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年生涯
陳玉成,原名陳丕成,出生於1837年廣西梧州府藤縣大黎裏西岸村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他的家族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時期,當時由於自然災害和社會動蕩,先祖從福建上杭遷至廣東韶州府翁源縣的楓樹井。到了清朝康熙年間,陳玉成的十世祖陳珦因不滿家鄉環境的不安定,帶領家人再次遷移,最終在廣西定居下來。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直到陳玉成的曾祖父陳文毓時,他們才在西鳳嶺腳下的西岸村落穩了根。
陳玉成的成長經曆充滿了艱辛。他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中,父母在他還很年輕的時候便去世了,留下他與祖父母相依為命。盡管如此,他的祖父陳拔蘭仍然盡力給予他最好的教育條件,在家境允許的情況下送他去私塾讀書。然而,好景不長,由於經濟上的壓力,陳玉成很快不得不輟學,開始幫助家裏分擔生活的重擔。小小年紀的他就學會了多種勞動技能,包括放牛、挑泥舂牆蓋房子等體力活,這些早期的經曆讓他深刻體會到了生活的不易。
就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過程中,陳玉成遇到了幾位對他後來產生重要影響的人物:陸海平(即後來太平天國來王陸順德)和李以文(即後來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這兩位來自附近村莊的朋友不僅成為了陳玉成童年時期的好夥伴,更是在未來共同投身於反抗清政府統治的偉大事業中並肩作戰的戰友。
同時,通過住在同一地區的大黎古盤衝胡姓人家以及他們與平南地區拜上帝教成員之間的聯係,少年時期的陳玉成接觸到了“上帝會”這一新興宗教組織,並很快成為其一員。
二、嶄露頭角
1851年初,隨著金田起義的爆發,太平天國運動正式拉開了序幕。當時年僅十四歲的陳玉成和他的家族成員一起加入了這場反清起義。在太平軍中,他最初被編入“童子兵”隊伍,並擔任了重要將領羅大綱的衛兵。盡管年齡尚小,但陳玉成展現出了非凡的勇氣和機智。當羅大綱率領部隊向北推進至永安州時,陳玉成主動徒步前往謁見,並為太平軍充當向導,引導部隊成功攻占永安。
在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即今天的南京)之後的一段時間裏,由於年紀輕小,陳玉成參與的實際戰鬥並不算多。然而,這段時期對他而言並非無所作為,而是通過學習與觀察不斷積累經驗。1853年,太平天國政權穩固後,陳玉成被任命為左四軍正典 聖 糧 ,主要負責管理糧食供應等後勤事務,這顯示了他在組織能力和責任心方麵的潛力。
到了1854年,太平天國開始了大規模西征行動,目標是擴大控製區域並向內陸省份進發。在這次戰役中,陳玉成得到了更加重要的任務——協助國宗韋俊指揮西征部隊。麵對進攻湖南還是繼續攻略湖北的選擇,年輕的陳玉成展現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堅持認為應集中力量攻克已被圍困數月之久的武昌城。這一決定最終證明了他的遠見卓識。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陳玉成采取了一係列大膽而周密的戰術部署。首先,他親自帶領一支精銳小分隊深入敵後偵察情況,發現守城清軍因長期封鎖已陷入物資短缺、士氣低落的狀態。利用這個關鍵情報,陳玉成精心策劃了一次夜間突襲行動:數百名 精 選 士兵趁著夜色掩護,使用事先準備好的繩索攀爬城牆,在城內發起突然襲擊。這次奇襲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不僅迅速突破了防守嚴密的武昌城門,還引發了清軍內部的大規模混亂,使得整座城市很快落入太平軍手中。
