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勸人送孩子上學
跟死對頭重生成男主的雙胞胎姐姐 作者:八千少女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鄭橘子……滾!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辦法餿就餿唄,有用不就行了?
每年暑假鄭橘子忙賺錢,穆曉雲也挺忙的。
自從幾年前女兒在帝都搞了一次奉獻愛心的展銷會之後,每年這個時候穆曉雲都會去周邊的村子勸那些讓孩子輟學的家長們把孩子送回學校。
董集鎮附近的幾個村子都已經走遍了,現在輪到更遠一點的村子了。
隨著省道的開通,坳塘村和平塘村都已經並入了董集鎮,村裏有廠子能招工,收辣椒地裏的東西也能換錢,現在已經沒有貧困戶了。
就連當年最窮的羅拐子都找了個媳婦,雖說他腿不行幹地裏的活吃力,但是在竹器廠幹些手工活還是能賺錢的。
工廠招人對學曆有最低要求,前期鄭家貼錢讓大夥進夜校掃盲,現在各家各戶都主動送孩子們上學。
大學太遙遠就不說了,有個初中文憑才能在那幾個廠子裏找到活幹,誰家都不傻,半大的孩子能幫家裏幹多少活?讀書才是正經事。
真塘村不少人跟著穆大壯砍竹子、種辣椒,雖說做的還是辛苦活,但是能賺錢了生活條件就改善了不少,穆曉雲勸過幾次之後,大部分的人家也都態度變了。
開始還有幾家特別困難得要穆曉雲這邊資助才能上學,現在各家都已經不用穆曉雲負擔就自覺送孩子上學了。
九年義務教育已經開始實行,靠近城鎮的村子還好一點,偏遠一點的早早輟學,甚至根本就沒送孩子去上學依舊是常態,尤其是女孩子。
本該是第一批獨生子女開始上學的時期,一般的家庭盡全力供一個孩子上學的壓力還能夠承擔。
但是第一個是女孩子,後麵家裏就可能還有二胎、三胎、甚至四胎。
孩子生得多,要麽計劃書罰款,要麽孩子就沒上戶口,不管是哪種原因,犧牲的基本都是家裏的女孩。
見得多了,穆曉雲愈發覺得要送孩子們上學,尤其是女兒。
不讀書,一輩子就是在家裏幹活,然後賣個好價錢到夫家幹活。
婚姻法女的明明要20歲才能結婚,那些地方的女孩卻十六七歲就當媽了,一輩子看到頭,她們的女兒繼續下輩子。
不改變代代如此,改變又是真的不容易。
穆曉雲幾人再次踏上小山村的土路,心也是跟這天空一樣燥熱。
這裏的人窮,村裏也沒啥拿得出手的東西,天天勞作也就是混個溫飽,別說沒錢送孩子念書了,就是有人出錢也不能讓孩子去念書。
孩子去念書家裏就少了個勞動力,隻要是能走的孩子,就能幫家裏幹點活了,更何況半大的孩子了。
越窮越生,越生越窮,越窮越不願意送孩子去接受教育,越不願意送孩子去接受教育越窮。
世世代代,似乎都在這個死循環中。
要是別人來勸他們送孩子上學,隻怕都會被打——我家的孩子我做主,你們這些外人說什麽廢話?!
但是穆曉雲出錢請人到村裏培訓孕婦、產婦和新生兒的注意事項。
雖然每年也就來兩次,但是次次都能領免費的大米和雞蛋,東西不多,但對他們這樣的地方也是好東西了,沒必要把人給得罪了。
資助失學兒童不管是穆曉雲還是鄭橘子的第一原則都是自願原則,她們隻是做善事,不是做聖人。
一般孩子的父母不同意,她們會勸但不會強求。
這家按理來過一次都不會來第二次的。
機緣巧合,上次穆曉雲來這個村的時候,剛好遇到暴雨腳下路滑掉溝裏去了,整個人狼狽得不行。
是個路過的小姑娘好心的帶她去池塘邊上洗了把手,還給她撐傘。
那小姑娘和段彥博差不多的年紀,瘦瘦巴巴的,背上背著一個小孩說是她的弟弟。
女孩沒上過學,不識字,但她聽說過學校,也很想去上學。
那雙眼睛,穆曉雲見過一次就再也忘不掉。
女孩的父母想法很簡單,女孩子將來就是嫁人的,讀書啥用都沒有,與其便宜了將來婆家不如在家幹活帶小的。
女孩的父親,一個皮膚黝黑中年男人,對穆曉雲再次上門皺眉回應:“我們都知道你是個好人,但是我們家的情況你也清楚。我們這的女孩子隻要能嫁人生孩子就行了,上學有什麽用?”
