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曆了那晚的事情後,王若迎便不想再客棧多逗留,見甄氏身體沒什麽大礙便立刻啟程前往紐澤縣。她知道宋傳代和趙玄莨並非凶神惡煞之人。但她卻明白身份有別的道理。宋傳代是吏部尚書的獨子,在看趙玄莨的行頭還有他身邊的暗衛,就知他在京城的地位因非同凡響。


    自己這樣出身小戶人家的姑娘,還收不要和他們牽扯上關係才好。上輩子一個顧家就壓得她喘不過氣,最後搞得王家家破人亡……


    家破人亡?


    那個夢又浮現在了王若迎腦中,總覺得是那樣的真實。仿佛就是她死後,王家所發生的一切。爹死了,大伯欠了債,娘被大伯娘氣死,最後王家什麽都沒了。


    莫不是老天在提醒她不要重蹈覆轍?不然夢中所現就是她所要經曆的悲劇!


    ……


    甄家那邊早早得了信兒,王若迎的舅舅甄武和舅母蔣氏已經候在了大門口。他們一瞧見甄氏和王若迎就止不住的笑,蔣氏是瞧著甄氏出嫁的,姑嫂間感情深厚,如今又親上加親,她待甄氏比娘家姐妹還要親熱。


    “就等你們了,今天我可準備了不少好東西,晚上給你下廚做你愛吃的糖醋魚,還有醋溜白菜。呦,這是四姐兒吧,都長這麽大了,長得可真俊兒,可惜我就一個兒子,不然也把四姐兒討回來給我做兒媳婦……”蔣氏沒讀過書,是個農家出身的姑娘,說起話來透著股直爽氣。


    許是會了娘家,這話匣子便打開了,開起玩笑來也不扭捏:“這有什麽難的,嫂嫂和大哥在生一個兒子不久能給我們家四姐兒做夫婿了?”


    蔣氏佯裝嗔怒的輕掐了掐甄氏的胳膊,沒好氣的道:“都是當外祖母的人了,還這般胡說八道。”


    王若迎瞧著娘和舅母說的開心,她也跟著開心。長這麽大,她還是第一次來鈕澤縣見舅舅和舅母,但就是有一種說不出的親切之意。上一世的這個時候,她已經嫁去了白家,正殫精竭慮的為白清墨考慮,想著怎麽變賣自己的嫁妝,怎麽才能讓白家的日子好過一些。


    不知不覺她已經跟著舅舅舅母走到了二姐的屋門口。


    蔣氏一提到王若滿她就高興,討了這樣的兒媳婦,真真是她的福氣。


    “你可不知道呦,這外頭把咱家若滿誇得是有多好,說她是旺夫命,剛進門夫君就中了舉人,緊接著就懷了身孕。還不止誇若滿呢,就連若福都跟著沾光,說她也是個旺夫的。夫君做了縣令老爺,嫁進姚家這些年一口氣給家裏添了三個哥兒……”


    蔣氏說著王家兩姐妹的旺夫事跡,甄氏在旁聽得直咧嘴,一些細枝末節的還要打聽清楚了才肯罷休。


    王若迎在旁聽著,沒什麽新奇。這些事她上輩子就經曆過,不過有一點不同的是,兩個姐姐旺夫的名聲傳的稍稍有些早。莫不是自己重生後讓一些事情發生了變化?


    她記得上一世,二姐是誕下了雙生子後這才被說成旺夫命。過了兩年,二姐又給二姐夫生了個女兒,那女兒生的乖巧可愛,二姐便總是抱著女兒來給她解悶。


    思起那時,紐澤縣和珺安城相隔一天的路程,為了給自己解悶兩個姐姐總是往珺安城跑,現在想想鼻頭還有些微酸。


    未等幾人進去探望王若滿,就見小丫頭喜笑顏來的來報,說是縣令夫人王若迎來了。甄氏喜上眉梢,但聽到王若福沒將她的外孫們領來,這心裏就有些不高興了。


    “怎麽不把外孫們領來,我可是有一年多未見他們了。”甄氏嗔怪道。


    王若福臉色不太好,聽甄氏這般說,麵上露了難色,也不知是身體虛還是不願讓太多人聽到,聲音小的如蚊蠅一般:“婆婆把三個孩子都接到了自己院裏頭,說是親自教養,我自己也有半個多月未見到三個孩子了。”


