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阿薩德家族能統治敘利亞,這個事情還跟法國人有一定關係。
在阿拉伯國家,宗教永遠是排名靠前的問題。
敘利亞也存在著宗教問題。
阿薩德家族最大的問題是:他是阿拉維派敘利亞人。
這個阿拉維派是什葉派裏裏一個非常小的分支,隻占了敘利亞大約10%的人口,而遜尼派則占了敘利亞超過80%的人口。
也就因為這點兒,阿拉維派在敘利亞的地位一直非常低下,沒有土地時代為奴的那種,飽受歧視和欺淩。
在遜尼派眼裏他們是‘比猶太人還要惡劣的異端’。
等到法國殖民大敘利亞地區的時候,為了搞分化更好的殖民這裏,不僅僅把黎巴嫩給分裂出去,還在阿拉維派的聚居地打造了一個‘阿拉維自治邦’,說白了還是他們的老一套——拉攏群眾鬥群眾。
而二戰時期,法國從敘利亞組建軍隊,遜尼派的人不屑於參軍,但是那些阿拉維派則不一樣
他們身份太低微了,反正已經沒有東西可以失去,不如加入軍隊搏個前程。所以等到敘利亞獨立後,他們驚奇的發現——整個國家的軍隊基本上都已經被阿拉維派控製。
於是那個時期敘利亞最大的特點就是頻繁地政變,那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獨立後前兩年發生了四次政變!再往後還是政變政變再政變,這個過程一直持續了二十一年!
這時候就要提到老阿薩德了。
這哥們倒也算是個‘老革命’——他十六歲就加入了阿拉伯複興黨。
這個黨派是致力於整個阿拉伯世界各國統一,包括‘非洲雄獅’納賽爾、薩大胡子都是出身於該黨派。
作為敘利亞最早的戰鬥機飛行員,老阿薩德利用當時敘利亞頻繁地政變,終於在1966年坐到了國防部長的位置,和當時的同黨派總統賈迪德一文一武坐在敘利亞權利最高端。
事實上這兩人還是好友:當年賈迪德也遭遇過政變,當時軍官嘩變賈迪德被扣押差點兒被處決,是老阿薩德調來裝甲部隊把他拯救出來的。
如果沒有當時老阿薩德的救援,賈迪德早就掛了。
但是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失敗,尤其是丟了戈蘭高地後,賈迪德麵對民怨直接把老阿薩德推了出來,說所有的責任都該由他負責。因為這事兒老阿薩德差點兒被趕出最高決策層。
這個事情也讓老阿薩德心有餘悸高度緊張,於是開始加強對軍隊的掌控,事實證明他這麽做是正確的:在1970年11月,賈迪德再次逼迫老阿薩德下台,這次老阿薩德沒有跟他客氣,直接派出軍隊把賈迪德扔進了監獄一直關到1998年賈迪德老死在監獄為止。
從那時候起,敘利亞進入了阿薩德時代。好消息是敘利亞結束了政變動蕩獲得了安寧的發展期,接下來二十多年的時間敘利亞一直保持著每年6%以上的經濟增長,壞消息則是——敘利亞開始與世界為敵了。
首先他剛奪取政權,就得罪了阿拉伯世界。
準確的說,他得罪的是穆兄會。
那是最大的ysl組織,整個中東、北非基本上都有他們的組織結構。包括哈馬斯的創始人亞辛其實原來就是穆兄會巴勒斯坦地區的成員。
現在穆兄會被很多國家列為‘恐怖組織’,但是時至今日隻要聊中東問題,就繞不過穆兄會這個坎。
這個穆兄會是一名叫做哈桑-班納的小學教師成立。
1928年,他和六個誌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穆兄會,目標就是通過‘吉哈德’推翻當時在埃及的殖民者解放埃及。
什麽叫做‘吉哈德’?
這其實最開始是一個基督教詞匯,意思就是對異教徒發動的‘聖戰’。
但是!但是!但是!
重要的事情說三次:所謂的‘吉哈德’絕對不是那些恐怖分子抱著炸藥包玩自爆!
真正的‘吉哈德’必須要由宗教實體來宣布,而且不可以以平民為目標,而且這個吉哈德真的不是單純的指戰鬥,也可以是奮鬥!
哈桑-班納提倡的就是走奮鬥路線!
後麵那些恐怖分子所謂的‘吉哈德’完全是曲解了這裏的意思!現在這個詞已經變了味兒!
當時埃及苦殖民者久矣,短短一年時間,穆兄會就發展出了四個分部,三年時間發展了十個,規模越來越大。到了1948年的時候,穆兄會僅僅在埃及境內就有超過兩千個支部超過兩百萬成員!這些支部都要至少經營一所學校、一個體育俱樂部和一座清真寺進行宣傳和聯係。
說起來穆兄會的組織結構真的相當嚴密。
他們要求:五個人組成一個‘家’,每個‘家’裏推選出一個‘家長’;,五個‘家’組成一個‘家族’,五個家輪流做這個‘家族’的‘第一個家庭’。而這樣的五個家族組成一個‘大隊’,五個‘大隊’組成一個‘營’。
他們就用這種方式地下聯絡學習經義思想,研究怎麽推翻統治者謀求埃及獨立。
1936年的時候,英國驅趕國內的猶太人,把那些猶太人運到了當時他們控製的巴勒斯坦地區,這個事情導致阿拉伯人的強烈反對引發了‘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大起義’。
但是那次起義雖然聲勢很大卻以失敗告終。
為什麽會失敗?