陳玉成此次勝利不僅標誌著個人軍事生涯的重大轉折點,也為整個太平天國帶來了巨大鼓舞。消息傳回天京後,洪秀全及楊秀清對這位年輕將領給予了極高評價,並破格提拔其為殿右三十檢點,統帥陸軍後十三軍與水營前四軍。
三、轉戰湘鄂
太平天國在1854年攻克武昌之後,陳玉成乘勝追擊,繼續向長江中遊地區擴張勢力。他首先率軍進攻黃州、孝感等地,並隨後轉向嶽州(今嶽陽)。然而,在這一係列行動中,太平軍遭遇了由曾國藩領導的湘軍頑強抵抗。特別是在爭奪嶽州的過程中,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拉鋸戰。盡管太平軍一度失去了嶽州,但陳玉成憑借智謀成功奪回該地。他采取偽裝成清軍士兵的方式,帶領少數精銳混入湘軍水師內部放火,造成對方大量船隻損失。不過,由於天氣因素及清軍增援部隊的到來,太平軍最終不得不撤退。
同年八月,隨著清軍重新占領武漢,太平軍被迫撤退至江北田家鎮一帶固守。此時,燕王秦日綱奉命巡視長江防線,與陳玉成商討對策。根據陳玉成建議,太平軍加強了田家鎮及其周邊地區的防禦工事建設,包括建立木牌水城、設置江中鐵鎖等措施以抵禦敵軍攻擊。同時,陳玉成被指派駐守蘄州,負責指揮北岸作戰。
麵對清軍三路並進的戰略布局——塔齊布領兵攻打大冶、興國;楊霈率領湖北地方武裝進攻蘄州、廣濟;以及曾國藩親自指揮水師順流而下——太平軍采取了分兵把守策略。其中,秦日綱統帥主力堅守田家鎮,而陳玉成則獨立負責蘄州方向的安全。在接下來的戰鬥中,雖然陳玉成部初期取得了一定勝利,但由於整體局勢不利,加上敵人使用特殊工具破壞了江麵障礙物,導致太平軍艦隊遭受重創。最終,在經曆了連續十天的激戰後,田家鎮失守,太平軍被迫向東轉移。
盡管如此,陳玉成並沒有因此氣餒。相反,他在後續戰鬥中表現得更加英勇無畏。例如,在保衛黃梅時,他親自上陣對抗強敵,甚至用長矛刺傷了企圖攀越城牆的塔齊布臉部。此外,在孔壟驛和雙城驛等地,陳玉成協同秦日綱多次擊敗數量占優的清軍,給對方造成了重大傷亡。此後,他又協助林啟榮防守九江,成功抵擋住了曾國藩所率湘軍主力的猛烈攻勢。
進入1855年後,為了扭轉頹勢,太平天國高層決定派遣石達開和羅大綱分別從安徽、江西方向前來支援。隨著這些增援力量的到來,太平軍士氣大振。在此背景下,陳玉成再次奉命返回湖北戰場,配合秦日綱等人發起反擊。通過一係列快速有效的軍事行動,他們不僅收複了之前失去的部分領土,還進一步擴大了控製範圍。特別是陳玉成單獨指揮的一支小股部隊,在鄂北地區取得了顯著成果,接連攻克多座城市,並對清軍高級將領形成了有效震懾。
四、馳騁蘇皖
1855年秋天,陳玉成在鄂北地區取得一係列勝利後,被調往安徽支援廬州(今合肥)的防禦,並隨後前往蕪湖解圍。同年十二月,他又接到命令向東進軍,參與鎮江解圍戰役。此時,由於他在戰場上多次立下赫赫戰功,已經被提升為 冬 官 正丞相。此次行動中,陳玉成與其他幾位重要將領如李秀成、塗鎮興等共同受燕王秦日綱指揮,從天京出發,目標是打破清軍對鎮江的包圍。
太平軍抵達棲霞、龍潭、石埠橋一帶時,遭遇了由提督餘萬清和總兵張國梁率領的清軍阻擊。經過激烈交鋒,太平軍成功突破了敵人的防線。然而,在此期間,負責鎮江防務的吳如孝試圖突圍與援軍會合的努力未能成功。麵對清軍沿東陽至龍潭、下蜀長達三十裏的連營布陣,雙方陷入了長期僵持狀態。為了打破這種局麵,秦日綱召集各路將領商討對策,決定采取內外夾攻的方式解除鎮江之圍。陳玉成主動請纓執行這一危險任務,帶領少數精銳戰士乘小船穿越重重炮火封鎖線進入城內,成功將作戰計劃傳達給了守軍。
