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著搖了搖頭,江曉又繼續繡起了手中未完成的荷包,同時也在思索合夥人選。
婆家和娘家是首先排除在外的,如今周子旭已走,即使她說無數遍丈夫會回來也不會有人信,娘家弟弟更是惦記著把她賣了換錢,不僅不能找他們合夥,最好連做生意這件事都瞞住。
手裏的荷包已近尾聲,一個合適的人選也在此時浮上心頭。
條件差,急需賺錢,為人又本分老實,還有比陳家更合適的嗎。
趁著時辰還早,江曉把針線收拾好,連同荷包一起放進了櫃子裏,隨後又將房門虛掩上,便出了院子往陳家的方向走去。
其實最好的合夥時機是等她有了初始資金後,所需的調料和工具也都準備齊全,當著他們的麵將兩種吃食做出來,如此才有說服力。
可江曉實在是太急了,每次想起未來將要發生的事就覺得心慌,她必須要抓緊時間積累資金,哪怕因此多分出一些利益也在所不惜。
趁著今個天氣好,邱氏準備把被套拆了洗洗,二兒子一早便走了,她得給自己找些事情幹,免得胡思亂想。
村裏大部分人家都請師傅在自家院子裏打了井,陳家因為住在村尾,離著河邊近,用水都是去河裏挑的,周家村地處南方,即使是最冷的時候河裏也隻會結表麵一層冰,這麽些年倒沒影響過用水。
邱氏拎著木桶從河邊往家裏走,一抬頭便看見了正低頭沉思的江曉。
“曉曉,站外麵幹嘛啊,走,進屋去。”邱氏沒覺得江曉來是有什麽事,隻以為和她一樣心裏難受,想找人說說話。
江曉跟在邱氏身後進了門,發現竟沒人在家,“邱嬸,怎麽就你一個人啊。”
她是打算自己掌握配方,將烤串和麻辣燙的技術教給陳家人,前期還需要他們出些資金,當然得所有人一起商量才行。
“他們父子幾個下地去了,我親家母前段時間摔了一跤,小紅不放心回去照顧幾天。”
邱氏知道心裏不好受的不止她一人,老頭子近兩年已經不下地了,可今兒一早竟然主動提出要去幫忙,定是難受的緊。
這個世道不是壯勞力多就能掙到錢的,對於莊戶人家來說,力氣最不值錢,多少人想賣力氣卻沒有地方要。
也不知他們什麽時候回來,江曉還是決定先跟邱氏通個氣,“嬸,我來是有個生意想跟你們合夥做。”
隨後她便把烤串和麻辣燙的特點簡單解釋了一下,“材料就是自家種的蔬菜,再割點五花肉,片得薄薄的,比較容易烤熟,重點是配方,不瞞您說,這是子旭走之前告訴我的,說是做出來麻辣鮮香,生意定然不會差。”
邱氏有些興奮又有些疑惑,光是聽著做法口水就快流出來了,而且她每次去鎮上壓根沒有見過類似的吃食,若江曉所說屬實,豈不是真能賺到錢。
可這種好事怎麽會輪到他們呢,“曉曉,嬸子說話比較直接,你千萬別介意啊,我就是想說,這種眼瞅著賺錢的生意,你為何不自己做啊。”
若是周子旭沒走的時候還有可能,畢竟他和自家幾個小子經常一起上山,交情不淺,可江曉嫁到周家村這麽多年,基本很少出門,邱氏都沒見過她幾次,即使需要人合夥,也不應該是他們啊。
邱氏在村裏的風評一直很好,這一點前世江曉就知道,再加上周子旭時常提起陳家幾個兒子,說他們踏實肯幹,這才讓她下定決心。
“邱嬸,子旭告訴我配方之後就說過,擺攤辛苦,我這又好不容易懷上,讓我一定要找人合夥,再加上……唉,您也知道我們分家沒分到銀錢,我之前繡的荷包也隻能賣個百八十文的,想支起攤子還遠遠不夠。”
怕邱氏聽了打退堂鼓,江曉又連忙補充道:“不過也不需要很多,麻辣燙做法簡單,隻要買齊配方中所需的調料,我可以在家將湯汁調好,至於烤串所需的爐子,可以等賺到些錢後再定做。”
第5章 荷包
做生意怎能不投錢,多少人把配方當成傳家寶死死攥著,邱氏雖不知周子旭是從哪得知的,又是因何原因之前沒拿出來,但這並不影響她的感激。
“你能想著拉我們一把嬸子就已經很感激了,隻是我家這情況,嬸子跟你透句實話,家裏總共就二兩多點,唉,不然怎麽也不能讓我家二子去當兵。”
陳二對外說是自己願意的,想要趁此機會建功立業,其實正是因為他清楚家裏的情況,不想讓爹娘一把年紀求人借錢。
“他們會回來的。”江曉看邱嬸苦笑了一下,就知道她沒信,也不再提這茬,“邱嬸,目前需要的就是配方中的材料,前期少買點夠用個幾天的就行,桌椅板凳和爐子這些就得麻煩陳叔了,我這邊雖然有配方,但是出的本錢少,所以利潤方麵就五五分吧,您覺得呢?”
