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什麽
《參同契》上次講到這個一,這個問題在後代的道家,是個爭論的焦點。後來修道人產生的爭論是守一,這是專門的術語。一般都在這個身體上守一,於是守一就變成守竅。所謂守竅普通的就是守三個丹田,這不是說守丹田就一定是對的,我隻是給大家做一個介紹。一般都守上竅,就是印堂、山根這裏。這是中國人看相的名稱,所謂印堂是左右眉毛之間,山根還要低一點,在鼻梁上端和額頭連接的地方,在道家的術語稱之為上竅。下竅是在肚臍以下一寸三分。中竅是兩個乳房的中間。後代的道家所謂三竅,也叫三丹田,前麵都介紹過了。古人好像傳一個竅,也是很嚴重的問題。 另外還有個名詞叫做“祖竅”,那又不一樣了!
這些丹經所謂守一,是根據老子所講一的道理,“得其一,萬事畢”,一般守著這麽一個地方,死死地打坐,認為是守竅,是守一,就是修神仙之道。有沒有效果呢?有效果,但並不是什麽神仙的道法。如果把注意力集中到身體某 一點,久了以後,氣血都向這一點集中,因此發生特別的現象。有些守竅守到神經受氣血的影響,內在震動。像這些特別現象一來,配上自己心理上的觀念,就認為這是氣脈走通得道了,其實這都不相幹的。你如果每天看那個手指頭,看了三年,這個指頭會變長變胖,因為精神專注的作用。
但是守上竅,血壓高不能守;血壓低的或貧血的人,初步學也很困難,頭會發暈。守下丹田更嚴重,有些人越守肚子越大,不是小腹大就是胃這裏特別鼓出來。女性守下丹田往往毛病更多。這三竅是有作用的,與一般中醫所講的上中下三焦有連帶關係。但三焦究竟是個什麽很難講,我們外行勉強講內行的話,應該是屬於荷爾蒙所分布的腺路。
但是,“得其一,萬事畢”不是守竅這個道理這麽簡單。一是個什麽?我希望諸位看一下朱雲陽真人的注解,他的注解等於吃很穩當的中藥,雖然不能救命,但是不會有後遺症。他說:“太上雲,得其一,萬事畢。又曰,穀神不死,是謂元牝。”所謂太上就是老子,是道教對他的尊稱。在老子《道德經》上有穀神、元牝的名稱,過去我們研究老子的時候已經提到過穀神,穀就是山穀,是個狹長陰暗的地方,有三角形、布袋形、長方形。有一種山穀是進去之後沒有出路,等於山洞一樣,不過比較大而深,空氣不對流,所以有回音,這樣的地方不能住人。另一種山穀是兩頭相通的,空氣對流,但是幽深。穀神是形容一個空靈的地方,越是空到極點,我們反而感覺很難受,好像其中有神,有不可知的一股力量,這是老子所講的穀神。
元牝,現在用的這個“元”字,老子原書是“玄”。這個“玄”字研究起來也很麻煩,根據老子自己所說,是“玄之又玄”,簡直是不能解釋。後世的學術家又分兩種解釋:一種認為“玄”字代表了宇宙的形象,形而上與形而下的關係是個連環圈,彼此相連,你說它屬於哪一頭,都不一定。
另一種屬於唯物思想的解釋,這個“玄”字古代是上麵點一點,掛下來一條線,連著兩個圓圈。那個就代表細菌、微生物,或者人的精蟲,這些東西都屬於古代的“玄”字,它是個象形,像小蟲一樣活動的東西。
