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世界帝國 高句麗
易中天中華史:隋唐定局 作者:易中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公元607年,有一位名叫小野妹子的日本大使率團來到中國,向中國皇帝遞交了國書。國書可能是執政的聖德太子起草的,但很明確地表達了他們的外交意願——推古女皇和日本國希望能夠與中華帝國平等交往。因此,國書開篇的問候語便是: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無恙。
中國皇帝閱後大為不快。
不快簡直就是毋庸置疑的。在中國皇帝看來,世界隻有一個中心,那就是大中華;天下也隻有一個天子,那就是他自己。天無二日,人無二君,什麽時候又冒出另一個,還公然自稱旭日東升,視我中華為日薄西山?萬幸的是,中國皇帝並不知道當時的日皇是個女人,否則真要氣暈過去。
即便如此,國書仍然成為一個事件。[1]
當然,這位中國皇帝也很清楚,自己對於遠在天邊的那蕞爾島夷其實鞭長莫及,已經看過的國書也不方便再退還給來使,便隻好吩咐鴻臚寺(外交部)官員:以後再遇到這種不識好歹不懂禮貌的蠻夷,不要讓朕知道。
這位中國皇帝就是楊廣。
然而在第二年的三月十八日,皇帝陛下還是很大度地接見了小野妹子一行,隻不過讓他們跟東南亞的赤土等國使節站在一起。四月,隋煬帝又派出十三人的使團,取道朝鮮半島南部出使日本,帶去了中華皇帝的親切問候。[2]
小野妹子大喜過望。
不能確定隋煬帝當時是怎麽想的。也許,他並沒把日本太當回事。但更有可能的是,他是要把日本和朝鮮半島的百濟、新羅等國都變成統戰對象,以遠交近攻的策略對付高句麗(句讀如勾,高句麗也寫作高勾麗)。[3]
高句麗是大隋帝國的肉中刺。早在十年前,也就是開皇十八年(598)的六月,隋文帝就曾任命皇五子漢王楊瓊為統帥,率領水陸兩路三十萬大軍出征遼東,開啟了隋唐兩代多次討伐高句麗的戰端。結果,勞師遠征的隋軍得不償失損失慘重,活著回來的人最多十之一二。
隻有楊廣因禍得福。征討高句麗的失敗被歸咎於隨軍的宰相高熲,盡管高熲原本反對這次軍事行動。然而正如本書第一章所說,高熲的下台意味著帝國的大政方針發生了重大轉變,皇太子也就順理成章地由楊勇變成了楊廣。
既然如此,楊廣即位以後,當然要將關中本位政策調整為對外擴張征服世界的新路線,也一定會繼承父皇的遺誌討伐高句麗,甚至不惜傾全國之力。結果,卻是接二連三地慘遭失敗,反隋的鬥爭則在反戰的歌聲中爆發。[4]
隋煬帝其實是栽在高句麗上的。
奇怪的是,即位後時時處處以隋為鑒的唐太宗,在高句麗問題上卻與隋煬帝高度一致:一樣的禦駕親征,一樣的不聽勸阻,一樣的接連失敗。唯一的區別,是唐太宗曾經表示過後悔。他說,如果魏徵還在,一定會攔住朕的。[5]
但是這又怎麽樣呢?說完這話,又繼續東征了。高宗李治繼位以後也是如此。直到總章元年(668)攻破平壤,徹底滅亡高句麗才算了事。也就是說,兩朝四代中華皇帝都視高句麗為心腹之患,必欲滅之而後快,豈不怪哉?
