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人心目中,中華史其實是從唐宋開始的。因為人們耳熟能詳的不是春秋戰國,也不是秦漢魏晉,更不是五胡十六國,而是唐宋元明清。這五個朝代構成了一種曆史的整體感,渾然一體到不假思索便能脫口而出。[1]


    那麽,這種整體感又從何而來?


    三省六部和科舉製度。


    科舉和三省六部,都是隋唐的製度創新,也是本章的主要內容。大體上說,三省六部是中央政府的組織製度,科舉則是帝國官員的選拔製度。其中,科舉製和六部製一直延續到晚清,持續時間占據了中華帝國史的六成以上。唐宋元明清之所以一氣嗬成,就因為有這兩條線索貫穿始終。


    顯然,這裏麵必有奧秘。


    奧秘在國家的性質。


    從傳說中的啟廢禪讓開始,我們民族就告別史前進入了國家時代。以二裏頭遺址為考古學證據,這個時代至今三千七百年。三千七百年的國家史又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秦並天下之前是邦國時代,秦並天下之後、辛亥革命之前是帝國時代,之後是共和國(republic)時代。


    時代不同,政治和製度也不同。


    在邦國時代,國家是封建製,政治是貴族製。名義上得到上天授權的天子將天下分封給諸侯,是為國(邦國);諸侯再將邦國分封給大夫,是為家(采邑)。諸侯對邦國,大夫對采邑,都享有獨立的治權,是為封建。[2]


    天子作為天下共主,諸侯作為邦國國君,大夫作為采邑家君,爵位和權力全都在家族內部世襲,沒有繼承權的其他子弟則成為士。他們共同構成一個階級,是為貴族。


    貴族管理采邑叫齊家,治理邦國叫治國,維持國際秩序叫平天下。但,無論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是盡義務而非被雇用,因為家和國都是他們自己的。因此,他們並無俸祿和薪酬,有可能腐化,不可能腐敗,是為貴族政治。[3]


    邦國,是貴族的時代。


    貴族的時代也有四個階段:西周是王的時代,東周是諸侯的時代,春秋是大夫的時代,戰國是士的時代。這說明什麽呢?說明貴族階級每下愈況,邦國製度也終將解體。沒有哪種製度和政治會是永恒的,新的國家製度必然誕生。


    這就是帝國。


    帝國製度的特點是中央集權,普天之下的產權和治權都屬於一個人、一個家族,即皇帝和皇族。皇帝之下,士農工商統統編入戶籍,叫“編戶齊民”。功臣勳貴和皇親國戚雖然也封王封侯,但封國不再是領地,他們也沒有治權。[4]


    因此,作為一個階級的貴族,理論上已不該存在,實際上也日趨消失。或者說,在帝國時代,權貴階層是有的,貴族階級是沒有的,貴族政治當然也難以為繼。


    取而代之的,又能是什麽,該是什麽?


    照理說是皇權政治,秦皇漢武他們也是這樣想的。然而中華帝國的幅員是那樣地遼闊,人口也如此地眾多,完全實行“皇帝一人治天下”的人治,事實上並不可能。


    可能的是什麽?


    官治。


    換句話說,官員治國,或官員代理。


    這裏麵略有差別。官員治國,就是皇帝高高在上隻做元首,代表國家的統一和主權,所有的政務都交給官僚集團打理。這是儒家的理想。官員代理則是皇帝直接行使治權,官員充當代理人和執行人。這是法家的主張。


    毫無疑問,官員治國和官員代理是對立的統一。因為即便是由官僚集團來治理帝國,也隻能在皇權政治的框架之下進行。同樣,即便是皇帝一人獨裁,中央政務也得由官員來處分,地方行政也得由官員去代理,皇帝無法包辦一切。


    因此,帝國的政治,就可以說是官僚政治。


    當然,也可以說是皇權政治。


    貴族政治則隻能下課,矛盾和腐敗也應運而生。因為貴族治國齊家,其實是自己管自己,相當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即便有鬥爭,也是爭奪承包權。包括後來諸侯發動兼並戰爭,大夫鯨吞國有資產,本質上都如此。


    皇權政治和官僚政治卻從來就是責權利不清。比如天下和國家到底是誰的?就模棱兩可。一方麵,大家都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另一方麵,又說“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如此矛盾,豈非產權不清?[5]