    甄氏一聽這話,臉上的笑意消失不見,旁的人明顯能感覺到她情緒上的變化。


    蔣氏見狀麵上一陣尷尬,王若福和婆婆的矛盾她也插不上嘴。便識趣的和甄氏說自己還要去廚房忙活,讓她們母女幾個自便。


    蔣氏走後,甄氏帶著兩姐妹進了王若滿的屋子。王若滿剛三個多月的身子,還沒有顯懷,這廂見娘和姐妹們來了,高興的跟個什麽似的,趕緊踏著小碎步過來迎接。


    甄氏害怕的趕緊去扶:“小心著些,怎麽這般毛毛躁躁的。”


    王若滿招呼著她們坐下,明顯能察覺到大姐王若福有心事。


    她嫁到甄家後經常和大姐走動,見大姐這般憂愁,大概也能猜出個一二,怕是又和婆婆有了矛盾。


    ☆、看的長遠


    甄氏今日本不想提不開心的事,但王若福委屈的樣子,瞧她麵頰還有些消受,這心裏頭疼的跟個什麽似的。


    “你婆婆為何將孩子接到她院裏住?還不讓你這個當娘的見麵?女婿就沒為你說句話?”


    一想起這些日子的糟心事,王若福就覺委屈,淚水在眼眶裏打轉兒,她使勁眨了眨眼將眼淚憋了回去,這才道:“前些日子婆婆打算給夫君納妾,夫君說自己都有三個兒了,納妾實在沒有道理,便回絕了這件事。結果婆婆就覺得是我在夫君耳邊吹風,說我有失婦德,搬弄口舌,不適合教養孩子,便把三個孩子都接走了。”


    委屈的情緒這些日子都憋在心底,今日見了娘親,王若福再也忍不住了,拿出帕子抹起了眼淚。


    甄氏氣的不行,可過了半晌又泄了氣。


    “娘心疼你,但也沒道理上門理論,畢竟姚家現在今非昔比,你那婆婆早在之前就開始嫌棄咱們王家。這件事女婿怎麽說?他就默許了你婆婆這麽做?”在甄氏心中,姚清廉這個女婿還是明事理的,對他們王家感激尊重,隻要女婿幫著女兒這日子就不難過。


    王若福哭了一陣後,情緒發泄的差不多,心情也好了許多。不過提起姚清廉,她就又是一聲歎氣:“想必你們在珺安城也聽說過鬧土匪的事,不僅珺安城的百姓被鬧得厲害,紐澤縣也鬧得厲害,夫君他這半個多月為剿匪的事勞心勞神,一直住在衙門都沒怎麽回家,我也不好意思用這些家事煩擾他。不過好在京裏派了欽差大人過來,剿匪的事情應該很快就能結束。唉,婆婆也是瞧著夫君不在朝我發難。”


    甄氏也著實苦惱,一時間也沒什麽好主意,一直在旁聽著的王若滿想到了一個主意:“現下娘回了珺安老家,不如就讓人去姚家送個信兒,說外祖母想外孫了。姐姐和侄兒們便在這住些日子,等姐夫從衙門回來了你們再回去。”


    沒等甄氏說話,王若迎卻搶先一步道:“不行,這樣大姐和婆婆的矛盾就更深了,以後的日子怕更不安生了。不如我們以退為進,大姐索性就去找大姐夫,難得孩子們不再身邊,多和大姐夫相處相處,沒準過幾天我還能聽到大姐的喜事。”


    王若福聽得紅了臉,瞪了一眼王若迎嗔怪道:“你個小妮子胡說八道,我瞧著得趕緊把你嫁出去,免得你在我們跟前討嫌!”


