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
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 作者:木子李大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孟超凡是個西中醫匯通的高手,他對於中醫理論並不比一個中醫本科畢業生精通到哪裏去,但是這不影響他開起方子來,得心應手,如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他用大柴胡湯治療高血壓,用大柴胡湯治療肝炎,還用來減肥,效果都不錯。
而他應用大柴胡的標準很簡單,就是少陽證+大便秘結。
這樣用,對嗎?反正用了那麽久,擺事實,不能算錯。
這就又引出了一個話題,學生跟教授的區別在於哪裏?
相同之處是都是什麽都不知道,學生是真的什麽都不知道,需要學習,而教授是教著教著發現什麽都不知道了。
李介賓此時給三個大教授繼續講:
如內實已堅,則加大黃也是可以的。
其他條文也類似,例如:‘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裏,複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
細看這些證狀,往來寒熱原屬小柴胡湯證,雖說熱結在裏,但是加大黃與否,還要由裏實的程度來決定。
至於心中痞硬既要加枳芍以協薑夏,一般已能解決。如汗出很多,脈實證急,則加大黃,瀉下存陰,極為必要。
故仲景對大柴胡湯隻作七味,而注明一方加大黃二兩,目的在於說明大黃不是非用不可的,而是一種酌情的加減法。
柯琴、徐靈胎二氏主張無大黃的理由是因下利而不可用大黃,其觀點是明朗的,論據是切實的。這也是曆代主張無大黃的共同的根據。
……孟超凡還不知道,噢,拉肚子還能用大柴胡湯?反正他是一次都沒這樣用過……
估計大部分中醫,也都沒這樣用過。
李介賓聳聳肩,沒覺得大驚小怪的。
用了,不代表這個中醫就高明,不用,不代表這個中醫就不行。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
但是既然都講到這裏了,那就繼續討論一下。
大柴胡湯證中的下利是不是可以作為無大黃的根據呢?
李介賓的態度是——不可以。
下利一證,有陽性病理過程中的下利,有陰性病理過程中的下利。
如果陰性過程的下利,如太陽病脈弱手足寒下利清穀,以及桂枝人參湯證中的下利,當然是不可用大黃的。
假如是陽性過程中的下利,例如:“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疼,口幹舌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這不僅是用大黃,而且有要硝黃枳樸並用而急進的。
按一個孤立的證,它隻是一個證候的特殊病理反映出來的一個片麵現象。
如果孤立地看一個證,是難以認識一個證的病理的,病理包括病因病位病性病勢。怎麽能根據一個孤立的證來論藥呢!
傷寒六經辨證是從證候辨識,從辨中認識病性病勢,據此而立法用藥,不是對證下藥如對號入座一般。
理解這個意義,方可與言六經辨證論治。
老劉大受震撼,他研究傷寒幾十載,此時聽起來李介賓的話,猶如醍醐灌頂。
李介賓講話,三大教授捎帶一個準研究生都屏著呼吸燒著cpu細聽。
傷寒雜病論中裏熱下利而用大黃的案例不隻一端。
大柴胡湯證三條都是少陽氣機失調並發熱結在裏之證,大柴胡湯中大黃在所必用。方中脫漏大黃極有可能是佚文,《金匱》原方所載大黃二兩可證明。
《傷寒論》中大柴胡湯方後的“一方加大黃二兩,若不加恐不為大柴胡湯”十七字是後人注語,決非仲景文字。
《傷寒論》中這類注語不隻一條,而語氣、文辭很像出於一人之手。
如小青龍湯方後有:“且蕘花不治利,麻黃主喘,今此語反之,疑非仲景意。”
