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他們可不止要伺弄自家的,還有周子旭佃給他們的一畝水田和兩畝荒地,活計重了不少。
好不容易把人等回來,邱氏連手都沒讓他們洗,拉著老伴和陳大就進了屋。
“江曉,就是子旭他媳婦,說要跟咱合夥做生意呢!”
陳山和兒子對視一眼,均一頭霧水。
邱氏瞪著這兩個不開竅的,怎麽一點反應都不給的,虧她激動了那麽久。
將她和江曉商量的過程和結果都複述了一遍,邱氏又拍了拍自己的胸口,“錢都擱這了,明天我就跟她去采買,你們父子幾個去山上砍些木頭,做桌椅板凳,爐子就用家裏那個吧,哎呀,才想起來,還得買碳呢,這點錢不會不夠用吧。”
陳山皺眉望著咋咋唬唬的老妻,總覺得這事不太對勁,周子旭他了解,不是那種跟家人藏私的,要是真有賺錢的生意應該早就拿出來了啊,怎麽也不至於去服兵役。
“這事靠譜嗎?你了解子旭他媳婦嗎?家裏總共就這點錢,可別被坑了。”
陳山不想把人往壞處想,實在是窮怕了,攢點錢不容易啊。
邱氏還沒回話,陳大卻突然拉住父親的胳膊,“爹,你還記不記得子旭哥跟我們提他救了個人的事?”
這麽一說陳山想起來了,過年那段日子外圍沒什麽動物,他跟幾個兒子已經不往山上去了,周子旭還是隔三差五往上跑,說是設了陷阱要經常去看,倒也被他逮到過幾隻。
有天他挺晚才回來的,說是碰到一個富商的兒子,不慎從山坡上滾下來,腳踝腫的老高,周子旭就把他背去了鎮上醫館。
“你是說……”
“肯定是那富商為了報答,將配方告訴他的,聽子旭哥說他那兒子淘的很,自己偷跑出來玩的,疼得衣服都被汗濕透了,若不是碰到子旭哥,說不定就得凍死在山裏。”
這麽一說事情倒解釋的通了,富商走南闖北見識多,可能在人家眼裏那什麽麻辣燙隻是一般的配方,看不上賺的那點辛苦錢。
“不對啊,那時候征兵令還沒下來呢,他怎麽不告訴家裏人一起做生意?”
陳大早把一切都腦補好了,“肯定是沒什麽菜唄,娘不是說要新鮮蔬菜嗎?大冬天的除了紅薯和白菜哪有旁的啊,說不定他是想等開春了再說的。”
還有一個可能陳大沒說,那就是子旭哥想留著自己賺錢,畢竟他那老娘偏心眼的厲害,泥人還有三分脾性呢,怎麽就不能藏私了。
江曉都沒想到自己隨意編的借口竟然被陳大理順了,所有人都對配方是周子旭提供的這件事深信不疑。
陳山聽完兒子的話也沒了懷疑,還有些遺憾地歎了口氣,“唉,肯定是被他娘傷著了,寧願去當兵也不把這賺錢的生意告訴他們,隻留給自己的妻女,不得不說做得好啊,真要給了他娘,江曉和巧兒也不會撈到好。”
提到這茬夫妻倆不免又想起同去的二兒子,皆沉默了。
晚上江曉沒煮粥,而是烤了四個紅薯,她和閨女一人兩個。
輕輕剝開焦黑的外皮,一股甜膩的香味便衝進了鼻腔,巧兒忍不住咽了下口水,雙手接過江曉遞來的紅薯,也不管燙不燙了,直接便咬了一大口,“娘,好甜呀!”
“慢點吃,當心燙。”
往日裏吃夠的東西換種做法便又是一道美食,江曉望著女兒如倉鼠般鼓鼓的臉頰,心裏卻有些酸澀,是她這個母親當得不稱職,害得女兒跟她一起受罪。
丈夫不在家,江曉便沒跟閨女分床睡,巧兒因為中午睡了一覺暫時沒有睡意,她摸著江曉還未顯懷的肚子說道,“娘,你說他到底是弟弟還是妹妹啊?”
