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雲到了寫入市十五周年記的時間了,可是總是不願意提筆,實在沒啥可寫的,近五年的投資回報率基本沒有,先前能寫五周年記和十周年記,那是剛寫的時候,沒想到半年過去了,市場還沒有好轉,過去的十年已成為過去,寫起來沒有任何負擔,沒想到近半年來市場的表現讓米雲再次寫不下去了,沒有任何亮點,近五年的總結太難下筆了,平淡無奇的經曆。


    2024上半年,a股市場整體跌多漲少,在不計算新股情況,a股平均下跌近20.6%,其中,792股實現紅盤收漲,占比近14.9%。以市值分層統計,總市值超1000億元的個股中,近七成個股實現上漲,平均漲幅近11.2%。而不足20億元的個股僅有7股“紅盤”,占比僅為0.7%,平均下跌近38.1%。


    整體來看,a股上半年的行情仍“以大為美”,小微盤股遭受重挫,也就是說,如果你重倉的是小盤股,上半年虧損30%都是非常正常的,米雲上半年滿倉虧損12個點都算幸運的,還得益於長期持有大藍籌股,雖然表現不咋地,但比較抗跌,還能參與現金分紅抵扣融資利息扣收。


    2024上半年基民也是遭受重挫,數據統計,截至6月底,2885隻主動權益基金上半年處於虧損狀態,占比67.19%,1271隻主動權益基金淨值跌幅超過10%,259隻主動權益基金淨值跌幅超過20%,21隻主動權益基金淨值跌幅超過30%,重倉小市值股票的基金業績在今年上半年慘遭墊底,計算機、醫藥生物、傳媒等主題基金業績也較為落後。也就是說,如果持有的是小盤權益類基金,上半年虧損超過20%是不足為奇的。


    對於基金數據的虧損情況,米雲不清楚,關注的少,持倉量也少,就是幾年前在支付寶買了一點賽道基金票,然後近幾年發現虧損率有40%左右,好在每隻基金總投資不到百元,談不上什麽大損失,就是直接割肉出局都能接受。


    本周可能又要見證曆史了,不斷磨底創新低,管理層也不出來嗬護市場了,最近隻有提壯大耐心資本,官方發言和主流媒體都是如此,有的專家還把買股票和基金提示到金融消費者,真是無語至極,幾十年的金融投資者被動提升為金融消費者,事實上近三十年,股民和基民大部分時間確實成了金融消費者,大家都開玩笑的是又消費了多少,貢獻了多少。


    把投資者改為消費者確實很妙,以後虧損就不能叫屈了,你不是投資虧損,而是你在股市消費掉了,但讓人困惑的是,在股市投資消費虧損後的股民得到了什麽呢?


    米雲思來想去,除了得到虧損和傷害,想不出還能得到什麽,難道說得到了磨練,提升了堅強的意誌,堅韌不屈,百折不撓的情緒價值。隻能求助廣大的網友了,都說評論區容易出人才。


    金融消費者一個新詞兒出現,首發這詞的專家真是太有才了,別小看這一個詞的變化,內涵變化可大了,廣大股民、基民不再是投資者,而是消費者,哪有消費者不花錢,還賺錢的道理?


    看了一下網友的點評數據,基本上都不認可金融消費者這個觀念的,沒有一個買賬的股民。


    以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也適用於股民、基民,每年315晚會,針對欺騙金融消費者行為也可以進行打假曝光。


    股民如果被定義為金融消費者,那股民百分百能做到隻虧不賺,因為消費是往外搭錢。


    金融消費者,消費了什麽?茶飯不思?提心吊膽?欣喜若狂?疑神疑鬼?這些商品嗎?


    金融都能消費?消費者消費了啥,是財富的流失,鬱悶,失眠,心理疾病,家庭破裂。這種消費讓專家他們去消吧。


    原來我不是投資失敗了,而是消費了一堆毫無意義的數字,嗯,很貼切!心裏舒坦多了,起碼不用騙自己匯回報的問題!


