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問題,是告子提出來的。[8]


    告子的態度很明朗,觀點也很鮮明:一、人性是存在的,也是天生的,它就是人的天性;二、人的天性就是飲食男女,即自然屬性,叫“食、色,性也”;三、作為自然屬性或人的天性,人性無善惡。[9]


    對此,孟子不能同意。


    於是,辯論在告子和孟子之間展開。


    告子說:天生的就叫作性。


    孟子反問:天生就叫性,好比白就叫白,是嗎?


    告子說:正是。


    孟子又問:因此,白羽的白就是白雪的白,白雪的白就是白玉的白,是嗎?


    告子又說:正是。


    孟子再問:那麽,狗性就是牛性,牛性就是人性嗎?


    告子怎麽回答?


    不知道。


    從《墨子》開始,諸子講述的辯論案,都是以對方無話可說告終。像《論語》那樣如實記錄的,罕見。


    不過,孟子的意思卻很清楚。


    第一,不要抽象地談性質。抽象地談,羽毛、雪花和玉石,沒有區別,都是白的。由此及彼,則白羽、白雪、白玉,跟白馬、白羊、白狗,也沒什麽區別,也都是白的。那麽請問,這樣的性質,有意義嗎?


    第二,也不要談什麽“人的天性”。論天性,人與動物根本就沒有區別。比如吃東西和生孩子,動物也會,也想,也能做,還不差。如果把這看作“人性”,豈非“犬之性猶牛之性,牛之性猶人之性”?


    所以,要麽別談人之性,要談就談社會性。


    那麽,人的社會性,有善惡嗎?


    孟子認為有,告子認為沒有。


    告子說,天生的人性就像水,東邊開了口子就往東流,西邊開了口子就往西流,哪有什麽善惡之分?


    聽起來,這很有道理。


    於是孟子接過了話頭。


    孟子說,沒錯,水的流動,確實無所謂是向東還是向西。但,難道也不分上下?要分的吧!水尚且要分上下,人難道就不分善惡?也要分吧!


    怎麽分?


    水性向下,人性向善。


    這同樣聽起來很有道理。的確,所有的水,都是往低處流的。因此,所有的人,也就都要往高處走。水,有往高處流的嗎?沒有。那麽,人也沒有不向善的。


    嗬嗬,有問題嗎?


    有。


    先請問:照此說來,人性本善嗎?


    不,向善。正如水性,就並不是“本下”,而是“向下”。人性亦然。水的特性,是趨向於低處;人的特性,是趨向於善良。這就叫“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


    人性向善,才是孟子的觀點。本善不是。


    那麽,所有人都向善嗎?


    是。這就叫“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


    既然如此,為什麽還會有人作惡?


    環境和條件使然。這就好比水,如果把它堵起來,也會上山。但,你能說這就是水的本性嗎?


    當然不能,隻能叫“其勢則然也”。


    同樣,人性向善,隻是一種可能性,並不等於一定就善。你創造和提供善的環境和條件,他就善。反之,則可能惡。也就是說,性善,隻是“可以為善”。


    這就要問:為什麽可以為善?


    因為人性當中,原本就存在著善的可能性,這就是同情心、羞恥心、恭敬心和是非心。這四樣東西,是每個人都有的。孟子說——  <blockquote>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blockquote>


    孟子認為,這就是共同人性。由此產生的,是共同價值,即仁義禮智。其中,惻隱之心就是仁,羞惡之心就是義,恭敬之心就是禮,是非之心就是智。


    所以,仁義禮智,並不是外部世界強加的,而是每個人都固有的,隻不過大家沒怎麽注意而已。其實,隻要認真想想,努力追求,則“人皆可以為堯舜”。[10]


    相反,舍棄向善可能性的,就成為惡人,這就叫“求則得之,舍則失之”。[11]


    這就是世人有善有惡的原因。


    仁義道德的人性依據,也就在這裏。


    這當然是對儒學的重大貢獻,也是對中華文明的重大貢獻,因為把核心價值觀提出來了。


    現在,還有問題嗎?


    有。


    我們要問:按照孟子的說法,人類不是沒有什麽天性嗎?人的社會性,不是並非天生嗎?那麽,他為什麽無須教育,就會有惻隱、羞惡、恭敬、是非之心?這些人性中向善的可能性,怎麽就“我固有之”而“非由外鑠”?


    這,豈非漏洞?


    當然是。如果不堵住,儒家還是站不住腳。


    那麽,誰來填補漏洞?


    荀子。


    [8]告子其人,身世不明。但他在《墨子》一書中出現過,因此其年齡應該比墨子小,比孟子大。


    [9]見《孟子·告子上》,下引不注者均同。


    [10]見《孟子·告子下》。


    [11]見《孟子·告子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易中天中華史:百家爭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中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中天並收藏易中天中華史:百家爭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