穀神與本性
“牝牡”兩字是母性、公性的生物分類代名詞,所以我們一看“牡”字就曉得是公的,一看“牝”就曉得是母的。宇宙間萬有生命都從母性的身體而生,所以它叫“玄牝”。穀神不死,空靈的那個地方,它使用的價值永遠不會死,這是老子的話。我們的重點現在不是老子,是研究丹道。
他下麵說,“穀神至虛而至靈,其妙生生不已”,這是穀神,至妙至靈是個空洞的東西,空洞的東西反應很快的,佛學所謂感應道交。“感應”兩個字從《易經“係傳》來,“寂然不動,感而遂通”,講這個生命的本來。穀神這個東西,生生不已,“從生生不已處,分出元牝”,是一個能夠生萬物的根源。
元牝與穀神名稱不同,“其體則一,其用則兩”,是一個東西,但作用不同。一般修道家的,專門在身體上找這個東西。身體上找就很難了,我們千萬不要想在身體上找。譬如我們曉得人體的神經、氣脈是左右交叉的,所以你守上竅, 有時候影響下部,守下竅影響上部,這是一套醫學的道理,可以說是道的術。術的意思是一種方法,不是道體。
元牝與穀神是一個東西,生生不已的,是真正的秘密,“秘在掩蔽二字”,掩就是蔽,蔽也就是掩,等於我們講古代有個人學作詩,作了一句“關門閉戶掩柴扉”,關門是關門,閉戶也是關門,掩柴扉也是關門,說了半天隻講一件事,豈不是空話嗎!可是他在文字上,有三種不同的玩法。我們假設這書中的話也在玩文字,“掩者,掩其玄門,蔽者,蔽其牝戶”,這句話還是沒有老老實實講出來玄門在哪裏,牝戶在哪裏。
“若非一者在中,豈能掩蔽”,就是中間這一點的作用,就把它關閉。“然非掩蔽於外,亦不成其為一”,外麵關閉了,裏頭才能夠得一。看道書真要命,每到這種重要的地方,就是一句話:“此中竅妙,非得真師指授。”要真師指點!我曉得哪個是真師呀?困難就在這裏。佛學說到“善知識”,就是明師,如果“不擇利智而教之”,老師對這個學生前生的根器都不知道,隨便傳法,這個老師是犯戒的,很嚴重呀,犯戒是下地獄的。依佛家的講法,弟子對老師不選擇,也是犯戒的。所以講了半天,雙方最好都不要幹。老師如果得道有神通知道前生,那比較好辦;我們當弟子的就很難辦了,誰曉得哪一個是明師呢?這就是道家和密宗的考驗,講到最後留一手,始終不講。其中的巧妙就是,如果沒有真正的明師,“縱饒慧過顏閔,莫能強猜”,就算你的聰明智慧超過孔子最好的學生顏回、閔子騫,你也推測不出來。“況世間凡夫乎”,更何況一般凡夫,更推測不出來了。我們現在隻好看書研究了,哪裏去找個明師呢?
“故曰,一者以掩蔽,世人莫知之。所雲黃中,是指出祖竅之中”,這裏又來個祖竅。“所雲一者,是指出祖竅之一。知中,則知竅。知一,則知竅中之妙。知竅中之妙,便知本來祖性,便知守中抱一,是養性第一步工夫”。知竅中的妙,你就明心見性了。正統的道家講性命雙修,不能隻修 一邊。所以道家看學佛的人,隻念佛、打坐、參禪,那是修性不修命,所以身體搞不好。幾乎每一個學佛的人都麵帶菜色,百病叢生,都有病。因為他隻修性不修命,從心性人手,命功不知道,“此是修行第一病”。你說自己修行怎麽好,但是身體又那麽壞,比普通人還差,這個就是不大對了。但是道家也反對隻練身體,紅光滿麵,相貌堂堂,好像百病不生,最後倒下來死的時候,一下子就走了。這個叫做隻修命不修性,沒有修明心見性,隻鍛煉身體,守竅,“萬劫陰靈難入聖”,你修一萬輩子,還是不能成仙成佛。因此,正統的道家主張性命要雙修。
