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到源頭窮亦空
<b>一與言為二,二與一為三。自此以往,巧曆不能得,而況其凡乎?</b>
“一與言為二,二與一為三。”這個思想是從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來的。“一與言為二”,說一個“一”,已經是兩個了,等於說,我很客觀地告訴你,說個客觀,它已經是主觀了,在這個觀念已經是兩個了;“二與一為三,”告訴你這裏隻有一個,,批駁你不要認為是兩個,這個“一”是對“二”而言,我講了這句話,這一句話講出來中間已經有三個了。同一句話,三個存在。
所以太極含三,禪宗臨濟宗一句話含三玄門,一玄門有三要義,這理由,這道理都是邏輯。宇宙發生有三個層次,所以基督教聖父、聖母、聖子三位一體;佛家法、報、化三身三位一體;道家上清、太清、玉清,一氣化三清,三位一體。天地間萬事不過三,中國文化就是天、地、人三個符號。研究起來可以寫一篇博士論文了,寫博士論文小題大做,大題小做,你一定成功。
“自此以往,巧曆不能得,”“道生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也同莊子一樣,“三”以後不談了,“三”以後變成多少?電腦都算不清楚,什麽叫“巧曆”?就是數學家。談到科學,天文是第一位,世界科學的發展,最早是發展天文,中國的天文,在三千年以前就發達了。在全世界而言,是一馬當先的。如果了解天文,必先研究數學,而中國的數學,六千年以前,也很發達。尤其發展到像《易經》的數理哲學,實在是精深幽遠。中國文化的科學,全世界最早,幾千年前就有,那時西方還沒有發展。中國上古文化,數學叫曆算,也叫曆數。曆算是幹什麽的?算天文的,堯舜黃帝的時候,就算二十八宿太陽月亮五星的行動跟我們地球的關係,所以建立了一年十二月,一月三十天,一年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這是幾千年前建立的,更妙的是,中國上古曆算沒有數字,數字太多了,歸納起來,隻有用一個字代表。我看西方的科學發展,可以大膽地預言,將來數學發荱到最高處時,不用數字了,於是產生一個新的八卦或者新的什麽代號。
天地間“一生二”,“二生三”,過了“三”以後無窮無盡地發展,“巧曆不能得,”莊子講最巧妙最高明的數學家,永遠搞不清了,下不了一個結論了,“而況其凡乎!”最好的第一流的頭腦,懂得天文數字的,都不能了解,何況一般的凡夫?
<b>故自無適有,以至於三,而況自有適有乎?</b>
注意,講宇宙的來源,當萬物沒有開始以前,究竟有沒有,不去管他。聽了這個話,你如果認為萬物沒有開始以前真的沒有,你就錯了,不過為了了解宇宙這個道體,宇宙的來源,隻好把這切斷。所以佛學也好,其它的科學、哲學、宗教也好,隻好到這裏把它截斷。那麽,“無”以前那一段有沒有,我們不要先下結論,暫時保留在這裏。
“故自無適有,以至於三,”這個層次的變化,以“三”為最有力的基矗就是說,從“無”亦到“有”,經過三個階段。宇宙發生有三個層次,天地間萬事不過三,所以中國的《易經》開始畫卦,一卦為三爻,三爻成一卦,畫成六爻是後人加上去的。“而況自有適有乎?”由“無”到“有”經過三個層次,要由“有”回轉到“無”就難了,還有一個更難的,由“有”再發展下去,無窮無盡,沒有底了,佛家有一個名詞,叫無量無邊。研究佛學要注意,無量無邊,無窮無盡,是有的發展,但是一般學佛的把這個名詞當成空的觀念,錯了,在禪宗又要吃棒了。有的發展,無量無邊,所以中國《易經》最
後一卦叫“未濟”,永遠下不了結論,永遠不需要做結論。你說沒有結論的東西怎麽辦?這就結論。
<b>無適焉,因是已。</b>
“適”就是到達那裏,既然到不了底,那就“因是已”,那就截止到這裏,到目前為止。
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為是而有畛也。請言其畛:有左有右,有倫有儀,有分有辯,有競有爭,此之謂八德。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六合之內,聖人論而不議。春秋經世先王之誌,聖人議而不辯。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辯也者,有不辯也。曰:何也?聖人懷之,眾人辯之,以相示也。故曰:辯也者,有不見也。
夫大科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仕,大廉不嗛,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辯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五者園而幾向方矣!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孰知不言之辯,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謂天府。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來。此之謂葆光。