邱氏震驚地望著她,江曉還以為是對分成不滿意,剛想咬咬牙再給他們提高一成,卻聽邱氏說道:“做做桌椅板凳算什麽?我家一共就能出二兩這算多嗎?配方才是最重要的,別說二兩,二十兩也買不到,什麽五五分,隻需每月給大郎開點工錢就行。”
江曉沒想到聽到的是這種回答,說實在的,若邱氏真的嫌少,提出拿大頭的話,她就要慎重考慮和陳家的合作了,幸好,事實證明她沒有選錯人。
既然要瞞著婆婆,那麽東西勢必要放在陳家,本錢又都是他們出,一成不分肯定不行。
兩人商討了好一會,才終於定下二八分,江曉拿大頭,“以後食材和工具的花費都從我那份裏出。”
如此事情就算初步定下了,隻等邱氏和家裏人商量過後就可以開始準備。
“邱嬸,那我就先回去了,明天一早咱們再去鎮上采買。”
解決了一件大事的江曉心情很好,可這份好心情並沒有持續太久。
她記得很清楚,房門是虛掩上的,因為家裏沒有鎖,再加上屋子裏除了那點口糧也沒什麽值錢的東西,可如今虛掩的門竟然完全閉合了。
江曉緩緩打開房門,一眼望去和她走時沒有什麽不同,檢查了下口糧,也沒看出少,頓時便鬆了一口氣,心想應該是風吹的。
距離午飯還有些時候,她正想再繡一個荷包,可打開櫃子卻發現之前攢下的二十幾個竟全都不見了,包括她早上剛繡好的。
再一聯想到房門,還有什麽不明白的,能自由出入院子,又知道她在繡荷包的,除了婆婆王氏沒有旁人了。
江曉深呼吸了幾次,壓下心底湧起的怒火,重生歸來她一直強迫自己不去想上輩子的事,婆婆害她小產,又賣了巧兒,一樁樁一件件都讓江曉恨不得活剮了她,如今分家了還來偷東西,當真是不要老臉!
上一世,江曉因為子嗣問題一直很心虛,無論王氏怎麽對她都沒跟旁人說過婆婆一句不好,這才讓王氏愈加有恃無恐。
江曉走出房間,將院門拉到最開,站在門口大聲朝著公婆所在的房間喊道:“娘,既然分家了以後我的荷包自己去鎮上賣就行,不麻煩您了。”
王氏吃過早飯就去了地裏,可這麽多年沒幹農活,不過一會的功夫就腰酸背疼的,早早便回了家,臨走時看見兒媳正在繡花,才想起之前攢下的荷包還都沒賣。
她本不想理睬江曉,那荷包可是分家前繡的,本來就該是她的,但此時村裏人都從地裏往家走,她已經聽見有路過的村民在問話了。
“叫叫叫,你當我聾啊!”王氏臉色難看地走出來,“有什麽話不能到屋裏說,站門口喊像什麽樣子。”
江曉輕笑一聲,沒有回婆婆的話,而是跟路過看熱鬧的婦人陶氏說道:“陶嬸,沒什麽大事,不是昨個分家了嘛,我想著把荷包拿去鎮上賣了,剛才回屋發現攢下的二十六個荷包都不見了,家裏也沒外人進來,這不想著問問我婆婆。”
陶氏是村裏出了名的大嘴巴,最愛打聽東家長西家短,偏偏家裏條件好,有牛車,村裏人難免會有借用的時候,因此沒人敢得罪她。
陶氏轉了轉眼珠,聽明白了江曉的未盡之意,她其實最看不上王氏,明明一般大的年紀,她卻什麽都不用幹,天天端著架子,真以為自己是秀才娘了。
“哎呦,不會是你婆婆拿的吧,你們可是分家了,這不是偷嗎?”陶氏說完連忙捂住了嘴,望著王氏一臉歉意,“王姐,瞧我這嘴,我就是開個玩笑,咱們做長輩的貼補小輩還來不及呢,怎麽可能會偷他們東西。”
王氏臉色一陣青一陣白,她想說荷包是分家前的,想說她就是要拿走,可聽陶氏的意思,如果她承認了豈不是要當個小偷?
