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後七天的話別呢?”
“忘了。算了走吧,他不用七天話別。讓他有本事去閻君那兒告我。大不了被罰加班,就他娘的好像勞資現在不用為了他的胡作非為加班似得。”
李恒奮力掙紮,可惜他的愛好是奢侈遊樂,而不是摔跤。兩邊一夾,拎起來淩空飄走。
帝鎮中人正在三五成群的湊在一起打發無聊的時光,又送來一名罵罵咧咧的皇帝。
李恒本來在怒斥這些人冒犯皇帝、意欲弑君謀反。一看這一幕就轉移了注意力:“幹什麽呢?鬥蛐蛐呢?”
他爹和他祖父頭挨著頭,手裏拿著小棍,在戳一個罐子裏的東西,旁邊還圍了幾個人在看。
看起來很像鬥蛐蛐,實際上罐子裏放了厚厚一遝宣紙,二人各拿金針,比試誰的手更穩,輾針更輕盈,金針的上下更加流暢。不僅要 舉重若輕的插進去,還要輕輕鬆鬆的拔出來,最後還得保證金針不彎。
二人抬起頭來:“嗬嗬。”
李恒汗毛都豎起來了:“阿耶??”超級緊張!! 他當年做太子的時候,慫成鵪鶉。
第288章
當太子期間慫如小羊羔,當上皇帝之後宛若撒歡瘋羊的李恒在見到父親的一刹那, 就傻了。深埋於心底的恐懼被時光打磨了五年, 仍就有一點餘韻未盡。
李純凶凶的站了起來。
李恒慫慫的蹲了下去, 他本來要跪下,忽然又覺得不對勁, 先帝可不會和別人頭挨著頭鬥蛐蛐,或是鬥別的草蟲,先帝一向正正經經的。他忽然心裏一動, 質問道:“你們當真是順宗和憲宗嗎?”他當然見過祖父, 小時候還見過曾祖父李適呢, 隻是記不得了。
都尉嗬嗬一笑:“你以為呢?”
“是不是你們這群鬼有意捉弄我,找了容貌相近的人來恐嚇我?我實話告訴你們, 相貌相同還不成, 還得神似, 先帝怎麽可能和人鬥蟲, 這種事我都不玩,那是街頭市井無賴才玩的東西。”
他一邊說, 祖宗們也繃不住神秘莫測的皇帝標準表情, 紛紛露出了‘大傻子’‘沒眼看’‘我受不了了’的表情。
都尉一邊點頭一邊笑, 笑的像個被栗子淹沒的倉鼠。
李純嚴肅的捂住他的嘴, 直接順著地麵拖走, 嚴肅的點點頭:“見笑。”
都尉忙道:“別客氣,就當我不在這兒,該幹什麽幹什麽。”
李純不打算當外人麵前審問蠢兒子, 把李恒隨手一捆,放在旁邊,神色如常的提起旁邊的金針:“阿耶,請。”
李誦也很配合他,同樣提起金針:“方才好像是我贏了。”
熬到李純因為心中惱怒用力過猛而輸了三局,都尉帶著鬼差全都離開,這才把李恒揪出來。
李純憤怒至極:“李恒!你怎麽敢!你怎麽敢裁軍!”自從玄宗末年廢黜府兵製之後,到現在為止,士兵的數量非常難得,怎麽能疏忽大意隨意裁撤!!
此時牛李黨爭雖然在曆史大勢中初現端倪,從皇帝的角度來看,還不算嚴重。
順宗李誦和兒子的政見從來都是和而不同,但在這件事上萬分讚同,拍著地麵怒道:“任用奸佞,裁撤軍隊,用軍費大興土木,給自己修造宮殿園林!這都是誰教你的?你看看曆史上有幾個皇帝像你一樣荒唐?那麽做的皇帝,又有幾個有好下場?咱們大唐不是隋朝,以前修造宮殿從未死過人,你呢,催逼工期,一日之內壓死數名工匠!”
暗中觀察的楊廣有些生氣,轉念一想,哪朝哪代都要抹黑前朝最負盛名的君王,這都不叫事。
李純繼續說了不少關於藩鎮的事,又開始罵他:“一天天就知道玩,身體毀成什麽樣了!人都說前車之鑒,你阿耶跳進什麽坑裏你就跟著跳嗎?”
