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帝不是沒想過出兵對抗魏國,但是現在南方戰事未休,還有一部分兵力被拖在那裏,萬一北麵的戰事也同樣失利……
他敲打著椅背,心裏有股說不出的煩躁。
朝上意見不少,很多人覺得要全力出兵助吳,為時不晚,免得戰火燒到魏國身上來,也有的人覺得可以先坐山觀虎鬥,等吳越都城淪陷了再出兵也不遲。
永康帝現在就是拿不定主意,否則也用不著聽那些人聒噪了。
就在這個時候,宮人來報,說思王求見。
他來幹什麽?來炫耀自己沒有早聽他的勸諫嗎?皇帝越發煩躁了。
“不見!”
過了半個時辰,宮人說,思王還等在外頭,好像非要見陛下。
永康帝怒道:“那就讓他進來,朕倒想聽聽他會說什麽!”
大家都知道皇帝近來心情不佳,巴不得繞著走,思王還偏要主動撞上來,真是自找罪受。
宮人出去通傳之後,沒過一會兒,魏臨就走了進來。
他腳步輕快,臉上還帶著喜氣。
永康帝看了越發不快。
都什麽時候了,還一副興高采烈的樣子,難不成是幸災樂禍?
誰知魏臨行禮之後,無視永康帝的冷臉,開口便道:“阿爹,兒子昨夜夢見阿娘了。”
永康帝一愣。
魏臨的生母昭穆皇後,很早就過世了,帝後感情甚篤,雖說永康帝性情猶疑,很難在大事上下決斷,那麽唯一能夠讓他下定主意的,總是昭穆皇後。
回想起早逝的妻子,再看看已經長大成人的兒子,永康帝不由心頭一軟,麵上也多了幾分和煦。
“你母親與你說什麽了?”
魏臨:“母親說,聽說我要成親娶妻了,很為我高興,顧四娘子是個好女子,將來必然也是我的賢內助,還說阿爹您有龍氣護身,這些年她沒法給您托夢,讓我敬祝您福如東海,長命百歲。”
他的聲音輕輕柔柔,永康帝仿佛當真聽到了昭穆皇後昔年在自己耳邊說的話,不由長長歎了一聲:“難為她都過世這麽些年了,還惦記著我們父子倆。”
這句話一出,父子之間的距離似乎也拉近了一些。
但皇帝並沒有就此罷休,而是目光灼灼看向魏臨:“那兩萬兵馬全軍覆沒的事,你也知道了?”
魏臨:“是,剛剛聽說了。”
皇帝:“朕先前未聽你所言,才會如此。”
魏臨臉上卻沒有半點驕矜,反是一臉認真:“阿爹折煞兒子了,那都是我誤打誤撞,就算說對了,如今情勢,對大魏也沒有半點好處,兒子反是應該慚愧自己未能為您分憂。”
聽他這樣說,皇帝心中熨帖不少,原先的不快也不知不覺逐漸消弭:“那你說說,如今的情形應該如何是好?魏國到底應不應該出兵助吳?”
魏臨:“兒子不長於軍事,怕說錯了,阿爹不若還是問問二郎更好。”
皇帝:“讓你說你就說,婆婆媽媽作甚!”
魏臨:“那兒子就胡言幾句了,若說得不好,您別見笑。”
皇帝反而笑了:“怎麽還跟小時候一樣害羞扭捏,說罷。”
魏臨:“以我淺見,不單要出兵,而且要出兵伐吳。”
皇帝不動聲色:“你之前不是說全力助吳麽,怎麽現在又改變主意了?”
