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重生後我有旺夫命


    作者:元合子


    文案


    王若迎被稱為珺安城第一美人,隻可惜她命不好,天生是個克夫命。凡是和她訂過親,合過八字的少年公子,不是暴斃就是缺胳膊少腿,沒一個有好下場的。


    所幸,王若迎好不容易把自己嫁出去了。可誰知剛過幾天甜蜜日子,丈夫白清墨進京趕考就沒了音訊,旁人都說是她這個掃把星給克死的。王若迎含淚守了寡,卻在三年後得知丈夫沒有死,還成了知府老爺。


    她喜極而泣出門迎接,等來的卻是丈夫和另外一個女人風風光光返鄉。新夫人進門,她被迫成為平妻,沒過多久她就積鬱成疾病死了。


    重生後的王若迎決定徹底斬斷和白清墨的糾葛,這輩子她要好好過自己的小日子。隻不過,這一世好像出了紕漏。她竟被豪門大戶宋家瞧中,送老太爺說她是旺夫命,還專旺他們宋家,非要討她回去做孫媳婦,還說什麽爭取三年抱倆!


    ……


    宋家老太爺:孫媳婦兒!為咱老宋家開枝散葉的重任,就交給你了!


    宋傳代:費盡心機討了祖父歡心,此女嫁進我宋家定心思不純!


    婚後,宋傳代捏了捏王若迎的小臉,說:“媳婦兒,真香!”


    內容標簽: 勵誌人生


    主角:王若迎,宋傳代 ┃ 配角:白清墨,方衡,顧昭, ┃ 其它:


    一句話簡介:重生後王若迎有了旺夫命


    ======================


    ☆、克夫


    “話說咱們珺安城遠近聞名的不是刺繡,也不是珺安大米,而是王家四姑娘王若迎啊!都說她貌美如天仙,別說男人了,就連女人見了都要多瞧幾眼。隻可惜如此絕妙佳人卻是個克夫命,凡是和她定過親合了八字的少年公子,不是暴斃,就是缺胳膊斷腿兒,沒一個好下場的。”路邊一家麵館內,一穿著打扮略顯邋遢的中年男子,正吐沫橫飛的和同桌的幾個外鄉人侃侃而談。


    這話引起了旁桌幾個男人的哄笑,其中一人還接著補充道:“哎呦,何止克夫啊,那位克的人可多了。那位剛出生三天,家中祖母就害了肺癆,沒撐過半月就去了。據說伺候王太夫人的丫頭仆婦,都被染了肺癆,嘖嘖嘖,那段日子幾天就要往外抬出兩三個使喚下人的屍首。”


    “這事我也聽說過,我還聽說啊,王四姑娘三歲時,王老太爺特地請了咱們珺安有名的黃道士批過命,說她是命中帶煞,是千年掃把星轉世,托生到誰家誰家倒黴!”又有人補充道。


    見越多人說的起勁兒,那邋遢的中年男子麵上略顯得意:“唉~此言差矣,肺癆之事過後,王家也未再發生什麽大事。但自王四姑娘開始說親後,幾位未婚夫婿接連發生意外,可見這煞克的還是婆家。”


    “所以,你便想給王家做上門女婿?”對麵桌一身著淡青色布衣直裰的公子啪的一聲放下筷子,劍眉微蹙,俊秀的臉上略帶怒色,“丁老二,不會說話就把嘴閉嚴實了,王家看不上你做上門女婿,你就在外頭說三道四,敗壞王四姑娘的名聲。那幾位公子體弱薄命,和王四姑娘有何幹係!”


    丁老二是這珺安城中出了名得混不吝,早先腆著一張臉去王家提親,說是要給王家做上門女婿。王家頗有些資產,名下的金玉繡樓一年就能賺一萬多兩銀子,在珺安也是叫得出名號的富貴之家。丁老二想做上門女婿靠著王家衣食無憂,王家老太爺又不是傻子,自家孫女雖被詆毀背著克夫的名聲,但也犯不著招個好吃懶做的上門女婿。


    丁老二被揭了底也不生氣,反而一臉戲謔:“喲,我當是誰呢!這不是白秀才麽?你這麽維護王四姐兒,可是看上她了?”


    白清墨冷哼,一時間感到窘迫,不知道如何回答。他這廂一沉默,倒是讓旁邊看熱鬧的人品出了些異樣,再看向白清墨時眼中便多了幾分了然。


    丁老二慣見不上白清墨總是端著讀書人的斯文架子,見他緊抿雙唇不發一言,輕蔑的切了一聲,隨後又說了幾句擠兌他的話。白清墨自然不會在大庭廣眾和一個無賴磨嘴皮子,他慢條斯理的坐下,吃了碗裏最後一個餛飩,之後便和同行的幾位公子起身離開。


    丁老二朝著白清墨的背影呸了一口,隨後又和那幾個外鄉人胡說八道起來:“讀書人最是悶騷,表麵裝著斯斯文文,見到美人兒還不是原形畢露,再怎麽裝裏子也是個好色之徒。你若把那掃把星娶回家,早晚被她克死!”