“怎麽會,我那小叔子可是要參加科舉的人,聽說朝廷對品行這方麵有很嚴格的要求的,就是為了他,娘也不會作出這種事啊,不然不是給小叔子抹黑嗎。”
大豐朝確實有這方麵的要求,不僅是針對科考者本人,連同其直係親屬都必須品行端正,作奸犯科是絕對不行的。
王氏嚇了一跳,子謙院試在即,今年是最有希望的一次,可萬萬不能出差錯,連忙快步走到門口,拉著江曉的胳膊說道:“你這孩子,娘是什麽人你還不清楚嗎?我這不是想著你懷了身孕,不方便去鎮上,所以打算替你將荷包賣了,畢竟我總去,那家老板娘認識我。”
江曉不動聲色地抽出胳膊,聽完王氏的話起了一身雞皮疙瘩,果然是踩到她的痛處了啊,瞧這語氣,不知道的以為是親娘呢。
“我想也是,娘定不會作出偷東西的事的,不過我約了邱嬸明天一起去鎮上,所以就不麻煩您了,還是將荷包給我吧。”
陶氏也不走,站在門口似笑非笑地望著這對婆媳,下午的談資又有了。
王氏尷尬一笑,心裏不停怒罵江曉,麵上卻得做出一副熱絡的樣子,“哎,娘這就去拿。”
二十六個荷包,其中還有老板娘指定的花樣子,全賣出去得有個二百文呢,若不是她犯懶兩個月沒去鎮上,這錢不早就進自己口袋了嗎,遞過去的時候王氏心都在滴血。
子旭已經走了,家裏除了那幾畝地再沒有旁的收入來源,幸好子謙馬上考試了,隻要中了童生就不用再發愁。
江曉自然不知道婆婆的心路曆程,接過荷包細數了一遍,發現數量沒錯後才說道:“對了,娘,您下次進我們屋子記得提前打聲招呼,我剛發現的時候還以為進賊了呢,差點想嚷嚷開來,幸好沒有,不然鬧得人盡皆知可怎麽辦。”
明明江曉一臉真誠,可王氏卻從話裏聽出了滿滿的威脅,礙於外人在場不好發火,她隻能硬吃下這個啞巴虧,“說的是,我下次不會了。”
陶氏見沒有熱鬧可看了,有些失落,打了聲招呼便走了。
江曉也不再維持熱情,收起臉上的笑容,直接越過婆婆回了屋。
王氏狠狠瞪著兒媳的背影,她果然沒有感覺錯,瞧這變臉的樣子,速度比翻書還快,偏偏她還不好說什麽,怕江曉又站門外嚷嚷,往日裏可真是小瞧了她。
還是將荷包放在了原來的位置,沒辦法,房間就這麽大,沒有其他地方可藏,不過江曉打定主意明天一定要買把鎖,荷包是小事,配方可千萬不能丟。
中午還是吃粥,江曉洗了兩個紅薯,削皮切成塊,放進去一起煮,又去後院摘了把菠菜,由於隻分到一口鍋,等粥煮好後江曉便將其盛到了盆裏。
用鏟子挖了一點豬油放進鍋裏化開,洗好的菠菜倒進去翻炒幾下,最後撒上鹽,簡簡單單的午飯就做好了。
江曉將飯菜蓋好免得涼了,可左等右等也不見巧兒回來,她有些著急,剛想出去找找卻見閨女渾身是土進了院門。
“怎麽回事?誰欺負你了?”江曉連忙拉過巧兒仔細檢查,卻沒發現有傷。
周巧原本一臉氣憤,回了家瞬間就委屈了,撲到娘的懷裏嚎啕大哭。
江曉安慰了好一陣,才聽她抽抽噎噎說道:“石頭說我沒爹了,還說你,說你是寡婦,娘,你告訴我,爹會回來的是不是?”