這可如何說得準,江曉輕笑一聲,“娘也不知道呢。”
她體質一直不錯,懷巧兒時也隻頭三個月孕吐了三兩次,之後便一點反應也沒了,懷這個就更平靜了,算時間如今大概一個多月的樣子,還沒吐過一次。
口味方麵也沒什麽變化,酸兒辣女在她這裏可能不太適用。
“好了,你要趕緊睡覺了,明天還得早起呢。”要買的東西太多,必須早點去才行,江曉不放心將巧兒一個人留在家裏,隻好帶著一道去了。
村裏隻有一家有驢車,每日天不亮就在村口等著,大人一次兩文,孩童一文,一直等到卯時便出發去鎮上。
江曉本想和邱氏走著去的,回來如果東西太多不好拿再做驢車,可既然帶著巧兒,隻好去時也坐了。
時間匆忙,江曉隻煮了粥,兩人吃過後便往村口走去,誰知到了村口卻發現驢車旁竟還停了輛牛車,而前麵駕車之人正是陳大。
“嫂子,我娘回去取東西了,馬上就來,你們先上車吧。”
江曉帶著疑惑爬上牛車,又聽陳大說道:“牛車是我昨晚找陶嬸借的,聽我娘說你們要買的東西多,還是有車方便點。”
這倒是實話,之後做生意每日要帶的家夥是也不少,總不能天天借別人的,看來買車也得提上日程。
沒等多久邱氏就來了,懷裏還抱著一床棉被,“等急了吧,我瞧著今天挺冷的,怕巧兒凍著,給,披身上就暖和了。”
江曉心懷感激地接過棉被,又將邱氏拉上牛車,幾人便出發了。
從懷裏掏出昨天記好的單子,江曉簡單掃了一眼後說道:“邱嬸,咱們先去買調料吧,這個最重要。”
“行,聽你的。”
邱氏識得幾個字,為了避嫌特意將頭扭過去,不看江曉手裏的紙,怕上麵寫了配方之類的。
江曉倒沒注意到她的舉動,還將紙張往邱氏跟前湊了湊,問道:“我這記了幾樣菜,有菠菜,薺菜和竹筍,邱嬸,你說還有什麽素菜能拿來煮的?”
邱氏見她如此,也大大方方看過去,沉思片刻後說道:“紅薯行不行?塊狀比較難煮熟,可以切成薄片,也算一樣素菜了,還有大白菜,我那還存了不少呢,能頂一段時間。”
江曉眼睛一亮,是啊,她怎麽沒想到呢,這兩樣實惠又耐存,完全可以拿來賣。
“還是您厲害,天天接觸的東西我居然都沒想到。”
邱氏不當回事地擺了擺手,“這有啥,鎮上人不種地,吃啥都要買,不像咱們從小吃夠夠的,我就是站他們角度想了一下。”
第7章 采買
江曉和邱氏商量了一路,隻感覺沒過多久就到了豐雲鎮。
鎮門口有統一安置車馬的地方,陳大將牛栓好,又交了兩文錢給一旁的大爺,指著車上的被褥說道:“大爺,我們要去買東西,麻煩您幫看一下。”
大爺也不說話,隻接過銅板點了點頭,幾人這才放心。
江曉帶了個小包袱,裏麵裝著她繡好的荷包,“邱嬸,我得先去把荷包賣了。”
鎮上做布料生意的隻有一家,名叫錦繡布莊,聽說老板是京城人,各大城鎮都有他的分店。
邱氏聞言從懷裏掏出銀子,遞了一兩半給江曉,“那咱們就分頭來吧,我和陳大負責買肉和粉條,再去看看有沒有什麽新鮮蔬菜,你去買調料之類的,一個時辰後匯合。”
看江曉有些猶豫,邱氏直接將錢塞到了她手裏,“快拿著吧,之前不都說好了,知道上哪買吧,就前麵右拐有個雜貨鋪,亂七八糟的啥都有,常見的調料都能在那買著。”
江曉心知二人是在避嫌,怕一起去買得知了配方,心裏有些感激,“曉得了邱嬸。”
豐雲鎮每逢初一十五趕集,附近村裏人都會趁這個時間把自家的東西挑來賣,當天是不會收攤位費的,可若是想要固定攤位,或者每日都擺攤的,每月就必須得交五十到二百文不等的攤位費,還有許多限製,不是你想擺在哪就擺在哪的。
今天沒到趕集的日子,鎮上的人卻也不見少,街邊賣早點的一個接一個,幾乎每個攤位都坐滿了吃飯的客人。
江曉牽著巧兒穿過人群,默默觀察著附近的空餘攤位,她記得顧芳是擺在了離酒樓不遠的地方,聽說一開始酒樓老板還找過她麻煩,後來不知怎的二人又開始了合作,火鍋就是顧芳提供的。
雖說她有自信能調出一樣的配方,可她沒有顧芳那層出不絕的新點子,還是離酒樓遠一些好。
錦繡布莊開在鎮中心的位置,沒走多久就望見了,江曉牽著巧兒剛進門,一名中年女子便過來招呼,“這位夫人,是想買布料嗎?”