那麽這裏所談的,就是說要知道本性在哪裏。現在我們有個問題,本性是不是在穀神境界,玄牝不死的那個祖竅裏頭?他在這裏露了一個消息,把這個形象給我們畫出來了——“守中抱一”,在真正得定的境界,到了氣住脈停,雖然不談明心見性,這是“養性第一步工夫”。所以我們大家講氣脈打通,為什麽修行要打通氣脈呢?打通氣脈的目的是氣住,氣滿足了,充電一樣充滿了就停住了,那麽脈也停了。這個後天的作用不來,自性的清明就不會現前。道家把這個講得很高,即使如此,不過是到達“養性的第一步工夫”。一點沒有錯!這一點我很同意,承認他這個說法是對的。不要認為得定了,就是一念不生全體現,還不是那麽簡單。更何況你的思想妄念始終定不了,連“守中抱一”都還沒有做到,氣住脈停更談不上。因此,不要說明心見性,連養性的第一步工夫都沒有到。
兩竅互用章第七
上德無為,不以察求。下德為之,其用不休。上閉則稱有,下閉則稱無。無者以奉上,上有神明居。此兩孔穴法, 金炁亦相胥。
知白守黑,神明自來。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樞,其數名一。陰陽之始,元含黃芽。五金之主,北方河車。故鉛外黑,內懷金華。被褐懷玉,外為狂夫。
金為水母,母隱子胎。水為金子,子藏母胞。真人至妙,若有若無。仿佛太淵,乍沉乍浮。退而分布,各守境隅。采之類白,造之則朱。煉為表衛,白裏真居。
方圓徑寸,混而相拘。先天地生,巍巍尊高。旁有垣闕,狀似蓬壺。環匝關閉,四通踟躕。守禦密固,遏絕奸邪。曲閣相連,以戒不虞。可以無思,難以愁勞。神炁滿室,莫之能留。守之者昌,失之者亡。動靜休息,常與人俱。
兩藥互用
這一章也是講養性,我們先看朱雲陽祖師的分類批注:“此章,直指坎離兩竅之用,為金丹關鍵也。”現在講坎離兩竅,坎也是耳朵,離是眼睛,打坐的時候,就是修四個字:“收視返聽”。那麽佛家呢?“收視”,就是觀自在菩薩的法門,有觀有照,是收視的工夫;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則是返聽的工夫,這是兩條路。佛學在翻譯的時候,有“觀世音”、“觀自在”兩種名稱,所代表的則是兩種修行的方法。這是舉個例子,說明坎離兩竅。
到現在為止,還不曉得這兩竅在哪裏,還沒有找到呢!在本章裏頭講它為金丹的關鍵,我們修道想修成這一顆丹,吃下去長生不死,那麽這個藥在哪裏找呢?不在外麵找,因為它就在我們自己生命裏頭。所以中國有些道書,這個藥字寫成左邊一個自己的“自”,右邊寫一個家庭的“家”,自家下麵寫一個“水”字,寫成“(右圖)”,就是自家本身上的東西。但是你看到這個“水”字不要誤會,連小便都不敢放了,那就不得了啦!