又半夏散方後有:“半夏有毒,不當散服。”
又通脈四逆湯方後注:“病皆與方相應者,乃服之”。
如此等等皆後世讀者注於方後之言語,而且此人是很有見識的,可惜了,無名氏,未在青史留名一筆。
想到這裏,李介賓微微歎氣,仿佛與千百年來那些才情之人共鳴。
大柴胡湯方後之十七字注語,句讀與語意連貫完整,與證候的病理相合,與仲景“下之則愈”之辭意相應,與金匱本方相對照,因此而注曰:“一方加大黃二兩,若不加恐不為大柴胡湯”。
再按大柴胡湯方大黃2兩,約28克少一點,每服大黃用量不過 5-6克,為大承氣湯大黃每服量的約五分之一,為大黃黃連瀉心湯大黃每服量的二分之一少一點。
這個大黃的服量是不會產生顯著的泄下作用的,隻能是清熱消痞調和胃氣的作用。
至於因下利或因誤下即疑慮大黃的醫家,隻是因為強調了片麵的一證而忽視了全麵的證候,注意現象而忽略了本質的緣故。
老唐不自覺點頭,他之前用了6g大黃,就是這樣想的。
用藥要有思路,有依據,而不是胡亂嚐試。
否則說的頭頭是道,結果真的方子出來了,患者喝了什麽變化都沒有,那也不錯,就怕喝了結果症狀沒緩解,病情反而變化了。
傷寒論裏麵正治沒幾個方子,失治誤治的方子一大堆,這可不是道道是頭了。
老唐以前是這樣,畢竟他學內經的嘛。
老劉比他強一些,畢竟學的經方,不費腦子。
孟超凡就一騎絕塵了,沒了中醫學理論的限製,反而開了限製器,咋得勁兒咋開,反而近乎醫術。
而李介賓又不一樣,他知道那麽多不同醫家理論,並非是個經學家,隻是單純的與曆史上許多有才情的名家一般,遇到了問題。
沒有誰生下來就是中醫大家,就算是強如張仲景,也有求學之路,也有學成之後,傷橫夭之莫救之苦。
張仲景的悲哀在於,他生的太早了,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故而隻能勤求古訓,博采眾方。
所以後世之人,何其有幸,能生在張仲景之後。
而現代之人又何其有幸,曆代名家,千百注梳,但凡遇到中醫難題,隻要多翻一翻書,會發現這些問題前輩們都曾經遇到過,這些疑問他們也都思考過。
這才是中醫之魅力所在,學習進步的過程中,心有靈犀似乎望盡古今,這種浪漫不同於西醫,如此中醫之路可謂一路平坦。
他用大柴胡湯治療高血壓,用大柴胡湯治療肝炎,還用來減肥,效果都不錯。
而他應用大柴胡的標準很簡單,就是少陽證+大便秘結。
這樣用,對嗎?反正用了那麽久,擺事實,不能算錯。
這就又引出了一個話題,學生跟教授的區別在於哪裏?
相同之處是都是什麽都不知道,學生是真的什麽都不知道,需要學習,而教授是教著教著發現什麽都不知道了。
李介賓此時給三個大教授繼續講:
如內實已堅,則加大黃也是可以的。
其他條文也類似,例如:‘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裏,複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
細看這些證狀,往來寒熱原屬小柴胡湯證,雖說熱結在裏,但是加大黃與否,還要由裏實的程度來決定。
至於心中痞硬既要加枳芍以協薑夏,一般已能解決。如汗出很多,脈實證急,則加大黃,瀉下存陰,極為必要。
故仲景對大柴胡湯隻作七味,而注明一方加大黃二兩,目的在於說明大黃不是非用不可的,而是一種酌情的加減法。
柯琴、徐靈胎二氏主張無大黃的理由是因下利而不可用大黃,其觀點是明朗的,論據是切實的。這也是曆代主張無大黃的共同的根據。
……孟超凡還不知道,噢,拉肚子還能用大柴胡湯?反正他是一次都沒這樣用過……
估計大部分中醫,也都沒這樣用過。
李介賓聳聳肩,沒覺得大驚小怪的。
用了,不代表這個中醫就高明,不用,不代表這個中醫就不行。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
但是既然都講到這裏了,那就繼續討論一下。
大柴胡湯證中的下利是不是可以作為無大黃的根據呢?