到了1856年2月底,根據既定方案,太平軍發起了全麵攻勢。經過一夜激戰,他們大破清軍,迫使欽差大臣托明阿逃離戰場,同時占領了揚州,標誌著第一次破解江北大營的成功。緊接著,陳玉成等人率部南下,通過瓜洲渡過長江,接連攻克了鎮江黃泥洲以及江寧知府劉存厚駐紮的高資大營。江蘇巡撫吉爾杭阿率援軍前來救援,但在四麵楚歌的情況下最終敗亡,吉爾杭阿本人也在戰鬥中犧牲。
隨著局勢逐漸向有利於太平天國的方向發展,秦日綱、陳玉成等又將注意力轉向了位於南京外圍的江南大營。五月上旬,他們集結重兵準備發起攻擊。十五日,陳玉成、李秀成等人進入天京與楊秀清討論具體作戰部署。得到明確指示後,太平軍迅速展開行動,於十八日成功摧毀了江南大營。盡管取得了重大勝利,但在這次戰役中,陳玉成也不幸負傷。
然而好景不長,同年八月,“天京事變”突然爆發,這場內部衝突導致了包括秦日綱在內的多位高級領導人喪生。兩個月後,石達開平息了動亂,而陳玉成則 因 未 卷入其中得以保全,並且開始獨立領軍。此後一段時間裏,他主要活動於皖南地區。同年十二月,陳玉成與李秀成在樅陽舉行了首次樅陽會議,旨在整頓部隊並製定下一步戰略計劃。
接下來的一年即1857年,陳玉成繼續活躍於鄂、皖、豫三省交界地帶,頻繁調動兵力進行遊擊作戰。在此過程中,他表現出了極高的軍事才能和堅定的忠誠度,拒絕追隨石達開出走。鑒於其卓越貢獻,洪秀全對其極為賞識,不僅多次給予封賞,還將他提拔為全軍又正掌率,並授予“成天豫”的爵位,令其與李秀成共同主持整個太平天國軍隊的指揮工作。
五、連戰連捷
1858年初,清廷在天京(今南京)外圍重新構建了堅固的防禦體係,包括修建“萬裏長壕”和重建江南大營。麵對這一嚴峻形勢,太平天國高層決定采取行動打破僵局。同年七月,陳玉成與其他幾位重要將領如李秀成、黃文金等在樅陽舉行了第二次樅陽會議,製定了收複皖北並解圍天京的戰略計劃。洪秀全此時重建了五軍主將製,並任命陳玉成為前軍主將。
按照計劃,陳玉成與左軍主將李世賢聯手攻下了廬州府,迫使清軍安徽布政使李孟群撤退至六安州。與此同時,後軍主將李秀成從全椒出發直指滁州烏衣鎮,並最終與陳玉成會師。八月,兩路大軍聯合,在東西葛、烏衣等地擊敗了清欽差大臣德興阿及勝保所部騎兵,隨後順利攻克浦口,再次打破了江北大營,恢複了天京與江北之間的聯係。
正當陳玉成在外圍作戰取得進展之時,清湖北布政使李續賓卻率領部隊進入安徽境內,迅速占領了太湖、潛山等多個戰略要地,並包圍了三河鎮——一個對太平天國至關重要的糧草補給基地。得知此消息後,陳玉成立即從江蘇調集軍隊回援,通過巢縣、廬州等地快速推進至白石山、金牛鎮一帶,意圖切斷李續賓的後路。同時,他還指示吳如孝聯合撚軍阻斷廬州至舒城的道路,防止清軍增援。李秀成也加入到這場戰鬥中來。經過周密部署,太平軍於十月初九日發起總攻,經過五天激戰,成功消滅了李續賓全軍約六千餘人,其中包括四百多名文武官員,取得了著名的“三河大捷”。這次勝利極大地穩定了天京上遊的安全局勢。
隨著戰事的發展,陳玉成因其卓越戰績被洪秀全晉升為英王,享有極高的軍事決策權。然而好景不長,到了1859年夏天,天京再度麵臨危機。陳玉成奉命率部從廬州返回支援,聯合撚軍龔得樹部攻打揚州,迫使圍攻六合的清軍分兵救援,然後趁機猛攻清軍營地,殲滅福建提督李若珠所部三千餘人。緊接著,他與李秀成協同作戰,在浦口地區大敗清軍,擊斃署湖北提督周天培。但與此同時,曾國藩秘密調動多隆阿、鮑超等四路大軍向安徽發起攻勢,企圖奪取廬州和安慶。對此,陳玉成迅速作出反應,集結包括撚軍在內的十餘萬兵力迎戰,最終成功擊退了多隆阿的進攻,並將目標轉向湘軍主力鮑超部所在的太湖小池驛。