“就是,我們不都沒上過學?不識字就不能活了?我聽說好多人家的女兒讀書把心都給讀野了,還不如不讀書。”女孩的母親看起來也是那種普通的農婦,對穆曉雲再次上門卻沒有提東西有些不滿。
孩子讀了書,將來有自己的想法就不會聽父母的了,他們這些做父母的豈不是虧大了?
一個姑娘能換200塊錢彩禮錢呢。
穆曉雲已經得了鄭橘子的“真傳”道:“這怎麽可能?我可是聽說了,會讀書的女孩別人家都是搶著要的,彩禮可比那些不識字的要高多了,你們是不是聽錯了?”
女孩的母親聽說彩禮要高多了,眼睛亮了,:“真的?”
穆曉雲道:“當然是真的,人家有錢人都希望自己家能生個聰明的孩子,什麽樣的孩子聰明?那肯定是會讀書的女的聰明啊。”
“我聽說城裏人找媳婦,要是女大學生,彩禮至少1000塊錢起步,你們不會沒聽說吧?”
一輩子耕田種地,買顆最便宜的水果糖都能讓孩子在一群人裏炫耀一整天的地方,別說去城裏了,就連城裏的消息都沒聽得幾回。
“真有1000塊錢彩禮?”女孩的父親也求證的問。
“這也不是絕對的。”穆曉雲給自己的話找補,“也要看女孩子的長相身段,說實話,就你們家大丫這樣的瘦巴巴的,人家也看不上,會覺得不好生養。”
這家人聽到彩禮就這麽激動,將來說不定真的想要把男方家給扒下一層皮,但不給根”胡蘿卜”他們根本就不會想送孩子去上學。
女孩父母很失望——不能確定就也可能是賠本的買賣。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辦法餿就餿唄,有用不就行了?
每年暑假鄭橘子忙賺錢,穆曉雲也挺忙的。
自從幾年前女兒在帝都搞了一次奉獻愛心的展銷會之後,每年這個時候穆曉雲都會去周邊的村子勸那些讓孩子輟學的家長們把孩子送回學校。
董集鎮附近的幾個村子都已經走遍了,現在輪到更遠一點的村子了。
隨著省道的開通,坳塘村和平塘村都已經並入了董集鎮,村裏有廠子能招工,收辣椒地裏的東西也能換錢,現在已經沒有貧困戶了。
就連當年最窮的羅拐子都找了個媳婦,雖說他腿不行幹地裏的活吃力,但是在竹器廠幹些手工活還是能賺錢的。
工廠招人對學曆有最低要求,前期鄭家貼錢讓大夥進夜校掃盲,現在各家各戶都主動送孩子們上學。
大學太遙遠就不說了,有個初中文憑才能在那幾個廠子裏找到活幹,誰家都不傻,半大的孩子能幫家裏幹多少活?讀書才是正經事。
真塘村不少人跟著穆大壯砍竹子、種辣椒,雖說做的還是辛苦活,但是能賺錢了生活條件就改善了不少,穆曉雲勸過幾次之後,大部分的人家也都態度變了。
開始還有幾家特別困難得要穆曉雲這邊資助才能上學,現在各家都已經不用穆曉雲負擔就自覺送孩子上學了。
九年義務教育已經開始實行,靠近城鎮的村子還好一點,偏遠一點的早早輟學,甚至根本就沒送孩子去上學依舊是常態,尤其是女孩子。
本該是第一批獨生子女開始上學的時期,一般的家庭盡全力供一個孩子上學的壓力還能夠承擔。
但是第一個是女孩子,後麵家裏就可能還有二胎、三胎、甚至四胎。
孩子生得多,要麽計劃書罰款,要麽孩子就沒上戶口,不管是哪種原因,犧牲的基本都是家裏的女孩。
見得多了,穆曉雲愈發覺得要送孩子們上學,尤其是女兒。
不讀書,一輩子就是在家裏幹活,然後賣個好價錢到夫家幹活。
婚姻法女的明明要20歲才能結婚,那些地方的女孩卻十六七歲就當媽了,一輩子看到頭,她們的女兒繼續下輩子。
不改變代代如此,改變又是真的不容易。
穆曉雲幾人再次踏上小山村的土路,心也是跟這天空一樣燥熱。
這裏的人窮,村裏也沒啥拿得出手的東西,天天勞作也就是混個溫飽,別說沒錢送孩子念書了,就是有人出錢也不能讓孩子去念書。
孩子去念書家裏就少了個勞動力,隻要是能走的孩子,就能幫家裏幹點活了,更何況半大的孩子了。
越窮越生,越生越窮,越窮越不願意送孩子去接受教育,越不願意送孩子去接受教育越窮。
世世代代,似乎都在這個死循環中。
要是別人來勸他們送孩子上學,隻怕都會被打——我家的孩子我做主,你們這些外人說什麽廢話?!
