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甘草瀉心湯
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 作者:木子李大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介賓微微頷首,表示同意:“劉教授真是目光如炬啊!沒錯,正是甘草瀉心湯。”
然而,老劉卻心生疑惑地問道:“甘草瀉心湯並不稀奇,但這裏麵添加肉桂和附子又有何深意呢?”
此時,一旁的老唐由於對經方並無深入研究,思維明顯比其他人滯後了一些。
甘草瀉心湯, 是仲景五瀉心湯之一。
張仲景的瀉心湯之所以被命名為“瀉心”,是因為古代人心下所指代的往往並非真正的心髒,而是心下的那個部位,大約相當於現代醫學中的胃部。
這種觀念體現了一種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並且在經方派和古方派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現。
所謂瀉心,其主要治療對象是胃痞症狀。
若是按照現代人的思維方式來理解,或許更應該將其稱為“瀉胃湯”,這樣會更易於讓人明白。然而,如果真的采用了這個名稱,豈不是瞬間降低了它的格調?
畢竟,一個富有深意且雅致的藥名總會給人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所以,“瀉心湯”這個名字不僅準確地描述了藥物的功效,還蘊含著中華文化的獨特韻味。
在眾多的瀉心湯方劑之中,要數半夏瀉心湯最為出名和經典,甚至可以將其稱作治療腸胃疾病的首選良方。
與之相比,其他種類的瀉心湯則顯得聲名不夠顯赫。就拿甘草瀉心湯來說吧,它同樣能夠用於醫治胃腸炎等病症,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醫者們經過實踐探索後意外地發現,對於反複發作的口腔潰瘍這一頑疾,該藥方竟然具有更為顯著的療效!
神奇不神奇?別說是那些對中醫學一知半解的人了,即便是許多中醫師本身,對此也深感詫異和神奇啊!
然而說到底,這一切不過是因為現代人的固有思維在作怪罷了。
他們將“爛嘴”與“上火”緊密地綁定在一起,並將其視為一種常識。卻未曾想過,也許有一種“爛嘴”的原因並非僅僅是“上火”這麽簡單,而是陽虛所導致的呢?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會憑借自己的經驗和直覺來判斷事物,並且認為這就是背後的真相。就像這個關於“爛嘴”的例子一樣,人們習慣性地認為隻要出現“爛嘴”症狀就是上火引起的,從而忽視了其他可能存在的因素。
這就是火神派生存的土壤,當大部分中醫師被“清熱”這個固定思維所影響的時候,火神派的醫家則是敏銳的發現,有很多被忽略的疾病是治療後療效不好的。如果隻是一味地按照傳統觀念來處理這些症狀,很可能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甚至還會延誤病情。
因此,提醒大家要保持開放的心態,不要輕易被表象所迷惑,多角度分析問題才能找到真正的答案。這樣不僅能夠增加作品的深度和廣度,也能讓讀者從中獲得更多有益的啟示。
說起來簡單,但是老唐腦袋轉不過這個彎兒。
而老劉雖然知道,卻沒有參透這裏麵的精髓。
反複性口腔潰瘍,病情持續了那麽久,就算一開始是實熱,拖了那麽久還沒好,難道就還是實熱嗎?
所以甘草瀉心湯本來是治療胃腸炎的,但是因為重用了甘草補虛,加上半夏、生薑、黃芩、黃連平調寒熱,所以治療複發性口腔潰瘍有奇效。(關於瀉心湯的詳細方解,打算在後續劇情中詳講。)
但是往往像這種情況,三劑是不可能有那麽好的效果的。
民國名醫祝味菊在《傷寒質難》中曾經說過甘草瀉心湯可以治療複發性口腔潰瘍,但是他提到了,需要長期服用才能見效。
所以李介賓則是直接在這基礎上加了肉桂、附子。
既然要補虛,那就看準了,一補到位!
這才是這個方子的精髓。
王天賜聽完李介賓的解釋後,還是不理解:“那之前又是怎麽發現甘草瀉心湯可以治療口腔潰瘍的呢?”
畢竟胃腸炎跟口腔潰瘍……有什麽……關係?
咦,大膽點聯想!腸胃炎是腸胃裏麵發炎,也就是粘膜受損,而口腔潰瘍是嘴裏粘膜受損,好像也完全說的通呀!