李誦隨口反諷:“這就叫三年無改父道。”
李適一驚,其他人也都很驚訝。這句話好一句雙關,一邊說李純改變了李誦的改革,另一邊嘲笑李恒學李純嗑藥。
太優秀了,近年來的參軍戲都沒有這麽好笑的話。
眾人愣了半天,李亨首先笑出聲,隨即眾人都依次笑了起來,不論怎麽理解都非常好笑,笑到停不下來。
笑夠了再繼續進行正經事。
皇後們對這些事感到無聊,唐朝已經接近二百年,李純已經是第十一個皇帝,作為一個朝代的成績來說,已經足夠拿出手了。
竇惠問武曌:“去下棋麽?”
武曌欣然從命:“好啊。”
長孫無病靜默的看她倆離開,這兩名皇後現在的感情居然還不錯,真是奇怪。
李恒能有什麽話解釋自己挪軍費修宮殿花園的事呢?沒有。
學習很適合打發無聊時光,學習一項陌生的技能更是如此。隻要是愛學習,在沒有工作和明確未來計劃時,不管學什麽都是好事,好過遊山玩水泡小妹妹。
雖然醫生和畫家的地位不高,但隻要不以此為生,作為個人愛好,還是很體麵、很風雅。很可惜對於鬼來說,望聞問切都無效,臉色沒什麽變化,說也說不出什麽,切脈……可得有啊。
學出來的一個個都是半吊子,若去人間給人治病,那就懸了,主要是自娛自樂。
李恒也沒有反擊之力,也找不出借口解釋,想要掙脫又被李倓踹了回去,隻能老老實實的脫光上衣露出後背,被人拿來練習針灸的第一步——用刀紮鬼會不會泄露元氣。
長孫無病沉吟了一會,撫著李旦的頭:“如此一來,真能探究出大唐皇帝為何日漸病弱嗎?”她和丈夫一個看法,李恒年僅三十歲就生病,然後才開始服丹藥導致死亡,那麽他為什麽會生病?這個皇帝絕不會積勞成疾,他一點都不勞累,也不會因為不好動的生病。一個熱愛打馬球的人,身體素質很好。即便是縱欲,一個二十多歲的男人再怎麽縱欲,也不至於生病。後宮中有郭太後坐鎮,她不會坐視太子的母親為了兒子更進一步而弑君。
有一位福先生曾經說過:排除所有不可能的,剩下的那個即使再不可思議,那也是事實。
李旦沉吟了一會:“祖母,這件事誰也說不清楚。原本以為壽命由天注定,原來不是。後來又懷疑是國祚和帝王壽命有關,看來也不是,也有那二世、一世而亡的長壽皇帝。”沒錯,說的就是他媽,但如果媽媽幽幽的出現,並且質問他說的到底是誰,那就說是五代十國的慕容垂什麽的。“漢唐兩代,皇帝的壽命都是越來越短,令人百思不得其解。飲食用具並無變化,卻是……”而且隻有皇帝短壽,皇後太後的壽命變化倒是不大。
其實他還懷疑另一點,可能開國的皇帝沒那麽多糟心事,兵權在手,朝堂上沒有幾個人敢於違抗,後來的皇帝們一繼位就要麵對積弊,大臣們倒比皇帝倨傲,有心無力的事情太多,還要天天被諫官噴:你比你祖宗可差遠了!但是這話不能說,現在依然會被罵。
用針紮李恒不是目的,讓他們徹底的、係統性的學會醫術,然後自行研究這個問題,才是目的。
當年死後養生小組成立的目的也是這個,但小組成員因為研究無果,就放棄了。
李純邊取穴邊感慨:“如果我沒有生病,就不會服丹,不服丹就不會脾氣大變,脾氣不變就不會濫罰宦官,這群膽大包天的殺才又怎麽敢弑君呢。如果我不死,怎麽會讓皇位落在你這不肖子手裏!”
李誦心裏也是這麽想的。
李恒:“疼疼疼疼!!!”
“老實點!年僅三十歲就中風!還是因為打馬球受驚而導致的!一點城府都沒有!”
“現在還敢大呼小叫,難道我沒教過你喜怒不形於色嗎!!”
