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陳景雲給韓小娟打了一個電話,向她說明了自己支出50萬的緣由。
有一個朋友家裏出了意外,急用資金以解危難。陳景雲倒是沒必要和韓小娟說什麽理由,錢是自己的,當然想怎麽花就怎麽花。
但老婆那個葛朗台二世,上班之後一定會追問這筆資金的去向。陳景雲隻是叮囑一下韓小娟,把這筆錢的支出做出一個合理的解釋而已。
陳景雲突然之間明白了“做賊心虛”這四個字的真實含義。
陳景雲翻開雷打不動訂閱的當期《商界》雜誌。卷首語:再到海裏去。
做生意,為何一度被人稱之為“下海”?查閱“下海”一詞的出現,其最早源於戲曲《洛陽橋》。
說的是清朝一個蔡姓狀元遵照母願為家鄉建橋,可橋墩卻始終打不下去。當地百姓傳言,是海裏的龍王不同意。
於是蔡狀元遍帖布告,尋找敢於“下海”之人,前去和龍王談判。
下海,去與海龍王談判–這的確比“創業”一詞更能隱喻生意場上的風險與回報。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如果說當初的“海”,更多來自於對國家決心和政策走向的不可預知,那麽今天的這片海,則是一種由市場巨變、技術急進、競爭壁壘,以及成長陣痛共同組成的前路漫漫。
去與海龍王談判的事情不隻是架橋,任何一個新的探索、新的夢想,都有可能有新的實現道路。
麵對新的海,有人選擇考慮上岸。早期為個人和社會創造了豐厚物質的下海人,成了固步自封的“既得利益者”,紛紛選擇急流勇退。
中金公司的研究報告顯示,2013年投資機會將主要出現在“新四化”–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下的新藍籌。
中國的城鎮化在2013年是一個起步年,需要持續5~10年。中小城鎮將可能成為投資熱點。
簡而言之就是,陳景雲的理解為:全國範圍內的新一波的房價上漲拉開了帷幕。
而在龍城,陳景雲站在1301的落地窗戶前,看到了2013年龍城即將迎來的翻天覆地。
2013年,耿彥波調任龍城擔任市長,雲中平城上萬市民自發走上街頭,表達對這位市長的不舍之情。
耿彥波是周浩的紀錄片《雲中》(又名《中國市長》)裏的主人公。
2013年2月8日,一紙調令,耿彥波從雲中調往省城龍城任市長。
他走的那天,是大年初三,可是當地的老百姓都沒有去串門走親戚,而是自覺的走在大街上,拉巨幅簽字長條,希望這個市長能留下來,大多數人甚至跪在了耿彥波居住的賓館門口,希望他能留下來。
可是命令就是命令,那一刻,他坐在車裏,哭的像個孩子一般。
雲中大學崔禮山給耿市長寫了一封信,曾經感動千萬網友。
尊敬的耿市長:您好!
我是一名教師,供職於晉省雲中大學。自2008年以來,您是我唯一的人生偶像,我是您的百萬粉絲之一。
您不認識我,我卻認識您。在雲中,我先後6次遇見您現場辦公,地點分別是東城牆、北城牆、文瀛湖、大西街、禦河西路、雲岡石窟。
每一次,您都風風火火,步履匆匆。您對下屬說:“不是我吹牛,如果雲中不能在我手中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恐怕它的未來好不到哪裏去。如果不能造福雲中百姓,既是我的恥辱,更是這座城市的悲哀。
雲中城建欠賬太多,必須搶時間,趕速度。今天可以完成的工作,千萬不要推到明天。”
您跟媒體講:“雲中老百姓的生活太苦了。作為晉省第二大城市,中心城區竟然還有這麽多市民常年被迫住在棚戶房,生命危在旦夕。
這樣的城市麵貌,別說引進外來人才,就連本地人才也會遠走高飛的。安居才能樂業啊。”
在您的帶領下,全市人民同心同德,竭盡全力,很快,棚戶房不見了,群眾喜遷新居,寬敞明亮,堅固耐用。
耿市長,有許多好消息,你聽後一定特別高興,非常激動。
您雖然離開雲中了,但您開辟的事業並沒有中斷,這裏的城市建設嚴格按照您的思路和規劃繼續大踏步地向前邁進。
設計精美,裝潢考究的博物館早就運轉起來。每天,前來參觀的遊客排成長龍。
博物館裏走一走,看一看,聽一聽,外地人對雲中的了解加深了,本地人對家鄉的熱愛提升了。
雲中是曆史文化名城,而博物館恰恰是曆史的記載與濃縮,文化的結晶和傳承。
圖書館也開門迎客多時,外觀氣勢磅礴,內部設施一流。除了借閱圖書,還可以舉辦各種報告會、演講賽。
這裏是孩子的第二課堂,是成人的修身之所。書香彌漫的城市,肯定是一個幸福的城市,前途無量的城市。
大劇院的續建接近尾聲。可以預見,在未來的日子裏,它將吸引影視明星、各路演員登台獻藝。
傳統戲曲、歌舞節目、交響音樂會等會給市民打造一場又一場文化盛宴,振奮精神,陶冶靈魂。
等不了太久,美術館、體育場同樣會讓廣大市民大喜過望。
城市的發展,經濟繁榮固然首當其衝,但文化的興旺也必不可少。文化是精神食糧,缺乏文化生活的城市沒有競爭力,缺乏文化熏染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
耿市長,在雲中的5年裏,您工作起來不分晝夜,不分上班下班。除了吃飯、睡覺,您不停地為雲中人民忙活著。
街燈尚未熄滅,你已經開始督查工程進度、監管工程質量。夜空群星閃爍,您依然在處理政務,牽掛百姓的冷暖。
有人問:“耿市長,您這樣拚命工作,難道不累嗎?”