1860年春季,天京又一次陷入危急狀態。陳玉成再次接到命令離開安慶前線,前往天京城外協助李秀成等人進行防禦。經過一係列激烈戰鬥,他們最終於閏三月第三次破解了江南大營。隨後舉行的軍事會議上,陳玉成主張集中力量優先解救安慶以確保天京的安全;而李秀成則支持洪仁玕提出的先南下奪取蘇杭上海再回頭西進的戰略構想。洪秀全采納了後者的意見,並立即付諸實施。
根據新的部署,陳玉成和李秀成分頭行動。陳玉成率領其精銳部隊作為先鋒經句容向丹陽進發,在那裏取得了重大勝利,導致清軍指揮官張國梁溺水身亡,另一位高級將領和春也在逃亡途中自殺。此後,陳玉成繼續北上攻取揚州,而李秀成則占領了蘇州。兩人在蘇州商討下一步行動計劃時決定:陳玉成領兵進入浙江,嚐試擴大控製區域;李秀成則留在鬆江地區,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對。
陳玉成按計劃行動,很快便占領了浙江境內的多個城市,直到抵達杭州附近。但由於夏季高溫導致疾病蔓延,加上曾國荃部已趁機逼近安慶,陳玉成不得不暫時放棄進一步深入浙江的打算,轉而返回參與保衛安慶的重要戰役。
六、兵敗就義
1860年,為了打破清軍對安慶的圍困,洪秀全召集陳玉成、李秀成等重要將領回到天京(南京)商討解圍策略。根據洪仁玕提出的建議,太平天國決定采取分兵兩路的戰略,以夾擊長江中遊的武漢地區,迫使清軍抽調兵力回援,從而為安慶解圍創造機會。按照計劃,陳玉成率部沿長江北岸向湖北推進,目標是攻占武昌;而李秀成則從江西出發,意圖繞道湖南嶽州,最終從西側威脅武昌。此外,還有其他幾路人馬也參與了這一行動。
陳玉成迅速執行命令,率領大軍從天京出發,沿途與撚軍龔得樹、孫葵星等部會合,壯大了自己的力量。經過一係列快速機動,他成功占領了英山、蘄水、黃州等地,並逼近武昌。然而,在關鍵時刻,英國海軍提督何伯及參讚巴夏禮介入,勸說陳玉成不要進攻武漢,以免影響英國在該地區的商業利益。陳玉成聽信了他們的意見,停止了直接攻擊武昌的行動,轉而向西北方向發展,繼續擴大控製範圍。
盡管如此,曾國藩並未被太平軍的動作所迷惑,依然堅定地圍繞安慶布防。麵對這種局麵,陳玉成不得不調整策略,於1861年初重新集結部隊東進安徽,試圖通過正麵突破來解除安慶之圍。與此同時,他還調動了包括平西主將吳定彩在內的多支隊伍加入戰鬥。雖然太平軍在此期間取得了幾次局部勝利,但未能從根本上改變局勢。隨著清軍主力的猛烈反擊,特別是集賢關的失守,安慶形勢愈發危急。
到了六月底,陳玉成再次召開軍事會議,決定發起最後的努力,兵分三路進行反攻。盡管他在前線親自指揮作戰,並且表現出了極大的勇氣和決心,但由於整體實力對比懸殊以及內部協調問題,最終未能阻止安慶落入敵手。八月初,這座對於太平天國至關重要的城市終於陷落。
安慶失守後,陳玉成陷入困境。不僅麵臨著兵力分散、士氣低落的問題,還遭受來自高層的壓力。為了尋找新的出路,他派遣馬融和、邱遠才等人率隊前往西北招募兵馬,同時自己退守廬州(合肥)。然而,正當他準備重整旗鼓之際,卻遭到了致命一擊。曾經合作過的苗沛霖暗中投靠清廷,並設計誘捕了陳玉成。
1862年四月,陳玉成接到了苗沛霖發來的密信,邀請他前往壽州共謀大事。盡管手下有人提醒可能存在陷阱,但出於對局勢的迫切需求,陳玉成還是決定冒險一試。不幸的是,當他抵達壽州時,果然落入了苗沛霖預先布置好的圈套之中。陳玉成及其隨行人員被俘虜後,隨即被送往穎州接受審訊。在麵對欽差大臣勝保時,陳玉成表現出了一名真正戰士應有的尊嚴與不屈精神,甚至直言自己的被捕將給太平天國帶來沉重打擊。
鑒於陳玉成的重要性以及防止途中發生意外的可能性,清廷最終決定就地將其處決。1862年6月4日,在河南延津縣西郊,這位年僅二十六歲的年輕將領慘遭淩遲之刑,其首級也被傳示各地以儆效尤。