教是教了,但現在金針戳在骨頭縫裏,那種又酸又麻,順著脊椎傳上來的吱嘎嘎啃骨頭的聲音過於嚇人。
太醫不敢用這種激進的手段給皇帝治病,另一個原因則是二人一激動、李恒一動,下針歪了。
李治也是這麽想的。日常買了一葫蘆的補氣益壽丸回來,這東西用麥芽糖、陳皮、青梅、草珊瑚、薄荷、茯苓製作而成,酸甜清涼,可以當零食吃。吃多了也沒什麽壞處,隻是容易餓得慌。
……
追封太後之後,對太後的父親自然也有追贈。別的太後或許會止步於此,但郭太後的祖父更了不起,那可是大名鼎鼎的汾陽王郭子儀,一千三百多年後還有一個頭頂桃心的黑胖子因為仰慕汾陽王,而給自己小兒子起名為郭汾陽。隻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郭子儀和武士彠坐在一起,前些天恰巧聚會,恰巧偶遇。主動上前搭話,約定了見麵的時間。
郭子儀思考如何婉轉的提出一個問題:要用怎樣的心態來麵對女兒/孫女有可能要臨朝稱製的尷尬局麵呢?別說是女兒孫女篡位,就是那些兒孫篡位的死鬼,也是一樣的尷尬,輕則斷絕關係改名換姓,重則憤然投胎,以示自己道德高潔並且是忠臣,不吃後來的非法祭祀。隻有武士彠一個人,是眾人皆知的淡定,和唐、周兩邊的關係都好,這固然是武皇後和唐朝關係還算融洽的原因,也有人暗諷他臉皮厚。
唐朝的皇後、妃子,自則天皇後之後,個個都比漢朝那些臨朝聽政的太後們更熱衷於參與、指揮朝政,網絡黨羽,誅鋤異己。以前的郭貴妃,現在的郭太後在朝中又很大一批擁躉,除了她自己做事得體之外——郭子儀不想居功自傲,但也很清楚的認識到,這和自己的功勳有很大關係。兒子娶公主,孫子們娶公主,孫女入宮做皇後,都當年那點微末功勞的遺惠。
現在地府中就有傳言稱,郭太後想要臨朝稱製,效法武後。說的言之鑿鑿,反複親眼得見。郭子儀不知道到時候該如何麵對李唐皇帝們,除了謝罪之外還能幹點什麽?用不用現在提早躲一躲,還是找一個極為坦蕩且忙碌的差事,以避開尷尬的局麵?還是去吐蕃地獄幹點什麽?
武士彠何其聰明,聽他暗示了幾句就明白了,心下也揣測,別看郭太後已經喪夫喪子,她今年才四十多歲,比起當年的武皇後,更是年輕力壯。說句不該說的,郭太後現在要是找兩個男寵,說不定還來得及再生個親兒子,完全不用考慮是讓侄子繼位還是讓兒孫繼位的問題。。。
這是最壞的可能性。最好的可能性就是她沒有野心。他隻拿最好的可能性來說:“汾陽王家女公子,幼受庭訓,長成良媛,一向承歡膝下,又受皇帝太子深恩,焉能如斯?”
對方再問,他才婉轉的說:“賢弟,你去的早,不曾管教過她。”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汾陽王去世時,她才兩歲,這負什麽責呢?時間過的真快啊,轉眼四十年。
郭子儀又找到李泌,給他帶了小禮物——幾本書,問了問他:“長源,你說我該如何?”
李泌並未沉吟:“我給你算一卦。”
擲了六爻,看著卦象:“你隻管放心,她不會這麽做。”
郭子儀和他關係挺好,質疑道:“山下有險,險而止,蒙。” 他雖然不精通易學,也知道這是山水蒙,主要講的是蒙昧需要啟發教育,並不是一定會做某種事。總體來說雖然向好,卻不是板上釘釘。
李泌這次沉吟了一會:“你也知道,有些人預測未來,靠的不是閉門造車,而是掌握了足夠的訊息,多方打探,把對方的性情都計算在內。我不算卦也是一樣的答案。郭太後的性子和你有些相似,堅定,謹慎,忠誠。有人有心勸進,她沒有聽。”
郭子儀這才鬆了口氣,不用再考慮如何躲藏了。一個忠臣最尷尬的事,莫過於後代謀反,還給自己追封成皇帝。
李泌笑笑:“我雖然對易經深有研究,並不拘泥於此。”豈能什麽事都聽憑占卜,不分析,那和我和王凝之有什麽區別?他拿著書看了看,竟然有兩本是自己沒有的書,快樂。
他父親十分仰慕南朝沈約、任昉等藏書家,很喜歡買書藏書,遇到新書必然求購。李泌除了繼承這份家產之外,以買書為樂,做了係統性的整理:經部書用紅色牙簽,史部用綠色牙簽,子部用青色牙簽,集部用白色牙簽。全部加蓋‘鄴候圖書刻章’和‘端居室’,藏書三萬卷,號為書城。韓愈都很仰慕,隻可惜李泌子李繁,因事被賜死,三代藏書散佚。李泌對兒子死都不怎麽心疼,就心疼那些自己親自整理蓋印的圖書,那可不容易!
