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我覺得不行,唐三彩雖然不錯,可在人們心目中,三彩陶器都是用來當做明器的,不吉利。”


    明器,又稱冥器,是用來下葬時陪葬所用。


    這時一位無所事事的窯工經過,聽見窯主和掌櫃的討論三彩,便說道:“如果不讓人將三彩當做明器,咱們可以做一些生活類的用品,比如三彩碗,三彩枕,


    三彩燈座之類的。”


    掌櫃的也興奮說道:“對呀,這是個好辦法,如果是極具生活類的用品,便不會有人將它視作陪葬品了。咱們可以在盤子、碗上畫上一些圖案,讓人見了就喜歡。”


    窯主聽到這裏,才終於動心了,點頭說道:“嗯,我覺得你們說的都挺有道理的,那要不咱們就試試吧。”


    掌櫃的也陷入沉思:“可是要畫什麽圖案呢?”


    “馬上就是中秋了,要不咱們畫一批嫦娥奔月的圖吧,這樣比較應景,應該也比較好賣。”夥計提議道。


    窯主說道:“嫦娥奔月不好,這人物畫最考驗功底,畫師能力達不到的話,隻怕也畫不好,而且這樣造價也太貴了,不如畫一隻兔子吧,象征祥瑞的瑞兔,也能指代中秋,這樣中秋結束以後也能繼續銷售。”


    “好!咱們這就去辦。”


    故事演繹到這裏,畫外音響起:宋三彩成型於北宋時期,因色彩豐富,區別於唐三彩。而跟唐三彩最大的區別是,宋三彩更貼近生活,多為生活器皿,圖案花色也極具親和力。


    故事講完,大家都會心一笑,紛紛鼓掌。


    主持人遲興說道:“不錯不錯,這個故事雖然簡單,卻也刻畫了宋三彩的來曆,給大家科普了一個知識。不過我倒是覺得,那個窯口的窯主說不定也是屬兔的,這才讓畫師畫了一批瑞兔的形象。”


    鄒海寧原本對於自己的演藝沒什麽把握的,畢竟珠玉在前,不過此時看到大家的反應,提著的一顆心總算是放下,笑道:“哈哈哈,我也覺得有可能,也可能畫師也是屬兔的,所以才能將這瑞兔畫的如此可愛。”


    如今四個嘉賓演繹的故事都已經結束,遲興頗為深情說了一段結束語。


    “我們《民間的寶藏》在節目策劃階段的初衷,便是認為每一件古董曆經少則百年,多則上千年曆史,在這歲月長河當中,它們經曆了多少人,多少事,一定留下了很多讓人難忘的故事。它們的價值不應該僅僅被定義為拍賣場上冰冷的數字,博物館中隔著玻璃罩的冰冷器物,它們有被曆史塵封的故事,或許它們也渴望被看見,被聽見。今天這四位嘉賓,用自己的精彩演繹為我們講述了四件古董的故事,讓我們期待他們接下來幾期又會為我們帶來怎樣精彩的故事。”--


    這時,遲興看向現場的觀眾。


    “大家看看你們座位的右邊把手,都有一個投票器,請為四位嘉賓的四段和古董有關的故事投票,每人手中有兩票,可


    以投給自己最喜歡的兩個故事,最後我們會選出觀眾最喜歡的故事,給予持寶人和嘉賓特殊獎勵。”--


    觀眾席紛紛開始投票。


    投票結果很快便出來了,獲得最高票數的是靳木桐,她拍攝的《姬非和小白》的故事,雖然第二個上場,卻給觀眾留下了相當深刻的印象,祁珩的票數以微弱劣勢區居第二。


    節目組為白釉蓮台坐獅像的持寶人,和講述人靳木桐都分別頒發了證書


    和獎品。


    第一集 的拍攝便到此結束。


    “哢!收工!大家表現的非常好!”導演伊濤站起來說道。


    現場的觀眾意猶未盡的退場,四位嘉賓則是等著下一期的安排。


    “我們今天拍攝的第一集 的內容,其實在實際播放中,由於時長的原因,是四期的內容,而且我們節目采取一邊拍一邊播的方式,下一期拍攝的時候,這節目已經開播大概兩集了。下次拍攝時間定為一個月以後,這期間大家可以安排自己的事情,可以留在南京,節目組依舊為嘉賓提供食宿,當然,你們也可以回家休息。好了,大家都辛苦了,咱們下月再見!”