陳玉成,原名陳丕成,出生於1837年廣西梧州府藤縣大黎裏西岸村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他的家族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時期,當時由於自然災害和社會動蕩,先祖從福建上杭遷至廣東韶州府翁源縣的楓樹井。到了清朝康熙年間,陳玉成的十世祖陳珦因不滿家鄉環境的不安定,帶領家人再次遷移,最終在廣西定居下來。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直到陳玉成的曾祖父陳文毓時,他們才在西鳳嶺腳下的西岸村落穩了根。
陳玉成的成長經曆充滿了艱辛。他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中,父母在他還很年輕的時候便去世了,留下他與祖父母相依為命。盡管如此,他的祖父陳拔蘭仍然盡力給予他最好的教育條件,在家境允許的情況下送他去私塾讀書。然而,好景不長,由於經濟上的壓力,陳玉成很快不得不輟學,開始幫助家裏分擔生活的重擔。小小年紀的他就學會了多種勞動技能,包括放牛、挑泥舂牆蓋房子等體力活,這些早期的經曆讓他深刻體會到了生活的不易。
就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過程中,陳玉成遇到了幾位對他後來產生重要影響的人物:陸海平(即後來太平天國來王陸順德)和李以文(即後來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這兩位來自附近村莊的朋友不僅成為了陳玉成童年時期的好夥伴,更是在未來共同投身於反抗清政府統治的偉大事業中並肩作戰的戰友。
同時,通過住在同一地區的大黎古盤衝胡姓人家以及他們與平南地區拜上帝教成員之間的聯係,少年時期的陳玉成接觸到了“上帝會”這一新興宗教組織,並很快成為其一員。
二、嶄露頭角
1851年初,隨著金田起義的爆發,太平天國運動正式拉開了序幕。當時年僅十四歲的陳玉成和他的家族成員一起加入了這場反清起義。在太平軍中,他最初被編入“童子兵”隊伍,並擔任了重要將領羅大綱的衛兵。盡管年齡尚小,但陳玉成展現出了非凡的勇氣和機智。當羅大綱率領部隊向北推進至永安州時,陳玉成主動徒步前往謁見,並為太平軍充當向導,引導部隊成功攻占永安。
在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即今天的南京)之後的一段時間裏,由於年紀輕小,陳玉成參與的實際戰鬥並不算多。然而,這段時期對他而言並非無所作為,而是通過學習與觀察不斷積累經驗。1853年,太平天國政權穩固後,陳玉成被任命為左四軍正典 聖 糧 ,主要負責管理糧食供應等後勤事務,這顯示了他在組織能力和責任心方麵的潛力。
到了1854年,太平天國開始了大規模西征行動,目標是擴大控製區域並向內陸省份進發。在這次戰役中,陳玉成得到了更加重要的任務——協助國宗韋俊指揮西征部隊。麵對進攻湖南還是繼續攻略湖北的選擇,年輕的陳玉成展現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堅持認為應集中力量攻克已被圍困數月之久的武昌城。這一決定最終證明了他的遠見卓識。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陳玉成采取了一係列大膽而周密的戰術部署。首先,他親自帶領一支精銳小分隊深入敵後偵察情況,發現守城清軍因長期封鎖已陷入物資短缺、士氣低落的狀態。利用這個關鍵情報,陳玉成精心策劃了一次夜間突襲行動:數百名 精 選 士兵趁著夜色掩護,使用事先準備好的繩索攀爬城牆,在城內發起突然襲擊。這次奇襲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不僅迅速突破了防守嚴密的武昌城門,還引發了清軍內部的大規模混亂,使得整座城市很快落入太平軍手中。