有些修道家的人一輩子不洗澡,怕洗澡漏了元氣,不敢放屁,說放屁也把元氣放掉了。所以忍屁不放,久而久之臉上一股黑氣,大小便中毒了。修道家的千奇百怪,千萬不要走這樣錯誤的路。有許多修道的朋友一看就是這個路數,我說你腸子裏的瓦斯不放掉,將來裏頭會結塊成病的,那真是“結丹”了。那個丹是擔心之“擔”!結成硬塊就隻有動刀了。
上德與下德
第七章原文:“上德無為,不以察求。下德為之,其用不休。”上德、下德兩個名稱,是老子提出來的。昨天正有幾位先生談到,有一位素來不同意老子,他對老子的陰柔之道很有意見。
我說老子陰柔之道沒有錯,陰柔不是害人,陰柔之道最高是德,所以老子這本書稱《道德經》。我說你老兄不要忘了,老子這一本書分上下兩部,上經專門講道,下經專門講德。中國古代的文化四書五經,“道德”兩個字不是連起來用的,道是道,德是德。道是講體,德是講用,講行為,而且古人解釋“德”字,德者得也,一件事情做出來,有很好的成果謂之得。那麽上德、下德這兩個名詞,在老子的書上是屬於下章。我們拿現在的觀念講,最上好的行為是上德,次好的行為是下德。可是在《參同契》這裏不同了,上德是升華的,下德是普通做基礎的。
原文又有兩個名詞也屬於《道德經》,一個是無為,一個是為之,就是有為。前天有一位同學寫日記,提到呂純陽 《百字銘》中“養氣忘言守,降心為不為”,他對這一句解釋不通,在日記上提出要我解答。呂純陽“降心”兩個字采自 《金剛經》,有意地把這個妄念空掉,有意就是有為,有為工夫是不對的。“為不為”,實際上是為而無為,不要真有意去做,那樣就落於痕跡,變成下乘道法。這不是很簡單的兩句話嗎?那麽你說我不要打坐,不要修道就成道了,不行!非“為”不可。你還是要照規矩來,所以為而不為。上德是無為之道,上品丹法什麽都不求。
昨天有一位青年朋友來,是修道家的,進門我一看,就知道他肝髒有病,因此而來求道。這叫做“臨老投僧,臨死抱佛”,快要死的時候找和尚來念經了,修道的人也多半如此。我說你這個青年人,身體不好來修道,你有什麽工夫?他說他學的無為法,我也隻好笑笑,真是開口說大話,空口說白話。等於學禪學佛的講放下,放下已經是有為法,有個可放下的已經不對了。無為法是自然的,就是這樣,一切無所為。假使我進一步問你,你既然無為,何必修道?修道就是有為了,修都不要修,還有個什麽道呢?道也不要道,那就是上品丹法,真正無為。
所以這個之難,上品丹法“不以察求”,不是在裏頭閉起眼睛打坐觀察,看個光啊!守個氣呀!還守個竅呀!打坐的人守竅,當你守在這裏,心不曉得想到哪裏去了。哪個人能夠守竅守到永遠不動一個念頭的?如果有這樣的人,雖然不神通,也要神經了。有些人說,我這裏在跳,你天天看守著這裏,那個氣血向這裏衝,搞得不好就是鼻子出血,如果作意太過,尤其是中老年人,加上血壓不對的,算不定就腦充血。千萬不要玩這個,最好走上品丹法,“上德無為,不以察求”,也不要守,也不要管。我上次提過道家的《清靜經》,你們好好去看一看,文字很短,內容非常非常好。佛教的《心經》是講心性之道,《清靜經》裏頭還帶著講工夫,這個是上德。
“下德為之”,等而下之,是有為的工夫,做有為工夫“其用不休”,要以不休起用。後來佛家也采用,實際上這個是老子的東西,在有為與無為之間修道做工夫,究竟是有為法,還是無為法?形而上道是本體,是無為的;但是我們不管是學佛修道,修的都是有為法。佛法最高是空,因為我們達不到空,所以所用的方法都是不空的,是用不空方法,以求得自己最後達到了空。道家也是一樣,真正的道是無為,“上德無為,不以察求”,你看不見,摸不著,找不到。但是,你想達到形而上看不見摸不著找不到的道,必須要從有為方法做起。有為到了極點,才能到達無為。明朝有位栯堂禪師,詩好道也高,他的修道經驗有兩句話:“千丈岩前倚杖藜”,靠著這個拐棍,“有為須極到無為”,佛道兩家一切工夫,都是從有為法下手,有為到了極點時,才真正得了無為的道。
“上閉則稱有”,上麵一關閉就是後天了,則稱有。“下閉則稱無”,下麵一關閉,就得到道了,空了。這兩句話不曉得講些什麽,這個上下兩竅,究竟是怎麽樣關閉?先休息一下再講。
<hr>
《參同契》上次講到這個一,這個問題在後代的道家,是個爭論的焦點。後來修道人產生的爭論是守一,這是專門的術語。一般都在這個身體上守一,於是守一就變成守竅。所謂守竅普通的就是守三個丹田,這不是說守丹田就一定是對的,我隻是給大家做一個介紹。一般都守上竅,就是印堂、山根這裏。這是中國人看相的名稱,所謂印堂是左右眉毛之間,山根還要低一點,在鼻梁上端和額頭連接的地方,在道家的術語稱之為上竅。下竅是在肚臍以下一寸三分。中竅是兩個乳房的中間。後代的道家所謂三竅,也叫三丹田,前麵都介紹過了。古人好像傳一個竅,也是很嚴重的問題。 另外還有個名詞叫做“祖竅”,那又不一樣了!