    消費一般指通過貨幣或等價物或等價勞動換取服務和所需物品的行為。目前所有的金融類別似乎隻有保險勉強可以算作金融消費。


    投資和消費的本質區別,投資是來賺錢的,消費是來花錢的,這也從另外一個角度提醒和說明,你想要利息,到實際上人家就是要奔著你的本金來的。


    網友的點評確實是肺腑之言,米雲也深表讚同,股民和基民由投資者轉換為消費者,還不如直接說金融市場是賭場算了。金融消費者的話題米雲不想多談,就當是一個玩笑,一個鬧劇,還有一個鬧劇,大a上漲100萬點可期,如果在股民眼前說這話,估計要被打殘。


    近日,一則專家稱“a股100萬點可期”的言論火爆並空降熱搜。而涉及此番言論的主角則是來自中泰資管聯席首席投資官、權益公募投資部總經理。7月5日,中泰資管向記者表示,在缺失上下文語境的情況下,部分字眼被過度放大會影響表達的準確性,背離了投資者溝通的原有意義。


    還是看看今年的市場表現,和近幾個月來的市場表現吧。滬指本周線7連陰,連跌7周無假陰,滬指上一次出現周線7連陰還要追溯到2018年同期,當年5-7月,滬指連跌7周,從3219點跌至2691點後才出現反彈。本輪的反彈時機不知道在什麽點位和時間,說實話,米雲也是憂心如焚,自己安慰自己。


    今年以來不會出現第四次血洗小微盤?再搞下去真的還會有大批量的股民要銷戶了。米雲大概看了一下數據,大a三十多年的曆史上,周線7連陰以上一共10次,6次7連陰,3次8連陰,1次11連陰。


    要說最恐怖的就是,2015年5178下來都沒有出現過7連陰而不反彈的行情,這幾天可能要見證曆史了。雖然指數跌幅不大,但殺傷力極強,不少個股已經跌破2600了,全在甩賣公司,就怕退市賠償政策出來。


    隔壁昨天夜裏還在創新高,全球主要指數,包括亞洲的主要市場都還在創新高,真的是要讓投資者相信國運,滿倉納指和日經指數啊!我國金融市場不景氣,實體經濟也是肉眼的看到不行,金融行業降薪和退薪是趨勢,實體經濟也是艱難的存活。


    最近半年,隻要去外麵買東西,就可以看到無數便利店,理發店,飯館倒閉,有的是經營了十年以上的便利店,米雲來廣省這邊工作居住就在,一條街,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到今年,就已經倒閉幾十家店鋪了,很多都是幾年的老店了。


    有的店鋪換人了,也沒有堅持三個月的,有的店鋪一年左右換了四五個商家,米雲隻見到一個做糕點和飲品店的存活下來了,大部分商家都被淘汰了,奶茶店也是如此,有的也撐不了三月,唯有見蜜雪冰城甜蜜商家密集鋪開門麵,米雲居住的地方三裏之內有七八家蜜雪冰城,最近位置在30米處。一般的奶茶店和零食店晚上11點就歇業了,最近下樓丟垃圾偶然發現,樓下的那家蜜雪1點半左右還在營業,難道有三班倒,不要問米雲為麽淩晨兩點左右還沒睡覺的話,熱的睡不著,還是壓力太大,難以入睡,可能都有,米雲多年來養成了習慣,倒床閉眼就能瞬間入睡。印象最深的就是抗洪搶險時間段,沒地方睡覺,米雲站在牆邊都能站著入睡。


    米雲觀察了一年,發現過很多趣事,關店的有藥店,有粉麵館,快餐店,有服裝店,有理發店,便利店,還有小超市。藥店隻關閉了一家,說明藥房利潤還不錯,基本上都能活過來,眼鏡店也是如此,基本上都是開了十幾年的店,眼鏡店也是暴利行業,不容易淘汰,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泛濫,老弱婦孺的眼睛視力都邊怎麽好,眼鏡店也是能維持經營下去的店。


