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心知父皇是準備開刀了,於是請罪時有意將此事向朝中局勢上引。


    再由殿內的幾位心腹大臣潤色一番,此事已然上升到世家藐視皇室的情況。


    席間幾位保守派當即變了臉色,眼看聖上是有備而來,他們紛紛自保,眾臣唇槍舌戰,吵得不可開交。


    但長公主被綁架卻為事實,罪臣溫瑾隨乃臨文侯一門之後,保守派有分不開的關係。


    文臣吵起架來,總是引經據典,長篇大論,元和貪睡的毛病半點沒改,現在聽得更是昏昏欲睡。


    席位中靠後部分一婦人麵色怨懟,她時不時咬牙看向高位上的元和。


    “欸,祝夫人,今日怎麽沒看見令郎?”


    婦人對問話之人怒目而視,咄咄逼人,“我也沒看見令郎啊,怕是又醉死在哪個青樓裏吧。”


    “你!”那位和她交談的夫人氣憤的回過頭,低聲諷刺道:“就算我兒子是尋歡作樂也比你家祝川不知道死在哪個荒郊野嶺強。”


    長甲被折斷在手心裏,一雙美眸裏閃過狠厲的神色,於她身後站在的丫鬟不著痕跡的向前走了兩步,她抬臂拍了拍婦人的肩。


    隨著她抬臂的動作,丫鬟服下凸起一塊硬邦邦的肌肉,很明顯是位練家子。


    太子驟然開口,“皇妹你身體怎麽樣了?”


    他一語打破殿中緊張的氣氛,被點名的元和憋著睡意抬頭,規矩的起身行禮,“都還好。”隨著她話落,世家中人紛紛露出笑意,但她下一句陡然轉下,“隻是有點虛,可能是餘毒未清。”


    太子眉間柔和,“孤請來了江南名醫,待宴會後便引來為你診治。”


    “多謝皇兄關心。”


    太子謙讓著讓她坐下了,轉而再看群臣時已具儲君風範,“孤的皇妹從小未受過半點委屈,孤和父皇都舍不得訓斥一句的人,竟然讓外人綁走了半月。”


    “孤後悔自責,也發誓要將此人碎屍萬段。”太子微停頓一下,眸中冷意愈濃,“但孤也心寒,在坐眾位大臣多數是幾朝老臣,皇家恩惠不斷下,孤原以為能讓眾位更是效忠於大周。可現在呢,竟然有人敢打皇室的主意。”


    “皇家恩寵怕是養肥了你們的膽子!”


    太子驟然提聲,他抬手,意會的小太監將盛著奏疏的托盤端上來,太子翻開一兩封奏疏扔在殿上,冷聲道:“這是孤在邊疆時探查出的消息,大理寺卿你先看看吧。”


    大理寺卿臉上的肉抖了又抖,硬是沒敢站起來,一張肥臉憋成了豬肝色。


    小太監機靈的撿起奏疏,雙手奉給大理寺卿。大理寺卿仍抱有一絲期望的翻開奏疏,結果麵色慘白、雙股顫顫。


    他跪下直呼冤枉,太子未看他,將堆的厚厚奏疏一把掀在地上,“若孤這次饒了你們,那天下百姓何處?孤的皇妹又豈能平白遭辱?”


    群臣訕訕,皆低頭不敢多言,席位之後的婦人咬牙,“等會你就去。”


    “夫人,我明白。”她身後的丫鬟畢恭畢敬的回答。


    “太子說的有理,此事若不肅清,皇家顏麵該如何安放?”聖上的心腹大臣躬身上前,“臣鬥膽請聖上為長公主主持公道。”


    聖上狀若為難的敲了敲龍椅扶手,“太子你把奏疏呈上來,”他隨意的翻了兩本,臉色微沉,“此事待朕派人將這些查清楚了再議,列名者這些天也不用來上朝了……”


    湯碟打翻的清脆聲音打斷了聖上的話,滿殿的人小心回頭看是哪個倒黴鬼。婦人襦裙上全是湯汁,她狼狽的跪地請罪,與她同來的官員臉上懼怕意味更重,“內子莽撞,衝撞了陛下。”


    跟在婦人身後的丫鬟已然悄然退至冰絲紗幔後,殿內眾人的眼神都在那婦人身上,無人注意一個小小的丫鬟。


    彥初在餘光裏瞥見一抹反光的亮色衝向高位,他愣了一下,再看去時那抹亮色已然衝至元和背後,他猛地站起拔腿跑去。


    席案被踹翻,湯水灑了一地,眾臣俱驚。


    “元和快讓開!”