兵法類的書都在子部,拿了青色牙簽夾在裏麵,歸類放好。隻有好朋友才能見到他這份藏書,李泌欣然道:“三萬卷藏書重新購回不少,待到將來,帶李倓和他哥哥來看,依然壯觀。”
他現在已經改口避諱,不再稱陛下。
……
宮中的確有人為郭太後謀劃臨朝稱製。
郭太後大怒:“要我仿效武後嗎?太子年紀雖幼,仍可以選擇良臣輔佐,我何必幹預外庭事務。”
消息傳到陰間,輾轉到了帝鎮,皇帝們無不暗中嘉許。
那小眼神都往武後那邊瞧,話雖未明說,意思卻很明了——你看看人家,你再看看你,哎喲我的天哪,你讓我說你什麽好?
其實是不敢說。
武曌看出來這高祖夫妻太宗夫妻似乎都想以此指責自己,心裏一動,不由得賭一把,就賭李湛將來不會是個好皇帝!她搶先發難,一拍桌子:“真是無稽之談。”
李治嚇了一跳:“哇,幹什麽。”為什麽突然發脾氣,難道我最近去觀賞美人歌舞的事暴露了?不能吧,就算她耳目眾多,現在人人都有事要做,誰為她跟蹤我?我也沒幹什麽嘛。
武曌對於陛下突然被嚇到這件事,也覺得奇怪,陛下的膽量很大,城府也很深:“郭氏鼠目寸光!貽害不淺!”
李世民真有些生氣,沉聲道:“何以見得?”
你這就有點找揍了,我還沒說你,你倒來了一招惡人先告狀?郭氏不問政治,如何鼠目寸光?
武曌坦然道:“太宗陛下,容我細細道來。自古以來臨朝稱製的皇後不少,西漢高祖呂太後、孝元王太後(王政君)、東漢章德竇太後、和熹鄧太後、安思閻太後、順烈梁太後、 桓思竇太後、 靈思何太後。北魏文明太後,靈太後。在這些婦人其中,呂太後、鄧太後、文明太後可謂世之翹楚,我早年也很優秀,隻是一時間沒有把持住。郭氏不想著這些好榜樣,偏偏隻看我?”
又拍桌子:“效仿我又如何?她兒子不肖,自己年富力強,知道如何理政,偏偏為了虛名束手,坐視朝中局勢逐漸混亂。王守澄一閹人執掌朝政。郭氏身為太後隻管受用,拿著不幹預朝政來沽名釣譽。皇帝敬奉的珍品、修造的宮殿悉數笑納,和李恒一樣大擺排場,巡幸山林,連一句諫言都不說。難道這樣的無為是對的麽?唐朝的賢後迄今為止唯有文德皇後一人,婆母當年可不是這樣的。”
李淵:雖然她在混淆視聽,但是好像沒錯。
竇惠:我剛想罵武媚娘,又被她解釋過去了。
李世民:……好像有點道理?
長孫無病:嗬。這番話說的確實沒錯,當貴妃時不敢幹預朝政,當了太後難道還不敢管兒子?
李旦:我慫就對了。
其他人仔細想了想,好像是這麽回事,她是應該勸勉兒孫。奇怪,被則天皇後這番話一說,郭太後那份謹慎端莊忽然化作煙消雲散,真有點沽名釣譽但暗戳戳的享樂的感覺。
就好像一個地方遭遇了瘟疫,刺史卻跑去開宴會擺出一副歌舞升平的樣子,表麵上說的是鼓勵大家,安定人心,實際上就是想著不做不錯,假裝無為而治,生死有命。結
果好的了嗎?那必然好不了啊!
一場隱約針對武曌的批判就這樣消弭與無形,眾人滿心疑惑的散會,心裏思索著郭後這麽做到底對不對。
被盤問的對象改成了李純,眾人都問他,郭貴妃當年有沒有勸勉過皇帝?