    米雲曾經辦過兩張剪頭發的卡,不是米雲主動辦的,也不是經米雲手親辦的,米雲隻是全程陪同,或事後被告知結果,五年前辦的一張剪發卡大概500塊錢,隻去消費過一次,後來發現那個店麵已經關店走人了,第二家理發店倒是開了十年,隻是今年五月份以後,也關店了,米雲路過的時候才發現,米雲做過第二次續費,應該還有九次剪發機會,可惜了,傳統理發店都被最近二年新出的快剪理發店淘汰了,大家都消費降級,挺不過去,就隻能關店了。


    據米雲一年來的觀察,新開的店,一般隻要沒有撐過三個月時間,那店就要基本被淘汰了,都熬不起,租金付不起,虧不起,最主要的就是餐飲店麵,東西浪費不起,水果店還好,還能勉強活下去,最近一年的便利店哪怕十年以上的店,都是最後七天清倉掃貨關店,米雲半年見過七八家便利店倒閉了,有的還開了八九年的便利店,都扛不住了。


    都在說生意難做,沒有利潤,還要支付水電費,房租,工人的工資等,就算沒有工人,夫妻店也覺得掙的還不如去外賣,擰螺絲,起碼內心沒有租金壓力了,最近十幾年各行各業都被房地產行業收割的不行,都在給房東打工,做實體和上班的不如收租的房東。


    對比實體店的虧損,我們買股票的,還有做基金的,或者買房的人,大概率還可以有正常的生活,因為還有份穩定的工作。苦心經營幾年的店鋪,幾乎是自己全部的事業,他們不是熬到真的撐不動了,不會關店的,關店意味著自己以前的事業結終了,能幹什麽呢?


    尤其好多還是連鎖的便利店,米雲老家的幾個直屬親戚去年做生意也是大虧,服裝和飲食店一樣,都沒有堅持一年被迫關店了,縣城人口少,消費能力跟不上的結果,主要近幾年大家都沒有多少收入,再加上大環境經濟不好,全方位的消費降級,租金這塊也不可能同步減少,房租反而還在每年上漲,你讓打工和開店者如何能活下去。


    關閉的店鋪,大多數都被零食店占領了,一條街,有零食好忙,零食優選,零食之家,反正記不清了,米雲居住的地方,還有縣城老家都被零食店包圍了,一裏路範圍就有幾家一大包零食店,都是加盟店,有的虧,有的賺,就看誰能活到最後,房東自己開的店還好,沒多少壓力,大部分租店開的壓力就會不少,大街小巷出現了太多的零食好忙,也不見懷舊零食,都是一些常規的零食幹糧和飲品,也是品牌連鎖加盟方式。


    實體經濟也是金融,回到貨幣金融主題,今年以來,證券,銀行業大規模範圍內的降薪開始了,大的達到了50%左右,大金融行業也不景氣,股民更是雪上加霜,投資虧損嚴重,投資回報率基本為0,證券公司針對納指etf,進行了80餘次風險提示,交易所還將重點監控其交易,限製股民購買納指,可是投資者有多少人還敢買a股。


    越是提示納指有風險,越有人放棄a股,堅定去買納指,買的人越多,越能賺到錢,這很好地詮釋了那句話,“看好a股,定投納指”。但凡大a能給投資者一點信心,也不至於讓投資者去追高高溢價的外圍股指,大a投資價值低,投資回報率低,不得不讓投資者咬牙去背棄,沒有辦法的事,投資者也要生活,也要有希望。


    有股民反饋,今年春節後以1.4元買了美國納指科技etf,結果被證券公司不斷發信息提示溢價風險,信了他們的鬼話保本賣了,耳朵清靜了,結果3個月不到漲到1.79元。退出的錢買了一隻家用電器股票,漲5個點沒有賣,近期跟大盤一起大跌被套20%,麵對證券公司的各種風險提示,你該信誰呢?