    權屬不清,就責任不明,左右搖擺。結果,如果皇帝強勢,就是皇權政治;皇帝弱勢,就是官僚政治。


    同樣,由於天高皇帝遠,九五至尊對許多具體事務都鞭長莫及,這就給官員的權力尋租留下了廣闊空間。再加上官員在帝國這家公司並無股份和分紅,勢必利用代理皇權的機會上下其手牟取私利,終致腐敗不可遏止。


    這是帝國的胎毒。


    官僚製度多次變革,直接原因就在這裏。


    也就是說,以儒生為基本隊伍的官僚集團,總是希望分得更多的權力。這不僅是利益驅動,更是理想使然。在他們看來,理想的政治應該是君臣共治天下,建立文官政府行王道施仁政。貞觀之治備受推崇,原因也就在這裏。


    可惜曆史上既有開明皇帝如唐宗宋祖,也有霸道如秦皇漢武和朱元璋。王道是從來就敵不過霸道的,皇權與官治之爭也將貫穿始終,並導致一次又一次的政治體製改革。


    但更重要的,還是誰成為統治階級。


    邦國時代的統治階級是領主,帝國時代的統治階級是地主。這是最重要的曆史分野。但,究竟哪一種地主階級才最適合中央集權的帝國製度,卻經過了漫長的實驗和探索。


    首先登上舞台的是貴族地主階級,時間在秦漢。這絲毫都不奇怪。畢竟,秦漢是第一帝國,剛剛從邦國時代過渡而來,貴族地主正好充當中介。因此西漢初年,便是皇族與功臣集團共掌朝政,勳貴出身的列侯擔任宰相竟成為慣例。


    這當然並不符合帝國的本性,於是有劉邦和呂後的兔死狗烹,以及武帝的多次奪權。實際上,漢武帝打破先封侯後拜相的慣例,任命平民出身的公孫弘為丞相,就說明他已經意識到貴族地主不能成為統治階級。遺憾的是,他們防得了功臣,躲不過外戚,掌握政權的還是貴族地主。


    不過,漢武帝畢竟獨尊儒術了,讀書做官也逐漸成為風氣和共識,由此形成了一種新的社會群體,即士族或士族地主階級。這樣一來,與皇家平分天下的,便由功臣集團和外戚集團變成了名門望族,並終於形成門閥政治。


    門閥是一種半官僚半貴族政治,真正的官僚則應該類似於今天的職業經理人。更重要的是,官僚集團不能與皇權相抗衡,因此他們不能出身高貴。也因此,寒門庶族,即庶族地主階級才是合適的,門閥製度則不過承前啟後。


    製度變革的背後,是曆史的走向。


    現在,貴族地主和士族地主都完成了曆史使命,唐宋元明清將是庶族地主的時代,隋唐則是轉折的緊要關頭。


    這就有了兩個方麵的製度創新。一方麵是帝國官員的選拔製度,即科舉製,目的是確保庶族地主能夠替代士族地主成為統治階級。另一方麵是中央政府的組織製度,即三省六部製,目的是實現皇權政治與官僚政治的和諧與平衡。


    如此創新,當然非同小可。


    那麽,什麽是三省六部?


    這種製度,又為什麽能擺平皇權與官僚?


    [1]這一觀點亦請參看周時奮《中國曆史十一講》。


    [2]嚴格意義上的邦國時代是從西周開始的,之前的夏是部落國家,商是部落國家聯盟,周則是國家聯盟。這個聯盟以周王國為盟主,周天子為共主。天下的產權在名義上屬於周天子,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治權也一樣,叫“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但,周天子分封諸侯以後,各國的產權和治權就永久性地屬於國君。他們還可以進行權屬的再分配,從而建立起大夫的家。天下、國、家,三級所有,層層轉包,各自為政,自負盈虧,是為邦國製度。詳請參看本中華史第三卷《奠基者》。


    [3]輔佐君主的貴族雖無薪水卻有酬勞。酬勞高級貴族的辦法是封土封民,冊封他們為大夫和諸侯。諸侯對封國,大夫對采邑,都有財權和治權。士得到的酬勞是世田,隻有財權沒有治權。


    [4]例外的是西漢初年和西晉,結果是西漢有七國之亂,西晉有八王之亂。但直到唐代,仍然有人主張封建,請參看柳宗元《封建論》。


    [5]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見托名薑太公的《六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易中天中華史:隋唐定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中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中天並收藏易中天中華史:隋唐定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