您說:“我也是血肉之軀,不是鋼鐵鑄就,累是自然的。可是,我是雲中3百萬人民的當家人。我累一些、苦一些是應該的。
如果我不累,老百姓就會更累;如果我不苦,老百姓就會更苦。”
還有問:“耿市長,您隻顧工作,不顧家庭,莫非父母、妻子、兒女對您沒有意見、沒有怨言嗎?”
您的回答是:“如果家人、親人對我沒有怨言,雲中的老百姓就會對我有怨言。好在家人、親人理解我的難處、支持我的追求。
他們知道,作為一市之長,我肩負重任,身不由己。我隻能為了大家,舍棄小家。甘蔗沒有兩頭甜啊。”
耿市長,在市級官員中,您向來不在乎儀表形象。我知道,並非您不懂形象的重要,而是您根本沒有時間打理自己的容貌。
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人,一旦被生活的瑣碎和虛榮淹沒,就什麽也幹不成了。
這個世界上,太多事情是不可能麵麵俱到的,你必須有所放棄。
耿市長,現在的雲中,天藍了,地淨了,山青了,水秀了。舊城名勝古跡家喻戶曉,新區處處鳥語花香。
大街小巷,餐館密布,高中低檔應有盡有;旅店紮堆,住宿條件無可挑剔。
雲中平城越來越漂亮,就衝這一點,前來投資興業、求學讀書的人越來越多。雲中大學招生,分數一年比一年高。
耿市長,您是男人的楷模,領導的表率。男人,就應該跟你一樣,書雄心,立大誌,不怕苦,有自信,敢擔當,講原則,氣度足,獻大愛。
耿市長,你的一生可謂轟轟烈烈,政績不凡。金杯銀杯不如百姓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群眾的誇獎。隻要談起您,無人不敬佩,無人不崇拜。
耿市長,望您保重身體,注意休息。你的身體,不但屬於你,也屬於愛你的人和你愛的人。
就說這些吧。
謝謝您!
有一個朋友家裏出了意外,急用資金以解危難。陳景雲倒是沒必要和韓小娟說什麽理由,錢是自己的,當然想怎麽花就怎麽花。
但老婆那個葛朗台二世,上班之後一定會追問這筆資金的去向。陳景雲隻是叮囑一下韓小娟,把這筆錢的支出做出一個合理的解釋而已。
陳景雲突然之間明白了“做賊心虛”這四個字的真實含義。
陳景雲翻開雷打不動訂閱的當期《商界》雜誌。卷首語:再到海裏去。
做生意,為何一度被人稱之為“下海”?查閱“下海”一詞的出現,其最早源於戲曲《洛陽橋》。
說的是清朝一個蔡姓狀元遵照母願為家鄉建橋,可橋墩卻始終打不下去。當地百姓傳言,是海裏的龍王不同意。
於是蔡狀元遍帖布告,尋找敢於“下海”之人,前去和龍王談判。
下海,去與海龍王談判–這的確比“創業”一詞更能隱喻生意場上的風險與回報。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如果說當初的“海”,更多來自於對國家決心和政策走向的不可預知,那麽今天的這片海,則是一種由市場巨變、技術急進、競爭壁壘,以及成長陣痛共同組成的前路漫漫。
去與海龍王談判的事情不隻是架橋,任何一個新的探索、新的夢想,都有可能有新的實現道路。
麵對新的海,有人選擇考慮上岸。早期為個人和社會創造了豐厚物質的下海人,成了固步自封的“既得利益者”,紛紛選擇急流勇退。
中金公司的研究報告顯示,2013年投資機會將主要出現在“新四化”–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下的新藍籌。
中國的城鎮化在2013年是一個起步年,需要持續5~10年。中小城鎮將可能成為投資熱點。
簡而言之就是,陳景雲的理解為:全國範圍內的新一波的房價上漲拉開了帷幕。
而在龍城,陳景雲站在1301的落地窗戶前,看到了2013年龍城即將迎來的翻天覆地。
2013年,耿彥波調任龍城擔任市長,雲中平城上萬市民自發走上街頭,表達對這位市長的不舍之情。
耿彥波是周浩的紀錄片《雲中》(又名《中國市長》)裏的主人公。
2013年2月8日,一紙調令,耿彥波從雲中調往省城龍城任市長。
他走的那天,是大年初三,可是當地的老百姓都沒有去串門走親戚,而是自覺的走在大街上,拉巨幅簽字長條,希望這個市長能留下來,大多數人甚至跪在了耿彥波居住的賓館門口,希望他能留下來。
可是命令就是命令,那一刻,他坐在車裏,哭的像個孩子一般。
雲中大學崔禮山給耿市長寫了一封信,曾經感動千萬網友。
尊敬的耿市長:您好!