“是。”江曉握著女兒的雙肩,目光堅定地說道:“最多兩年,你爹就會回來了,娘從來沒有騙過你對不對?”
江曉沒想到這才第一天,就已經有人開始說閑話了,石頭是老周頭大哥的孫子,跟巧兒一樣大,兩家早些年因為分家產的事鬧翻,這麽多年都不來往,小孩子哪懂得這些,定然是聽到家裏大人議論了。
上一世因為沒分家,她每天要做的事很多,巧兒也被安排了許多活計,根本沒空出去玩,流言蜚語是她小產後才聽到的,許多人都覺得惋惜,說她不當心,沒給子旭留個根。
就連王氏這個罪魁禍首也跟著起哄,哭天喊地說她對不起周家列祖列宗,還得了村裏好些老人的安慰,把有銀子卻不拿出來替兒子免兵役這件事都洗白了。
第6章 去鎮上
巧兒將眼淚擦掉,氣鼓鼓說道:“我信娘的話,爹一定會回來的,下次石頭再說,我還揍他!”
還?江曉發覺不對勁,連忙追問女兒到底發生了什麽。
原來巧兒和村裏幾個年紀相仿的女孩玩得好好的,石頭一過來就笑嘻嘻說她沒爹了,巧兒跟他爭辯了幾句,石頭不僅不改口,還接著說江曉成了寡婦,以後定會改嫁,巧兒氣不過推了他一把,兩人便打到了一起。
“娘,你放心,我沒吃虧,小娟幫我按著他,我偷偷掐了他好幾下呢。”
望著女兒一副求表揚的模樣,江曉簡直哭笑不得,“那這麽說小娟人可真好,你記得要謝謝她啊。”
若是上一世遇到這種事,江曉一定會讓女兒忍耐,甚至還會帶著她去賠禮道歉,可好不容易重來一世,她不想再繼續懦弱下去了。
“巧兒真厲害,但是下次不能打架了好不好?娘怕你受傷。”
至於石頭回去會不會跟家裏大人告狀,江曉是不怕的,來便來了,正好可以問問為何要背地裏說她閑話,兩家關係本就極差,她不介意更差一些。
石頭倒是真的告狀了,可惜沒人理他,尤其又聽說裏正家小孫女跟著幫忙,本就心虛的一家更是沒臉過來討公道。
午飯過後,江曉打發巧兒去睡個午覺,自己找來紙筆開始記明天要買的東西。
還是按照老計劃先做麻辣燙生意,三月份可食用的菜類不多,菠菜,薺菜,山上的竹筍正嫩,也可以算作一種,五花肉煮著並不好吃,到時可以提前煎熟,有人點的話放在最上層就行。
主食方麵肯定是麵條了,若是自己現場和麵太耽誤時間,還得多分出一個人手,可以直接買現成的紅薯粉條代替,比白麵實惠許多。
再一個就是調料了,江曉從小做飯到大,雖然婆家娘家都很窮,不過逢年過節的時候也會做幾個肉菜,這麽些年常見的調味品她都清楚。
之所以說烤串和麻辣燙口味複雜,是因為其中有她不確定的調料,可她卻莫名覺得熟悉,味道像是曾經熬過的中藥裏的幾種。
難不成藥也可以做菜嗎?