陳玉成此次勝利不僅標誌著個人軍事生涯的重大轉折點,也為整個太平天國帶來了巨大鼓舞。消息傳回天京後,洪秀全及楊秀清對這位年輕將領給予了極高評價,並破格提拔其為殿右三十檢點,統帥陸軍後十三軍與水營前四軍。
三、轉戰湘鄂
太平天國在1854年攻克武昌之後,陳玉成乘勝追擊,繼續向長江中遊地區擴張勢力。他首先率軍進攻黃州、孝感等地,並隨後轉向嶽州(今嶽陽)。然而,在這一係列行動中,太平軍遭遇了由曾國藩領導的湘軍頑強抵抗。特別是在爭奪嶽州的過程中,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拉鋸戰。盡管太平軍一度失去了嶽州,但陳玉成憑借智謀成功奪回該地。他采取偽裝成清軍士兵的方式,帶領少數精銳混入湘軍水師內部放火,造成對方大量船隻損失。不過,由於天氣因素及清軍增援部隊的到來,太平軍最終不得不撤退。
同年八月,隨著清軍重新占領武漢,太平軍被迫撤退至江北田家鎮一帶固守。此時,燕王秦日綱奉命巡視長江防線,與陳玉成商討對策。根據陳玉成建議,太平軍加強了田家鎮及其周邊地區的防禦工事建設,包括建立木牌水城、設置江中鐵鎖等措施以抵禦敵軍攻擊。同時,陳玉成被指派駐守蘄州,負責指揮北岸作戰。
麵對清軍三路並進的戰略布局——塔齊布領兵攻打大冶、興國;楊霈率領湖北地方武裝進攻蘄州、廣濟;以及曾國藩親自指揮水師順流而下——太平軍采取了分兵把守策略。其中,秦日綱統帥主力堅守田家鎮,而陳玉成則獨立負責蘄州方向的安全。在接下來的戰鬥中,雖然陳玉成部初期取得了一定勝利,但由於整體局勢不利,加上敵人使用特殊工具破壞了江麵障礙物,導致太平軍艦隊遭受重創。最終,在經曆了連續十天的激戰後,田家鎮失守,太平軍被迫向東轉移。
盡管如此,陳玉成並沒有因此氣餒。相反,他在後續戰鬥中表現得更加英勇無畏。例如,在保衛黃梅時,他親自上陣對抗強敵,甚至用長矛刺傷了企圖攀越城牆的塔齊布臉部。此外,在孔壟驛和雙城驛等地,陳玉成協同秦日綱多次擊敗數量占優的清軍,給對方造成了重大傷亡。此後,他又協助林啟榮防守九江,成功抵擋住了曾國藩所率湘軍主力的猛烈攻勢。
進入1855年後,為了扭轉頹勢,太平天國高層決定派遣石達開和羅大綱分別從安徽、江西方向前來支援。隨著這些增援力量的到來,太平軍士氣大振。在此背景下,陳玉成再次奉命返回湖北戰場,配合秦日綱等人發起反擊。通過一係列快速有效的軍事行動,他們不僅收複了之前失去的部分領土,還進一步擴大了控製範圍。特別是陳玉成單獨指揮的一支小股部隊,在鄂北地區取得了顯著成果,接連攻克多座城市,並對清軍高級將領形成了有效震懾。
四、馳騁蘇皖
1855年秋天,陳玉成在鄂北地區取得一係列勝利後,被調往安徽支援廬州(今合肥)的防禦,並隨後前往蕪湖解圍。同年十二月,他又接到命令向東進軍,參與鎮江解圍戰役。此時,由於他在戰場上多次立下赫赫戰功,已經被提升為 冬 官 正丞相。此次行動中,陳玉成與其他幾位重要將領如李秀成、塗鎮興等共同受燕王秦日綱指揮,從天京出發,目標是打破清軍對鎮江的包圍。
太平軍抵達棲霞、龍潭、石埠橋一帶時,遭遇了由提督餘萬清和總兵張國梁率領的清軍阻擊。經過激烈交鋒,太平軍成功突破了敵人的防線。然而,在此期間,負責鎮江防務的吳如孝試圖突圍與援軍會合的努力未能成功。麵對清軍沿東陽至龍潭、下蜀長達三十裏的連營布陣,雙方陷入了長期僵持狀態。為了打破這種局麵,秦日綱召集各路將領商討對策,決定采取內外夾攻的方式解除鎮江之圍。陳玉成主動請纓執行這一危險任務,帶領少數精銳戰士乘小船穿越重重炮火封鎖線進入城內,成功將作戰計劃傳達給了守軍。