李介賓的態度是——不可以。
下利一證,有陽性病理過程中的下利,有陰性病理過程中的下利。
如果陰性過程的下利,如太陽病脈弱手足寒下利清穀,以及桂枝人參湯證中的下利,當然是不可用大黃的。
假如是陽性過程中的下利,例如:“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疼,口幹舌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這不僅是用大黃,而且有要硝黃枳樸並用而急進的。
按一個孤立的證,它隻是一個證候的特殊病理反映出來的一個片麵現象。
如果孤立地看一個證,是難以認識一個證的病理的,病理包括病因病位病性病勢。怎麽能根據一個孤立的證來論藥呢!
傷寒六經辨證是從證候辨識,從辨中認識病性病勢,據此而立法用藥,不是對證下藥如對號入座一般。
理解這個意義,方可與言六經辨證論治。
老劉大受震撼,他研究傷寒幾十載,此時聽起來李介賓的話,猶如醍醐灌頂。
李介賓講話,三大教授捎帶一個準研究生都屏著呼吸燒著cpu細聽。
傷寒雜病論中裏熱下利而用大黃的案例不隻一端。
大柴胡湯證三條都是少陽氣機失調並發熱結在裏之證,大柴胡湯中大黃在所必用。方中脫漏大黃極有可能是佚文,《金匱》原方所載大黃二兩可證明。
《傷寒論》中大柴胡湯方後的“一方加大黃二兩,若不加恐不為大柴胡湯”十七字是後人注語,決非仲景文字。
《傷寒論》中這類注語不隻一條,而語氣、文辭很像出於一人之手。
如小青龍湯方後有:“且蕘花不治利,麻黃主喘,今此語反之,疑非仲景意。”
又半夏散方後有:“半夏有毒,不當散服。”
又通脈四逆湯方後注:“病皆與方相應者,乃服之”。
如此等等皆後世讀者注於方後之言語,而且此人是很有見識的,可惜了,無名氏,未在青史留名一筆。
想到這裏,李介賓微微歎氣,仿佛與千百年來那些才情之人共鳴。
大柴胡湯方後之十七字注語,句讀與語意連貫完整,與證候的病理相合,與仲景“下之則愈”之辭意相應,與金匱本方相對照,因此而注曰:“一方加大黃二兩,若不加恐不為大柴胡湯”。
再按大柴胡湯方大黃2兩,約28克少一點,每服大黃用量不過 5-6克,為大承氣湯大黃每服量的約五分之一,為大黃黃連瀉心湯大黃每服量的二分之一少一點。
這個大黃的服量是不會產生顯著的泄下作用的,隻能是清熱消痞調和胃氣的作用。
至於因下利或因誤下即疑慮大黃的醫家,隻是因為強調了片麵的一證而忽視了全麵的證候,注意現象而忽略了本質的緣故。
老唐不自覺點頭,他之前用了6g大黃,就是這樣想的。
用藥要有思路,有依據,而不是胡亂嚐試。
否則說的頭頭是道,結果真的方子出來了,患者喝了什麽變化都沒有,那也不錯,就怕喝了結果症狀沒緩解,病情反而變化了。
傷寒論裏麵正治沒幾個方子,失治誤治的方子一大堆,這可不是道道是頭了。
老唐以前是這樣,畢竟他學內經的嘛。
老劉比他強一些,畢竟學的經方,不費腦子。
孟超凡就一騎絕塵了,沒了中醫學理論的限製,反而開了限製器,咋得勁兒咋開,反而近乎醫術。
而李介賓又不一樣,他知道那麽多不同醫家理論,並非是個經學家,隻是單純的與曆史上許多有才情的名家一般,遇到了問題。
沒有誰生下來就是中醫大家,就算是強如張仲景,也有求學之路,也有學成之後,傷橫夭之莫救之苦。
張仲景的悲哀在於,他生的太早了,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故而隻能勤求古訓,博采眾方。
所以後世之人,何其有幸,能生在張仲景之後。
而現代之人又何其有幸,曆代名家,千百注梳,但凡遇到中醫難題,隻要多翻一翻書,會發現這些問題前輩們都曾經遇到過,這些疑問他們也都思考過。
這才是中醫之魅力所在,學習進步的過程中,心有靈犀似乎望盡古今,這種浪漫不同於西醫,如此中醫之路可謂一路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