李介賓聽了之後,對這個老實人刮目相看了,這倒是個有意思的想法,也能說的通。
老劉老唐則是不滿意,咱們是中醫,這種說法說起來有點道理,但是不夠中醫呀。
李介賓笑笑,老頭子講究還挺多。
如果是按照中醫的說法的話,倒也不是不行。
關於病名學,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客觀來說,中醫的病名並沒有西醫的規範,這是吃了年代的虧,承認了也不丟人。
很多中醫的病名,其實就是症狀本身,如同鼓脹、水腫、咳嗽等。
現在不是都搞什麽中西醫病名對照嘛,比如中醫的感冒跟西醫的上呼吸道感染。
什麽?你不知道呀,感冒最早出自北宋《仁齋直指方 諸風》,茲後曆代醫家沿用此名,並將感冒與傷風互稱。
西醫對應的病名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俗稱“上感”。
所以中醫其實一直都是深入人心的,隻是大家不知道,很多嘴裏叫著感冒以為這是西醫病名,沒幾個說自己是上呼吸道感染的。
為什麽要講這個呢?
因為目前古代中醫大部分的病,都能找到相應的西醫診斷,以及現代研究。但是有少數病,到現在都是個迷。
比如,狐惑病,或稱百合病。
《金匱要略·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脈證治第三》:“狐惑之為病,狀如傷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閉,臥起不安,蝕於喉為惑,蝕於陰為狐,不欲飲食,惡聞食臭,其麵目乍赤、乍黑、乍白。蝕於上部則聲喝,甘草瀉心湯主之”。
這個病,很神秘,也很奇怪,曆代的醫家對其多有闡述,但是幾乎沒人遇到過。
翻譯成現代漢語怎麽理解呢,就是以口咽、陰部蝕爛,目赤如鳩眼,小腿結節紅斑等為主要表現的皮膚疾病。除眼、口、陰部三聯症狀外,尚可侵犯多係統、多器官各組織,如皮膚、關節神經係統、靜動脈等,具有慢性、進行性、複發性的特點。
我們現在學習的疾病,看似雜亂無章,其實是經過了千年的發展整理而來的,而沒有整理歸納的,如同狐惑病,就如同克蘇魯一樣,難以識別,或者說,不可名狀了。
黃煌在經方使用手冊中說:“甘草瀉心湯,古代狐惑病的專方,適用於以消化道、生殖道、眼睛等黏膜充血、糜爛、潰瘍為特征的疾病。”
藥理研究:具有抗炎、緩解腸道平滑肌痙攣,抗潰瘍的作用。
適用疾病:複發性口腔潰瘍、口腔扁平苔癬、手足口病、白塞病、紅斑狼瘡、子g頸炎、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直腸潰瘍、直腸炎、胃潰瘍、精神病等。
注意事項:方中甘草用量在6g以上,有用到30g的,但需要注意甘草過量會導致反酸、燒心及浮腫等副作用。
然而,老劉卻心生疑惑地問道:“甘草瀉心湯並不稀奇,但這裏麵添加肉桂和附子又有何深意呢?”
此時,一旁的老唐由於對經方並無深入研究,思維明顯比其他人滯後了一些。
甘草瀉心湯, 是仲景五瀉心湯之一。
張仲景的瀉心湯之所以被命名為“瀉心”,是因為古代人心下所指代的往往並非真正的心髒,而是心下的那個部位,大約相當於現代醫學中的胃部。
這種觀念體現了一種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並且在經方派和古方派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現。
所謂瀉心,其主要治療對象是胃痞症狀。
若是按照現代人的思維方式來理解,或許更應該將其稱為“瀉胃湯”,這樣會更易於讓人明白。然而,如果真的采用了這個名稱,豈不是瞬間降低了它的格調?
畢竟,一個富有深意且雅致的藥名總會給人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所以,“瀉心湯”這個名字不僅準確地描述了藥物的功效,還蘊含著中華文化的獨特韻味。
在眾多的瀉心湯方劑之中,要數半夏瀉心湯最為出名和經典,甚至可以將其稱作治療腸胃疾病的首選良方。
與之相比,其他種類的瀉心湯則顯得聲名不夠顯赫。就拿甘草瀉心湯來說吧,它同樣能夠用於醫治胃腸炎等病症,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醫者們經過實踐探索後意外地發現,對於反複發作的口腔潰瘍這一頑疾,該藥方竟然具有更為顯著的療效!
神奇不神奇?別說是那些對中醫學一知半解的人了,即便是許多中醫師本身,對此也深感詫異和神奇啊!