到了1856年2月底,根據既定方案,太平軍發起了全麵攻勢。經過一夜激戰,他們大破清軍,迫使欽差大臣托明阿逃離戰場,同時占領了揚州,標誌著第一次破解江北大營的成功。緊接著,陳玉成等人率部南下,通過瓜洲渡過長江,接連攻克了鎮江黃泥洲以及江寧知府劉存厚駐紮的高資大營。江蘇巡撫吉爾杭阿率援軍前來救援,但在四麵楚歌的情況下最終敗亡,吉爾杭阿本人也在戰鬥中犧牲。
隨著局勢逐漸向有利於太平天國的方向發展,秦日綱、陳玉成等又將注意力轉向了位於南京外圍的江南大營。五月上旬,他們集結重兵準備發起攻擊。十五日,陳玉成、李秀成等人進入天京與楊秀清討論具體作戰部署。得到明確指示後,太平軍迅速展開行動,於十八日成功摧毀了江南大營。盡管取得了重大勝利,但在這次戰役中,陳玉成也不幸負傷。
然而好景不長,同年八月,“天京事變”突然爆發,這場內部衝突導致了包括秦日綱在內的多位高級領導人喪生。兩個月後,石達開平息了動亂,而陳玉成則 因 未 卷入其中得以保全,並且開始獨立領軍。此後一段時間裏,他主要活動於皖南地區。同年十二月,陳玉成與李秀成在樅陽舉行了首次樅陽會議,旨在整頓部隊並製定下一步戰略計劃。
接下來的一年即1857年,陳玉成繼續活躍於鄂、皖、豫三省交界地帶,頻繁調動兵力進行遊擊作戰。在此過程中,他表現出了極高的軍事才能和堅定的忠誠度,拒絕追隨石達開出走。鑒於其卓越貢獻,洪秀全對其極為賞識,不僅多次給予封賞,還將他提拔為全軍又正掌率,並授予“成天豫”的爵位,令其與李秀成共同主持整個太平天國軍隊的指揮工作。
五、連戰連捷
1858年初,清廷在天京(今南京)外圍重新構建了堅固的防禦體係,包括修建“萬裏長壕”和重建江南大營。麵對這一嚴峻形勢,太平天國高層決定采取行動打破僵局。同年七月,陳玉成與其他幾位重要將領如李秀成、黃文金等在樅陽舉行了第二次樅陽會議,製定了收複皖北並解圍天京的戰略計劃。洪秀全此時重建了五軍主將製,並任命陳玉成為前軍主將。
按照計劃,陳玉成與左軍主將李世賢聯手攻下了廬州府,迫使清軍安徽布政使李孟群撤退至六安州。與此同時,後軍主將李秀成從全椒出發直指滁州烏衣鎮,並最終與陳玉成會師。八月,兩路大軍聯合,在東西葛、烏衣等地擊敗了清欽差大臣德興阿及勝保所部騎兵,隨後順利攻克浦口,再次打破了江北大營,恢複了天京與江北之間的聯係。
正當陳玉成在外圍作戰取得進展之時,清湖北布政使李續賓卻率領部隊進入安徽境內,迅速占領了太湖、潛山等多個戰略要地,並包圍了三河鎮——一個對太平天國至關重要的糧草補給基地。得知此消息後,陳玉成立即從江蘇調集軍隊回援,通過巢縣、廬州等地快速推進至白石山、金牛鎮一帶,意圖切斷李續賓的後路。同時,他還指示吳如孝聯合撚軍阻斷廬州至舒城的道路,防止清軍增援。李秀成也加入到這場戰鬥中來。經過周密部署,太平軍於十月初九日發起總攻,經過五天激戰,成功消滅了李續賓全軍約六千餘人,其中包括四百多名文武官員,取得了著名的“三河大捷”。這次勝利極大地穩定了天京上遊的安全局勢。
隨著戰事的發展,陳玉成因其卓越戰績被洪秀全晉升為英王,享有極高的軍事決策權。然而好景不長,到了1859年夏天,天京再度麵臨危機。陳玉成奉命率部從廬州返回支援,聯合撚軍龔得樹部攻打揚州,迫使圍攻六合的清軍分兵救援,然後趁機猛攻清軍營地,殲滅福建提督李若珠所部三千餘人。緊接著,他與李秀成協同作戰,在浦口地區大敗清軍,擊斃署湖北提督周天培。但與此同時,曾國藩秘密調動多隆阿、鮑超等四路大軍向安徽發起攻勢,企圖奪取廬州和安慶。對此,陳玉成迅速作出反應,集結包括撚軍在內的十餘萬兵力迎戰,最終成功擊退了多隆阿的進攻,並將目標轉向湘軍主力鮑超部所在的太湖小池驛。