接著莊子講他的邏輯,這個邏輯不是空泛的討論,是根據道是“一”,絕對的,就在這裏。或許因為我們喜歡用思想推測,莊子就用邏輯來表達。
<b>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為是而有畛也。</b>
“夫道未始有封,”這個道沒有什麽界限,無所謂形上形下,也無所謂古今,也無所謂本體非本體,
“未始”不是開始的意思,“封”就是界限。“言未始有常,”“言”就是言語,代表所有的文字理論,也代表所有的思想,沒有一個言論思想是永恒的真理,沒有什麽是永遠存在的。如果言語文字可以確定,那就永遠都不變,實際上人類言語文字,三十年變一次,再過六十年,我們的許多講話,說不定後人又聽不懂。“為是而有畛也”,不得已,人文假設建立一個區域,“畛”就是界,畛界,建立一個象田坎一樣的畛界。
<b>請言其畛:有左有右,有倫有儀,有分有辯,有競有爭,此之謂八德。</b>
我們剛才上麵提到了《易經》,莊子的“八德”觀念,跟孔子在《易經·係辭》上提出的“方以類聚,物以群分”相通。這個“方”字,有的人解釋成猴子,這個理由不成立。“方”就是方位。東南西北,每一方位一同,人類動物植物礦物就不同。“方以類聚”,以類來分開,“物以群分”,萬物是一群一群的,這是孔子的思想。我們把莊子提出來的“八德”,用孔子的《易經》思想一歸納,即“群、分、類、辯”四個字。
莊子用“八德”,這八個方法,八個程序的羅輯,把戰國時的邏輯名家如惠子、公孫龍等人,辯得一塌糊塗,在莊子圓的邏輯麵前站不祝禪宗也是走這個路線,如珠之走盤,沒有邊際,沒有輪廓,
邏輯論辯到這個地步,沒有邊際可以給你拿,沒有尾巴給你抓。西方的黑格爾的辯證法,隻是正、反、合三段論法,印度有因明五段論辯法,有人講中國的《易經》也是三段論辯法,我說不要亂講,《易經》的辯證是八段乃至十段觀象,那是有根有據的。隻在大家學過“卦”的道理,每一個卦的錯綜複雜,真是“八麵玲瓏”,都有八麵的看法,最深點來講,且有十麵的看法。假若任何理論隻是正、反、合,肯定,否定,矛盾統一,那幺,也可以說永遠隻有否定,也可以說永遠都是肯定囉!由這個道理我們便知道老莊的思想與孔孟的學說,都是由“易”理而來,就明白了中國文化的源遠流長。
莊子在這個普通的論辯上,提出了“八德”,他講什麽呢?“有左有右”,物理世界的次序;“有倫有儀”,人文社會的次序;“有分有辯”,理念世界的次序;“有競有爭”,人類社會的現實,他不過用八個類別加以歸納。
我們知道,孔子讓人家挖苦得最慘的是道家,這個聖人碰到道家的人物,每個都幽默他幾句,但是天理良心,道家每個人都很捧孔子,後人不懂道家的幽默,不懂道家的機鋒,以為在罵孔子,都錯了。罵孔子最有害的是莊子,但捧孔子最有害也是莊子,可以說莊子是孔子的知己。這裏他又在捧了。
<b>一與言為二,二與一為三。自此以往,巧曆不能得,而況其凡乎?</b>
“一與言為二,二與一為三。”這個思想是從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來的。“一與言為二”,說一個“一”,已經是兩個了,等於說,我很客觀地告訴你,說個客觀,它已經是主觀了,在這個觀念已經是兩個了;“二與一為三,”告訴你這裏隻有一個,,批駁你不要認為是兩個,這個“一”是對“二”而言,我講了這句話,這一句話講出來中間已經有三個了。同一句話,三個存在。
所以太極含三,禪宗臨濟宗一句話含三玄門,一玄門有三要義,這理由,這道理都是邏輯。宇宙發生有三個層次,所以基督教聖父、聖母、聖子三位一體;佛家法、報、化三身三位一體;道家上清、太清、玉清,一氣化三清,三位一體。天地間萬事不過三,中國文化就是天、地、人三個符號。研究起來可以寫一篇博士論文了,寫博士論文小題大做,大題小做,你一定成功。
“自此以往,巧曆不能得,”“道生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也同莊子一樣,“三”以後不談了,“三”以後變成多少?電腦都算不清楚,什麽叫“巧曆”?就是數學家。談到科學,天文是第一位,世界科學的發展,最早是發展天文,中國的天文,在三千年以前就發達了。在全世界而言,是一馬當先的。如果了解天文,必先研究數學,而中國的數學,六千年以前,也很發達。尤其發展到像《易經》的數理哲學,實在是精深幽遠。中國文化的科學,全世界最早,幾千年前就有,那時西方還沒有發展。中國上古文化,數學叫曆算,也叫曆數。曆算是幹什麽的?算天文的,堯舜黃帝的時候,就算二十八宿太陽月亮五星的行動跟我們地球的關係,所以建立了一年十二月,一月三十天,一年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這是幾千年前建立的,更妙的是,中國上古曆算沒有數字,數字太多了,歸納起來,隻有用一個字代表。我看西方的科學發展,可以大膽地預言,將來數學發荱到最高處時,不用數字了,於是產生一個新的八卦或者新的什麽代號。
天地間“一生二”,“二生三”,過了“三”以後無窮無盡地發展,“巧曆不能得,”莊子講最巧妙最高明的數學家,永遠搞不清了,下不了一個結論了,“而況其凡乎!”最好的第一流的頭腦,懂得天文數字的,都不能了解,何況一般的凡夫?