然而說到底,這一切不過是因為現代人的固有思維在作怪罷了。
他們將“爛嘴”與“上火”緊密地綁定在一起,並將其視為一種常識。卻未曾想過,也許有一種“爛嘴”的原因並非僅僅是“上火”這麽簡單,而是陽虛所導致的呢?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會憑借自己的經驗和直覺來判斷事物,並且認為這就是背後的真相。就像這個關於“爛嘴”的例子一樣,人們習慣性地認為隻要出現“爛嘴”症狀就是上火引起的,從而忽視了其他可能存在的因素。
這就是火神派生存的土壤,當大部分中醫師被“清熱”這個固定思維所影響的時候,火神派的醫家則是敏銳的發現,有很多被忽略的疾病是治療後療效不好的。如果隻是一味地按照傳統觀念來處理這些症狀,很可能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甚至還會延誤病情。
因此,提醒大家要保持開放的心態,不要輕易被表象所迷惑,多角度分析問題才能找到真正的答案。這樣不僅能夠增加作品的深度和廣度,也能讓讀者從中獲得更多有益的啟示。
說起來簡單,但是老唐腦袋轉不過這個彎兒。
而老劉雖然知道,卻沒有參透這裏麵的精髓。
反複性口腔潰瘍,病情持續了那麽久,就算一開始是實熱,拖了那麽久還沒好,難道就還是實熱嗎?
所以甘草瀉心湯本來是治療胃腸炎的,但是因為重用了甘草補虛,加上半夏、生薑、黃芩、黃連平調寒熱,所以治療複發性口腔潰瘍有奇效。(關於瀉心湯的詳細方解,打算在後續劇情中詳講。)
但是往往像這種情況,三劑是不可能有那麽好的效果的。
民國名醫祝味菊在《傷寒質難》中曾經說過甘草瀉心湯可以治療複發性口腔潰瘍,但是他提到了,需要長期服用才能見效。
所以李介賓則是直接在這基礎上加了肉桂、附子。
既然要補虛,那就看準了,一補到位!
這才是這個方子的精髓。
王天賜聽完李介賓的解釋後,還是不理解:“那之前又是怎麽發現甘草瀉心湯可以治療口腔潰瘍的呢?”
畢竟胃腸炎跟口腔潰瘍……有什麽……關係?
咦,大膽點聯想!腸胃炎是腸胃裏麵發炎,也就是粘膜受損,而口腔潰瘍是嘴裏粘膜受損,好像也完全說的通呀!
李介賓聽了之後,對這個老實人刮目相看了,這倒是個有意思的想法,也能說的通。
老劉老唐則是不滿意,咱們是中醫,這種說法說起來有點道理,但是不夠中醫呀。
李介賓笑笑,老頭子講究還挺多。
如果是按照中醫的說法的話,倒也不是不行。
關於病名學,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客觀來說,中醫的病名並沒有西醫的規範,這是吃了年代的虧,承認了也不丟人。
很多中醫的病名,其實就是症狀本身,如同鼓脹、水腫、咳嗽等。
現在不是都搞什麽中西醫病名對照嘛,比如中醫的感冒跟西醫的上呼吸道感染。
什麽?你不知道呀,感冒最早出自北宋《仁齋直指方 諸風》,茲後曆代醫家沿用此名,並將感冒與傷風互稱。
西醫對應的病名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俗稱“上感”。
所以中醫其實一直都是深入人心的,隻是大家不知道,很多嘴裏叫著感冒以為這是西醫病名,沒幾個說自己是上呼吸道感染的。
為什麽要講這個呢?
因為目前古代中醫大部分的病,都能找到相應的西醫診斷,以及現代研究。但是有少數病,到現在都是個迷。
比如,狐惑病,或稱百合病。
《金匱要略·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脈證治第三》:“狐惑之為病,狀如傷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閉,臥起不安,蝕於喉為惑,蝕於陰為狐,不欲飲食,惡聞食臭,其麵目乍赤、乍黑、乍白。蝕於上部則聲喝,甘草瀉心湯主之”。
這個病,很神秘,也很奇怪,曆代的醫家對其多有闡述,但是幾乎沒人遇到過。
翻譯成現代漢語怎麽理解呢,就是以口咽、陰部蝕爛,目赤如鳩眼,小腿結節紅斑等為主要表現的皮膚疾病。除眼、口、陰部三聯症狀外,尚可侵犯多係統、多器官各組織,如皮膚、關節神經係統、靜動脈等,具有慢性、進行性、複發性的特點。
我們現在學習的疾病,看似雜亂無章,其實是經過了千年的發展整理而來的,而沒有整理歸納的,如同狐惑病,就如同克蘇魯一樣,難以識別,或者說,不可名狀了。
黃煌在經方使用手冊中說:“甘草瀉心湯,古代狐惑病的專方,適用於以消化道、生殖道、眼睛等黏膜充血、糜爛、潰瘍為特征的疾病。”
藥理研究:具有抗炎、緩解腸道平滑肌痙攣,抗潰瘍的作用。
適用疾病:複發性口腔潰瘍、口腔扁平苔癬、手足口病、白塞病、紅斑狼瘡、子g頸炎、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直腸潰瘍、直腸炎、胃潰瘍、精神病等。
注意事項:方中甘草用量在6g以上,有用到30g的,但需要注意甘草過量會導致反酸、燒心及浮腫等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