這就必須先弄清楚什麽是高句麗。
隋唐時期的高句麗,跟五代時期由王建在公元918年建立的高麗並不是一回事,盡管前者在曆史上和正史中也被稱為高麗,但那多半是一種習慣性的簡稱。實際上,一直要到大唐滅亡之後,高麗王朝才建國,那才真是高麗。[6]
所以,我們還是管前者叫高句麗為好。
高句麗人最早生活在我國東北地區,西漢末年建國時定都於今天的吉林省集安市,行政區劃歸屬於玄菟郡,民族分類屬於濊貊(讀如畏陌)係統。魏晉南北朝時期,自強不息的高句麗人不斷發展壯大,並在北魏拓跋燾和南朝劉義隆的時代遷都平壤,成為朝鮮半島鼎立的三國之一。[7]
另外兩國,是百濟和新羅。
百濟和新羅是朝鮮半島南部韓人建立的國家。韓人最早分為三支:馬韓、辰韓、弁韓,號稱三韓。之後,馬韓建立了百濟,辰韓建立了新羅,弁韓建立了金官。這是朝鮮半島南部最早的三國。高句麗南下之後,新羅也兼並了金官,朝鮮半島鼎立的三國就變成了高句麗、百濟和新羅。[8]
百濟在西南,新羅在東南,高句麗在北。
三國當中,高句麗受中華影響最大,文明程度最高,綜合國力最強,處境也最微妙。東邊的南朝和北朝,南邊的新羅和百濟,西邊的日本,北邊的靺鞨(讀如末合)、室韋、契丹和突厥,都不是什麽好相處的鄰居。當然,高句麗自己並不省油,他們對東亞地區的霸權也覬覦已久。
因此,中國南北對峙之時,朝鮮半島同樣熱鬧非凡。大體上說,是高句麗聯合新羅,百濟勾結日本,在半島長時間問鼎逐鹿征伐不已,一如春秋戰國時的中華。
這就不但要打軍事戰,也要打外交戰。
於是,高句麗、新羅、百濟和日本,都爭相與中華建立各種關係,甚至同時向南北兩朝示好。中國的南方和北方也都不但來者不拒,而且盡量阻止對方與他方往來。高句麗與新羅、百濟、日本也一樣,全都希望這種聯盟關係能夠具有排他性。兩朝三國一倭,構成東亞波詭雲譎的畫麵。
公平地說,這裏麵沒有道德問題和正義與否。無論南朝北朝,還是半島三國,都是受利益的驅動,打的也都是如意算盤,即都希望對方長期分裂,自己一統江山。
隋文帝滅陳,卻把平衡打破了。
首先感到不安的是高句麗。作為好不容易才獨立出來的發展中國家,他們清醒地意識到,跟一個統一而強大的帝國接壤,絕不會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如果對方還跟南邊的新羅或百濟聯手,自己麵臨的就將是滅頂之災。
利用中華帝國動蕩分裂之機幹他一票的時代過去了。腹背受敵的高句麗必須找到同盟軍,救亡圖存。
他們想到了東突厥。
大業三年(607)六月,隋煬帝巡幸塞北,高句麗的使者也到了那裏。啟民可汗不敢隱瞞,向皇帝如實匯報。隋煬帝立即警覺起來:高句麗如果當真聯盟東突厥,再裹脅契丹和靺鞨之眾,勢必成為帝國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9]
這顆定時炸彈必須排除。
明白了這一點,就不難理解隋煬帝為什麽突然對“不懂禮貌”的日本使團轉變了態度。事實上,小野妹子遞交國書正在這一年,隋煬帝遣使回訪則在第二年四月。而且,也就在得知高句麗的動向後,隋煬帝殺了高熲。[10]
什麽都還沒來得及做的高句麗,則鐵定地成為中華帝國的眼中釘。公元668年,也就是新羅依靠大唐兼並百濟的八年之後,高句麗也被大唐聯合新羅而滅亡。這時,唐高宗已經因病休假不問政事,執掌朝政的是皇後武則天。
武則天就更不會含糊了,她什麽時候心慈手軟過?
在百濟和高句麗滅亡之日,不知有沒有人想到過他們的曆史功績。要知道,佛教就是先由前秦傳入高句麗,又從高句麗傳到新羅的。百濟更是中日兩國文化交流的通道。日本人學會使用漢字,後來又借此創造了平假名和片假名,就因為百濟博士王仁把《論語》和《千字文》帶到了日本。[11]
毫無疑問,兩國的貢獻遠不止於此。可以說,沒有百濟和高句麗,就不會有以漢字為載體的東亞文明圈。我們不能以成敗論英雄,也不該忘記他們。
高句麗和百濟永垂不朽!