    睡意還團在她眼中,彌漫成薄霧,水蒙蒙的眼眸中染上懼意,元和想到十一歲那年,她大膽的為父皇擋劍,最後彥初替她挨了這一刀,這次呢。


    刀刃逼近時,元和在最後關頭竟然好笑的生出一種為什麽匕首又是對著她的想法。


    當血噴在臉上時,她沒感覺到疼,匕首於心口捅入,那人的血流到元和衣服上,他無力的退了兩步,手中包著的白布不可避免的染紅了,他一手捂著胸口,一手自袖中掏出暗器,一雙毒鏢攔住了丫鬟逃走的路。


    禦林軍很快進殿將她拿下。


    元和離他隻有半步的距離,可笑的是,就這半步她都不願上前。


    溫瑾隨自嘲,他勉強扶著朱紅高柱轉身,傷口因為肌肉的牽扯使得血流的越來越多。


    他像是知道結果一樣,沒去管插在胸口上的匕首,就像還在深林的宅院裏一樣,他在笑,“看在你認出我的事情上,哥哥送你最後一樣東西。”


    “什麽…?”


    “命啊。”


    那位曾經名動京城的如玉公子溫笑著倒下。


    一人探過倒地之人的鼻息,“死了。”


    作者有話要說:  關於溫瑾隨會有一個專門的番外,應該會解開大家的疑惑。


    第51章


    事情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陛下也沒了續宴的想法,一場中秋家宴在一具屍體和淌滿殿的鮮血下落幕。


    溫瑾隨的死像是壓倒世家的最後一根稻草,有人在金鑾殿上大放厥詞以羞辱皇家忘恩負義、對世家趕盡殺絕。


    聽說死了很多人, 盛京中許多府邸都被封了。這番動蕩讓許多人聞訊喪膽, 也有不怕死的妄圖顛覆皇權,盛京的血流了一晚,入宮陪讀的世家公子一個個被拉入刑場,但凡一家造反,便斬殺嫡子。


    虎毒不食子,一場起義猝不及防的掀開帷幕又荒唐的下台。


    等一切安定下來,有人想起那位名動一時的人,這時正值秋闈,家中有考生者或傾慕其才華者都想偷偷前去祭拜。


    一打聽, 卻是荒山野嶺。


    年過七旬的國公爺在上朝時作詩以讚臨文侯一門, 詩句轉哀, 低吟如今人死卻無安葬之地。


    殿上, 眾臣不敢言,冕旒將聖上的神色遮去大半,七旬老者在殿中站的不卑不亢, 脊梁挺得筆直。


    聖上忽然想發笑,他自知絕情, 能為了朝堂局勢犧牲一個女兒的名聲,沒想到還有人比他更絕。


    為了心裏那點讀書人的正直,為了他人嘴裏的寬厚大度的名氣,能視外孫女於外人。


    聖上問,國公想如何。


    那老者坦然行禮,理所當然般, “臣以為應準其葬入臨文侯祖墳。”


    祖墳?一個藐視皇室權威者還在妄想入祖墳?朝臣竊竊私語,等著聖上一口回絕。


    “遷墓之事,國公真是如此想法?”