    大量股民留言都是,正準備清空股票,轉戰外圍的etf,積極準備著。就是聽了國內專家的話去年錯過納指,今年清倉大a,全麵轉向能賺錢的標的。去年向大a捐了不少錢,都不知道捐給誰了,能說股民不愛國嗎,愛了三十年,傷了三十年,不是傷的深,誰願意如此 ,股民也不想去投納指和日經還有各種外圍指數,但凡大a表現稍微給力一點,也不至於絕望如此。


    現在市場都是反著來,隻要是利好消息就會被廣大股民解讀為利空,反之亦然。


    據報道,截止7月3日,我國股市散戶活躍數量減少了54.24%。一些股民開始陸續退出股市,大部分都是割肉走人,主要退出人群分布:


    1、50後人群,因為其中一些人已經拿不動手機;


    2、60後已經退休人群,炒股炒得心髒受不了;


    3、70後還在最後倔強的人群,他們上有老下有小,退休前還想搏一把,但是,屢戰屢敗,無心戀戰;


    4、80後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群,發現自己傷不起;


    5、90後忙著還房貸的人群,他們原本信心百倍,以為通過炒股可以賺到錢,沒想到炒股炒出新的負債;


    6、一批00後們嘲笑或不屑炒股。炒了一波走人。


    這些都是網上的段子,可能是調侃;可能是實際,半真半假,也不能說全是假的,年輕人不炒股還是真的,中老年退不退出這也是值得思考的問題,為了健康可以退出,為了腦子活躍,還可以堅持一下。


    股市本應是一個為企業提供融資渠道、為投資者創造財富的場所,但如今卻讓眾多投資者感到失望和憤怒。長期以來,股市的波動起伏過大,缺乏穩定性,讓很多普通投資者的血汗錢付諸東流。


    一些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內幕交易等違規行為屢禁不止,嚴重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而監管機製在某些時候的不完善,也讓這些違規行為難以得到及時有效的懲處。


    再加上市場信息的不對稱,機構投資者和大戶往往能夠憑借其優勢獲取更多的信息和資源,而廣大中小投資者則處於劣勢,容易被割韭菜。


    如果這種狀況一直得不到改善,投資者對股市失去信心,進而對國家的經濟體係產生懷疑。人們可能會減少投資和消費,企業融資困難,經濟發展受阻,這對於國家的整體發展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隱患。


    股市的問題並不是無法解決的。加強監管力度,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規,保障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是當務之急。


    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加強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公正性,讓市場更加公平、公正、公開。


    對於投資者來說,也要增強自身的風險意識和投資知識,理性投資,不盲目跟風。


    股市的健康發展對於國家和人民都至關重要,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讓股市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實際上,從估值水平來看,我國資產特別是中國股票的價格,當前在全球主要市場中具有較為明顯的估值優勢。


    華西證券研究顯示,截至6月28日,上證指數、深證成指、滬深300和創業板指的平均市盈率(pe、ttm)分別為13.20倍、20.77倍、11.84倍和25.88倍,均低於2010年來的13.31倍、23.75倍、12.19倍和50.67倍的曆史中位數。


    相比之下,標普500、納斯達克指數和道瓊斯工業指數的pe分別為27.30倍、43.67倍和27.45倍。


    從股債收益率來看,甬興證券研報顯示,截至2024年6月26日,滬深300股息率為3.3%,10年國債收益率為2.22%,股債收益率為-1.08%,仍處於2012年以來相對低點,這也意味著當前a股市場具備較高的投資性價比。


    股票,基金,房子,好歹還有個念想,說不定未來就漲回來了,雖然這個未來很遙遠,但萬一實現了就是夢想。關閉店店主的虧損就是真正實質上的虧損了。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米雲從來沒有後悔進入股市,隻是不應該在去年下半年開始加杠杆操作,米雲一直提倡的就是閑錢炒股,不要借錢炒股,不要貸款炒股,不要賣房炒股,拿些閑錢玩玩就好,輸光了也不影響生活品質,也一直奉勸周圍朋友盡量少玩點股票,從來不推薦,有人問到米雲了,也隻是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主要以勸退為主,米雲太了解這個市場了,入市十幾年,雖然沒有怎麽虧錢,但太了解這個市場的殘酷了,入市十五年中,有十四年中不怎麽賺錢,隻能言盡於此了,談深了沒有好處,還可能被禁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股民的炒股日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閑雲小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閑雲小散並收藏股民的炒股日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