[1]其實,這時的日本已經成為一個相當文明的國家,《隋書·倭國傳》稱朝鮮半島南部的新羅和百濟都以日本為大國,執政的聖德太子年輕有為,跟隋煬帝一樣很有文化素養。但 《隋書》將日本國書的措辭和煬帝的反應都鄭重其事地記錄在案,說明當時隋人對此十分在意。後來隋帝國大使赴日,又發生了所謂“國書被劫”事件,更能說明這一點。詳見袁剛《隋煬帝傳》。
[2]這段曆史諸家說法有異,本書采信袁剛《隋煬帝傳》的說法,同時請參看《隋書·倭國傳》,《資治通鑒》卷一百八十一。
[3]實際上當時中國人對日本知之甚少,獲得的情報也相當皮毛,甚至乖謬。比如隋文帝得到的信息便是:倭王以天為兄,以日為弟,因此天不亮就辦公,太陽一出來就下朝,聲稱要將政務交給太陽弟弟處理。隋文帝認為這“太無義理”,於是以世界之王的口氣下達訓令讓日本人改正。見《隋書·倭國傳》。
[4]隋煬帝三次征討高句麗,其勞民傷財的程度超出了人民群眾的忍受極限,起義在《無向遼東浪死歌》中爆發。隋煬帝不思悔改,又北巡突厥,結果被困雁門。從此帝國和煬帝都一蹶不振,直至滅亡。
[5]見《新唐書·魏徵傳》,《資治通鑒》卷一百九十八。
[6]邱久榮撰《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一版)·民族卷》高句麗條稱:“北齊廢帝乾明元年(560)封其王為高麗王,自此稱高麗。”實際上,此前早已有人稱高句麗為高麗,如《魏書·高句麗傳》載北魏世宗宣武帝元恪接見高句麗使者,雙方均稱高句麗為高麗。但其王的封號仍為高句麗王。可知高麗實為當時高句麗的習慣性簡稱。另請參看《北史·高麗傳》、《隋書·高麗傳》。
[7]據《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一版)·民族卷》。
[8]見《後漢書·東夷傳》,《三國誌·東夷傳》,崔連仲主編《世界通史·古代卷》。
[9]事見《隋書·裴矩傳》。以上各段描述參考了袁剛《隋煬帝傳》。
[10]見《資治通鑒》卷一百八十。但《資治通鑒》沒有記載啟民可汗向隋煬帝匯報高句麗來使一事。據隋煬帝北巡突厥行程,高熲之死應該在此之後。
[11]佛教從前秦傳入高句麗是在東晉鹹安二年(372),《論語》從百濟傳入日本是在西晉太康六年(285),根據漢字草書偏旁創造平假名的是學問僧空海,根據漢字楷書偏旁創造片假名的是留學生吉備真備。見王仲犖《隋唐五代史》。
中國皇帝閱後大為不快。
不快簡直就是毋庸置疑的。在中國皇帝看來,世界隻有一個中心,那就是大中華;天下也隻有一個天子,那就是他自己。天無二日,人無二君,什麽時候又冒出另一個,還公然自稱旭日東升,視我中華為日薄西山?萬幸的是,中國皇帝並不知道當時的日皇是個女人,否則真要氣暈過去。
即便如此,國書仍然成為一個事件。[1]
當然,這位中國皇帝也很清楚,自己對於遠在天邊的那蕞爾島夷其實鞭長莫及,已經看過的國書也不方便再退還給來使,便隻好吩咐鴻臚寺(外交部)官員:以後再遇到這種不識好歹不懂禮貌的蠻夷,不要讓朕知道。
這位中國皇帝就是楊廣。
然而在第二年的三月十八日,皇帝陛下還是很大度地接見了小野妹子一行,隻不過讓他們跟東南亞的赤土等國使節站在一起。四月,隋煬帝又派出十三人的使團,取道朝鮮半島南部出使日本,帶去了中華皇帝的親切問候。[2]
小野妹子大喜過望。
不能確定隋煬帝當時是怎麽想的。也許,他並沒把日本太當回事。但更有可能的是,他是要把日本和朝鮮半島的百濟、新羅等國都變成統戰對象,以遠交近攻的策略對付高句麗(句讀如勾,高句麗也寫作高勾麗)。[3]
高句麗是大隋帝國的肉中刺。早在十年前,也就是開皇十八年(598)的六月,隋文帝就曾任命皇五子漢王楊瓊為統帥,率領水陸兩路三十萬大軍出征遼東,開啟了隋唐兩代多次討伐高句麗的戰端。結果,勞師遠征的隋軍得不償失損失慘重,活著回來的人最多十之一二。
隻有楊廣因禍得福。征討高句麗的失敗被歸咎於隨軍的宰相高熲,盡管高熲原本反對這次軍事行動。然而正如本書第一章所說,高熲的下台意味著帝國的大政方針發生了重大轉變,皇太子也就順理成章地由楊勇變成了楊廣。
既然如此,楊廣即位以後,當然要將關中本位政策調整為對外擴張征服世界的新路線,也一定會繼承父皇的遺誌討伐高句麗,甚至不惜傾全國之力。結果,卻是接二連三地慘遭失敗,反隋的鬥爭則在反戰的歌聲中爆發。[4]
隋煬帝其實是栽在高句麗上的。
奇怪的是,即位後時時處處以隋為鑒的唐太宗,在高句麗問題上卻與隋煬帝高度一致:一樣的禦駕親征,一樣的不聽勸阻,一樣的接連失敗。唯一的區別,是唐太宗曾經表示過後悔。他說,如果魏徵還在,一定會攔住朕的。[5]
但是這又怎麽樣呢?說完這話,又繼續東征了。高宗李治繼位以後也是如此。直到總章元年(668)攻破平壤,徹底滅亡高句麗才算了事。也就是說,兩朝四代中華皇帝都視高句麗為心腹之患,必欲滅之而後快,豈不怪哉?