“忘了。算了走吧,他不用七天話別。讓他有本事去閻君那兒告我。大不了被罰加班,就他娘的好像勞資現在不用為了他的胡作非為加班似得。”
李恒奮力掙紮,可惜他的愛好是奢侈遊樂,而不是摔跤。兩邊一夾,拎起來淩空飄走。
帝鎮中人正在三五成群的湊在一起打發無聊的時光,又送來一名罵罵咧咧的皇帝。
李恒本來在怒斥這些人冒犯皇帝、意欲弑君謀反。一看這一幕就轉移了注意力:“幹什麽呢?鬥蛐蛐呢?”
他爹和他祖父頭挨著頭,手裏拿著小棍,在戳一個罐子裏的東西,旁邊還圍了幾個人在看。
看起來很像鬥蛐蛐,實際上罐子裏放了厚厚一遝宣紙,二人各拿金針,比試誰的手更穩,輾針更輕盈,金針的上下更加流暢。不僅要 舉重若輕的插進去,還要輕輕鬆鬆的拔出來,最後還得保證金針不彎。
二人抬起頭來:“嗬嗬。”
李恒汗毛都豎起來了:“阿耶??”超級緊張!! 他當年做太子的時候,慫成鵪鶉。
第288章
當太子期間慫如小羊羔,當上皇帝之後宛若撒歡瘋羊的李恒在見到父親的一刹那, 就傻了。深埋於心底的恐懼被時光打磨了五年, 仍就有一點餘韻未盡。
李純凶凶的站了起來。
李恒慫慫的蹲了下去, 他本來要跪下,忽然又覺得不對勁, 先帝可不會和別人頭挨著頭鬥蛐蛐,或是鬥別的草蟲,先帝一向正正經經的。他忽然心裏一動, 質問道:“你們當真是順宗和憲宗嗎?”他當然見過祖父, 小時候還見過曾祖父李適呢, 隻是記不得了。
都尉嗬嗬一笑:“你以為呢?”
“是不是你們這群鬼有意捉弄我,找了容貌相近的人來恐嚇我?我實話告訴你們, 相貌相同還不成, 還得神似, 先帝怎麽可能和人鬥蟲, 這種事我都不玩,那是街頭市井無賴才玩的東西。”
他一邊說, 祖宗們也繃不住神秘莫測的皇帝標準表情, 紛紛露出了‘大傻子’‘沒眼看’‘我受不了了’的表情。
都尉一邊點頭一邊笑, 笑的像個被栗子淹沒的倉鼠。
李純嚴肅的捂住他的嘴, 直接順著地麵拖走, 嚴肅的點點頭:“見笑。”
都尉忙道:“別客氣,就當我不在這兒,該幹什麽幹什麽。”
李純不打算當外人麵前審問蠢兒子, 把李恒隨手一捆,放在旁邊,神色如常的提起旁邊的金針:“阿耶,請。”
李誦也很配合他,同樣提起金針:“方才好像是我贏了。”
熬到李純因為心中惱怒用力過猛而輸了三局,都尉帶著鬼差全都離開,這才把李恒揪出來。
李純憤怒至極:“李恒!你怎麽敢!你怎麽敢裁軍!”自從玄宗末年廢黜府兵製之後,到現在為止,士兵的數量非常難得,怎麽能疏忽大意隨意裁撤!!
此時牛李黨爭雖然在曆史大勢中初現端倪,從皇帝的角度來看,還不算嚴重。
順宗李誦和兒子的政見從來都是和而不同,但在這件事上萬分讚同,拍著地麵怒道:“任用奸佞,裁撤軍隊,用軍費大興土木,給自己修造宮殿園林!這都是誰教你的?你看看曆史上有幾個皇帝像你一樣荒唐?那麽做的皇帝,又有幾個有好下場?咱們大唐不是隋朝,以前修造宮殿從未死過人,你呢,催逼工期,一日之內壓死數名工匠!”
暗中觀察的楊廣有些生氣,轉念一想,哪朝哪代都要抹黑前朝最負盛名的君王,這都不叫事。
李純繼續說了不少關於藩鎮的事,又開始罵他:“一天天就知道玩,身體毀成什麽樣了!人都說前車之鑒,你阿耶跳進什麽坑裏你就跟著跳嗎?”