魏臨:“此一時,彼一時,如今齊人勢如破竹,吳越頹勢難挽,我們再助吳也無濟於事,倒不如趁亂分一杯羹。”
話說得直截了當,簡單明白。
皇帝沒有肯定,也沒有否定,隻說:“你先下去罷。”
魏臨道:“兒子還有一事相求。”
皇帝:“說。”
他本以為魏臨要趁機索要點什麽獎賞,卻聽長子道:“昔年母親去世前,曾留下一些嫁妝,拉著我的手說將來要送給兒婦的,還請阿爹允可,讓人將這些東西也加入聘禮裏,也全了母親的遺願。”
皇帝看著他談起未來的王妃時,臉上盡是笑意,連眼角也溫柔繾綣起來。
這讓皇帝想到以前他娶昭穆皇後的時候。
少年男女,情到濃時,恨不得以後日日相伴,白頭偕老。
隻可惜天不從人願,昭穆皇後早早就去了……
唉。
永康帝看著魏臨的神色又柔和了幾分:“去罷,你想加什麽就加什麽,不必知會禮曹了,這是思王正妃,自然要風光大辦。”
許多人並不知道天家父子在宮闈之中的這番談話,隔日朝會,永康帝詢問對策,底下眾說紛紜,益陽王建議發兵助吳,思王卻提出發兵伐吳,兩人的意見再次截然相反,其他人要麽站隊,要麽中立,連尚書令王郢也不讚成此時發兵,理由依舊是南方戰事未歇,擔心魏國顧此失彼,被齊人有機可趁。
但這次皇帝好像下定了決心,竟然一反之前訓斥思王的態度,讚同了思王的決定,並決定調派二十萬大軍,以英國公程載為主帥,益陽王魏善為副帥,發兵伐吳。
二月下旬,魏軍一路東進,連下撫州、建州等地,趁著吳越忙著抵擋齊國之際,如入無人之境,將原本屬於吳越的國土拿下。
亂世割據,本就是強者為王,沒有對錯之分,如果魏國不要,這些地方遲早也會被齊國占據了去,到時候齊國就會成為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大國,連魏國也對它束手無策了。
所以自從深州之盟後就時常猶豫的永康帝,這次也終於下定決心,就算南方仍舊被戰事拖著,也還是要出兵跟齊國搶地盤。
戰事進行得比許多人想象得還要快。
二月廿五,魏軍行至池州。
此時齊軍剛剛拿下吳越都城江寧,吳越天子自縊,宮人有的殉死,有的降敵,城內一片混亂,因都城南門尚有吳越叛軍抵抗,齊人一不做二不休,索性下令屠城,一時之間血光四濺,哭聲震天。
二月廿八,都城南門失守,與此同時魏軍也趕至江寧,兩軍在原本屬於吳越的土地上發生激戰,齊軍大敗,江寧城落入魏軍之手。
他敲打著椅背,心裏有股說不出的煩躁。
朝上意見不少,很多人覺得要全力出兵助吳,為時不晚,免得戰火燒到魏國身上來,也有的人覺得可以先坐山觀虎鬥,等吳越都城淪陷了再出兵也不遲。
永康帝現在就是拿不定主意,否則也用不著聽那些人聒噪了。
就在這個時候,宮人來報,說思王求見。
他來幹什麽?來炫耀自己沒有早聽他的勸諫嗎?皇帝越發煩躁了。
“不見!”
過了半個時辰,宮人說,思王還等在外頭,好像非要見陛下。
永康帝怒道:“那就讓他進來,朕倒想聽聽他會說什麽!”
大家都知道皇帝近來心情不佳,巴不得繞著走,思王還偏要主動撞上來,真是自找罪受。
宮人出去通傳之後,沒過一會兒,魏臨就走了進來。
他腳步輕快,臉上還帶著喜氣。
永康帝看了越發不快。
都什麽時候了,還一副興高采烈的樣子,難不成是幸災樂禍?
誰知魏臨行禮之後,無視永康帝的冷臉,開口便道:“阿爹,兒子昨夜夢見阿娘了。”
永康帝一愣。
魏臨的生母昭穆皇後,很早就過世了,帝後感情甚篤,雖說永康帝性情猶疑,很難在大事上下決斷,那麽唯一能夠讓他下定主意的,總是昭穆皇後。
回想起早逝的妻子,再看看已經長大成人的兒子,永康帝不由心頭一軟,麵上也多了幾分和煦。
“你母親與你說什麽了?”
魏臨:“母親說,聽說我要成親娶妻了,很為我高興,顧四娘子是個好女子,將來必然也是我的賢內助,還說阿爹您有龍氣護身,這些年她沒法給您托夢,讓我敬祝您福如東海,長命百歲。”
他的聲音輕輕柔柔,永康帝仿佛當真聽到了昭穆皇後昔年在自己耳邊說的話,不由長長歎了一聲:“難為她都過世這麽些年了,還惦記著我們父子倆。”
這句話一出,父子之間的距離似乎也拉近了一些。
但皇帝並沒有就此罷休,而是目光灼灼看向魏臨:“那兩萬兵馬全軍覆沒的事,你也知道了?”