江曉倒是想買,隻可惜囊中羞澀,她和巧兒冬季隻有兩件棉襖換著穿,她倒還好些,隻要沒壞都能對付,巧兒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一年一個樣,即使當初做的時候留長了許多,今年穿著也有些縮手縮腳的。
“啊,不是,我是來賣荷包的。”江曉說著便要將包袱解開。
呂茹聞言皺起了眉,她名義上是這家店的老板娘,其實沒有太大的權利,附近村裏婦人的手藝她很了解,除了那幾個固定的,其餘人根本拿不出手,正想著該怎麽才能拒絕掉,卻意外看到了熟悉的花樣。
“咦?”
呂茹主動翻看起包袱裏的荷包,發覺其中很多都是她提供的花樣子,再一看這手法,頓時便明白了,“周家村的王大娘是你什麽人啊?”
江曉猜測王大娘應該指的就是王氏,遂說道:“是我婆婆。”
“難怪了,我說怎麽這麽熟悉,往日都是你婆婆來的,我還是第一次見你呢。”呂茹朝江曉善意地笑笑,接過包袱便數了起來。
“王大娘跟你說過價錢的吧?這種還是五文,我指定的那幾樣十五一個,總共二百四十文,喏,你點一下。”
江曉心裏震驚,麵上卻不露聲色,將銅板放進包裹裏才說道:“咱們合作這麽久了我還不信你嗎,雖沒見過但我可是經常聽婆婆提起你,說錦繡布莊的老板娘人美心善,從不坑人。”
沒有人不喜歡被誇,呂茹本就覺得江曉手藝不錯,這下更是親近,“我這還有幾個花樣子,在京城很流行,你若是能繡出來啊,十八文一個我全收,隻不過時間要緊一些,最好一個月內送來。”
江曉確實心動,可一想到要辦的正事,還是咬咬牙拒絕了,“太謝謝你了,就是不瞞你說,我這時隔好多年又懷上了,反應還挺大的,所以……”
呂茹驚訝地望了她的肚子一眼,這麽幾年的相處下來,她也大致清楚了王氏的為人,不是聽她誇自己小兒子,就是貶低大兒媳,說是嫁過來八年就生了個女兒,沒想到竟然懷上了。
“這是好事啊,恭喜你了,沒事,你的手藝我放心,等你生完了再繡也行。”
呂茹倒沒覺得江曉能有旁的收入,她心知自己給的待遇已經算是非常好的了,多少人拿自己繡的樣品過來都被她拒絕,即使有那沾親帶故的也不行,畢竟手藝才是王道。
出了布莊的門後,江曉瞬間就收起了笑容,她不明白自己上一世怎會如此愚蠢,王氏說她繡活差,老板娘隻肯給兩文一個,即使是那極費功夫的也最多十一二文,她還失落了許久,為了貼補家用更是沒日沒夜地繡,全都交給了婆婆。
這次的荷包是她攢了兩個月左右的,也就是說,一年下來,她光靠刺繡就可以賺一兩半的銀錢。
婆婆瞞了這許多年的差額,究竟用到了何處?