一張泛黃的白紙已經被她的狗爬字填滿了,有些不會寫的就用圓圈代替,說起這紙筆還是之前從周子謙那要來的,為了給她和巧兒認字用,隻可惜她沒好好學,每日的活計已經夠累了,實在沒多餘的心力。
待墨跡幹透,江曉便把它疊好揣進了懷裏,同時也在思索是否還有遺漏之處。
邱氏自江曉走後就把家裏的銀錢找了出來,翻來覆去地數,心裏按耐不住激動,幾次想去地裏把人叫回來又都忍住了。
婆家和娘家是首先排除在外的,如今周子旭已走,即使她說無數遍丈夫會回來也不會有人信,娘家弟弟更是惦記著把她賣了換錢,不僅不能找他們合夥,最好連做生意這件事都瞞住。
手裏的荷包已近尾聲,一個合適的人選也在此時浮上心頭。
條件差,急需賺錢,為人又本分老實,還有比陳家更合適的嗎。
趁著時辰還早,江曉把針線收拾好,連同荷包一起放進了櫃子裏,隨後又將房門虛掩上,便出了院子往陳家的方向走去。
其實最好的合夥時機是等她有了初始資金後,所需的調料和工具也都準備齊全,當著他們的麵將兩種吃食做出來,如此才有說服力。
可江曉實在是太急了,每次想起未來將要發生的事就覺得心慌,她必須要抓緊時間積累資金,哪怕因此多分出一些利益也在所不惜。
趁著今個天氣好,邱氏準備把被套拆了洗洗,二兒子一早便走了,她得給自己找些事情幹,免得胡思亂想。
村裏大部分人家都請師傅在自家院子裏打了井,陳家因為住在村尾,離著河邊近,用水都是去河裏挑的,周家村地處南方,即使是最冷的時候河裏也隻會結表麵一層冰,這麽些年倒沒影響過用水。
邱氏拎著木桶從河邊往家裏走,一抬頭便看見了正低頭沉思的江曉。
“曉曉,站外麵幹嘛啊,走,進屋去。”邱氏沒覺得江曉來是有什麽事,隻以為和她一樣心裏難受,想找人說說話。
江曉跟在邱氏身後進了門,發現竟沒人在家,“邱嬸,怎麽就你一個人啊。”
她是打算自己掌握配方,將烤串和麻辣燙的技術教給陳家人,前期還需要他們出些資金,當然得所有人一起商量才行。
“他們父子幾個下地去了,我親家母前段時間摔了一跤,小紅不放心回去照顧幾天。”
邱氏知道心裏不好受的不止她一人,老頭子近兩年已經不下地了,可今兒一早竟然主動提出要去幫忙,定是難受的緊。
這個世道不是壯勞力多就能掙到錢的,對於莊戶人家來說,力氣最不值錢,多少人想賣力氣卻沒有地方要。
也不知他們什麽時候回來,江曉還是決定先跟邱氏通個氣,“嬸,我來是有個生意想跟你們合夥做。”
隨後她便把烤串和麻辣燙的特點簡單解釋了一下,“材料就是自家種的蔬菜,再割點五花肉,片得薄薄的,比較容易烤熟,重點是配方,不瞞您說,這是子旭走之前告訴我的,說是做出來麻辣鮮香,生意定然不會差。”
邱氏有些興奮又有些疑惑,光是聽著做法口水就快流出來了,而且她每次去鎮上壓根沒有見過類似的吃食,若江曉所說屬實,豈不是真能賺到錢。
可這種好事怎麽會輪到他們呢,“曉曉,嬸子說話比較直接,你千萬別介意啊,我就是想說,這種眼瞅著賺錢的生意,你為何不自己做啊。”
若是周子旭沒走的時候還有可能,畢竟他和自家幾個小子經常一起上山,交情不淺,可江曉嫁到周家村這麽多年,基本很少出門,邱氏都沒見過她幾次,即使需要人合夥,也不應該是他們啊。
邱氏在村裏的風評一直很好,這一點前世江曉就知道,再加上周子旭時常提起陳家幾個兒子,說他們踏實肯幹,這才讓她下定決心。
“邱嬸,子旭告訴我配方之後就說過,擺攤辛苦,我這又好不容易懷上,讓我一定要找人合夥,再加上……唉,您也知道我們分家沒分到銀錢,我之前繡的荷包也隻能賣個百八十文的,想支起攤子還遠遠不夠。”
怕邱氏聽了打退堂鼓,江曉又連忙補充道:“不過也不需要很多,麻辣燙做法簡單,隻要買齊配方中所需的調料,我可以在家將湯汁調好,至於烤串所需的爐子,可以等賺到些錢後再定做。”
第5章 荷包
做生意怎能不投錢,多少人把配方當成傳家寶死死攥著,邱氏雖不知周子旭是從哪得知的,又是因何原因之前沒拿出來,但這並不影響她的感激。
“你能想著拉我們一把嬸子就已經很感激了,隻是我家這情況,嬸子跟你透句實話,家裏總共就二兩多點,唉,不然怎麽也不能讓我家二子去當兵。”
陳二對外說是自己願意的,想要趁此機會建功立業,其實正是因為他清楚家裏的情況,不想讓爹娘一把年紀求人借錢。
“他們會回來的。”江曉看邱嬸苦笑了一下,就知道她沒信,也不再提這茬,“邱嬸,目前需要的就是配方中的材料,前期少買點夠用個幾天的就行,桌椅板凳和爐子這些就得麻煩陳叔了,我這邊雖然有配方,但是出的本錢少,所以利潤方麵就五五分吧,您覺得呢?”