魏臨:“是,剛剛聽說了。”
皇帝:“朕先前未聽你所言,才會如此。”
魏臨臉上卻沒有半點驕矜,反是一臉認真:“阿爹折煞兒子了,那都是我誤打誤撞,就算說對了,如今情勢,對大魏也沒有半點好處,兒子反是應該慚愧自己未能為您分憂。”
聽他這樣說,皇帝心中熨帖不少,原先的不快也不知不覺逐漸消弭:“那你說說,如今的情形應該如何是好?魏國到底應不應該出兵助吳?”
魏臨:“兒子不長於軍事,怕說錯了,阿爹不若還是問問二郎更好。”
皇帝:“讓你說你就說,婆婆媽媽作甚!”
魏臨:“那兒子就胡言幾句了,若說得不好,您別見笑。”
皇帝反而笑了:“怎麽還跟小時候一樣害羞扭捏,說罷。”
魏臨:“以我淺見,不單要出兵,而且要出兵伐吳。”
皇帝不動聲色:“你之前不是說全力助吳麽,怎麽現在又改變主意了?”
魏臨:“此一時,彼一時,如今齊人勢如破竹,吳越頹勢難挽,我們再助吳也無濟於事,倒不如趁亂分一杯羹。”
話說得直截了當,簡單明白。
皇帝沒有肯定,也沒有否定,隻說:“你先下去罷。”
魏臨道:“兒子還有一事相求。”
皇帝:“說。”
他本以為魏臨要趁機索要點什麽獎賞,卻聽長子道:“昔年母親去世前,曾留下一些嫁妝,拉著我的手說將來要送給兒婦的,還請阿爹允可,讓人將這些東西也加入聘禮裏,也全了母親的遺願。”
皇帝看著他談起未來的王妃時,臉上盡是笑意,連眼角也溫柔繾綣起來。
這讓皇帝想到以前他娶昭穆皇後的時候。
少年男女,情到濃時,恨不得以後日日相伴,白頭偕老。
隻可惜天不從人願,昭穆皇後早早就去了……
唉。
永康帝看著魏臨的神色又柔和了幾分:“去罷,你想加什麽就加什麽,不必知會禮曹了,這是思王正妃,自然要風光大辦。”
許多人並不知道天家父子在宮闈之中的這番談話,隔日朝會,永康帝詢問對策,底下眾說紛紜,益陽王建議發兵助吳,思王卻提出發兵伐吳,兩人的意見再次截然相反,其他人要麽站隊,要麽中立,連尚書令王郢也不讚成此時發兵,理由依舊是南方戰事未歇,擔心魏國顧此失彼,被齊人有機可趁。
但這次皇帝好像下定了決心,竟然一反之前訓斥思王的態度,讚同了思王的決定,並決定調派二十萬大軍,以英國公程載為主帥,益陽王魏善為副帥,發兵伐吳。
二月下旬,魏軍一路東進,連下撫州、建州等地,趁著吳越忙著抵擋齊國之際,如入無人之境,將原本屬於吳越的國土拿下。
亂世割據,本就是強者為王,沒有對錯之分,如果魏國不要,這些地方遲早也會被齊國占據了去,到時候齊國就會成為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大國,連魏國也對它束手無策了。
所以自從深州之盟後就時常猶豫的永康帝,這次也終於下定決心,就算南方仍舊被戰事拖著,也還是要出兵跟齊國搶地盤。
戰事進行得比許多人想象得還要快。
二月廿五,魏軍行至池州。
此時齊軍剛剛拿下吳越都城江寧,吳越天子自縊,宮人有的殉死,有的降敵,城內一片混亂,因都城南門尚有吳越叛軍抵抗,齊人一不做二不休,索性下令屠城,一時之間血光四濺,哭聲震天。
二月廿八,都城南門失守,與此同時魏軍也趕至江寧,兩軍在原本屬於吳越的土地上發生激戰,齊軍大敗,江寧城落入魏軍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