但是穆曉雲出錢請人到村裏培訓孕婦、產婦和新生兒的注意事項。
雖然每年也就來兩次,但是次次都能領免費的大米和雞蛋,東西不多,但對他們這樣的地方也是好東西了,沒必要把人給得罪了。
資助失學兒童不管是穆曉雲還是鄭橘子的第一原則都是自願原則,她們隻是做善事,不是做聖人。
一般孩子的父母不同意,她們會勸但不會強求。
這家按理來過一次都不會來第二次的。
機緣巧合,上次穆曉雲來這個村的時候,剛好遇到暴雨腳下路滑掉溝裏去了,整個人狼狽得不行。
是個路過的小姑娘好心的帶她去池塘邊上洗了把手,還給她撐傘。
那小姑娘和段彥博差不多的年紀,瘦瘦巴巴的,背上背著一個小孩說是她的弟弟。
女孩沒上過學,不識字,但她聽說過學校,也很想去上學。
那雙眼睛,穆曉雲見過一次就再也忘不掉。
女孩的父母想法很簡單,女孩子將來就是嫁人的,讀書啥用都沒有,與其便宜了將來婆家不如在家幹活帶小的。
女孩的父親,一個皮膚黝黑中年男人,對穆曉雲再次上門皺眉回應:“我們都知道你是個好人,但是我們家的情況你也清楚。我們這的女孩子隻要能嫁人生孩子就行了,上學有什麽用?”
“就是,我們不都沒上過學?不識字就不能活了?我聽說好多人家的女兒讀書把心都給讀野了,還不如不讀書。”女孩的母親看起來也是那種普通的農婦,對穆曉雲再次上門卻沒有提東西有些不滿。
孩子讀了書,將來有自己的想法就不會聽父母的了,他們這些做父母的豈不是虧大了?
一個姑娘能換200塊錢彩禮錢呢。
穆曉雲已經得了鄭橘子的“真傳”道:“這怎麽可能?我可是聽說了,會讀書的女孩別人家都是搶著要的,彩禮可比那些不識字的要高多了,你們是不是聽錯了?”
女孩的母親聽說彩禮要高多了,眼睛亮了,:“真的?”
穆曉雲道:“當然是真的,人家有錢人都希望自己家能生個聰明的孩子,什麽樣的孩子聰明?那肯定是會讀書的女的聰明啊。”
“我聽說城裏人找媳婦,要是女大學生,彩禮至少1000塊錢起步,你們不會沒聽說吧?”
一輩子耕田種地,買顆最便宜的水果糖都能讓孩子在一群人裏炫耀一整天的地方,別說去城裏了,就連城裏的消息都沒聽得幾回。
“真有1000塊錢彩禮?”女孩的父親也求證的問。
“這也不是絕對的。”穆曉雲給自己的話找補,“也要看女孩子的長相身段,說實話,就你們家大丫這樣的瘦巴巴的,人家也看不上,會覺得不好生養。”
這家人聽到彩禮就這麽激動,將來說不定真的想要把男方家給扒下一層皮,但不給根”胡蘿卜”他們根本就不會想送孩子去上學。
女孩父母很失望——不能確定就也可能是賠本的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