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的選擇有如航海,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海圖。


    東方各國選擇的都是君主製。而且,也都是先從部落(或部落聯盟)變成部落國家,然後從城市國家變成領土國家,最後從各自為政走向中央集權,變成王朝和帝國。


    最早建立了集權製的是埃及,這就是納爾邁(也叫美尼斯)的第一王朝。然後是兩河流域,這就是薩爾貢的阿卡德王國和漢謨拉比的古巴比倫王國。印度的孔雀王朝和中國的大秦帝國則要晚得多。而且,印度的國王也不是神或“神的兒子”。他們屬於“刹帝利”,等級比“婆羅門”(祭司)還低。一直要到阿育王時代,也就是中國的戰國末年,印度的國王才自稱“諸神的寵愛者”。[8]


    中國的道路有所不同。


    中國的君主不是神,而是聖。他們是“天的兒子”,叫“天子”。天子是“人中之龍”,隻在天的麵前稱臣。當然,也沒有什麽祭司或教皇之類的人物,可以淩駕於他們之上。所以,中華帝國是最穩定和最完善的帝國,穩定到不可能被蠻族征服,也不可能在自己內部發生製度性的革命。


    海圖,確實是多樣的。


    希臘和羅馬是另一條路。他們的政治體製其實有許多種,包括貴族政治和寡頭政治。簡單地說,雅典選擇的是民主,羅馬選擇的是共和。雅典民主存在了二百多年,然後被馬其頓王國征服。羅馬的共和則存在了近五百年,然後是君主製。到西羅馬帝國滅亡,差不多也是五百年。[9]


    航線,也是多樣的。


    但,構成海圖的要素,世界各民族卻是相同的。最重要的,是公共關係、公共事務、公共權力、公共機關和公共規則。規則,有公民的約法、君主的王法,以及中國的禮法。禮法、王法、約法,原則上都應該是成文法。公權力的行使,也要依靠法令和文書。因此,各文明古國都有自己的文字,比如古埃及的“圖畫文字”,蘇美爾的“楔形文字”,克裏特的“線形文字”,印度河的“印章文字”,中國的“甲骨文字”。這是文明的界碑。


    那麽,選擇航線的燈塔是什麽?


    安全與自由。


    但,安全與自由就像公平與效率,是一對矛盾。側重點不同,選擇就會兩樣。更看重自由的,選擇民主製;更看重安全的,選擇君主製。因為民主的政府必定弱勢,非如此不能保證國民的權利不受侵犯,國民的自由不被幹涉。不過這樣的政府要想集中力量辦大事,在古代便難免力不從心。這是大多數古老民族最終都要選擇中央集權的原因之一。[10]


    是啊,要麽有自然災害需要抗拒,要麽有外來強敵需要抵禦,政府非得強勢不可。


    該法典是古希臘時期,克裏特島南部城邦格爾蒂的民法大典,是歐洲最早的法典,可追溯至公元前5世紀上半葉。


    問題是,安全可以用技術來解決,自由卻隻能靠製度來保證。因此,世界各民族又會殊途同歸,最終都將走向民主政治和民主製度。隻不過在此之前,大家都得走過漫長的道路,包括西方,也包括中國。


    然而,沒有什麽航程會是彎路,沒有什麽探索毫無意義。所有民族的勇往直前和坎坷曲折,都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也都是可以互相借鑒的。為此,我們恐怕得去走走人家的航路,並順便訪問幾個港口。


    比如雅典,比如費城。


    [8]最早實現了“中央集權”的是埃及。公元前3100年前後,以孟菲斯為界的上埃及(尼羅河上遊)和下埃及(尼羅河下遊),在納爾邁(也叫美尼斯)的武力征服下變成了統一的帝國,這就是“第一王朝”。印度的“阿育王時代”為公元前273~前236年,相當於中國的戰國末年。


    [9]從公元前594年“梭倫改革”,到公元前337年與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簽訂城下之盟,雅典的民主存在了二百多年。從公元前509年到前27年,羅馬的共和近五百年。從屋大維建立帝製,到西羅馬帝國滅亡,也是五百年。


    [10]同樣,更看重公平的,選擇社會主義,盡管社會主義也要講效率;更看重效率的,選擇資本主義,盡管資本主義也要講公平。因此,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是可以互補的。人類也終將在這一對矛盾中找到平衡點,走出共同富裕的道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易中天中華史:國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中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中天並收藏易中天中華史:國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