這些丹經所謂守一,是根據老子所講一的道理,“得其一,萬事畢”,一般守著這麽一個地方,死死地打坐,認為是守竅,是守一,就是修神仙之道。有沒有效果呢?有效果,但並不是什麽神仙的道法。如果把注意力集中到身體某 一點,久了以後,氣血都向這一點集中,因此發生特別的現象。有些守竅守到神經受氣血的影響,內在震動。像這些特別現象一來,配上自己心理上的觀念,就認為這是氣脈走通得道了,其實這都不相幹的。你如果每天看那個手指頭,看了三年,這個指頭會變長變胖,因為精神專注的作用。
但是守上竅,血壓高不能守;血壓低的或貧血的人,初步學也很困難,頭會發暈。守下丹田更嚴重,有些人越守肚子越大,不是小腹大就是胃這裏特別鼓出來。女性守下丹田往往毛病更多。這三竅是有作用的,與一般中醫所講的上中下三焦有連帶關係。但三焦究竟是個什麽很難講,我們外行勉強講內行的話,應該是屬於荷爾蒙所分布的腺路。
但是,“得其一,萬事畢”不是守竅這個道理這麽簡單。一是個什麽?我希望諸位看一下朱雲陽真人的注解,他的注解等於吃很穩當的中藥,雖然不能救命,但是不會有後遺症。他說:“太上雲,得其一,萬事畢。又曰,穀神不死,是謂元牝。”所謂太上就是老子,是道教對他的尊稱。在老子《道德經》上有穀神、元牝的名稱,過去我們研究老子的時候已經提到過穀神,穀就是山穀,是個狹長陰暗的地方,有三角形、布袋形、長方形。有一種山穀是進去之後沒有出路,等於山洞一樣,不過比較大而深,空氣不對流,所以有回音,這樣的地方不能住人。另一種山穀是兩頭相通的,空氣對流,但是幽深。穀神是形容一個空靈的地方,越是空到極點,我們反而感覺很難受,好像其中有神,有不可知的一股力量,這是老子所講的穀神。
元牝,現在用的這個“元”字,老子原書是“玄”。這個“玄”字研究起來也很麻煩,根據老子自己所說,是“玄之又玄”,簡直是不能解釋。後世的學術家又分兩種解釋:一種認為“玄”字代表了宇宙的形象,形而上與形而下的關係是個連環圈,彼此相連,你說它屬於哪一頭,都不一定。
另一種屬於唯物思想的解釋,這個“玄”字古代是上麵點一點,掛下來一條線,連著兩個圓圈。那個就代表細菌、微生物,或者人的精蟲,這些東西都屬於古代的“玄”字,它是個象形,像小蟲一樣活動的東西。
穀神與本性
“牝牡”兩字是母性、公性的生物分類代名詞,所以我們一看“牡”字就曉得是公的,一看“牝”就曉得是母的。宇宙間萬有生命都從母性的身體而生,所以它叫“玄牝”。穀神不死,空靈的那個地方,它使用的價值永遠不會死,這是老子的話。我們的重點現在不是老子,是研究丹道。
他下麵說,“穀神至虛而至靈,其妙生生不已”,這是穀神,至妙至靈是個空洞的東西,空洞的東西反應很快的,佛學所謂感應道交。“感應”兩個字從《易經“係傳》來,“寂然不動,感而遂通”,講這個生命的本來。穀神這個東西,生生不已,“從生生不已處,分出元牝”,是一個能夠生萬物的根源。