    任嘉瑜雖然早就知道這樣的工作安排,不過還是忍不住吐槽:“哎,一個月拍一次,每次耽擱十來天,這可真是耗時間哪……”


    鄒海寧說道:“經紀人簽合同的時候,拍攝安排早就寫在合同中了的,也能理解,這種節目最關鍵的便是尋找合適的古董,否則如果都是贗品的話,咱們也編不出來什麽有趣的故事,你說不是麽?”


    任嘉瑜撇撇嘴,不再說什麽了。


    靳木桐跟幾位嘉賓都一一道別,正準備離開。


    走出演播大廳的時候,祁珩正巧和她同路。


    “靳小姐,你對我演繹的故事有何評價?”祁珩笑著問道。--


    靳木桐想了想,如實回答:“你做的非常好,現場演繹要比電影講述手法還要難,你的故事節奏分明,既說清楚了百年前複製古董的緊迫和必要,又分別展開講述了真品和贗品之後的故事,這是我完全沒想到的。”


    祁珩微笑道:“其實,我跟郝先生在英國認識的,他的生意遍布美洲歐洲,他跟他父親一樣,幫助了許多中國出去的拍賣公司,我所在的嘉利拍賣行也跟他們有合作,所以我才知道郝先生家的故事。”


    靳木桐有些驚訝:“怎麽這麽巧?難道郝先生來參加節目也是你舉薦的麽?”


    祁珩點點頭:“是呀,我決定來參加節目,得知郝先生回國,便將他介紹給了導演,沒想到在那時,你在北京也挖出了這隻春瓶百年前的故事,所以,我代郝先生謝謝你了。”


    第155章


    “我其實也沒做什麽。”靳木桐說道。


    她的確沒做什麽,不過是因為聽得見完顏娜講她的故事,這才找到了當初的一本手劄,上麵有披露一些細節,這才將故事公布出來的。


    “對了,我聽說靳小姐除了跟紀教授學習古董修複之外,也在經營一家古董店是吧?”祁珩問道。


    靳木桐點點頭:“是,在錦城海西路。”


    “我雖如今隻是嘉利拍賣行的顧問,不過有些事情也不得不過問,嘉利拍賣行近期要赴英國參加一次重要的拍賣會,這關係到拍賣行在國際上打出知名度,所以如果你那有什麽好東西的話,可以考慮交給嘉利拍賣行拍賣。最近公司正愁沒有足夠多合適的拍品呢。”


    靳木桐也聽說過嘉利拍賣行,這是一家在國內排名前十的拍賣行,頗有實力,沒想到他們在征集古董方麵也遇到難處。


    不過這也是能理解的,畢竟如今贗品當道,大開門的古董原本就少,加上最近幾年興起的收藏熱,各大博物館也在大力的購藏精品,在市場上流動的真品就越發稀罕了,想要參加國際性的拍賣會,尋常古董也拿不出手,所以拍賣行也在盡力尋找拍品。


    “我店裏目前倒是有幾件,不過都是玉器為主,也不知道是不是你們需要的。”


    祁珩說道:“如果可以的話,你可以拍了照片發給我,我先大概看一下。”


    靳木桐點頭:“那好吧,回頭我讓我店裏的夥計拍個照。”


    祁珩拿出手機,加了靳木桐的微信,跟她約定稍後發照片。


    “很期待你之後節目中的表現。”祁珩笑著說道。--


    靳木桐:“我也期待你的表現。”


    祁珩將靳木桐送到了酒店門口便離去了。


    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可以自由安排,靳木桐定了回錦城的機票,這麽長的時間自然是要回家的。


