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車上空蕩蕩的。


    聞昕靠在李彥肩頭,看看前排聞成誌旁邊座位上的大包小包,知道這一趟可是花掉了家裏不少的積蓄。


    那裏麵,還有爸媽買給她的一隻電子手表呢,這可是現在的新奇事物。


    其實她對這種東西無感,因為知道後來這種電子手表會非常廉價,但爸媽堅持買給了她。


    爸媽對她真的是無條件的好。


    晚上,聞昕跟姥姥一起睡。


    她抱著姥姥的手臂,貪婪地嗅著幼年時最讓她安心的氣息,悄悄地濕了眼眶。


    重生後,她在無數個夜裏輾轉反側,痛恨上一世的憋屈,剛開始那些日子心裏幾乎鮮血淋漓。


    但現在,她突然有些釋懷。


    能重生回來,再一次守護最愛的親人,這也是上天的恩賜呀。


    第二天,聞昕是被窗簾縫裏透進來的陽光叫醒的。


    伸了個懶腰,她感覺這一覺睡得真是解乏,整個身心都清爽起來。


    看看時間,已經接近十點了,趕緊爬起來。


    廚房裏飄出雞肉的香味,饑腸轆轆的聞昕流著口水伸頭往裏看。


    聞成誌正把爐子上燉著雞的鍋端下來,用鐵鉗子夾起已經燒完了的蜂窩煤,換上了一個新的,放上鍋繼續燉。


    看到她起來,姥姥趕緊給她在臉盆和牙缸裏倒上熱水,招呼她洗漱。


    聞昕站在院子裏的水池前,刷著牙。


    冬日的陽光照在身上,驅走了寒意,空氣彌漫著熟悉的煤煙味道。


    一個三十多歲的男子躬身從南牆邊的儲藏室裏出來,手裏端了一簸箕蜂窩煤,看見聞昕愣了一下,笑著點了點頭,進了劉嬸的屋子。


    這應該就是劉嬸的兒子了。


    聞昕隱約記得姥姥以前說起過劉嬸,她家有三個孩子,老大支邊留在了當地,老二早夭,身邊隻有這個老三了。


    這個老三後來據說開了皮鞋廠,成了大老板。


    進了屋子,餐桌上擺上了熱騰騰的豆漿和油條。


    聞昕高興地撲上去:“姥姥,太好了,我最喜歡吃油條喝豆漿了。”


    小時候,雲城有油條,但沒有豆漿。


    聞成誌給搞了一台小石磨,姥姥經常自己手磨豆漿,那是聞昕記憶裏的美味。


    姥姥笑起來,裏屋的李彥也笑出了聲。


    “媽,你在幹啥?”


    聞昕舉著一根油條,跑到門口探進頭看著。


    李彥舉舉手裏的絲綢:“做絲巾呢,很快就好了。”


    聞昕匆匆吃完飯,迫不及待跑進裏屋,拿起床上已經做好的幾條絲巾展開來看。


    精致的滾邊,立刻讓看起來不那麽起眼的綢緞變得高級起來。


    “那兩個大方巾,我跟你舅媽一人一條。長的那兩根,是姥姥和你皓雲姐姐的。”


    “媽,那我的呢?”


    “小孩子戴什麽絲巾,老氣。等你上大學了再戴。”


    聞昕想想,也對。


    院子裏熱鬧起來,舅舅舅媽帶著李皓雲和李皓天回來了,手裏提著大包小包的吃食,李皓天還搬了不少的鞭炮。


    看著眉眼爽朗的舅媽楊月敏,聞昕心裏親切又激動。


    上一世,在媽媽去世後,舅媽在她心裏幾乎代替了媽媽的位置。


    “舅舅,舅媽。”


    聞昕親熱地叫著,沒有隔閡的親切態度讓楊月敏愣了一下,緊接著爽朗地笑起來。


    “昕昕長這麽大了呀,越長越好看了,真討喜。”


    李彥拿著絲巾走出來,姑嫂倆帶著李皓雲寒暄著去鏡子前比劃去了。


    聞昕看著楊月敏和李皓雲滿臉驚喜的光澤,開心地笑了。


    媽媽這手藝和審美,真是不錯。


    簡單吃了午飯,下午就開始最後的忙年了。


    聞昕跟著李皓雲和李皓天給窗戶貼上窗花,門上貼上福字和春聯。


    屋裏牆上的幾幅畫也揭了下來,簡單清理後,換上了新買的年畫。


    不過最吸引聞昕的,還是那本《紅樓夢》掛曆。


    《紅樓夢》播出應該是1987 年,這時候,卻已經早早在全國熱起來,這應該算是提前印製出來的劇透照。


    大人們在忙著年夜飯和包餃子,姥姥看著其樂融融的一大家子,歡喜得嘴都合不攏。


    劉嬸家卻突然傳出了爭吵聲。


    劉大爺氣勢洶洶的怒吼有些嚇人,李珣和楊月敏趕緊放下手裏的活,跑去了劉家。


    估計也是因為是除夕,勸了一會兒,劉家慢慢安靜下來,李珣和楊月敏回來了。


    原來是劉家的兒子劉勇偷偷在廠裏辦了停薪留職,跑去跟同學一起在批發市場賣鞋。


    幹了一個月就掙了不少錢,今天大手大腳給老人買了很多貴重東西,被劉大爺和劉嬸發現了。


    “劉勇這孩子也是,好好的工作不幹,怎麽想起來去擺攤賣鞋的。”姥姥搖著頭歎息著。


    “媽,其實劉勇那個廠子,基本快幹不下去了,有的車間都停工了,估計明年就要關門了。”李珣說著,語氣有些憂慮。


    “淨瞎說,國家哪能讓廠子關門,肯定會想辦法。”姥姥不以為然。


    “廠子要起來,哪有那麽容易啊。我倒是覺得自己想辦法挺好的,比在那個破廠子裏混吃等死強。”楊月敏說話了。


    她和李珣都在京市北城區工商局工作,對國家好多比較新的政策還是了解比較多。


    這其實也是聞昕特別鼓動爸媽今年來京市的原因。


    被信息比較超前的舅舅舅媽洗洗腦,也好為後麵媽媽的工作變動打個基礎。


    “現在國家很支持個體工商戶,京市幾個批發市場規模越來越大。我覺得劉勇幹得挺好,那個街道小廠子,沒啥前途。”


    李珣說完,突然表情很神秘地看著姥姥問道:


    “媽,你知道劉勇年前幹了這一個月,掙了多少錢嗎?”


    “多少?”姥姥的眼神也很八卦。


    舅舅伸出了一個巴掌。


    “五十?還湊合,趕上在廠裏上班了。”


    李珣搖搖頭,姥姥瞪圓了眼睛:


    “五......百?”


    李珣繼續搖頭,姥姥有些目瞪口呆,不敢置信又小心翼翼地猜著。


    “五......五千?”


    李珣和楊月敏點點頭,桌上的其他人都驚呆了。


    “五千?這......怎麽可能。”李彥看看同樣驚呆了的聞成誌,語氣恍惚又虛浮。


    “這也是因為正好趕上春節,平時掙不了這麽多。但也夠厲害了,比在他那個破廠子裏混日子好太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啟16歲,狀元又虎又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夜卿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卿回並收藏重啟16歲,狀元又虎又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