邱氏震驚地望著她,江曉還以為是對分成不滿意,剛想咬咬牙再給他們提高一成,卻聽邱氏說道:“做做桌椅板凳算什麽?我家一共就能出二兩這算多嗎?配方才是最重要的,別說二兩,二十兩也買不到,什麽五五分,隻需每月給大郎開點工錢就行。”
江曉沒想到聽到的是這種回答,說實在的,若邱氏真的嫌少,提出拿大頭的話,她就要慎重考慮和陳家的合作了,幸好,事實證明她沒有選錯人。
既然要瞞著婆婆,那麽東西勢必要放在陳家,本錢又都是他們出,一成不分肯定不行。
兩人商討了好一會,才終於定下二八分,江曉拿大頭,“以後食材和工具的花費都從我那份裏出。”
如此事情就算初步定下了,隻等邱氏和家裏人商量過後就可以開始準備。
“邱嬸,那我就先回去了,明天一早咱們再去鎮上采買。”
解決了一件大事的江曉心情很好,可這份好心情並沒有持續太久。
她記得很清楚,房門是虛掩上的,因為家裏沒有鎖,再加上屋子裏除了那點口糧也沒什麽值錢的東西,可如今虛掩的門竟然完全閉合了。
江曉緩緩打開房門,一眼望去和她走時沒有什麽不同,檢查了下口糧,也沒看出少,頓時便鬆了一口氣,心想應該是風吹的。
距離午飯還有些時候,她正想再繡一個荷包,可打開櫃子卻發現之前攢下的二十幾個竟全都不見了,包括她早上剛繡好的。
再一聯想到房門,還有什麽不明白的,能自由出入院子,又知道她在繡荷包的,除了婆婆王氏沒有旁人了。
江曉深呼吸了幾次,壓下心底湧起的怒火,重生歸來她一直強迫自己不去想上輩子的事,婆婆害她小產,又賣了巧兒,一樁樁一件件都讓江曉恨不得活剮了她,如今分家了還來偷東西,當真是不要老臉!
上一世,江曉因為子嗣問題一直很心虛,無論王氏怎麽對她都沒跟旁人說過婆婆一句不好,這才讓王氏愈加有恃無恐。
江曉走出房間,將院門拉到最開,站在門口大聲朝著公婆所在的房間喊道:“娘,既然分家了以後我的荷包自己去鎮上賣就行,不麻煩您了。”
王氏吃過早飯就去了地裏,可這麽多年沒幹農活,不過一會的功夫就腰酸背疼的,早早便回了家,臨走時看見兒媳正在繡花,才想起之前攢下的荷包還都沒賣。
她本不想理睬江曉,那荷包可是分家前繡的,本來就該是她的,但此時村裏人都從地裏往家走,她已經聽見有路過的村民在問話了。
“叫叫叫,你當我聾啊!”王氏臉色難看地走出來,“有什麽話不能到屋裏說,站門口喊像什麽樣子。”
江曉輕笑一聲,沒有回婆婆的話,而是跟路過看熱鬧的婦人陶氏說道:“陶嬸,沒什麽大事,不是昨個分家了嘛,我想著把荷包拿去鎮上賣了,剛才回屋發現攢下的二十六個荷包都不見了,家裏也沒外人進來,這不想著問問我婆婆。”
陶氏是村裏出了名的大嘴巴,最愛打聽東家長西家短,偏偏家裏條件好,有牛車,村裏人難免會有借用的時候,因此沒人敢得罪她。
陶氏轉了轉眼珠,聽明白了江曉的未盡之意,她其實最看不上王氏,明明一般大的年紀,她卻什麽都不用幹,天天端著架子,真以為自己是秀才娘了。
“哎呦,不會是你婆婆拿的吧,你們可是分家了,這不是偷嗎?”陶氏說完連忙捂住了嘴,望著王氏一臉歉意,“王姐,瞧我這嘴,我就是開個玩笑,咱們做長輩的貼補小輩還來不及呢,怎麽可能會偷他們東西。”
王氏臉色一陣青一陣白,她想說荷包是分家前的,想說她就是要拿走,可聽陶氏的意思,如果她承認了豈不是要當個小偷?