“娘,你怎麽了?”巧兒見江曉臉色不好,還以為她身體不舒服,“要不歇會再走吧。”
江曉長舒一口氣,不停勸自己算了,“娘沒事,走吧,咱們去買調料。”
分家的時候說好的他們不拿銀錢,即使王氏承認之前撒謊也沒用,就當是花錢分家了,這麽想心裏才好受些。
來到邱氏所說的雜貨鋪,一眼望去貨架上堆滿了東西,糧油,動物皮毛,各式調料,更離譜的是竟然還賣成衣,可真是夠雜的。
小小的店麵裏擠了不少人,江曉緊緊牽著巧兒的手,往調料區走去。
生薑,蔥,香葉,八角,桂皮,各裝了一點,光這些就花了將近一百文,江曉忍著心痛付了錢,若是後續需求量大,還不知要花多少。
調料是用菜籽油炒製的,聽二嫁的丈夫說,顧芳每次開攤都會先將一塊凝固的油脂放進去煮,上麵還沾著辣椒等東西,許多人特意過去等,就為了偷學她的配方,隻是那油脂黃黃的,具體放了些什麽卻不清楚。
江曉心裏明白,若是想要凝固成那樣,勢必需要極多的菜籽油,那裝油的壇子太重,現在就買的話可就什麽都拿不了了,隻能等匯合後再讓陳大來一趟。
她正想帶巧兒出去,卻冷不定注意到角落裏的一樣東西,乍一看像是縮小版的大蒜,可湊近一聞味道卻完全不同,江曉心裏一喜,朝小二問道:“這個是什麽,怎麽賣的?”
“這叫白扣,不好意思客官,這個是人家訂的貨,不零賣的。”
這味道應該是調料中的一種,江曉有些著急,跟小二商量道:“我不要多,給我少稱一些行嗎?”
小二麵露難色,這東西除了酒樓會要,平常根本沒有百姓買,他們進的也不多,“客官,您就別為難我了,這真是其他客人訂的,如果您想要可以提前預定,下次進貨就能給您送來。”
“下次進貨是什麽時候?”
“一個月一次。”
那豈不是說她要再等一個月?這怎麽行,“我要的真不多,賣我半斤,啊不,二兩就行。”
店裏人差不多走光了,江曉纏著小二一通求情,終於讓他鬆了口,“我去找老板問一下,不過您真的確定要預定嗎?這麽點可要半兩銀子。”
小二也是好心,他瞧著這對母女倆穿著一般,家境應該不是太好,可別買了一堆沒用的東西回去再被家裏人指責。
“確定,你快去問吧。”
由於沒有放進嘴裏嚐嚐,剛開始江曉隻憑嗅覺其實並不太確定,可她和小二溝通的過程中發現,這白扣竟是酒樓預定的,聽說需求量還挺大,這下她才算肯定了。
一會的功夫小二便從後院回來了,同時跟來的還有一名中年男子。
好不容易把人等回來,邱氏連手都沒讓他們洗,拉著老伴和陳大就進了屋。
“江曉,就是子旭他媳婦,說要跟咱合夥做生意呢!”
陳山和兒子對視一眼,均一頭霧水。
邱氏瞪著這兩個不開竅的,怎麽一點反應都不給的,虧她激動了那麽久。
將她和江曉商量的過程和結果都複述了一遍,邱氏又拍了拍自己的胸口,“錢都擱這了,明天我就跟她去采買,你們父子幾個去山上砍些木頭,做桌椅板凳,爐子就用家裏那個吧,哎呀,才想起來,還得買碳呢,這點錢不會不夠用吧。”
陳山皺眉望著咋咋唬唬的老妻,總覺得這事不太對勁,周子旭他了解,不是那種跟家人藏私的,要是真有賺錢的生意應該早就拿出來了啊,怎麽也不至於去服兵役。
“這事靠譜嗎?你了解子旭他媳婦嗎?家裏總共就這點錢,可別被坑了。”
陳山不想把人往壞處想,實在是窮怕了,攢點錢不容易啊。
邱氏還沒回話,陳大卻突然拉住父親的胳膊,“爹,你還記不記得子旭哥跟我們提他救了個人的事?”
這麽一說陳山想起來了,過年那段日子外圍沒什麽動物,他跟幾個兒子已經不往山上去了,周子旭還是隔三差五往上跑,說是設了陷阱要經常去看,倒也被他逮到過幾隻。
有天他挺晚才回來的,說是碰到一個富商的兒子,不慎從山坡上滾下來,腳踝腫的老高,周子旭就把他背去了鎮上醫館。
“你是說……”
“肯定是那富商為了報答,將配方告訴他的,聽子旭哥說他那兒子淘的很,自己偷跑出來玩的,疼得衣服都被汗濕透了,若不是碰到子旭哥,說不定就得凍死在山裏。”
這麽一說事情倒解釋的通了,富商走南闖北見識多,可能在人家眼裏那什麽麻辣燙隻是一般的配方,看不上賺的那點辛苦錢。
“不對啊,那時候征兵令還沒下來呢,他怎麽不告訴家裏人一起做生意?”