元牝與穀神名稱不同,“其體則一,其用則兩”,是一個東西,但作用不同。一般修道家的,專門在身體上找這個東西。身體上找就很難了,我們千萬不要想在身體上找。譬如我們曉得人體的神經、氣脈是左右交叉的,所以你守上竅, 有時候影響下部,守下竅影響上部,這是一套醫學的道理,可以說是道的術。術的意思是一種方法,不是道體。
元牝與穀神是一個東西,生生不已的,是真正的秘密,“秘在掩蔽二字”,掩就是蔽,蔽也就是掩,等於我們講古代有個人學作詩,作了一句“關門閉戶掩柴扉”,關門是關門,閉戶也是關門,掩柴扉也是關門,說了半天隻講一件事,豈不是空話嗎!可是他在文字上,有三種不同的玩法。我們假設這書中的話也在玩文字,“掩者,掩其玄門,蔽者,蔽其牝戶”,這句話還是沒有老老實實講出來玄門在哪裏,牝戶在哪裏。
“若非一者在中,豈能掩蔽”,就是中間這一點的作用,就把它關閉。“然非掩蔽於外,亦不成其為一”,外麵關閉了,裏頭才能夠得一。看道書真要命,每到這種重要的地方,就是一句話:“此中竅妙,非得真師指授。”要真師指點!我曉得哪個是真師呀?困難就在這裏。佛學說到“善知識”,就是明師,如果“不擇利智而教之”,老師對這個學生前生的根器都不知道,隨便傳法,這個老師是犯戒的,很嚴重呀,犯戒是下地獄的。依佛家的講法,弟子對老師不選擇,也是犯戒的。所以講了半天,雙方最好都不要幹。老師如果得道有神通知道前生,那比較好辦;我們當弟子的就很難辦了,誰曉得哪一個是明師呢?這就是道家和密宗的考驗,講到最後留一手,始終不講。其中的巧妙就是,如果沒有真正的明師,“縱饒慧過顏閔,莫能強猜”,就算你的聰明智慧超過孔子最好的學生顏回、閔子騫,你也推測不出來。“況世間凡夫乎”,更何況一般凡夫,更推測不出來了。我們現在隻好看書研究了,哪裏去找個明師呢?
“故曰,一者以掩蔽,世人莫知之。所雲黃中,是指出祖竅之中”,這裏又來個祖竅。“所雲一者,是指出祖竅之一。知中,則知竅。知一,則知竅中之妙。知竅中之妙,便知本來祖性,便知守中抱一,是養性第一步工夫”。知竅中的妙,你就明心見性了。正統的道家講性命雙修,不能隻修 一邊。所以道家看學佛的人,隻念佛、打坐、參禪,那是修性不修命,所以身體搞不好。幾乎每一個學佛的人都麵帶菜色,百病叢生,都有病。因為他隻修性不修命,從心性人手,命功不知道,“此是修行第一病”。你說自己修行怎麽好,但是身體又那麽壞,比普通人還差,這個就是不大對了。但是道家也反對隻練身體,紅光滿麵,相貌堂堂,好像百病不生,最後倒下來死的時候,一下子就走了。這個叫做隻修命不修性,沒有修明心見性,隻鍛煉身體,守竅,“萬劫陰靈難入聖”,你修一萬輩子,還是不能成仙成佛。因此,正統的道家主張性命要雙修。