1860年春季,天京又一次陷入危急狀態。陳玉成再次接到命令離開安慶前線,前往天京城外協助李秀成等人進行防禦。經過一係列激烈戰鬥,他們最終於閏三月第三次破解了江南大營。隨後舉行的軍事會議上,陳玉成主張集中力量優先解救安慶以確保天京的安全;而李秀成則支持洪仁玕提出的先南下奪取蘇杭上海再回頭西進的戰略構想。洪秀全采納了後者的意見,並立即付諸實施。
根據新的部署,陳玉成和李秀成分頭行動。陳玉成率領其精銳部隊作為先鋒經句容向丹陽進發,在那裏取得了重大勝利,導致清軍指揮官張國梁溺水身亡,另一位高級將領和春也在逃亡途中自殺。此後,陳玉成繼續北上攻取揚州,而李秀成則占領了蘇州。兩人在蘇州商討下一步行動計劃時決定:陳玉成領兵進入浙江,嚐試擴大控製區域;李秀成則留在鬆江地區,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對。
陳玉成按計劃行動,很快便占領了浙江境內的多個城市,直到抵達杭州附近。但由於夏季高溫導致疾病蔓延,加上曾國荃部已趁機逼近安慶,陳玉成不得不暫時放棄進一步深入浙江的打算,轉而返回參與保衛安慶的重要戰役。
六、兵敗就義
1860年,為了打破清軍對安慶的圍困,洪秀全召集陳玉成、李秀成等重要將領回到天京(南京)商討解圍策略。根據洪仁玕提出的建議,太平天國決定采取分兵兩路的戰略,以夾擊長江中遊的武漢地區,迫使清軍抽調兵力回援,從而為安慶解圍創造機會。按照計劃,陳玉成率部沿長江北岸向湖北推進,目標是攻占武昌;而李秀成則從江西出發,意圖繞道湖南嶽州,最終從西側威脅武昌。此外,還有其他幾路人馬也參與了這一行動。
陳玉成迅速執行命令,率領大軍從天京出發,沿途與撚軍龔得樹、孫葵星等部會合,壯大了自己的力量。經過一係列快速機動,他成功占領了英山、蘄水、黃州等地,並逼近武昌。然而,在關鍵時刻,英國海軍提督何伯及參讚巴夏禮介入,勸說陳玉成不要進攻武漢,以免影響英國在該地區的商業利益。陳玉成聽信了他們的意見,停止了直接攻擊武昌的行動,轉而向西北方向發展,繼續擴大控製範圍。
盡管如此,曾國藩並未被太平軍的動作所迷惑,依然堅定地圍繞安慶布防。麵對這種局麵,陳玉成不得不調整策略,於1861年初重新集結部隊東進安徽,試圖通過正麵突破來解除安慶之圍。與此同時,他還調動了包括平西主將吳定彩在內的多支隊伍加入戰鬥。雖然太平軍在此期間取得了幾次局部勝利,但未能從根本上改變局勢。隨著清軍主力的猛烈反擊,特別是集賢關的失守,安慶形勢愈發危急。
到了六月底,陳玉成再次召開軍事會議,決定發起最後的努力,兵分三路進行反攻。盡管他在前線親自指揮作戰,並且表現出了極大的勇氣和決心,但由於整體實力對比懸殊以及內部協調問題,最終未能阻止安慶落入敵手。八月初,這座對於太平天國至關重要的城市終於陷落。
安慶失守後,陳玉成陷入困境。不僅麵臨著兵力分散、士氣低落的問題,還遭受來自高層的壓力。為了尋找新的出路,他派遣馬融和、邱遠才等人率隊前往西北招募兵馬,同時自己退守廬州(合肥)。然而,正當他準備重整旗鼓之際,卻遭到了致命一擊。曾經合作過的苗沛霖暗中投靠清廷,並設計誘捕了陳玉成。
1862年四月,陳玉成接到了苗沛霖發來的密信,邀請他前往壽州共謀大事。盡管手下有人提醒可能存在陷阱,但出於對局勢的迫切需求,陳玉成還是決定冒險一試。不幸的是,當他抵達壽州時,果然落入了苗沛霖預先布置好的圈套之中。陳玉成及其隨行人員被俘虜後,隨即被送往穎州接受審訊。在麵對欽差大臣勝保時,陳玉成表現出了一名真正戰士應有的尊嚴與不屈精神,甚至直言自己的被捕將給太平天國帶來沉重打擊。
鑒於陳玉成的重要性以及防止途中發生意外的可能性,清廷最終決定就地將其處決。1862年6月4日,在河南延津縣西郊,這位年僅二十六歲的年輕將領慘遭淩遲之刑,其首級也被傳示各地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