海再次派周昌入城宣詔,王輔臣隨後派布政使龔榮遇等率士民至清軍大營,獻上軍民冊,並上交吳三桂頒發的敕書和印劄。圖海發現王輔臣並未親自出降,判斷他仍然心存疑慮,於是再次派周昌及前鋒侍衛保定圖海之侄入城,對其進行勸說。最終,在圖海的耐心勸說下,王輔臣決定親自前往圖海的軍營,剃發歸降。
圖海命令副都統吳丹率數騎入城安撫,秋毫無犯,這讓平涼城的百姓得以避免進一步的戰爭苦難。圖海還命令地方官賑濟窮人,掩埋屍體,安置流亡者,從而穩定了當地的局勢。平涼城的收複極大地促進了西北局勢的好轉。隨後,圖海派遣將軍佛尼勒、提督張勇、王進寶等追擊叛軍,在多次戰鬥中取得了勝利,最終平定了關隴地區。
五、平定三藩
在平定三藩的過程中,圖海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當時,漢中、興安等地仍在叛軍手中,而平涼、慶陽等初定之地人心不穩。因此,圖海奏請分兵防守各關隘,並另派一軍會同其他軍隊征剿湖廣地區的叛軍。
康熙十六年(1677年),圖海開始采取行動。三月至四月間,他成功招撫了韓城的叛軍,並在五盤山、喬家山、塘坊廟、芭蕉園等地擊敗了叛軍,收複了塔什堡。
到了康熙十七年(1678年),隨著吳三桂在衡陽稱帝,他的勢力開始走向衰落。同年秋天,吳三桂去世,這標誌著叛軍的最後掙紮也宣告失敗。清軍抓住機會,在湖南展開了大規模反攻,叛軍從此一蹶不振。
在這一階段,鎮武將軍佛尼勒、副都統吳丹等在牛頭山、香泉等地擊敗了叛軍。四川總督周有德、副都統覺和托等也在秦嶺擊敗叛軍,恢複了潼關堡五寨。
到了康熙十八年(1679年),圖海的任務變得更加緊迫。二月,康熙帝命令圖海迅速消滅進犯寶雞的叛軍,恢複漢中、興安等地。九月,圖海分兵四路,對漢中、興安等地發起攻勢。他自己率領將軍佛尼勒等從興安出發,總兵官程福亮為後援,駐守舊縣關;將軍畢力克圖、提督孫思克等從略陽出發,西寧總兵朱衣克為後援,駐守西河;將軍王進寶等從棧道進發,延綏總兵高孟為後援,駐守寶雞;提督趙良棟則從徽州的巴都山進兵。
十月,圖海軍抵達鎮安縣,分兩路進剿。在火神廟遭遇叛軍總兵王遇隆等人的抵抗,圖海軍擊敗了他們,隨後渡過幹玉河,奪下梁河關,迫使叛軍逃入四川。與此同時,王進寶收複了漢中,趙良棟收複了徽縣、略陽,畢力克圖收複了成縣、階州。十一月,圖海軍收複興安,並繼續收複了平利、紫陽、石泉、洵陽、白河以及湖廣的竹山、竹溪、上津等縣。至此,陝西全省基本上回到了清廷的掌控之中。
隨著陝西的穩定,圖海的戰績也得到了朝廷的認可。不久,康熙帝命令圖海率領一半的大軍屯駐鳳翔,負責防守陝西全省。另一半軍隊則由吳丹等統領,負責督運糧餉。十二月,圖海上疏請求撥發一千人,由署副都統鄂克濟哈等統領,駐守漢中等要地,這一請求也得到了批準。
漢中、興安的收複為清廷收複四川創造了有利條件。康熙十九年(1680年)正月,康熙帝指示議政大臣等,強調滿洲大兵作為後援的重要性。於是,圖海被命令前往漢中,接濟進蜀諸軍的糧餉。九月,為了消滅降而複叛的譚弘,清廷命令總督哈占從保寧出擊,圖海則奉命派遣軍隊作為聲援,分散敵軍的注意力。同月,圖海還在漢中三河口破獲了清廷通緝多年的“朱三太子案”的要犯楊起隆。
六、壽終正寢
康熙二十年(1681年),圖海的晚年生活和最終離世,標誌著他輝煌一生的落幕。這一年正月,圖海得知叛軍正在全力進攻四川敘州等地,請求率兵前往援助。然而,康熙帝考慮到圖海年事已高且身體欠佳,認為他已經不適合長途跋涉和征戰,於是安排其他將領前往支援,並命令圖海繼續駐守漢中,負責秦蜀的防守。
長期的征戰和辛勞使圖海的身體狀況日益惡化。康熙帝對此深感關切,於是在七月下達諭旨,命令圖海攜帶大將軍的敕印返回京師。十月,圖海回到京城,康熙帝親自在乾清門召見他,並對他進行了嘉獎和慰勞。
十二月初十,圖海因病重而請求退休,但康熙帝仍盡力挽留。然而,僅僅九天之後,即十二月十九日(1682年1月27日),圖海病逝。康熙帝得知消息後,命令大臣和侍衛前往圖海家中進行祭奠,並賜予圖海家人白銀三千兩及蟒緞鞍馬作為慰問。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朝廷為圖海舉行了隆重的祭葬儀式,並追贈他為“文襄”諡號。同年六月,圖海的兒子諾敏繼承了他的三等公爵位。十一月,《清太宗實錄》編纂完成,由於圖海曾擔任該書的監修總裁官,朝廷特別追敘加贈他為少保,仍兼太子太傅。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五月,康熙帝親自撰寫碑文,表彰圖海一生的功績。這篇碑文不僅記錄了圖海的事跡,也是對其忠誠和才能的最高讚譽。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九月,圖海的妻子去世,康熙帝特地派遣官員前往家中進行祭奠。
到了雍正二年(1724年),圖海再次被追贈為一等忠達公,並被允許配享太廟,這是對一位大臣最高的榮譽。不久之後,朝廷下令為圖海建立祠堂並樹立碑文,規定每年春秋兩季都要進行祭祀,以紀念他的功勳。
結語
圖海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不僅是清朝初期最傑出的將領之一,也是滿洲貴族中罕見的知識分子。通過一係列的軍事勝利和平定叛亂,圖海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和忠誠,為清朝的穩定與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的名字至今仍被後人銘記,成為了一段不可磨滅的曆史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