李誦隨口反諷:“這就叫三年無改父道。”
李適一驚,其他人也都很驚訝。這句話好一句雙關,一邊說李純改變了李誦的改革,另一邊嘲笑李恒學李純嗑藥。
太優秀了,近年來的參軍戲都沒有這麽好笑的話。
眾人愣了半天,李亨首先笑出聲,隨即眾人都依次笑了起來,不論怎麽理解都非常好笑,笑到停不下來。
笑夠了再繼續進行正經事。
皇後們對這些事感到無聊,唐朝已經接近二百年,李純已經是第十一個皇帝,作為一個朝代的成績來說,已經足夠拿出手了。
竇惠問武曌:“去下棋麽?”
武曌欣然從命:“好啊。”
長孫無病靜默的看她倆離開,這兩名皇後現在的感情居然還不錯,真是奇怪。
李恒能有什麽話解釋自己挪軍費修宮殿花園的事呢?沒有。
學習很適合打發無聊時光,學習一項陌生的技能更是如此。隻要是愛學習,在沒有工作和明確未來計劃時,不管學什麽都是好事,好過遊山玩水泡小妹妹。
雖然醫生和畫家的地位不高,但隻要不以此為生,作為個人愛好,還是很體麵、很風雅。很可惜對於鬼來說,望聞問切都無效,臉色沒什麽變化,說也說不出什麽,切脈……可得有啊。
學出來的一個個都是半吊子,若去人間給人治病,那就懸了,主要是自娛自樂。
李恒也沒有反擊之力,也找不出借口解釋,想要掙脫又被李倓踹了回去,隻能老老實實的脫光上衣露出後背,被人拿來練習針灸的第一步——用刀紮鬼會不會泄露元氣。
長孫無病沉吟了一會,撫著李旦的頭:“如此一來,真能探究出大唐皇帝為何日漸病弱嗎?”她和丈夫一個看法,李恒年僅三十歲就生病,然後才開始服丹藥導致死亡,那麽他為什麽會生病?這個皇帝絕不會積勞成疾,他一點都不勞累,也不會因為不好動的生病。一個熱愛打馬球的人,身體素質很好。即便是縱欲,一個二十多歲的男人再怎麽縱欲,也不至於生病。後宮中有郭太後坐鎮,她不會坐視太子的母親為了兒子更進一步而弑君。
有一位福先生曾經說過:排除所有不可能的,剩下的那個即使再不可思議,那也是事實。
李旦沉吟了一會:“祖母,這件事誰也說不清楚。原本以為壽命由天注定,原來不是。後來又懷疑是國祚和帝王壽命有關,看來也不是,也有那二世、一世而亡的長壽皇帝。”沒錯,說的就是他媽,但如果媽媽幽幽的出現,並且質問他說的到底是誰,那就說是五代十國的慕容垂什麽的。“漢唐兩代,皇帝的壽命都是越來越短,令人百思不得其解。飲食用具並無變化,卻是……”而且隻有皇帝短壽,皇後太後的壽命變化倒是不大。
其實他還懷疑另一點,可能開國的皇帝沒那麽多糟心事,兵權在手,朝堂上沒有幾個人敢於違抗,後來的皇帝們一繼位就要麵對積弊,大臣們倒比皇帝倨傲,有心無力的事情太多,還要天天被諫官噴:你比你祖宗可差遠了!但是這話不能說,現在依然會被罵。
用針紮李恒不是目的,讓他們徹底的、係統性的學會醫術,然後自行研究這個問題,才是目的。
當年死後養生小組成立的目的也是這個,但小組成員因為研究無果,就放棄了。
李純邊取穴邊感慨:“如果我沒有生病,就不會服丹,不服丹就不會脾氣大變,脾氣不變就不會濫罰宦官,這群膽大包天的殺才又怎麽敢弑君呢。如果我不死,怎麽會讓皇位落在你這不肖子手裏!”
李誦心裏也是這麽想的。
李恒:“疼疼疼疼!!!”
“老實點!年僅三十歲就中風!還是因為打馬球受驚而導致的!一點城府都沒有!”
“現在還敢大呼小叫,難道我沒教過你喜怒不形於色嗎!!”