那麽這裏所談的,就是說要知道本性在哪裏。現在我們有個問題,本性是不是在穀神境界,玄牝不死的那個祖竅裏頭?他在這裏露了一個消息,把這個形象給我們畫出來了——“守中抱一”,在真正得定的境界,到了氣住脈停,雖然不談明心見性,這是“養性第一步工夫”。所以我們大家講氣脈打通,為什麽修行要打通氣脈呢?打通氣脈的目的是氣住,氣滿足了,充電一樣充滿了就停住了,那麽脈也停了。這個後天的作用不來,自性的清明就不會現前。道家把這個講得很高,即使如此,不過是到達“養性的第一步工夫”。一點沒有錯!這一點我很同意,承認他這個說法是對的。不要認為得定了,就是一念不生全體現,還不是那麽簡單。更何況你的思想妄念始終定不了,連“守中抱一”都還沒有做到,氣住脈停更談不上。因此,不要說明心見性,連養性的第一步工夫都沒有到。
兩竅互用章第七
上德無為,不以察求。下德為之,其用不休。上閉則稱有,下閉則稱無。無者以奉上,上有神明居。此兩孔穴法, 金炁亦相胥。
知白守黑,神明自來。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樞,其數名一。陰陽之始,元含黃芽。五金之主,北方河車。故鉛外黑,內懷金華。被褐懷玉,外為狂夫。
金為水母,母隱子胎。水為金子,子藏母胞。真人至妙,若有若無。仿佛太淵,乍沉乍浮。退而分布,各守境隅。采之類白,造之則朱。煉為表衛,白裏真居。
方圓徑寸,混而相拘。先天地生,巍巍尊高。旁有垣闕,狀似蓬壺。環匝關閉,四通踟躕。守禦密固,遏絕奸邪。曲閣相連,以戒不虞。可以無思,難以愁勞。神炁滿室,莫之能留。守之者昌,失之者亡。動靜休息,常與人俱。
兩藥互用
這一章也是講養性,我們先看朱雲陽祖師的分類批注:“此章,直指坎離兩竅之用,為金丹關鍵也。”現在講坎離兩竅,坎也是耳朵,離是眼睛,打坐的時候,就是修四個字:“收視返聽”。那麽佛家呢?“收視”,就是觀自在菩薩的法門,有觀有照,是收視的工夫;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則是返聽的工夫,這是兩條路。佛學在翻譯的時候,有“觀世音”、“觀自在”兩種名稱,所代表的則是兩種修行的方法。這是舉個例子,說明坎離兩竅。
到現在為止,還不曉得這兩竅在哪裏,還沒有找到呢!在本章裏頭講它為金丹的關鍵,我們修道想修成這一顆丹,吃下去長生不死,那麽這個藥在哪裏找呢?不在外麵找,因為它就在我們自己生命裏頭。所以中國有些道書,這個藥字寫成左邊一個自己的“自”,右邊寫一個家庭的“家”,自家下麵寫一個“水”字,寫成“(右圖)”,就是自家本身上的東西。但是你看到這個“水”字不要誤會,連小便都不敢放了,那就不得了啦!