我是一名教師,供職於晉省雲中大學。自2008年以來,您是我唯一的人生偶像,我是您的百萬粉絲之一。
您不認識我,我卻認識您。在雲中,我先後6次遇見您現場辦公,地點分別是東城牆、北城牆、文瀛湖、大西街、禦河西路、雲岡石窟。
每一次,您都風風火火,步履匆匆。您對下屬說:“不是我吹牛,如果雲中不能在我手中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恐怕它的未來好不到哪裏去。如果不能造福雲中百姓,既是我的恥辱,更是這座城市的悲哀。
雲中城建欠賬太多,必須搶時間,趕速度。今天可以完成的工作,千萬不要推到明天。”
您跟媒體講:“雲中老百姓的生活太苦了。作為晉省第二大城市,中心城區竟然還有這麽多市民常年被迫住在棚戶房,生命危在旦夕。
這樣的城市麵貌,別說引進外來人才,就連本地人才也會遠走高飛的。安居才能樂業啊。”
在您的帶領下,全市人民同心同德,竭盡全力,很快,棚戶房不見了,群眾喜遷新居,寬敞明亮,堅固耐用。
耿市長,有許多好消息,你聽後一定特別高興,非常激動。
您雖然離開雲中了,但您開辟的事業並沒有中斷,這裏的城市建設嚴格按照您的思路和規劃繼續大踏步地向前邁進。
設計精美,裝潢考究的博物館早就運轉起來。每天,前來參觀的遊客排成長龍。
博物館裏走一走,看一看,聽一聽,外地人對雲中的了解加深了,本地人對家鄉的熱愛提升了。
雲中是曆史文化名城,而博物館恰恰是曆史的記載與濃縮,文化的結晶和傳承。
圖書館也開門迎客多時,外觀氣勢磅礴,內部設施一流。除了借閱圖書,還可以舉辦各種報告會、演講賽。
這裏是孩子的第二課堂,是成人的修身之所。書香彌漫的城市,肯定是一個幸福的城市,前途無量的城市。
大劇院的續建接近尾聲。可以預見,在未來的日子裏,它將吸引影視明星、各路演員登台獻藝。
傳統戲曲、歌舞節目、交響音樂會等會給市民打造一場又一場文化盛宴,振奮精神,陶冶靈魂。
等不了太久,美術館、體育場同樣會讓廣大市民大喜過望。
城市的發展,經濟繁榮固然首當其衝,但文化的興旺也必不可少。文化是精神食糧,缺乏文化生活的城市沒有競爭力,缺乏文化熏染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
耿市長,在雲中的5年裏,您工作起來不分晝夜,不分上班下班。除了吃飯、睡覺,您不停地為雲中人民忙活著。
街燈尚未熄滅,你已經開始督查工程進度、監管工程質量。夜空群星閃爍,您依然在處理政務,牽掛百姓的冷暖。
有人問:“耿市長,您這樣拚命工作,難道不累嗎?”
您說:“我也是血肉之軀,不是鋼鐵鑄就,累是自然的。可是,我是雲中3百萬人民的當家人。我累一些、苦一些是應該的。
如果我不累,老百姓就會更累;如果我不苦,老百姓就會更苦。”
還有問:“耿市長,您隻顧工作,不顧家庭,莫非父母、妻子、兒女對您沒有意見、沒有怨言嗎?”
您的回答是:“如果家人、親人對我沒有怨言,雲中的老百姓就會對我有怨言。好在家人、親人理解我的難處、支持我的追求。
他們知道,作為一市之長,我肩負重任,身不由己。我隻能為了大家,舍棄小家。甘蔗沒有兩頭甜啊。”
耿市長,在市級官員中,您向來不在乎儀表形象。我知道,並非您不懂形象的重要,而是您根本沒有時間打理自己的容貌。
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人,一旦被生活的瑣碎和虛榮淹沒,就什麽也幹不成了。
這個世界上,太多事情是不可能麵麵俱到的,你必須有所放棄。
耿市長,現在的雲中,天藍了,地淨了,山青了,水秀了。舊城名勝古跡家喻戶曉,新區處處鳥語花香。
大街小巷,餐館密布,高中低檔應有盡有;旅店紮堆,住宿條件無可挑剔。
雲中平城越來越漂亮,就衝這一點,前來投資興業、求學讀書的人越來越多。雲中大學招生,分數一年比一年高。
耿市長,您是男人的楷模,領導的表率。男人,就應該跟你一樣,書雄心,立大誌,不怕苦,有自信,敢擔當,講原則,氣度足,獻大愛。
耿市長,你的一生可謂轟轟烈烈,政績不凡。金杯銀杯不如百姓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群眾的誇獎。隻要談起您,無人不敬佩,無人不崇拜。
耿市長,望您保重身體,注意休息。你的身體,不但屬於你,也屬於愛你的人和你愛的人。
就說這些吧。
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