教是教了,但現在金針戳在骨頭縫裏,那種又酸又麻,順著脊椎傳上來的吱嘎嘎啃骨頭的聲音過於嚇人。
太醫不敢用這種激進的手段給皇帝治病,另一個原因則是二人一激動、李恒一動,下針歪了。
李治也是這麽想的。日常買了一葫蘆的補氣益壽丸回來,這東西用麥芽糖、陳皮、青梅、草珊瑚、薄荷、茯苓製作而成,酸甜清涼,可以當零食吃。吃多了也沒什麽壞處,隻是容易餓得慌。
……
追封太後之後,對太後的父親自然也有追贈。別的太後或許會止步於此,但郭太後的祖父更了不起,那可是大名鼎鼎的汾陽王郭子儀,一千三百多年後還有一個頭頂桃心的黑胖子因為仰慕汾陽王,而給自己小兒子起名為郭汾陽。隻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郭子儀和武士彠坐在一起,前些天恰巧聚會,恰巧偶遇。主動上前搭話,約定了見麵的時間。
郭子儀思考如何婉轉的提出一個問題:要用怎樣的心態來麵對女兒/孫女有可能要臨朝稱製的尷尬局麵呢?別說是女兒孫女篡位,就是那些兒孫篡位的死鬼,也是一樣的尷尬,輕則斷絕關係改名換姓,重則憤然投胎,以示自己道德高潔並且是忠臣,不吃後來的非法祭祀。隻有武士彠一個人,是眾人皆知的淡定,和唐、周兩邊的關係都好,這固然是武皇後和唐朝關係還算融洽的原因,也有人暗諷他臉皮厚。
唐朝的皇後、妃子,自則天皇後之後,個個都比漢朝那些臨朝聽政的太後們更熱衷於參與、指揮朝政,網絡黨羽,誅鋤異己。以前的郭貴妃,現在的郭太後在朝中又很大一批擁躉,除了她自己做事得體之外——郭子儀不想居功自傲,但也很清楚的認識到,這和自己的功勳有很大關係。兒子娶公主,孫子們娶公主,孫女入宮做皇後,都當年那點微末功勞的遺惠。
現在地府中就有傳言稱,郭太後想要臨朝稱製,效法武後。說的言之鑿鑿,反複親眼得見。郭子儀不知道到時候該如何麵對李唐皇帝們,除了謝罪之外還能幹點什麽?用不用現在提早躲一躲,還是找一個極為坦蕩且忙碌的差事,以避開尷尬的局麵?還是去吐蕃地獄幹點什麽?
武士彠何其聰明,聽他暗示了幾句就明白了,心下也揣測,別看郭太後已經喪夫喪子,她今年才四十多歲,比起當年的武皇後,更是年輕力壯。說句不該說的,郭太後現在要是找兩個男寵,說不定還來得及再生個親兒子,完全不用考慮是讓侄子繼位還是讓兒孫繼位的問題。。。
這是最壞的可能性。最好的可能性就是她沒有野心。他隻拿最好的可能性來說:“汾陽王家女公子,幼受庭訓,長成良媛,一向承歡膝下,又受皇帝太子深恩,焉能如斯?”
對方再問,他才婉轉的說:“賢弟,你去的早,不曾管教過她。”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汾陽王去世時,她才兩歲,這負什麽責呢?時間過的真快啊,轉眼四十年。
郭子儀又找到李泌,給他帶了小禮物——幾本書,問了問他:“長源,你說我該如何?”
李泌並未沉吟:“我給你算一卦。”
擲了六爻,看著卦象:“你隻管放心,她不會這麽做。”
郭子儀和他關係挺好,質疑道:“山下有險,險而止,蒙。” 他雖然不精通易學,也知道這是山水蒙,主要講的是蒙昧需要啟發教育,並不是一定會做某種事。總體來說雖然向好,卻不是板上釘釘。
李泌這次沉吟了一會:“你也知道,有些人預測未來,靠的不是閉門造車,而是掌握了足夠的訊息,多方打探,把對方的性情都計算在內。我不算卦也是一樣的答案。郭太後的性子和你有些相似,堅定,謹慎,忠誠。有人有心勸進,她沒有聽。”
郭子儀這才鬆了口氣,不用再考慮如何躲藏了。一個忠臣最尷尬的事,莫過於後代謀反,還給自己追封成皇帝。
李泌笑笑:“我雖然對易經深有研究,並不拘泥於此。”豈能什麽事都聽憑占卜,不分析,那和我和王凝之有什麽區別?他拿著書看了看,竟然有兩本是自己沒有的書,快樂。
他父親十分仰慕南朝沈約、任昉等藏書家,很喜歡買書藏書,遇到新書必然求購。李泌除了繼承這份家產之外,以買書為樂,做了係統性的整理:經部書用紅色牙簽,史部用綠色牙簽,子部用青色牙簽,集部用白色牙簽。全部加蓋‘鄴候圖書刻章’和‘端居室’,藏書三萬卷,號為書城。韓愈都很仰慕,隻可惜李泌子李繁,因事被賜死,三代藏書散佚。李泌對兒子死都不怎麽心疼,就心疼那些自己親自整理蓋印的圖書,那可不容易!