陳大早把一切都腦補好了,“肯定是沒什麽菜唄,娘不是說要新鮮蔬菜嗎?大冬天的除了紅薯和白菜哪有旁的啊,說不定他是想等開春了再說的。”
還有一個可能陳大沒說,那就是子旭哥想留著自己賺錢,畢竟他那老娘偏心眼的厲害,泥人還有三分脾性呢,怎麽就不能藏私了。
江曉都沒想到自己隨意編的借口竟然被陳大理順了,所有人都對配方是周子旭提供的這件事深信不疑。
陳山聽完兒子的話也沒了懷疑,還有些遺憾地歎了口氣,“唉,肯定是被他娘傷著了,寧願去當兵也不把這賺錢的生意告訴他們,隻留給自己的妻女,不得不說做得好啊,真要給了他娘,江曉和巧兒也不會撈到好。”
提到這茬夫妻倆不免又想起同去的二兒子,皆沉默了。
晚上江曉沒煮粥,而是烤了四個紅薯,她和閨女一人兩個。
輕輕剝開焦黑的外皮,一股甜膩的香味便衝進了鼻腔,巧兒忍不住咽了下口水,雙手接過江曉遞來的紅薯,也不管燙不燙了,直接便咬了一大口,“娘,好甜呀!”
“慢點吃,當心燙。”
往日裏吃夠的東西換種做法便又是一道美食,江曉望著女兒如倉鼠般鼓鼓的臉頰,心裏卻有些酸澀,是她這個母親當得不稱職,害得女兒跟她一起受罪。
丈夫不在家,江曉便沒跟閨女分床睡,巧兒因為中午睡了一覺暫時沒有睡意,她摸著江曉還未顯懷的肚子說道,“娘,你說他到底是弟弟還是妹妹啊?”
這可如何說得準,江曉輕笑一聲,“娘也不知道呢。”
她體質一直不錯,懷巧兒時也隻頭三個月孕吐了三兩次,之後便一點反應也沒了,懷這個就更平靜了,算時間如今大概一個多月的樣子,還沒吐過一次。
口味方麵也沒什麽變化,酸兒辣女在她這裏可能不太適用。
“好了,你要趕緊睡覺了,明天還得早起呢。”要買的東西太多,必須早點去才行,江曉不放心將巧兒一個人留在家裏,隻好帶著一道去了。
村裏隻有一家有驢車,每日天不亮就在村口等著,大人一次兩文,孩童一文,一直等到卯時便出發去鎮上。
江曉本想和邱氏走著去的,回來如果東西太多不好拿再做驢車,可既然帶著巧兒,隻好去時也坐了。
時間匆忙,江曉隻煮了粥,兩人吃過後便往村口走去,誰知到了村口卻發現驢車旁竟還停了輛牛車,而前麵駕車之人正是陳大。
“嫂子,我娘回去取東西了,馬上就來,你們先上車吧。”
江曉帶著疑惑爬上牛車,又聽陳大說道:“牛車是我昨晚找陶嬸借的,聽我娘說你們要買的東西多,還是有車方便點。”
這倒是實話,之後做生意每日要帶的家夥是也不少,總不能天天借別人的,看來買車也得提上日程。
沒等多久邱氏就來了,懷裏還抱著一床棉被,“等急了吧,我瞧著今天挺冷的,怕巧兒凍著,給,披身上就暖和了。”
江曉心懷感激地接過棉被,又將邱氏拉上牛車,幾人便出發了。
從懷裏掏出昨天記好的單子,江曉簡單掃了一眼後說道:“邱嬸,咱們先去買調料吧,這個最重要。”
“行,聽你的。”
邱氏識得幾個字,為了避嫌特意將頭扭過去,不看江曉手裏的紙,怕上麵寫了配方之類的。
江曉倒沒注意到她的舉動,還將紙張往邱氏跟前湊了湊,問道:“我這記了幾樣菜,有菠菜,薺菜和竹筍,邱嬸,你說還有什麽素菜能拿來煮的?”
