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根本所在 空頭支票你要不要
易中天中華史:奠基者 作者:易中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沒有宗教,就不會有信仰。
什麽是信仰?嚴格地說,信仰就是對超自然、超世俗之存在堅定不移地相信,比如上帝或安拉。這樣的存在不屬於自然界,不能靠科學實驗證明;也不屬於人類社會,不能靠日常經驗證明。沒辦法,隻能“信仰”。
難怪德爾圖良大主教說:正因為荒謬,我才信仰。[5]
這樣的對象,華夏曆來沒有。我們之所有,或者是自然的,如荀子的天;或者是世俗的,如墨子的義;或者既是自然的,又是世俗的,如孔子的命。死生有命,是自然的;富貴在天,是世俗的。就連老子的道,也一樣。
至於殷商的上帝,則是他們的祖宗帝嚳,以及其他已故的商君,即“天上的帝王”,也不是宗教意義上的神。
當然,民間並不是什麽都不信。比如信神,信鬼,信風水,卻其實“信而不仰”。和尚、道士、風水師,都可以花錢雇。至於燒香拜佛,則不過例行公事,又變成了“仰而不信”。你要讓他真信,必須顯靈。所謂“信則靈”,說穿了是“不靈就不信”,或“靈了我才信”。標準,是管不管用。
由是之故,我們民族的信,沒有定準。祖宗、菩薩、狐仙、關老爺、玉皇大帝、太上老君,都可以是崇拜對象。某些農村的神龕裏,還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國人對他們,一視同仁地給予禮遇。隻要這些神靈能給自己帶來實際上的好處,我們是不忌諱改換門庭的。
這是典型的實用主義和經驗主義。
它的背後,則是中華文明的第二種精神。
這就是“現實精神”。
所謂“現實精神”,也就是不承認“彼岸世界”。既沒有宗教的彼岸,也沒有哲學的彼岸,甚至沒有科學的彼岸。因此,杞人憂天一直傳為笑柄,清談則被認為會誤國。難怪魏晉玄學隻能曇花一現,還要在後世備受詬病,盡管兩晉之亡未必由於清談(請參看本中華史第十一卷《魏晉風度》)。
總之,所有一切抽象的、玄遠的、非世俗的、不能兌現的,都不在視線範圍之內。什麽天堂,什麽來世,什麽末日審判,什麽極樂世界,這些空頭支票才沒人當真感興趣,隻能哄騙愚夫愚婦。我們真正感興趣的,還是君臣父子,三綱五常,哥們義氣,天地良心。這些都不是信仰,但是管用。
我們真想要的,也是世俗的生活。
是啊,男耕女織,四世同堂,父慈子孝,共享天倫,才最是其樂融融。就連桃花源中人,過的也是這種日子;就連《天仙配》裏的七仙女,向往的也是這種生活,更不用說芸芸眾生了。他們主張的是“心動不如行動”,是“說得到做得到”,甚至“今朝有酒今朝醉”,或者“好死不如賴活著”。
這也是一種樂觀。
或者說,也是一種藝術。
於是,中華文明就有了第三種精神。
這就是“藝術精神”。
藝術精神不是藝術氣質。希臘民族的藝術氣質是與生俱來的,是他們童年性情的率真表現,所以才那樣爛漫天真。我們民族的藝術精神,卻是維穩的手段和結果,是一種陶冶和教化。後世儒家甚至編造出謊言,說帝舜命令後夔(讀如葵)掌管文學藝術,以此培養貴族子弟的健全人格。後夔則保證,隻要他奏樂,就連野獸和野蠻人都會跳起舞來。[6]
說到底,還是禮樂教化。
顯然,這樣的藝術,不可能是“純藝術”,隻能是“泛藝術”。因此,在我們民族這裏,幾乎任何事情都能夠變成藝術,比如領導藝術、管理藝術、教育藝術。換句話說,即便不能變成藝術,也能把它們藝術化。
藝術化的境界是達成和諧,底線是糊住麵子。有這樣一層脈脈溫情的麵紗遮掩,哪怕爾虞我詐,勾心鬥角,明槍暗箭,專製獨裁,都不至於太難看。至於小民,則可以苦中取樂,忙裏偷閑,舒展眉頭把日子過下去。
奇怪!我們民族不要宗教的空頭支票,卻陶醉於藝術的自我安慰,並持之以恒樂此不疲,又是為什麽?