    那幾個外鄉人麵上訕訕,他們可不想聽這些八卦,其中一個人再也忍不住了,便打斷了丁老二的話,拱手道:“我們幾人是從杭州來,想引進珺安這邊的精品大米回杭州賣。聽說大米都是珺安城宋家培育的,不知丁老爺可有什麽門路?能否指點一二?”丁老二這樣的地痞消息最為靈通,他們人生地不熟,能多了解這邊的情況也是好的。


    丁老二將麵前的茶水一飲而盡,把茶碗重重的頓到桌子上,一下來了興致:“你這可是問對人了,這宋家啊可不一般,不僅是我們當地首富,還是個積善之家,平時沒少照顧我們這些鄉裏鄉親……”


    那可不是麽!丁老二沒少去宋府門前打秋風,宋家看在鄉鄰一場的份上不與他計較,他倒是蹬鼻子上臉了。王若迎吃完了碗裏的麵條,拿起細布帕子一邊擦嘴,一邊在心裏頭腹誹。


    她旁若無人的從麵館角落裏走了出來,一身枚紅色對襟襖裙襯的她格外的明豔動人。臨走時王若迎吩咐隨行的小廝去付了店家銀錢,之後又交代道:“讓店家裝一碗餛飩,帶回去給我爹嚐嚐。哦對了,裝餛飩的碗我們也一起買下,你可別忘了付錢。”說罷就上了轎子,帶著丫頭采荷先走了。


    看著離去的轎子,麵館裏嘈雜的聲音漸漸淡了下去。適才麵館裏的食客全都被丁老二的話吸引了注意力,全然沒有注意到角落裏坐著的王四姑娘。


    那幾個外鄉人不禁看呆了,好半天沒緩過神兒來,目光就沒從王若迎的身上移開過!其中一個下意識的讚歎出聲:“真是如仙子下凡一般貌美的人兒啊。”


    丁老二雖然掛不住臉,但也就是一陣的情緒,到底是個臉皮厚的,隨後又像個沒事人一樣和那幾個外鄉人說起了宋家的事情。


    王若迎坐在轎子裏,一路上有些顛簸,采荷往轎窗裏瞥了一眼,正巧幔簾輕微浮動,順著縫隙就能瞧見王若迎略帶鬱色的眸子。


    “姑娘,您別往心裏去,那丁老二就是個潑皮無賴。”采荷還以為她是因為丁老二的言語羞辱而心情低落。


    “沒事,你不用擔心我。”王若迎語氣有些敷衍,思緒已經飄出去老遠。


    她以為自己重生之後再見白清墨,心中應是放下了。可聽到他的聲音時,尤其是出言維護自己的樣子,心莫名漏了一拍,想起了許多前塵往事。


    作者有話要說:  萌新作者,還請多多支持元和子~求收藏~~


    ☆、往事


    王家曾經出過一位繡工了得的姑娘,不僅能繡極有難度的雙麵繡,還自創了新繡法水紋繡。每一針連接起來,都像是水紋浮動。成品不像用針線繡出來的,倒像是名士大家畫出的水墨畫,水紋繡也成了珺安城的一大特色。


    從此王家靠著刺繡起家,經過四代人的努力,掙了不少家產,在珺安城也是躋身前頭的富戶人家。


    王家的二老爺王承,一直都想讓兒女們脫去商賈賤籍。但凡些家底又自持身份的讀書人家不願和商賈結親,所以王承從很早之前就留意那些窮苦人家的讀書郎,資助他們讀書結下善緣,若有緣便結成兒女親家。


    紐澤縣縣令姚清廉,就是在十二歲時被王承看中,後來娶了王家的大姑娘王若福,由王家一路資助他考中進士,這可是珺安城的一段佳話。


    白清墨也是被王承看中資助讀書的年輕秀才,本想等幾年把二女兒王若滿嫁過去。誰知王老太爺回老家鈕澤縣祭祖時,將王若滿定給了姻親甄家大房的長子,也就是王若滿的表哥,甄九良。


    甄九良是家中長子頗受重視,還有秀才功名在身,又是老太爺做主的婚事,王乘自是頗為滿意,便打消了讓白清墨做女婿的念頭。


    那時的王若迎剛及笄,又因相貌是家裏姑娘中最出挑的,所以家裏並不著急她的婚事。最終挑來挑去,為她定了做米糧生意的郝家。誰知剛合了八字,那郝家大公子就從馬上跌落摔斷了腿。