<b>故自無適有,以至於三,而況自有適有乎?</b>
注意,講宇宙的來源,當萬物沒有開始以前,究竟有沒有,不去管他。聽了這個話,你如果認為萬物沒有開始以前真的沒有,你就錯了,不過為了了解宇宙這個道體,宇宙的來源,隻好把這切斷。所以佛學也好,其它的科學、哲學、宗教也好,隻好到這裏把它截斷。那麽,“無”以前那一段有沒有,我們不要先下結論,暫時保留在這裏。
“故自無適有,以至於三,”這個層次的變化,以“三”為最有力的基矗就是說,從“無”亦到“有”,經過三個階段。宇宙發生有三個層次,天地間萬事不過三,所以中國的《易經》開始畫卦,一卦為三爻,三爻成一卦,畫成六爻是後人加上去的。“而況自有適有乎?”由“無”到“有”經過三個層次,要由“有”回轉到“無”就難了,還有一個更難的,由“有”再發展下去,無窮無盡,沒有底了,佛家有一個名詞,叫無量無邊。研究佛學要注意,無量無邊,無窮無盡,是有的發展,但是一般學佛的把這個名詞當成空的觀念,錯了,在禪宗又要吃棒了。有的發展,無量無邊,所以中國《易經》最
後一卦叫“未濟”,永遠下不了結論,永遠不需要做結論。你說沒有結論的東西怎麽辦?這就結論。
<b>無適焉,因是已。</b>
“適”就是到達那裏,既然到不了底,那就“因是已”,那就截止到這裏,到目前為止。
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為是而有畛也。請言其畛:有左有右,有倫有儀,有分有辯,有競有爭,此之謂八德。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六合之內,聖人論而不議。春秋經世先王之誌,聖人議而不辯。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辯也者,有不辯也。曰:何也?聖人懷之,眾人辯之,以相示也。故曰:辯也者,有不見也。
夫大科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仕,大廉不嗛,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辯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五者園而幾向方矣!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孰知不言之辯,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謂天府。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來。此之謂葆光。
接著莊子講他的邏輯,這個邏輯不是空泛的討論,是根據道是“一”,絕對的,就在這裏。或許因為我們喜歡用思想推測,莊子就用邏輯來表達。
<b>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為是而有畛也。</b>
“夫道未始有封,”這個道沒有什麽界限,無所謂形上形下,也無所謂古今,也無所謂本體非本體,
“未始”不是開始的意思,“封”就是界限。“言未始有常,”“言”就是言語,代表所有的文字理論,也代表所有的思想,沒有一個言論思想是永恒的真理,沒有什麽是永遠存在的。如果言語文字可以確定,那就永遠都不變,實際上人類言語文字,三十年變一次,再過六十年,我們的許多講話,說不定後人又聽不懂。“為是而有畛也”,不得已,人文假設建立一個區域,“畛”就是界,畛界,建立一個象田坎一樣的畛界。
<b>請言其畛:有左有右,有倫有儀,有分有辯,有競有爭,此之謂八德。</b>
我們剛才上麵提到了《易經》,莊子的“八德”觀念,跟孔子在《易經·係辭》上提出的“方以類聚,物以群分”相通。這個“方”字,有的人解釋成猴子,這個理由不成立。“方”就是方位。東南西北,每一方位一同,人類動物植物礦物就不同。“方以類聚”,以類來分開,“物以群分”,萬物是一群一群的,這是孔子的思想。我們把莊子提出來的“八德”,用孔子的《易經》思想一歸納,即“群、分、類、辯”四個字。
莊子用“八德”,這八個方法,八個程序的羅輯,把戰國時的邏輯名家如惠子、公孫龍等人,辯得一塌糊塗,在莊子圓的邏輯麵前站不祝禪宗也是走這個路線,如珠之走盤,沒有邊際,沒有輪廓,
邏輯論辯到這個地步,沒有邊際可以給你拿,沒有尾巴給你抓。西方的黑格爾的辯證法,隻是正、反、合三段論法,印度有因明五段論辯法,有人講中國的《易經》也是三段論辯法,我說不要亂講,《易經》的辯證是八段乃至十段觀象,那是有根有據的。隻在大家學過“卦”的道理,每一個卦的錯綜複雜,真是“八麵玲瓏”,都有八麵的看法,最深點來講,且有十麵的看法。假若任何理論隻是正、反、合,肯定,否定,矛盾統一,那幺,也可以說永遠隻有否定,也可以說永遠都是肯定囉!由這個道理我們便知道老莊的思想與孔孟的學說,都是由“易”理而來,就明白了中國文化的源遠流長。
莊子在這個普通的論辯上,提出了“八德”,他講什麽呢?“有左有右”,物理世界的次序;“有倫有儀”,人文社會的次序;“有分有辯”,理念世界的次序;“有競有爭”,人類社會的現實,他不過用八個類別加以歸納。
我們知道,孔子讓人家挖苦得最慘的是道家,這個聖人碰到道家的人物,每個都幽默他幾句,但是天理良心,道家每個人都很捧孔子,後人不懂道家的幽默,不懂道家的機鋒,以為在罵孔子,都錯了。罵孔子最有害的是莊子,但捧孔子最有害也是莊子,可以說莊子是孔子的知己。這裏他又在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