這就必須先弄清楚什麽是高句麗。
隋唐時期的高句麗,跟五代時期由王建在公元918年建立的高麗並不是一回事,盡管前者在曆史上和正史中也被稱為高麗,但那多半是一種習慣性的簡稱。實際上,一直要到大唐滅亡之後,高麗王朝才建國,那才真是高麗。[6]
所以,我們還是管前者叫高句麗為好。
高句麗人最早生活在我國東北地區,西漢末年建國時定都於今天的吉林省集安市,行政區劃歸屬於玄菟郡,民族分類屬於濊貊(讀如畏陌)係統。魏晉南北朝時期,自強不息的高句麗人不斷發展壯大,並在北魏拓跋燾和南朝劉義隆的時代遷都平壤,成為朝鮮半島鼎立的三國之一。[7]
另外兩國,是百濟和新羅。
百濟和新羅是朝鮮半島南部韓人建立的國家。韓人最早分為三支:馬韓、辰韓、弁韓,號稱三韓。之後,馬韓建立了百濟,辰韓建立了新羅,弁韓建立了金官。這是朝鮮半島南部最早的三國。高句麗南下之後,新羅也兼並了金官,朝鮮半島鼎立的三國就變成了高句麗、百濟和新羅。[8]
百濟在西南,新羅在東南,高句麗在北。
三國當中,高句麗受中華影響最大,文明程度最高,綜合國力最強,處境也最微妙。東邊的南朝和北朝,南邊的新羅和百濟,西邊的日本,北邊的靺鞨(讀如末合)、室韋、契丹和突厥,都不是什麽好相處的鄰居。當然,高句麗自己並不省油,他們對東亞地區的霸權也覬覦已久。
因此,中國南北對峙之時,朝鮮半島同樣熱鬧非凡。大體上說,是高句麗聯合新羅,百濟勾結日本,在半島長時間問鼎逐鹿征伐不已,一如春秋戰國時的中華。
這就不但要打軍事戰,也要打外交戰。
於是,高句麗、新羅、百濟和日本,都爭相與中華建立各種關係,甚至同時向南北兩朝示好。中國的南方和北方也都不但來者不拒,而且盡量阻止對方與他方往來。高句麗與新羅、百濟、日本也一樣,全都希望這種聯盟關係能夠具有排他性。兩朝三國一倭,構成東亞波詭雲譎的畫麵。
公平地說,這裏麵沒有道德問題和正義與否。無論南朝北朝,還是半島三國,都是受利益的驅動,打的也都是如意算盤,即都希望對方長期分裂,自己一統江山。
隋文帝滅陳,卻把平衡打破了。
首先感到不安的是高句麗。作為好不容易才獨立出來的發展中國家,他們清醒地意識到,跟一個統一而強大的帝國接壤,絕不會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如果對方還跟南邊的新羅或百濟聯手,自己麵臨的就將是滅頂之災。
利用中華帝國動蕩分裂之機幹他一票的時代過去了。腹背受敵的高句麗必須找到同盟軍,救亡圖存。
他們想到了東突厥。
大業三年(607)六月,隋煬帝巡幸塞北,高句麗的使者也到了那裏。啟民可汗不敢隱瞞,向皇帝如實匯報。隋煬帝立即警覺起來:高句麗如果當真聯盟東突厥,再裹脅契丹和靺鞨之眾,勢必成為帝國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9]
這顆定時炸彈必須排除。
明白了這一點,就不難理解隋煬帝為什麽突然對“不懂禮貌”的日本使團轉變了態度。事實上,小野妹子遞交國書正在這一年,隋煬帝遣使回訪則在第二年四月。而且,也就在得知高句麗的動向後,隋煬帝殺了高熲。[10]
什麽都還沒來得及做的高句麗,則鐵定地成為中華帝國的眼中釘。公元668年,也就是新羅依靠大唐兼並百濟的八年之後,高句麗也被大唐聯合新羅而滅亡。這時,唐高宗已經因病休假不問政事,執掌朝政的是皇後武則天。
武則天就更不會含糊了,她什麽時候心慈手軟過?