    王承不想委屈了從小捧在手裏養大的女兒,於是親自上郝家退了親事,王家和郝家就此也結了梁子。時隔一年風平浪靜後,甄氏托大女婿姚清廉在衙門裏尋了個不錯的後生。那後生雖家底薄了些,但卻是個再敦厚不過的人,甄氏頗為滿意。後生家裏剛準備下聘,豈料卻在抓捕強盜時被亂刀砍死。


    為此姚清廉還內疚了好久,明知道他不久後會到王家提親,還指派他執行危險的任務,一直都在怪自己沒有看顧好他。


    後來第三個,第四個,都是在準備訂婚時突發意外。再想要相看第五個時,珺安城方圓百裏的人家都對王若迎避之唯恐不及,也是那時起她便有了克夫的名聲。明明是珺安出了名的美人,但也是珺安姻緣最艱難的姑娘。


    本以為她要孤獨終老,誰知這時白清墨鄉試中了舉,便托了媒婆到王家提了親。起初白清墨就是王承心中的女婿人選,可後來聽說要求娶王若迎時,王承竟想都沒想一口回絕。


    王若迎知道後便跪地央求父親應允了這門親事,因著那時她早以私下和白清墨見過幾次,對他愛慕有加。且已經前後死了三位未婚郎君,剩下的那個腿到現在還不利索,王若迎都覺得自己命中帶煞。能得白清墨這樣深情又不在乎她克夫名聲的男子,說是老天垂簾都不為過。


    思及此,王若迎自嘲般的輕笑兩聲,自己對他一見傾心就是在那麵館裏,聽他維護自己的言辭,滿心滿眼全是感動。今日重新經曆一次,倒是讓她捕捉到了前世自己忽略的一些細節。


    自己坐的位置正巧被一個柱子擋住,許多人都不會注意到,可白清墨坐的那桌卻能看到她這邊,且在他離開時曾下意識的往她這邊偷偷看了兩眼。


    明顯是刻意為之,是在吸引她的注意吧!


    ……


    白家人口簡單,家中隻有一位寡母,再就是早就分了家的叔伯堂兄。記得那時,白家在城裏還沒有宅子,白清墨讀書時一直都借住在同窗好友家中。後來他們成了親,她變賣了自己的嫁妝,在城西買了個一進的小院。雖然不大,不像在王家時還有仆婦下人伺候著,有些事甚至還要親力親為,但她就覺得非常幸福。


    沒過多久,白清墨得了王家資助的兩百兩銀子進京趕考,他對自己承諾一定會考中進士,將來入朝為官,把她和婆婆都接去京城享福。


    這一去就是三年,杳無音訊。自她嫁人後再無人提及克夫之事,可白清墨有去無回,珺安城裏的人又舊事重提,再次坐實了她克夫的事情。婆婆對她不再親厚,冷言冷語,頤指氣使那都是家常便飯。


    三年來她過得並不踏實,聽了不少傳言,有人說許是去京的路上病死了。因著當年去京的那條路上,有一個小鎮子發了瘟疫,死了不少人,很多進京趕考的讀書人也遭了累及一道病死了。


    還有人說白清墨定是在京中當了官,身份地位不一樣了,自然是嫌棄老家這個出身商賈的賤妻。


    還真就讓這些長舌婦說中了!


    三年後白清墨突然返鄉,任職珺安城知府。她喜極而泣,帶著婆婆去城門口迎接,鄰裏鄉親都跟著湊熱鬧,當地出了個知府老爺,那可是莫大的榮光。王若迎也覺得揚眉吐氣,她就知道白清墨不會拋棄自己。


    可誰知,白清墨卻帶回來一個女子!那女子膚如凝脂,五官生的小巧可人,挺著個大肚子被白清墨扶下了馬車。兩人交握在一起的手是那麽刺眼,旁若無人相視而笑更讓王若迎的心似針紮著的疼。


    鄰裏鄉親紛紛向她投來好奇的目光,那一刻她無所遁形。終是沒忍住掩麵而泣,一路跑回了娘家。


    後來才知道,那女子是京中的世家姑娘,顧家的三姑娘,顧昭。她一顰一笑美豔動人,身材窈窕。雖不及王若迎貌美,但她舉手投足間貴氣十足,兩人站在一起,就好比山上開的野菊花,在仰望被人精心培育的君子蘭。


    據說當年白清墨中了進士,一眼就被顧大學士看中,將自家的三女兒顧昭嫁給了他。白清墨在翰林院任職時沒少得顧家照顧,不出三年就外放到珺安任職知府。現今,白知府帶著懷有身孕的貴妻風風光光返鄉,而王若迎就成了整個珺安城的笑話。