兵法類的書都在子部,拿了青色牙簽夾在裏麵,歸類放好。隻有好朋友才能見到他這份藏書,李泌欣然道:“三萬卷藏書重新購回不少,待到將來,帶李倓和他哥哥來看,依然壯觀。”
他現在已經改口避諱,不再稱陛下。
……
宮中的確有人為郭太後謀劃臨朝稱製。
郭太後大怒:“要我仿效武後嗎?太子年紀雖幼,仍可以選擇良臣輔佐,我何必幹預外庭事務。”
消息傳到陰間,輾轉到了帝鎮,皇帝們無不暗中嘉許。
那小眼神都往武後那邊瞧,話雖未明說,意思卻很明了——你看看人家,你再看看你,哎喲我的天哪,你讓我說你什麽好?
其實是不敢說。
武曌看出來這高祖夫妻太宗夫妻似乎都想以此指責自己,心裏一動,不由得賭一把,就賭李湛將來不會是個好皇帝!她搶先發難,一拍桌子:“真是無稽之談。”
李治嚇了一跳:“哇,幹什麽。”為什麽突然發脾氣,難道我最近去觀賞美人歌舞的事暴露了?不能吧,就算她耳目眾多,現在人人都有事要做,誰為她跟蹤我?我也沒幹什麽嘛。
武曌對於陛下突然被嚇到這件事,也覺得奇怪,陛下的膽量很大,城府也很深:“郭氏鼠目寸光!貽害不淺!”
李世民真有些生氣,沉聲道:“何以見得?”
你這就有點找揍了,我還沒說你,你倒來了一招惡人先告狀?郭氏不問政治,如何鼠目寸光?
武曌坦然道:“太宗陛下,容我細細道來。自古以來臨朝稱製的皇後不少,西漢高祖呂太後、孝元王太後(王政君)、東漢章德竇太後、和熹鄧太後、安思閻太後、順烈梁太後、 桓思竇太後、 靈思何太後。北魏文明太後,靈太後。在這些婦人其中,呂太後、鄧太後、文明太後可謂世之翹楚,我早年也很優秀,隻是一時間沒有把持住。郭氏不想著這些好榜樣,偏偏隻看我?”
又拍桌子:“效仿我又如何?她兒子不肖,自己年富力強,知道如何理政,偏偏為了虛名束手,坐視朝中局勢逐漸混亂。王守澄一閹人執掌朝政。郭氏身為太後隻管受用,拿著不幹預朝政來沽名釣譽。皇帝敬奉的珍品、修造的宮殿悉數笑納,和李恒一樣大擺排場,巡幸山林,連一句諫言都不說。難道這樣的無為是對的麽?唐朝的賢後迄今為止唯有文德皇後一人,婆母當年可不是這樣的。”
李淵:雖然她在混淆視聽,但是好像沒錯。
竇惠:我剛想罵武媚娘,又被她解釋過去了。
李世民:……好像有點道理?
長孫無病:嗬。這番話說的確實沒錯,當貴妃時不敢幹預朝政,當了太後難道還不敢管兒子?
李旦:我慫就對了。
其他人仔細想了想,好像是這麽回事,她是應該勸勉兒孫。奇怪,被則天皇後這番話一說,郭太後那份謹慎端莊忽然化作煙消雲散,真有點沽名釣譽但暗戳戳的享樂的感覺。
就好像一個地方遭遇了瘟疫,刺史卻跑去開宴會擺出一副歌舞升平的樣子,表麵上說的是鼓勵大家,安定人心,實際上就是想著不做不錯,假裝無為而治,生死有命。結
果好的了嗎?那必然好不了啊!
一場隱約針對武曌的批判就這樣消弭與無形,眾人滿心疑惑的散會,心裏思索著郭後這麽做到底對不對。
被盤問的對象改成了李純,眾人都問他,郭貴妃當年有沒有勸勉過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