    離開之前,靳木桐按照慣例還是來到了南京有名的古玩市場逛了逛。


    南京有名的古玩市場有夫子廟,南藝後街和朝天宮古玩市場。


    靳木桐先去夫子廟逛了逛,這裏格局跟海西路有些類似,都是一間間的古玩店鋪,不過這裏的古玩規模要比錦城的海西路大許多,有一百多件古玩店。


    靳木桐隨意挑選幾家進去看了看,問了幾件商品以後覺得沒什麽太大的興趣,報價都有些偏高,也都是一些中規中矩的古董。


    南藝後街則是有些冷清,人氣不是特別旺的樣子。


    再到朝天宮古玩市場,這裏便是南京最重要的古玩市場,據說這裏形成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最初隻是廣場上擺攤,後來經過發展,已經形成了五百多個交易攤位的古玩交易市場。


    在古玩界流行一句話,北有潘家園,南有朝天宮,足以說明朝天宮古玩市場在人們心中的位置。


    和北京不同的是,南京的古玩市場形成的時間更早,明


    末清初的時候,明代官員便開始偷偷的在深夜擺地攤,變賣一些家中的古物。


    南京作為幾朝古都,也留下了不少好東西,加上人們有擺弄古玩的興趣,自然也就形成了這裏古玩市場的繁榮景象。


    隻可惜,幾年前,朝天宮古玩市場被整治搬遷之後,便再難重現當初最輝煌的景象。


    今天是周末,擺攤的人要比平時多一些,靳木桐一邊走一邊看,這裏的仿品做的似乎比之前在潘家園看到的還要精美一些,她看到許多物件都不是那種一眼假的仿品。


    靳木桐轉了一圈,看見角落的地攤上擺著一些古書,也放著一些瓶瓶罐罐。


    她蹲下查看。


    攤主是個老頭,似乎並不常出攤,而且守了大半天了,都沒什麽生意,此時見有人蹲下,他有些局促,又有些興奮。


    “小姑娘,這些都是好東西,你看看咧。”


    靳木桐對古籍有些興趣,正小心翻看,這時又有兩個外國人走了過來,在這個攤位前駐足。


    兩個老外對老頭攤位上的擺的一個粉彩瓷缸有興趣,便也蹲下查看。


    兩人討論:


    “你覺得這東西怎麽樣?”


    “有點花,不過我喜歡這花紋。”


    “我喜歡這條魚,這魚畫的可真好看。不過這東西應該不便宜吧。”


    “那問問,如果喜歡的話,買下來也不是不行。”


    “其實我挺想知道這東西有多少年曆史了。”


    兩人便拿著這個粉彩瓷缸問那攤主。


    其實南京有不少外國人,朝天宮古玩市場也偶爾能見到外國顧客的身影,可這老頭卻完全不知道怎麽應答,完全懵了。


    “這東西很好,是老東西了,你們要買嗎?哎,這……一個字都聽不懂怎麽交流嘛。”--


    老頭用求助的目光看向攤前的女孩:“姑娘,你念過書,能不能幫我講下,他們究竟在問什麽?”


    靳木桐心想幫幫攤主也沒什麽,便放下了手中的書,看向那兩人,用英文說道:“你們想要這瓷缸?”


    “對對對,能不能幫我問問,這瓷缸有多少年曆史了,還有賣多少錢呢?”


    靳木桐如實將這問題翻譯給老頭。


    老頭苦笑道:“其實說老實話,我也不知道這瓷缸什麽年代的,我是鏟地皮的,剛開始做沒多久,都是鄉下收來的。”


    鏟地皮是老行話,原先是指盜墓,後來逐漸演變


    為鄉下收貨。


    靳木桐看了看那個瓷缸,心裏已經有了判斷:“那這個瓷缸賣多少錢呢?”


    老頭:“嗨,他們看著給就行了,我也沒花多少錢來收。”


    看著給……


    靳木桐建議道:“這東西少說賣個幾萬塊錢還是可以的。”


    老頭點點頭:“那就定價……兩萬塊吧。”


    靳木桐見他一副老實巴交的模樣,便將他的話翻譯給兩個老外。


    “


    兩萬塊,聽上去價格也還不錯。不過這瓷缸的曆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假如古董會說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兔耳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兔耳齊並收藏假如古董會說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