在百濟和高句麗滅亡之日,不知有沒有人想到過他們的曆史功績。要知道,佛教就是先由前秦傳入高句麗,又從高句麗傳到新羅的。百濟更是中日兩國文化交流的通道。日本人學會使用漢字,後來又借此創造了平假名和片假名,就因為百濟博士王仁把《論語》和《千字文》帶到了日本。[11]
毫無疑問,兩國的貢獻遠不止於此。可以說,沒有百濟和高句麗,就不會有以漢字為載體的東亞文明圈。我們不能以成敗論英雄,也不該忘記他們。
高句麗和百濟永垂不朽!
[1]其實,這時的日本已經成為一個相當文明的國家,《隋書·倭國傳》稱朝鮮半島南部的新羅和百濟都以日本為大國,執政的聖德太子年輕有為,跟隋煬帝一樣很有文化素養。但 《隋書》將日本國書的措辭和煬帝的反應都鄭重其事地記錄在案,說明當時隋人對此十分在意。後來隋帝國大使赴日,又發生了所謂“國書被劫”事件,更能說明這一點。詳見袁剛《隋煬帝傳》。
[2]這段曆史諸家說法有異,本書采信袁剛《隋煬帝傳》的說法,同時請參看《隋書·倭國傳》,《資治通鑒》卷一百八十一。
[3]實際上當時中國人對日本知之甚少,獲得的情報也相當皮毛,甚至乖謬。比如隋文帝得到的信息便是:倭王以天為兄,以日為弟,因此天不亮就辦公,太陽一出來就下朝,聲稱要將政務交給太陽弟弟處理。隋文帝認為這“太無義理”,於是以世界之王的口氣下達訓令讓日本人改正。見《隋書·倭國傳》。
[4]隋煬帝三次征討高句麗,其勞民傷財的程度超出了人民群眾的忍受極限,起義在《無向遼東浪死歌》中爆發。隋煬帝不思悔改,又北巡突厥,結果被困雁門。從此帝國和煬帝都一蹶不振,直至滅亡。
[5]見《新唐書·魏徵傳》,《資治通鑒》卷一百九十八。
[6]邱久榮撰《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一版)·民族卷》高句麗條稱:“北齊廢帝乾明元年(560)封其王為高麗王,自此稱高麗。”實際上,此前早已有人稱高句麗為高麗,如《魏書·高句麗傳》載北魏世宗宣武帝元恪接見高句麗使者,雙方均稱高句麗為高麗。但其王的封號仍為高句麗王。可知高麗實為當時高句麗的習慣性簡稱。另請參看《北史·高麗傳》、《隋書·高麗傳》。
[7]據《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一版)·民族卷》。
[8]見《後漢書·東夷傳》,《三國誌·東夷傳》,崔連仲主編《世界通史·古代卷》。
[9]事見《隋書·裴矩傳》。以上各段描述參考了袁剛《隋煬帝傳》。
[10]見《資治通鑒》卷一百八十。但《資治通鑒》沒有記載啟民可汗向隋煬帝匯報高句麗來使一事。據隋煬帝北巡突厥行程,高熲之死應該在此之後。
[11]佛教從前秦傳入高句麗是在東晉鹹安二年(372),《論語》從百濟傳入日本是在西晉太康六年(285),根據漢字草書偏旁創造平假名的是學問僧空海,根據漢字楷書偏旁創造片假名的是留學生吉備真備。見王仲犖《隋唐五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