    王若迎嘿嘿一笑,也不開玩笑了,繼續說道:“孩子是大姐生的,你也教養了這些年,和祖母在親也及不上和母親親厚。也不過是在祖母那住幾天,姐姐也不用太緊張了。我瞧著白老夫人這是聲東擊西呢,用孩子的事情牽絆住大姐,讓大姐沒有旁的心思注意大姐夫那邊的事。說不準白老夫人已經把人送到了大姐夫身邊,就等著生米煮成熟飯把人抬進家門。”


    上一世大姐夫在白老夫人的安排下納了一房妾侍,雖然對具體的細枝末節不甚清楚,但上一世那妾的的確確是進門了。現在妾侍還沒有進門,所以能嚴防死守的地方就一定不能疏忽。


    “姐姐當務之急不是接回侄兒們,而是看緊了大姐夫。”


    王若福如同醍醐灌頂,甄氏和王若滿也覺的王若迎說的極有道理。


    王若福有些急了,站起身就想趕緊回家和婆婆說自己要去衙門照顧姚清廉。王若迎趕緊阻止她,將她拉回了座位:“你別急呀,你回了家稟了婆婆,她能讓你去麽?保不齊尋個其他由頭,將你拘在家裏。一會兒你直接讓人套馬車載著你去衙門,到時候派人去家裏遞個信兒,就說大姐夫病了讓你過去照顧,大姐夫一定會幫你圓謊的。”


    王若福頻頻點頭,這心下也稍安了些許:“是了,你大姐夫斷不會在婆婆麵前揭我的短,他向來是護著我的,許是婆婆因著這層緣故才想給夫君納妾。”


    王若迎對這種做法感到不齒,也不知這是不是當婆婆的通病,以前白老夫人就見不得顧昭一人獨大,她這個平妻不是個頂用的,便想了各種辦法往白清墨的房裏塞人。不過顧昭也不是個軟柿子,她將白老夫人送來的人全部都推了回去,自己把身邊的兩個陪嫁丫頭抬了做妾。


    這廂抬了姨娘堵住了白老夫人的嘴,也不會被說成善妒,且又是陪嫁丫頭賣身契牛仔自己手裏,兩個姨娘也不會爭寵給自己添堵。


    但王若迎才不會給姐姐出這個主意,大姐和大姐夫相敬如賓,何須在找個人杵在身邊礙眼。


    “竟不知四姐兒有這般心思,真真是長大了,說的頭頭是道。”王若滿笑道。


    甄氏也覺得王若迎最近變得穩重了許多,看事情總能看的長遠。


    王若福的事說開後,母女四人這心情好了不少,甄氏叮囑著王若滿要好生調理身子,女人生孩子那真真是在鬼門關門口走一遭,頭一胎最遭罪,保不齊就是一屍兩命。


    甄氏絮絮叨叨的囑咐著,雖然要吃些好的補品,但也不能貪嘴,孩子大了不好生……


    王若滿被念叨的有些頭暈,另兩姐妹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無奈。王若迎趕緊把自己準備好的撥浪鼓拿了出來,上麵是雙龍戲珠的圖案。


    那次把小鼓讓給湘兒之後,王若迎又在別的攤位上買了一個。


    “雙龍戲珠,祝願姐姐能誕下雙生子。”


    王若滿頗為受用,她掩著嘴笑道:“瞎說,我也是見過別人懷雙胎的,人家的肚子有我兩個大。”


    王若迎笑著沒有說話,等孩子落地就知曉了。


    不多時,便有丫頭進來稟報:“王家表姑奶奶來了,她一早聽說二姑奶奶帶著四姑娘來了家,這便急急登門拜訪了。”


    王若福一聽是表姑來了,麵上一陣的嫌棄,她緊著就站起身和甄氏道:“娘,我就先走了,等過些日子我在回來看您。”


    甄氏挽留的話還沒說出口,王若福就急急走出了屋子。王若滿瞧著甄氏一頭霧水,便緊著出言解釋道:“大姐這幾年被表姑整怕了,隔三差五的就去姚家打秋風,甚至還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絮哥兒,絮哥兒今年才十歲,兩個孩子可相差了五歲,這不是胡鬧麽?”絮哥兒是王若福的大兒子。