有些修道家的人一輩子不洗澡,怕洗澡漏了元氣,不敢放屁,說放屁也把元氣放掉了。所以忍屁不放,久而久之臉上一股黑氣,大小便中毒了。修道家的千奇百怪,千萬不要走這樣錯誤的路。有許多修道的朋友一看就是這個路數,我說你腸子裏的瓦斯不放掉,將來裏頭會結塊成病的,那真是“結丹”了。那個丹是擔心之“擔”!結成硬塊就隻有動刀了。
上德與下德
第七章原文:“上德無為,不以察求。下德為之,其用不休。”上德、下德兩個名稱,是老子提出來的。昨天正有幾位先生談到,有一位素來不同意老子,他對老子的陰柔之道很有意見。
我說老子陰柔之道沒有錯,陰柔不是害人,陰柔之道最高是德,所以老子這本書稱《道德經》。我說你老兄不要忘了,老子這一本書分上下兩部,上經專門講道,下經專門講德。中國古代的文化四書五經,“道德”兩個字不是連起來用的,道是道,德是德。道是講體,德是講用,講行為,而且古人解釋“德”字,德者得也,一件事情做出來,有很好的成果謂之得。那麽上德、下德這兩個名詞,在老子的書上是屬於下章。我們拿現在的觀念講,最上好的行為是上德,次好的行為是下德。可是在《參同契》這裏不同了,上德是升華的,下德是普通做基礎的。
原文又有兩個名詞也屬於《道德經》,一個是無為,一個是為之,就是有為。前天有一位同學寫日記,提到呂純陽 《百字銘》中“養氣忘言守,降心為不為”,他對這一句解釋不通,在日記上提出要我解答。呂純陽“降心”兩個字采自 《金剛經》,有意地把這個妄念空掉,有意就是有為,有為工夫是不對的。“為不為”,實際上是為而無為,不要真有意去做,那樣就落於痕跡,變成下乘道法。這不是很簡單的兩句話嗎?那麽你說我不要打坐,不要修道就成道了,不行!非“為”不可。你還是要照規矩來,所以為而不為。上德是無為之道,上品丹法什麽都不求。
昨天有一位青年朋友來,是修道家的,進門我一看,就知道他肝髒有病,因此而來求道。這叫做“臨老投僧,臨死抱佛”,快要死的時候找和尚來念經了,修道的人也多半如此。我說你這個青年人,身體不好來修道,你有什麽工夫?他說他學的無為法,我也隻好笑笑,真是開口說大話,空口說白話。等於學禪學佛的講放下,放下已經是有為法,有個可放下的已經不對了。無為法是自然的,就是這樣,一切無所為。假使我進一步問你,你既然無為,何必修道?修道就是有為了,修都不要修,還有個什麽道呢?道也不要道,那就是上品丹法,真正無為。
所以這個之難,上品丹法“不以察求”,不是在裏頭閉起眼睛打坐觀察,看個光啊!守個氣呀!還守個竅呀!打坐的人守竅,當你守在這裏,心不曉得想到哪裏去了。哪個人能夠守竅守到永遠不動一個念頭的?如果有這樣的人,雖然不神通,也要神經了。有些人說,我這裏在跳,你天天看守著這裏,那個氣血向這裏衝,搞得不好就是鼻子出血,如果作意太過,尤其是中老年人,加上血壓不對的,算不定就腦充血。千萬不要玩這個,最好走上品丹法,“上德無為,不以察求”,也不要守,也不要管。我上次提過道家的《清靜經》,你們好好去看一看,文字很短,內容非常非常好。佛教的《心經》是講心性之道,《清靜經》裏頭還帶著講工夫,這個是上德。
“下德為之”,等而下之,是有為的工夫,做有為工夫“其用不休”,要以不休起用。後來佛家也采用,實際上這個是老子的東西,在有為與無為之間修道做工夫,究竟是有為法,還是無為法?形而上道是本體,是無為的;但是我們不管是學佛修道,修的都是有為法。佛法最高是空,因為我們達不到空,所以所用的方法都是不空的,是用不空方法,以求得自己最後達到了空。道家也是一樣,真正的道是無為,“上德無為,不以察求”,你看不見,摸不著,找不到。但是,你想達到形而上看不見摸不著找不到的道,必須要從有為方法做起。有為到了極點,才能到達無為。明朝有位栯堂禪師,詩好道也高,他的修道經驗有兩句話:“千丈岩前倚杖藜”,靠著這個拐棍,“有為須極到無為”,佛道兩家一切工夫,都是從有為法下手,有為到了極點時,才真正得了無為的道。
“上閉則稱有”,上麵一關閉就是後天了,則稱有。“下閉則稱無”,下麵一關閉,就得到道了,空了。這兩句話不曉得講些什麽,這個上下兩竅,究竟是怎麽樣關閉?先休息一下再講。
<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