    白清墨是個在意名聲的,自然不會讓外頭說他的不是,於是親自登了王家的門向嶽父王承下跪認錯。他說當年顧昭失足落水,自己因救人碰了她的身子,為了兩人的名聲隻好匆匆定下了婚事。他說的言辭懇切,語氣中有說不出的無奈。


    白清墨如何安置前後兩位妻子,就成了一個難題。


    顧昭是個溫柔嫻靜的人,待人也極為和善,見過她的人都說她修養極好。她和王若迎說,顧家是極重理法規矩的,斷不會讓王若迎這個明媒正娶的妻子受委屈,她願意做小。


    此話傳遍了整個珺安城,都道顧昭不愧是京城的世家小姐,知書達理賢惠大度。顧昭這般行事,無疑是想保全白顧兩家的名聲。畢竟王家對白清墨有恩,而顧昭又是晚一步嫁給白清墨,若逼迫王若迎退步,保不齊落個奪人夫婿的名聲。


    但顧家退一步,事情就不一樣了!


    此事一出,王家也一時不知如何是好。本想著讓白清墨和王若迎合離,可顧昭的話先傳了出去,王家若再提出合離,未免顯得有些不知好歹。因著在外人眼中,白清墨不過是再娶一個平妻罷了。若王家揪著這件事不放非要合離,王若迎恐怕要背上個善妒的名聲。


    這件事還沒個說法,顧家大公子顧謹瑜就來了珺安城,話裏話外都在給王家施壓。可氣的是,人家謙謙有禮,滿麵拂煦的笑容,讓人挑不出一點毛病來。


    他是想讓王家主動退一步,讓顧昭成為白清墨名正言順的妻子。


    “當然,我們顧家也不是不講道理的人家,王家對珮澤有恩,自然不會讓王氏做妾,對外隻道子嗣為大,嫡子才是家族未來之根本,王氏願讓出正妻之位做珮澤的平妻。”珮澤是白清墨的表字。


    顧瑾瑜直接忽略王承越來越難看的臉色,繼續溫聲細語的道:“我記得貴公子功課極好,若二老爺能寫下同意書,有我顧家幫扶,貴公子在科舉這條路上會順遂許多。”這話明擺在說,如若不答應他的要求,有他們顧家壓著,王家的子弟想要科舉入仕怕是沒指望了。


    王承當時就黑了臉,端起茶盞做出了送客的架勢。


    顧瑾瑜看了也不惱,笑著離開了王家。


    當天王承就被氣病了。白清墨先來王家做低伏小,之後顧昭又裝出個賢惠的態度,其實這都是做給外人看的。他們這是設了個套兒讓王家鑽,讓王家陷入進退兩難的地步,最後隻能順了顧瑾瑜的意思。


    王承氣白清墨狼心狗肺,更氣自己識人不清!


    王若迎知道自家惹不起顧家,顧家不僅是京中書香世家,更是世代簪纓,不少人都在朝中做官,家中的二姑娘還是當今皇上最寵愛的妃子。


    大伯父王襲過來相勸,伏在王承病榻前聲淚俱下,不要為了一個姑娘毀了整個王家!


    王若迎也不想因為自己給娘家招禍,最後隻能打掉了牙和血吞,應了顧家的要求,成了白清墨的平妻。王家簽了同意書,三家你情我願,白清墨不算是停妻再娶,這件事也不會成為他仕途上的障礙。


    外邊的人都說,白知府有福氣,娶了兩位賢惠的妻子。


    從那之後白清墨像是變了個人似的,對她冷淡不說,還滿眼都是嫌棄,時不時的用言語羞辱她,說的最多的就是她商賈之女的身份,玷汙了白家清流門第。


    這日子一長這心裏頭就多生怨懟,又不敢跑去娘家訴苦讓父母擔心,什麽都憋在心裏。鬱鬱寡歡了四年,最後纏綿病榻,一場大病沒能熬過去。


    臨死前她記得顧昭來看過她,她永遠忘不了顧昭眼中的同情,像是在同情路邊的乞丐一般。


    她說白清墨本來仕途會更加順遂,在任知府的第三年就有望回京入吏部任侍郎。可有人把王家的事情抬了出來,說白清墨德行有虧。幸好有王家的同意書,不然知府的官職都保不住。


    白清墨這個人把名利看的太重,不論是王若迎還是顧昭,都是他的墊腳石。說到這兒,顧昭的眼中有些淒涼,還帶著幾絲幽怨。


    王若迎閉了閉眸子,冷笑一聲。白清墨認為是她王若迎拖了後腿麽?他就忘了王家的資助麽?不然他怎麽能安安心心的讀書,又哪來的盤纏進京趕考!


    爹說的沒錯,他就是個喂不熟的白眼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後我有旺夫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元合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元合子並收藏重生後我有旺夫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