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出場時,很拉風。


    黃帝大約是在春秋晚期,跟炎帝一起出現在先秦典籍中的。《左傳》和《國語》,便都是炎黃並稱。然而他倆的命運卻有天壤之別。炎帝一路滑坡,每下愈況,到司馬遷時便不知所雲;黃帝則與時俱進,一路飆升,到戰國時已宛若神明,後來更成為中醫學和房中術的發明人。


    韓非子描述了黃帝出行時的盛大場麵——


    左右兩邊六條蛟龍,護衛著大象駕轅的專列;鶴身人麵一條腿的神鳥畢方擔任副駕駛,銅頭鐵額飛沙走石的神獸蚩尤擔任清道夫;騰蛇在地下保駕,鳳凰在天空護航;兩驂如舞,龍鳳呈祥,警車開道,風雨除塵,前呼後擁,大合鬼神。[1]


    好一個人五人六的排場,難怪他叫黃帝了。


    黃帝其實就是皇帝,也原本寫成皇帝,但不是坐在未央宮或紫禁城欺世盜名的那些家夥。後來的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之流,都不過無恥地盜用了這神聖的名義。


    那麽,什麽是皇?什麽是帝?


    帝在卜辭中,原本指天神和上帝;皇在《詩經》中,則隻是動詞、形容詞和感歎詞。實際上,帝就是花蒂,即締造者。皇則是輝煌,是一輪紅日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                  ◎甲骨文“帝”   (甲七七九帝臣)                 ◎金文“皇”   (促辛父簋)


    因此,皇帝就是皇天上帝,或相當於皇天上帝。它的本義是:旭日東升般燦爛輝煌,花蒂一樣創造了生命,我們鮮花盛開之民族的偉大締造者。


    這才是“皇帝”一詞的本義。


    想那時締造者一定很多,比如燧人氏燧皇,女媧氏媧皇,伏羲氏羲皇。他們也都後繼有人。於是“皇帝”隻好四分五裂,一變而為三皇五帝。


    從此,皇帝的皇,就由動詞、形容詞和感歎詞變成了名詞,皇帝也由一個詞變成了皇和帝兩個詞,直到秦始皇才重新合二為一,而且正是由三皇五帝合成的。


    五帝也有時間和空間的兩種。時間的是黃帝、顓頊(讀如專須)、帝嚳(讀如酷)、堯、舜,空間的則是東方青帝、西方白帝、南方赤帝、北方黑帝、中央黃帝。


    白青黑赤黃,對應著金木水火土,看起來很好。


    可惜遠古的曆史越是整齊,就越是可疑。以五行說五帝,更不靠譜。事實上,這很可能是秦和漢的“顏色革命”。劉邦就說,秦始皇隻祭祀白帝、青帝、黃帝和赤帝,黑帝的位置明擺著是給我留下的。這種鬼話,你也信?[2]


    黃帝,並不姓黃。


    然而黃帝確實是偉大的締造者,也是偉大的發明家。他號稱軒轅氏,就是證明。軒就是車,轅則是駕車用的直木或曲木。殷周獨轅,漢以後雙轅。沒有軒轅,或不是車的發明人,怎麽能叫軒轅氏?


    古人說,這是因為黃帝住在軒轅丘(位置在今河南省新鄭市西北)。可惜這同樣靠不住。想想就知道,如果不是先有軒轅,哪有地名叫軒轅丘?華盛頓叫華盛頓,難道是因為他住在華盛頓市嗎?所以事情恐怕恰恰相反,軒轅丘是因黃帝而得名,正如中山路。[3]


    這就厥功甚偉。要知道,埃及人的馬車是尼羅河文明開始一千多年後,才由希克索斯人引進的;中美洲在15世紀末歐洲人入侵前,則既沒有馬也沒有車。[4]


    兩河流域的輻條車輪,約公元前2000年,藏於伊朗國家博物館。


    斯洛文尼亞盧布爾雅那沼澤出土的木製車輪,約公元前3000年,藏於盧布爾雅那市立博物館。


    印度河流域的手推車,公元前3000-前1500年,藏於印度國家博物館。


    所以黃帝造車,曾遭人質疑。但同樣被質疑的古埃及紙草船和金字塔,已被挪威探險家海爾達爾和日本考古學家證明了建造的可能。可見古老民族的創造力,其實超出我們的想象。黃帝的龍驂象車,也不會是太空船。


    因此,他老人家有資格享受這樣的排場:駕象車而六蛟龍,畢方並轄,蚩尤居前;風伯進掃,雨師灑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後;騰蛇伏地,鳳凰覆上。


    嘿嘿,磁懸浮!


    [1]見《韓非子·十過》。


    [2]見《史記·封禪書》。


    [3]見《史記·五帝本紀》司馬貞《索隱》引皇甫謐:“黃帝生於壽丘,長於姬水,因以為姓。居軒轅之丘,因以為名,又以為號。”


    [4]見夏鼐《中國文明的起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易中天中華史:祖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中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中天並收藏易中天中華史:祖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