“怎麽會,我那小叔子可是要參加科舉的人,聽說朝廷對品行這方麵有很嚴格的要求的,就是為了他,娘也不會作出這種事啊,不然不是給小叔子抹黑嗎。”
大豐朝確實有這方麵的要求,不僅是針對科考者本人,連同其直係親屬都必須品行端正,作奸犯科是絕對不行的。
王氏嚇了一跳,子謙院試在即,今年是最有希望的一次,可萬萬不能出差錯,連忙快步走到門口,拉著江曉的胳膊說道:“你這孩子,娘是什麽人你還不清楚嗎?我這不是想著你懷了身孕,不方便去鎮上,所以打算替你將荷包賣了,畢竟我總去,那家老板娘認識我。”
江曉不動聲色地抽出胳膊,聽完王氏的話起了一身雞皮疙瘩,果然是踩到她的痛處了啊,瞧這語氣,不知道的以為是親娘呢。
“我想也是,娘定不會作出偷東西的事的,不過我約了邱嬸明天一起去鎮上,所以就不麻煩您了,還是將荷包給我吧。”
陶氏也不走,站在門口似笑非笑地望著這對婆媳,下午的談資又有了。
王氏尷尬一笑,心裏不停怒罵江曉,麵上卻得做出一副熱絡的樣子,“哎,娘這就去拿。”
二十六個荷包,其中還有老板娘指定的花樣子,全賣出去得有個二百文呢,若不是她犯懶兩個月沒去鎮上,這錢不早就進自己口袋了嗎,遞過去的時候王氏心都在滴血。
子旭已經走了,家裏除了那幾畝地再沒有旁的收入來源,幸好子謙馬上考試了,隻要中了童生就不用再發愁。
江曉自然不知道婆婆的心路曆程,接過荷包細數了一遍,發現數量沒錯後才說道:“對了,娘,您下次進我們屋子記得提前打聲招呼,我剛發現的時候還以為進賊了呢,差點想嚷嚷開來,幸好沒有,不然鬧得人盡皆知可怎麽辦。”
明明江曉一臉真誠,可王氏卻從話裏聽出了滿滿的威脅,礙於外人在場不好發火,她隻能硬吃下這個啞巴虧,“說的是,我下次不會了。”
陶氏見沒有熱鬧可看了,有些失落,打了聲招呼便走了。
江曉也不再維持熱情,收起臉上的笑容,直接越過婆婆回了屋。
王氏狠狠瞪著兒媳的背影,她果然沒有感覺錯,瞧這變臉的樣子,速度比翻書還快,偏偏她還不好說什麽,怕江曉又站門外嚷嚷,往日裏可真是小瞧了她。
還是將荷包放在了原來的位置,沒辦法,房間就這麽大,沒有其他地方可藏,不過江曉打定主意明天一定要買把鎖,荷包是小事,配方可千萬不能丟。
中午還是吃粥,江曉洗了兩個紅薯,削皮切成塊,放進去一起煮,又去後院摘了把菠菜,由於隻分到一口鍋,等粥煮好後江曉便將其盛到了盆裏。
用鏟子挖了一點豬油放進鍋裏化開,洗好的菠菜倒進去翻炒幾下,最後撒上鹽,簡簡單單的午飯就做好了。
江曉將飯菜蓋好免得涼了,可左等右等也不見巧兒回來,她有些著急,剛想出去找找卻見閨女渾身是土進了院門。
“怎麽回事?誰欺負你了?”江曉連忙拉過巧兒仔細檢查,卻沒發現有傷。
周巧原本一臉氣憤,回了家瞬間就委屈了,撲到娘的懷裏嚎啕大哭。
江曉安慰了好一陣,才聽她抽抽噎噎說道:“石頭說我沒爹了,還說你,說你是寡婦,娘,你告訴我,爹會回來的是不是?”