    王若滿歎了口氣,接著道:“唉,大姐礙著親戚一場不願撕破臉,也不想讓她那婆婆瞧笑話,更加看低咱們王家,所以大姐她是能躲則躲,我嫁過來後大姐便時常上門,就是為了躲著表姑的。沒辦法,若是把她得罪了,照她的脾氣鬧去了珺安城,那咱們王家可就沒清靜日子了。”


    王老太爺隻有一個弟弟,分了家後便很少來往,一個在珺安城,一個在紐澤縣老家。王二老太爺膝下隻有一女,便是現在的王家表姑奶奶。她及笄後便嫁給了鈕澤縣做豬肉生意的齊家。齊家三代富足,家裏足有一百多畝田地。


    但架不住子孫們揮霍,表姑奶奶的夫君齊三爺花錢慣會大手大腳,幾年祖產就被他敗光了。聽說現今全靠著表姑奶奶的嫁妝過日子,她的嫁妝很快也見了底。沒了錢表姑奶奶隻好回娘家要,沒過多久夫妻兩個就把王二老爺家也搬空了,最後還活活把人給氣死。


    其實表姑奶奶也是命苦,她沒少往夫家貼補銀子,但夫家根本不領情,婆婆冷言冷語,夫君也對她愛搭不理,弄了兩房小妾給她添堵。日子過得緊巴,可齊家人卻沒一個開源節流的,花起錢來依舊大手大腳,若不是為了自己的一兒一女還未成家,表姑奶奶怕是在就破罐子破摔了。


    甄氏對這個表妹頗為頭疼,旁人給個冷臉便知趣的頹了,可這個表妹卻是個沒眼力見兒,喜歡蹬鼻子上臉的。除非有那麽一天,王家不認她這個姑奶奶,拿著大掃帚將她掃地出門,否則她們還是擺脫不掉這個表姑奶奶。


    王若迎冷哼:“哼,她想把女兒嫁去白家,還不是瞧著大姐夫是縣令老爺,到時候跟著沾點光……”她話還沒說完,就聽門後一聲底氣頗重的婦人聲音傳了進來。


    “我都來了這些時辰,也不讓我進屋坐坐,害得我在廳堂裏呆了好些時候,還得我自己找過來。”


    王若滿沒有讓丫頭把人給請進屋,便打著主意晾著他。但還是小瞧了她厚臉皮的功底,竟自己找了進來。


    母女三人沒什麽話說,表姑奶奶權當感受不到不歡迎的氣氛,尋了個圓凳自顧自坐下,笑著誇讚王若迎長得真俊,又誇讚王若滿有福氣是個旺夫命。


    “你們家去了珺安城過富貴日子,我卻還在這紐澤縣過窮酸日子。你們也不拉巴拉巴我這窮親戚,哪怕從手指縫裏流出來的,也夠我們吃頓飽飯呀。”表姑奶奶慣會上來把你誇一頓,再把你貶損一頓。


    王若滿見甄氏麵色不好看,便搶先一步同表姑奶奶客氣道:“廚房裏還備著飯菜,我這就讓人去熱飯,斷不會讓表姑餓著肚子。”


    表姑奶奶知道這二姑娘比大姑娘精明,沒成想二姑娘嘴還這般厲害。這話說的,倒像是她上門來討飯似的。


    表姑奶奶這些年臉皮也都練出了來,麵上不顯惱意,反倒是陪著笑臉道:“瞧二姐兒說的,我不過是胡說八道,你還當真了。不過話說回來,你表姑我還真有件事要麻煩你娘呢。”


    ☆、我們又見麵了


    表姑奶奶的話並不令人意外,但所有人都沒有接話茬。


    不過表姑奶奶權當沒看見,自顧自的說明了來意:“家裏不許我離家太遠,所以這些年呀也沒去珺安城走動。二嫂嫂在珺安城也是有臉麵的人兒了,能否幫我家姑娘說門親事?我也沒旁的要求,就希望兒女能過的富貴無憂。我聽說你們那邊宋家挺有名的,可否能托二嫂給牽個線?做個媒?”