也許還得問周公。
[5]德爾圖良(tertullian)的話,見卡西爾《人論》。
[6]見《尚書·舜典》。
什麽是信仰?嚴格地說,信仰就是對超自然、超世俗之存在堅定不移地相信,比如上帝或安拉。這樣的存在不屬於自然界,不能靠科學實驗證明;也不屬於人類社會,不能靠日常經驗證明。沒辦法,隻能“信仰”。
難怪德爾圖良大主教說:正因為荒謬,我才信仰。[5]
這樣的對象,華夏曆來沒有。我們之所有,或者是自然的,如荀子的天;或者是世俗的,如墨子的義;或者既是自然的,又是世俗的,如孔子的命。死生有命,是自然的;富貴在天,是世俗的。就連老子的道,也一樣。
至於殷商的上帝,則是他們的祖宗帝嚳,以及其他已故的商君,即“天上的帝王”,也不是宗教意義上的神。
當然,民間並不是什麽都不信。比如信神,信鬼,信風水,卻其實“信而不仰”。和尚、道士、風水師,都可以花錢雇。至於燒香拜佛,則不過例行公事,又變成了“仰而不信”。你要讓他真信,必須顯靈。所謂“信則靈”,說穿了是“不靈就不信”,或“靈了我才信”。標準,是管不管用。
由是之故,我們民族的信,沒有定準。祖宗、菩薩、狐仙、關老爺、玉皇大帝、太上老君,都可以是崇拜對象。某些農村的神龕裏,還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國人對他們,一視同仁地給予禮遇。隻要這些神靈能給自己帶來實際上的好處,我們是不忌諱改換門庭的。
這是典型的實用主義和經驗主義。
它的背後,則是中華文明的第二種精神。
這就是“現實精神”。
所謂“現實精神”,也就是不承認“彼岸世界”。既沒有宗教的彼岸,也沒有哲學的彼岸,甚至沒有科學的彼岸。因此,杞人憂天一直傳為笑柄,清談則被認為會誤國。難怪魏晉玄學隻能曇花一現,還要在後世備受詬病,盡管兩晉之亡未必由於清談(請參看本中華史第十一卷《魏晉風度》)。
總之,所有一切抽象的、玄遠的、非世俗的、不能兌現的,都不在視線範圍之內。什麽天堂,什麽來世,什麽末日審判,什麽極樂世界,這些空頭支票才沒人當真感興趣,隻能哄騙愚夫愚婦。我們真正感興趣的,還是君臣父子,三綱五常,哥們義氣,天地良心。這些都不是信仰,但是管用。
我們真想要的,也是世俗的生活。
是啊,男耕女織,四世同堂,父慈子孝,共享天倫,才最是其樂融融。就連桃花源中人,過的也是這種日子;就連《天仙配》裏的七仙女,向往的也是這種生活,更不用說芸芸眾生了。他們主張的是“心動不如行動”,是“說得到做得到”,甚至“今朝有酒今朝醉”,或者“好死不如賴活著”。
這也是一種樂觀。
或者說,也是一種藝術。
於是,中華文明就有了第三種精神。
這就是“藝術精神”。
藝術精神不是藝術氣質。希臘民族的藝術氣質是與生俱來的,是他們童年性情的率真表現,所以才那樣爛漫天真。我們民族的藝術精神,卻是維穩的手段和結果,是一種陶冶和教化。後世儒家甚至編造出謊言,說帝舜命令後夔(讀如葵)掌管文學藝術,以此培養貴族子弟的健全人格。後夔則保證,隻要他奏樂,就連野獸和野蠻人都會跳起舞來。[6]
說到底,還是禮樂教化。
顯然,這樣的藝術,不可能是“純藝術”,隻能是“泛藝術”。因此,在我們民族這裏,幾乎任何事情都能夠變成藝術,比如領導藝術、管理藝術、教育藝術。換句話說,即便不能變成藝術,也能把它們藝術化。
藝術化的境界是達成和諧,底線是糊住麵子。有這樣一層脈脈溫情的麵紗遮掩,哪怕爾虞我詐,勾心鬥角,明槍暗箭,專製獨裁,都不至於太難看。至於小民,則可以苦中取樂,忙裏偷閑,舒展眉頭把日子過下去。
奇怪!我們民族不要宗教的空頭支票,卻陶醉於藝術的自我安慰,並持之以恒樂此不疲,又是為什麽?
也許還得問周公。
[5]德爾圖良(tertullian)的話,見卡西爾《人論》。
[6]見《尚書·舜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