    “自然。”


    聖上看他絕口不提溫瑾隨幹的那些混賬事,隻道忠貞賢良,覺得沒意思極了。一個個都如此冷情,為了那點虛無的名頭吃香竟這樣難看。


    所以,聖上沒有回絕,他說:“國公的決心令朕好生佩服,不過溫瑾隨對朕長女不敬,朕就算再惜才也得問問元和的意思。”


    老者的臉色已經變了,“國公不如自己去問問您外孫女的意思,再來朕這裏請旨。”


    殿上不和諧的聲音都停下了,這可是聖上頭一次當眾落國公爺的麵子。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聖上這次是對長公主歉意頗深,國公爺這是老眼昏花非尋長公主不痛快。


    “元和現在在千明寺散心,國公年紀大了恐怕受不了舟車勞頓,您可以寫信送去。”


    “行了,無事退朝。”


    聖上說這話的意思本是想刁難他,國公倔了一輩子,怎麽可能去為這事討好一個小輩。


    但國公爺的信還真送到元和手裏了,


    *


    千明寺建在高處,四周景色美不勝收,賞景騎馬,讀書經拜佛祖,有意思的事情很多,她靠著忙碌的生活支開那回憶中的滿殿鮮血。


    紅色,流動的,從倒地的人心口噴灑出來的。


    “想什麽呢,偌,熟的剛剛好,你嚐嚐。”雞腿表皮烤的金黃,彥初還塗了一層蜂蜜,裂口處燒得焦黃散發出誘人的香味。


    元和咽著口水接過,“烤的不錯啊。”她又道了兩句謙讓的話,小口吹著雞腿上的熱氣。


    “管不住自己的嘴,還來千明寺。”彥初一邊給雞腿翻麵,一邊道:“大師要是知道你在這吃葷,非把你趕出去。”


    “哪有這麽誇張,我隻是在山上吃又沒有在廟裏吃。”元和看著熱氣散了點,便咬了一口雞腿。


    肉裏滾燙,含有汁水,她哈著氣,一口肉吞也不是,吐也不是。


    “燙著了?”彥初見她舌尖紅豔豔的,掏出帕子,“吐出來。”


    元和灌了兩口涼茶才覺得自己的舌頭會動了,“燙死我了。”


    “張嘴再讓我看看。”他將水壺收起來,轉過身。


    舌尖仍舊發紅,一時半會還好不了。彥初輕聲問:“疼嗎?”


    馥鬱的香味散散的圍著她,元和聽他這樣問下意識伸了伸舌頭,泛紅的舌尖探出一點。


    彥初小口氣對著呼了呼,軟到讓人心肝發顫的語氣,“吹吹,還疼嗎?”


    舌尖驀然收回,抵著齒貝有些不知所措。


    元和想了半天,找到一個合適的詞,“涼颼颼的?”


    彥初眼裏含了點笑意,他又靠近了點,馥鬱的香味愈濃,甜到人心裏。


    從遠處來的急匆匆的腳步聲打斷兩人的親昵,元和不自在的撇過臉,理了理衣領。


    來的是一個小沙彌,圓圓的腦袋上總掛著笑,他見人也不緊張,笑的眉眼彎彎,“長公主,京裏有信送來了。”


    元和接過小沙彌遞來的信,還未展開,又聽小沙彌說:“國公爺還讓小衲給您帶幾句話。”他對彥初大方一笑,又行禮,很自然的說:“國公爺交代,這話公主要單獨聽。”


    元和隨手將信收進袖子裏,她起身示意去旁邊說。這倒不是她信不過彥初,隻是外祖父對她和彥初的親事可沒同意的意思,就怕他說一些不好的話,讓彥初聽到了那還得了。


    離得遠些,估計彥初是聽不到了才停下。“說吧,什麽事?”


    火星偶爾炸開一點火花,拉回彥初的視線,蜜汁雞腿烤的恰到好處。


    但烤雞腿的人卻沒了最初的心思。


    他不像是元和來千明寺後對外界事情愛理不理,早朝剛下他就知道了今□□堂上發生的事。國公爺大義,為綁架外孫女的劣臣求一地方安葬,聖上沒說答應不答應,要看元和的意思。


    彥初又將眼神落到不遠處的兩人身上,元和應該是聽了國公爺的意思,她皺著眉神色有些猶豫。


    彥初看見她手伸向袖子裏,要是把信退回去,這事算是沒得商量了。


    但她拿信的手又不知為何一頓,而後隨著小沙彌的幾句話又鬆開了。


    “祖父交代的就是這些?”


    “回長公主的話,就是這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當初要不是你長得好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罐裝木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罐裝木木並收藏當初要不是你長得好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