邱氏見她如此,也大大方方看過去,沉思片刻後說道:“紅薯行不行?塊狀比較難煮熟,可以切成薄片,也算一樣素菜了,還有大白菜,我那還存了不少呢,能頂一段時間。”
江曉眼睛一亮,是啊,她怎麽沒想到呢,這兩樣實惠又耐存,完全可以拿來賣。
“還是您厲害,天天接觸的東西我居然都沒想到。”
邱氏不當回事地擺了擺手,“這有啥,鎮上人不種地,吃啥都要買,不像咱們從小吃夠夠的,我就是站他們角度想了一下。”
第7章 采買
江曉和邱氏商量了一路,隻感覺沒過多久就到了豐雲鎮。
鎮門口有統一安置車馬的地方,陳大將牛栓好,又交了兩文錢給一旁的大爺,指著車上的被褥說道:“大爺,我們要去買東西,麻煩您幫看一下。”
大爺也不說話,隻接過銅板點了點頭,幾人這才放心。
江曉帶了個小包袱,裏麵裝著她繡好的荷包,“邱嬸,我得先去把荷包賣了。”
鎮上做布料生意的隻有一家,名叫錦繡布莊,聽說老板是京城人,各大城鎮都有他的分店。
邱氏聞言從懷裏掏出銀子,遞了一兩半給江曉,“那咱們就分頭來吧,我和陳大負責買肉和粉條,再去看看有沒有什麽新鮮蔬菜,你去買調料之類的,一個時辰後匯合。”
看江曉有些猶豫,邱氏直接將錢塞到了她手裏,“快拿著吧,之前不都說好了,知道上哪買吧,就前麵右拐有個雜貨鋪,亂七八糟的啥都有,常見的調料都能在那買著。”
江曉心知二人是在避嫌,怕一起去買得知了配方,心裏有些感激,“曉得了邱嬸。”
豐雲鎮每逢初一十五趕集,附近村裏人都會趁這個時間把自家的東西挑來賣,當天是不會收攤位費的,可若是想要固定攤位,或者每日都擺攤的,每月就必須得交五十到二百文不等的攤位費,還有許多限製,不是你想擺在哪就擺在哪的。
今天沒到趕集的日子,鎮上的人卻也不見少,街邊賣早點的一個接一個,幾乎每個攤位都坐滿了吃飯的客人。
江曉牽著巧兒穿過人群,默默觀察著附近的空餘攤位,她記得顧芳是擺在了離酒樓不遠的地方,聽說一開始酒樓老板還找過她麻煩,後來不知怎的二人又開始了合作,火鍋就是顧芳提供的。
雖說她有自信能調出一樣的配方,可她沒有顧芳那層出不絕的新點子,還是離酒樓遠一些好。
錦繡布莊開在鎮中心的位置,沒走多久就望見了,江曉牽著巧兒剛進門,一名中年女子便過來招呼,“這位夫人,是想買布料嗎?”
江曉倒是想買,隻可惜囊中羞澀,她和巧兒冬季隻有兩件棉襖換著穿,她倒還好些,隻要沒壞都能對付,巧兒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一年一個樣,即使當初做的時候留長了許多,今年穿著也有些縮手縮腳的。
“啊,不是,我是來賣荷包的。”江曉說著便要將包袱解開。
呂茹聞言皺起了眉,她名義上是這家店的老板娘,其實沒有太大的權利,附近村裏婦人的手藝她很了解,除了那幾個固定的,其餘人根本拿不出手,正想著該怎麽才能拒絕掉,卻意外看到了熟悉的花樣。
“咦?”
呂茹主動翻看起包袱裏的荷包,發覺其中很多都是她提供的花樣子,再一看這手法,頓時便明白了,“周家村的王大娘是你什麽人啊?”