英國人把阿拉伯人抓過來當‘肉盾’來進行殘酷暴力鎮壓!無數阿拉伯人死於那次抗議活動!
這個事情也讓班納意識到了像原來那樣指望著殖民者良心發現讓他們獨立是不可能的!
槍杆子裏麵出政權!
於是1939年開始,穆兄會裏出現了軍事力量‘巡遊隊’,這個組織的結構和‘家’一樣,也是五、五結構。按照這個結構同組織裏相互認識的人不超過八個,就是防止被一窩端。哪怕有人扛不住嚴刑拷打想要招供都招不出有用的東西。
也就是從那時候,他們走出了埃及,在巴勒斯坦成立了第一個海外分部。
關鍵是埃及還有一個神奇的地方,那就是愛資哈爾大學。
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學之一,也是埃及ysl教最古老的大學,時至今日依然是埃及的第二大綜合大學僅次於開羅大學。而這所大學是一所宗教大學,隻招收msl學生。在ysl世界裏擁有崇高的地位。
這所大學剛成立的時候是宣傳什葉派思想的清真寺,在1171年阿尤布王朝取代法蒂瑪王朝後,這裏成了遜尼派的學術中心。
在msl遜尼派裏,該大學的地位相當崇高!
在那個時期愛資哈爾大學還起到‘埃及教育部’的職責,掌管埃及超過四千所學校兩百萬學生。而穆兄會那時候就利用了愛資哈爾大學把那裏變成了聯絡整個ysl世界的主陣地。
那時候很多外國msl學生到愛資哈爾大學留學回國後就建立各國穆兄會分支,其中穆斯塔法-西巴儀和穆哈默德-哈米德也在敘利亞建立了穆兄會分支。
穆兄會發展最高峰就是二戰時期。
那時候整個埃及都近似於癱瘓,穆兄會站出來解決各種各樣的社會問題獲得了巨大聲望快速發展,他們手裏還有武裝,還控製了醫院、學校、工廠。醫院等地方,成了埃及最大的政治實體。
甚至還憑借在第一次中東戰爭的出色表現獲得了武器許可建立了自己的兵工廠發展到了最高峰!
然後他們就悲劇了。
在阿拉伯國家,宗教永遠是排名靠前的問題。
敘利亞也存在著宗教問題。
阿薩德家族最大的問題是:他是阿拉維派敘利亞人。
這個阿拉維派是什葉派裏裏一個非常小的分支,隻占了敘利亞大約10%的人口,而遜尼派則占了敘利亞超過80%的人口。
也就因為這點兒,阿拉維派在敘利亞的地位一直非常低下,沒有土地時代為奴的那種,飽受歧視和欺淩。
在遜尼派眼裏他們是‘比猶太人還要惡劣的異端’。
等到法國殖民大敘利亞地區的時候,為了搞分化更好的殖民這裏,不僅僅把黎巴嫩給分裂出去,還在阿拉維派的聚居地打造了一個‘阿拉維自治邦’,說白了還是他們的老一套——拉攏群眾鬥群眾。
而二戰時期,法國從敘利亞組建軍隊,遜尼派的人不屑於參軍,但是那些阿拉維派則不一樣
他們身份太低微了,反正已經沒有東西可以失去,不如加入軍隊搏個前程。所以等到敘利亞獨立後,他們驚奇的發現——整個國家的軍隊基本上都已經被阿拉維派控製。
於是那個時期敘利亞最大的特點就是頻繁地政變,那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獨立後前兩年發生了四次政變!再往後還是政變政變再政變,這個過程一直持續了二十一年!