“是。”江曉握著女兒的雙肩,目光堅定地說道:“最多兩年,你爹就會回來了,娘從來沒有騙過你對不對?”
江曉沒想到這才第一天,就已經有人開始說閑話了,石頭是老周頭大哥的孫子,跟巧兒一樣大,兩家早些年因為分家產的事鬧翻,這麽多年都不來往,小孩子哪懂得這些,定然是聽到家裏大人議論了。
上一世因為沒分家,她每天要做的事很多,巧兒也被安排了許多活計,根本沒空出去玩,流言蜚語是她小產後才聽到的,許多人都覺得惋惜,說她不當心,沒給子旭留個根。
就連王氏這個罪魁禍首也跟著起哄,哭天喊地說她對不起周家列祖列宗,還得了村裏好些老人的安慰,把有銀子卻不拿出來替兒子免兵役這件事都洗白了。
第6章 去鎮上
巧兒將眼淚擦掉,氣鼓鼓說道:“我信娘的話,爹一定會回來的,下次石頭再說,我還揍他!”
還?江曉發覺不對勁,連忙追問女兒到底發生了什麽。
原來巧兒和村裏幾個年紀相仿的女孩玩得好好的,石頭一過來就笑嘻嘻說她沒爹了,巧兒跟他爭辯了幾句,石頭不僅不改口,還接著說江曉成了寡婦,以後定會改嫁,巧兒氣不過推了他一把,兩人便打到了一起。
“娘,你放心,我沒吃虧,小娟幫我按著他,我偷偷掐了他好幾下呢。”
望著女兒一副求表揚的模樣,江曉簡直哭笑不得,“那這麽說小娟人可真好,你記得要謝謝她啊。”
若是上一世遇到這種事,江曉一定會讓女兒忍耐,甚至還會帶著她去賠禮道歉,可好不容易重來一世,她不想再繼續懦弱下去了。
“巧兒真厲害,但是下次不能打架了好不好?娘怕你受傷。”
至於石頭回去會不會跟家裏大人告狀,江曉是不怕的,來便來了,正好可以問問為何要背地裏說她閑話,兩家關係本就極差,她不介意更差一些。
石頭倒是真的告狀了,可惜沒人理他,尤其又聽說裏正家小孫女跟著幫忙,本就心虛的一家更是沒臉過來討公道。
午飯過後,江曉打發巧兒去睡個午覺,自己找來紙筆開始記明天要買的東西。
還是按照老計劃先做麻辣燙生意,三月份可食用的菜類不多,菠菜,薺菜,山上的竹筍正嫩,也可以算作一種,五花肉煮著並不好吃,到時可以提前煎熟,有人點的話放在最上層就行。
主食方麵肯定是麵條了,若是自己現場和麵太耽誤時間,還得多分出一個人手,可以直接買現成的紅薯粉條代替,比白麵實惠許多。
再一個就是調料了,江曉從小做飯到大,雖然婆家娘家都很窮,不過逢年過節的時候也會做幾個肉菜,這麽些年常見的調味品她都清楚。
之所以說烤串和麻辣燙口味複雜,是因為其中有她不確定的調料,可她卻莫名覺得熟悉,味道像是曾經熬過的中藥裏的幾種。
難不成藥也可以做菜嗎?
一張泛黃的白紙已經被她的狗爬字填滿了,有些不會寫的就用圓圈代替,說起這紙筆還是之前從周子謙那要來的,為了給她和巧兒認字用,隻可惜她沒好好學,每日的活計已經夠累了,實在沒多餘的心力。
待墨跡幹透,江曉便把它疊好揣進了懷裏,同時也在思索是否還有遺漏之處。
邱氏自江曉走後就把家裏的銀錢找了出來,翻來覆去地數,心裏按耐不住激動,幾次想去地裏把人叫回來又都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