江曉猜測王大娘應該指的就是王氏,遂說道:“是我婆婆。”
“難怪了,我說怎麽這麽熟悉,往日都是你婆婆來的,我還是第一次見你呢。”呂茹朝江曉善意地笑笑,接過包袱便數了起來。
“王大娘跟你說過價錢的吧?這種還是五文,我指定的那幾樣十五一個,總共二百四十文,喏,你點一下。”
江曉心裏震驚,麵上卻不露聲色,將銅板放進包裹裏才說道:“咱們合作這麽久了我還不信你嗎,雖沒見過但我可是經常聽婆婆提起你,說錦繡布莊的老板娘人美心善,從不坑人。”
沒有人不喜歡被誇,呂茹本就覺得江曉手藝不錯,這下更是親近,“我這還有幾個花樣子,在京城很流行,你若是能繡出來啊,十八文一個我全收,隻不過時間要緊一些,最好一個月內送來。”
江曉確實心動,可一想到要辦的正事,還是咬咬牙拒絕了,“太謝謝你了,就是不瞞你說,我這時隔好多年又懷上了,反應還挺大的,所以……”
呂茹驚訝地望了她的肚子一眼,這麽幾年的相處下來,她也大致清楚了王氏的為人,不是聽她誇自己小兒子,就是貶低大兒媳,說是嫁過來八年就生了個女兒,沒想到竟然懷上了。
“這是好事啊,恭喜你了,沒事,你的手藝我放心,等你生完了再繡也行。”
呂茹倒沒覺得江曉能有旁的收入,她心知自己給的待遇已經算是非常好的了,多少人拿自己繡的樣品過來都被她拒絕,即使有那沾親帶故的也不行,畢竟手藝才是王道。
出了布莊的門後,江曉瞬間就收起了笑容,她不明白自己上一世怎會如此愚蠢,王氏說她繡活差,老板娘隻肯給兩文一個,即使是那極費功夫的也最多十一二文,她還失落了許久,為了貼補家用更是沒日沒夜地繡,全都交給了婆婆。
這次的荷包是她攢了兩個月左右的,也就是說,一年下來,她光靠刺繡就可以賺一兩半的銀錢。
婆婆瞞了這許多年的差額,究竟用到了何處?
“娘,你怎麽了?”巧兒見江曉臉色不好,還以為她身體不舒服,“要不歇會再走吧。”
江曉長舒一口氣,不停勸自己算了,“娘沒事,走吧,咱們去買調料。”
分家的時候說好的他們不拿銀錢,即使王氏承認之前撒謊也沒用,就當是花錢分家了,這麽想心裏才好受些。
來到邱氏所說的雜貨鋪,一眼望去貨架上堆滿了東西,糧油,動物皮毛,各式調料,更離譜的是竟然還賣成衣,可真是夠雜的。
小小的店麵裏擠了不少人,江曉緊緊牽著巧兒的手,往調料區走去。
生薑,蔥,香葉,八角,桂皮,各裝了一點,光這些就花了將近一百文,江曉忍著心痛付了錢,若是後續需求量大,還不知要花多少。
調料是用菜籽油炒製的,聽二嫁的丈夫說,顧芳每次開攤都會先將一塊凝固的油脂放進去煮,上麵還沾著辣椒等東西,許多人特意過去等,就為了偷學她的配方,隻是那油脂黃黃的,具體放了些什麽卻不清楚。
江曉心裏明白,若是想要凝固成那樣,勢必需要極多的菜籽油,那裝油的壇子太重,現在就買的話可就什麽都拿不了了,隻能等匯合後再讓陳大來一趟。
她正想帶巧兒出去,卻冷不定注意到角落裏的一樣東西,乍一看像是縮小版的大蒜,可湊近一聞味道卻完全不同,江曉心裏一喜,朝小二問道:“這個是什麽,怎麽賣的?”
“這叫白扣,不好意思客官,這個是人家訂的貨,不零賣的。”
這味道應該是調料中的一種,江曉有些著急,跟小二商量道:“我不要多,給我少稱一些行嗎?”
小二麵露難色,這東西除了酒樓會要,平常根本沒有百姓買,他們進的也不多,“客官,您就別為難我了,這真是其他客人訂的,如果您想要可以提前預定,下次進貨就能給您送來。”
“下次進貨是什麽時候?”
“一個月一次。”
那豈不是說她要再等一個月?這怎麽行,“我要的真不多,賣我半斤,啊不,二兩就行。”
店裏人差不多走光了,江曉纏著小二一通求情,終於讓他鬆了口,“我去找老板問一下,不過您真的確定要預定嗎?這麽點可要半兩銀子。”
小二也是好心,他瞧著這對母女倆穿著一般,家境應該不是太好,可別買了一堆沒用的東西回去再被家裏人指責。
“確定,你快去問吧。”
由於沒有放進嘴裏嚐嚐,剛開始江曉隻憑嗅覺其實並不太確定,可她和小二溝通的過程中發現,這白扣竟是酒樓預定的,聽說需求量還挺大,這下她才算肯定了。
一會的功夫小二便從後院回來了,同時跟來的還有一名中年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