這時候就要提到老阿薩德了。
這哥們倒也算是個‘老革命’——他十六歲就加入了阿拉伯複興黨。
這個黨派是致力於整個阿拉伯世界各國統一,包括‘非洲雄獅’納賽爾、薩大胡子都是出身於該黨派。
作為敘利亞最早的戰鬥機飛行員,老阿薩德利用當時敘利亞頻繁地政變,終於在1966年坐到了國防部長的位置,和當時的同黨派總統賈迪德一文一武坐在敘利亞權利最高端。
事實上這兩人還是好友:當年賈迪德也遭遇過政變,當時軍官嘩變賈迪德被扣押差點兒被處決,是老阿薩德調來裝甲部隊把他拯救出來的。
如果沒有當時老阿薩德的救援,賈迪德早就掛了。
但是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失敗,尤其是丟了戈蘭高地後,賈迪德麵對民怨直接把老阿薩德推了出來,說所有的責任都該由他負責。因為這事兒老阿薩德差點兒被趕出最高決策層。
這個事情也讓老阿薩德心有餘悸高度緊張,於是開始加強對軍隊的掌控,事實證明他這麽做是正確的:在1970年11月,賈迪德再次逼迫老阿薩德下台,這次老阿薩德沒有跟他客氣,直接派出軍隊把賈迪德扔進了監獄一直關到1998年賈迪德老死在監獄為止。
從那時候起,敘利亞進入了阿薩德時代。好消息是敘利亞結束了政變動蕩獲得了安寧的發展期,接下來二十多年的時間敘利亞一直保持著每年6%以上的經濟增長,壞消息則是——敘利亞開始與世界為敵了。
首先他剛奪取政權,就得罪了阿拉伯世界。
準確的說,他得罪的是穆兄會。
那是最大的ysl組織,整個中東、北非基本上都有他們的組織結構。包括哈馬斯的創始人亞辛其實原來就是穆兄會巴勒斯坦地區的成員。
現在穆兄會被很多國家列為‘恐怖組織’,但是時至今日隻要聊中東問題,就繞不過穆兄會這個坎。
這個穆兄會是一名叫做哈桑-班納的小學教師成立。
1928年,他和六個誌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穆兄會,目標就是通過‘吉哈德’推翻當時在埃及的殖民者解放埃及。
什麽叫做‘吉哈德’?
這其實最開始是一個基督教詞匯,意思就是對異教徒發動的‘聖戰’。
但是!但是!但是!
重要的事情說三次:所謂的‘吉哈德’絕對不是那些恐怖分子抱著炸藥包玩自爆!
真正的‘吉哈德’必須要由宗教實體來宣布,而且不可以以平民為目標,而且這個吉哈德真的不是單純的指戰鬥,也可以是奮鬥!
哈桑-班納提倡的就是走奮鬥路線!
後麵那些恐怖分子所謂的‘吉哈德’完全是曲解了這裏的意思!現在這個詞已經變了味兒!
當時埃及苦殖民者久矣,短短一年時間,穆兄會就發展出了四個分部,三年時間發展了十個,規模越來越大。到了1948年的時候,穆兄會僅僅在埃及境內就有超過兩千個支部超過兩百萬成員!這些支部都要至少經營一所學校、一個體育俱樂部和一座清真寺進行宣傳和聯係。
說起來穆兄會的組織結構真的相當嚴密。
他們要求:五個人組成一個‘家’,每個‘家’裏推選出一個‘家長’;,五個‘家’組成一個‘家族’,五個家輪流做這個‘家族’的‘第一個家庭’。而這樣的五個家族組成一個‘大隊’,五個‘大隊’組成一個‘營’。
他們就用這種方式地下聯絡學習經義思想,研究怎麽推翻統治者謀求埃及獨立。
1936年的時候,英國驅趕國內的猶太人,把那些猶太人運到了當時他們控製的巴勒斯坦地區,這個事情導致阿拉伯人的強烈反對引發了‘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大起義’。
但是那次起義雖然聲勢很大卻以失敗告終。
為什麽會失敗?
英國人把阿拉伯人抓過來當‘肉盾’來進行殘酷暴力鎮壓!無數阿拉伯人死於那次抗議活動!
這個事情也讓班納意識到了像原來那樣指望著殖民者良心發現讓他們獨立是不可能的!
槍杆子裏麵出政權!
於是1939年開始,穆兄會裏出現了軍事力量‘巡遊隊’,這個組織的結構和‘家’一樣,也是五、五結構。按照這個結構同組織裏相互認識的人不超過八個,就是防止被一窩端。哪怕有人扛不住嚴刑拷打想要招供都招不出有用的東西。
也就是從那時候,他們走出了埃及,在巴勒斯坦成立了第一個海外分部。
關鍵是埃及還有一個神奇的地方,那就是愛資哈爾大學。
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學之一,也是埃及ysl教最古老的大學,時至今日依然是埃及的第二大綜合大學僅次於開羅大學。而這所大學是一所宗教大學,隻招收msl學生。在ysl世界裏擁有崇高的地位。
這所大學剛成立的時候是宣傳什葉派思想的清真寺,在1171年阿尤布王朝取代法蒂瑪王朝後,這裏成了遜尼派的學術中心。
在msl遜尼派裏,該大學的地位相當崇高!
在那個時期愛資哈爾大學還起到‘埃及教育部’的職責,掌管埃及超過四千所學校兩百萬學生。而穆兄會那時候就利用了愛資哈爾大學把那裏變成了聯絡整個ysl世界的主陣地。
那時候很多外國msl學生到愛資哈爾大學留學回國後就建立各國穆兄會分支,其中穆斯塔法-西巴儀和穆哈默德-哈米德也在敘利亞建立了穆兄會分支。
穆兄會發展最高峰就是二戰時期。
那時候整個埃及都近似於癱瘓,穆兄會站出來解決各種各樣的社會問題獲得了巨大聲望快速發展,他們手裏還有武裝,還控製了醫院、學校、工廠。醫院等地方,成了埃及最大的政治實體。
甚至還憑借在第一次中東戰爭的出色表現獲得了武器許可建立了自己的兵工廠發展到了最高峰!
然後他們就悲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