    甄氏被氣笑了,見識不多口氣倒不小。真當她有多大的能耐,能和宋家說上話?若真能和宋家牽上線,哪裏還輪到她家姑娘!自己家的姑娘親事還沒著落呢。


    “表妹好大的口氣,那宋家是何等富貴人家,我哪有那本事。”


    王若迎見甄氏有些不耐煩了,就很有眼力見兒的任性了一把。


    “娘!你之前答應我帶我去集市逛逛,我們再不動身一會兒就趕不上了!”王若迎站起身,像個十一二歲的小姑娘一樣撒著嬌,扯著甄氏的衣袖搖晃個不停。


    王若滿會意,趕緊順著又鋪了層台階:“娘,妹妹她第一次來紐澤縣,你可得帶她好生逛逛才是。”


    甄氏也看出了兩姐妹的意思,這是在給自己解圍,就趕緊順著這個台階下了,麵露難色衝著表姑奶奶尷尬一笑:“瞧我這姑娘就是任性,都是在家裏被寵壞了,一不答應她的要求就鬧個沒完。表妹你先在這坐會兒,讓二姐兒陪著你,我就先帶著四姐兒出門逛逛。”


    表姑奶奶剛想起身攔著人,甄氏和王若迎早她一步起身往屋外頭走,那步子快的好似後頭有狗追著跑似的。


    饒是表姑奶奶麵皮子後,現下這心裏頭也是窩火。王若滿在一旁笑臉相陪,一副好脾氣的模樣,表姑奶奶也不好再說其他,隻好悻悻然的離開了甄家。


    甄氏和王若迎並沒有去集市,而是在甄家後院裏躲了會兒。聽小丫頭說表姑奶奶走了,他們這才又去了王若滿的屋子。母女三人又說了一會兒的話,蔣氏喊她們過去用晚飯,飯桌上又是一陣的熱鬧。


    因著甄家的房屋不多,甄氏便和王若迎睡在了一間屋子。晚上王若迎躺在床上睡不著覺,她瞧著甄氏的側臉,便又想起了那夜在客棧裏作的夢,那個夢一直在自己心中懸著,她隱隱覺得會有什麽事要發生。


    ……


    王若迎和甄氏在甄家住了三四日,親戚朋友什麽的也都去拜訪過了,當然,這裏麵不包括表姑奶奶一家。昨日王若福來信,說姚清廉身邊果然多了個姑娘。幸好她去的及時,不然真怕發生些什麽事情。


    “你大姐說讓我們去縣衙旁的私宅暫住兩天,她給你尋了個不錯的後生。你大姐說上次那事沒能促成,這心裏頭便一直記掛著。最近縣衙內招了幾個捕快,其中一個瞧著著實不錯。你也別愣著了,趕緊準備準備,我先去和你舅母說一聲,過兩天我們再回來。”甄氏喜笑顏開,催促著王若迎趕緊收拾東西。


    說實話,王若迎心裏是抵觸的,她剛剛和柳小栓退婚,現在娘和大姐又要給她張羅相看,她委實感到壓力大呀。


    在給王若迎選夫婿這件事上,甄氏向來是雷厲風行,說走就走。王若滿不舍娘和妹妹,便出言挽留道:“你們才住了沒幾天,再在這邊住些日子,那後生在衙門裏又不能跑了。”


    甄九良也在旁幫腔道:“是呀,我倒也認識些不錯的後生,姑姑和四妹妹就先留下來,看了這邊的再看那邊的也多個選擇不是。”甄九良這口還是沒改過來,依舊喚甄氏姑姑。照他的話說這麽多年姑姑叫的順口了,他索性就不改了,這樣還顯得親切。


    不過甄氏去意已決,王若滿也不好攔著,讓她們瞧過後便趕緊回來,她還想和娘和妹妹多相處些日子。


    其實甄氏也不是多著緊王若迎的婚事,最主要的還是擔心王若福那邊的狀況。她怕女兒被人欺負了,最後女婿真的弄了個妾回去添堵。


    王若迎也多少猜到了甄氏的心思,她也沒反對,聽話的以給自己相看為由和甄氏去了縣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後我有旺夫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元合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元合子並收藏重生後我有旺夫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