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當時人,後世名
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 作者:木子李大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元素對於中醫有兩大貢獻。
一是,髒腑辨證說。
即從髒腑的寒熱虛實病機來實施辨證論治的學說,主張先從辨髒腑的虛實、寒熱著手。
如對肝病,他首先提出肝髒的正常功能,繼而列述肝脈在各種不同病機情況下的變化,再行擬訂標準的藥物和處方,其它髒腑辯證也大致如此,既有理論,又有實踐經驗,相較前人的論述,更為深刻,有較大的發展和提高,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係。
至清代,髒腑辨證理論臻於完善,現已成為中醫臨床辨證理論體係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同學們看著中醫診斷學課本,突然有種曆史的厚重感。
李介賓講到這裏,然後就示意可以了,髒腑辨證一講完,後麵就剩下點次要內容,六經辨證、衛氣營血辨證、三焦辨證。
已經快期末了,大家也要開始複習了。
同學們陸陸續續的收拾東西下課,李介賓也收拾好書包,然後跟著大樹他們一起去餐廳吃飯。
路上,大樹問李介賓說,“賓哥,不是說兩大貢獻嗎?除了髒腑辨證,還有什麽?”
李介賓笑了笑。
其實張元素還有第二大貢獻,不過這個給他們說還是太早了。
二是,遣藥製方論。這個就屬於中藥學跟方劑學的範疇了,現代教學把這些都給分開了,也就隻能等下學期再深入講解了。
早在《神農本草經》中,就把藥物分為了四氣五味,這個分法一開始是按照藥物本身味道來分的。
前麵咱們講過,最早的中醫雛形其實就是廚子。
辛可發散,甘能補能緩,酸能收斂,苦能清泄,鹹能軟堅散結。
但是真正運用到臨床當中,是經曆了一個漫長的過程的。
中醫學上,把寒、熱、溫、涼、平定義為藥物的氣,把酸、苦、辛、鹹、甘、淡看作藥物的味,氣與味,再合以升降浮沉,則完善了全部的藥性理論,這也是藥效作用的根本所在,而張元素的貢獻就是係統提出了藥物歸經和引經報使這二個理論。
“唐宋之前,首重醫術,你們還沒看過學過《傷寒雜病論》,張仲景的經方用藥,方證合一,藥證合一,很多時候是重功效而沒有怎麽在乎藥性的。”
“你之前說過,明代李時珍誇讚張元素啥來著?”薛靜問道。
“你們記性還挺好的,李時珍誇讚《靈》《素》之後,莫過張元素。是誇讚直到張元素,這才把《黃帝內經》裏麵的用藥之法發揚光大了。”李介賓解釋說。
張元素從以上觀點出發,把藥物諸品分成五大類:風、濕、暑、燥、寒,內容十分詳盡,這是他的發現和創見。
張元素創建了藥物歸經之說,萃取藥性之長,使藥物各歸其經,比如同一瀉藥,有瀉肝火的,有瀉肺火的,等等…
黃連則瀉心火。
黃芩瀉肺和大腸火。
白芍則瀉肝火。
知母則瀉腎火。
木通則瀉小腸火。
石膏則瀉胃火。
柴胡佐黃芩瀉三焦火。
柴胡佐黃連瀉肝和膽火。
其所以都是瀉火藥而藥效不同,就是由於它們的歸經各不相同。
如果不了解瀉火藥的歸經,妄加投藥,無的放矢,則很難取得預期的效果。
這是開創性的,在張元素之前,沒有那個醫家係統性的歸納總結這些,等到他們學中藥學,每味藥物的歸經應用,自張元素始。
張氏在歸經學說的基礎上,進而又提出引經報使學說,現已被廣泛應用於臨床實踐中,對臨床用藥有著積極的指導意義。
羌活為手、足太陽引經藥。
升麻為手、足陽明引經藥。
柴胡為少陽、厥陰引經藥。
獨活為足少陰引經藥,等。
以上這些藥物配伍於方劑之中,可以引諸藥歸於某經、某髒腑,以加強方劑的效用,這非常類似現代醫學所熱衷研究、開發的靶向治療。
不知不覺,幾人就走到了餐廳。
大樹感慨:“我本來以為古代中醫都一樣,沒想到還有那麽不一樣的。”
薛靜則是問道:“既然他那麽厲害,我為什麽名氣不怎麽大呢?”
李介賓回了四個字:“生不逢時。”
金元四大家之名,並非是當時傳出的,而是元末、明初時文人提出的。
如當時的大儒宋濂,於《宋濂醫史》言:金之以善醫名凡三家,曰劉守真氏,曰張子和氏,曰李明之氏。雖其年之有先後,術之攻、補有別,但多宗《黃帝內經》之理論。故金元四大家之名諱,實際出於元末、明初,並非起於金元。蓋金元時期金唯有元好問所提之“河間、易水”之稱,而所謂之四大家,實際為兩大學派之傳承。
而且《金史》對於張元素記載不多,張元素有犯廟會之過,而金代之廟會,自章宗起,極為嚴苛。蓋因女真入主河北,以半合、半製之態,牽附漢人,並規範文字之使用,從而強化中央權利。故避諱之事,較以往嚴重。凡漢人用字、立名者,斷不可犯皇族之名諱。且對曾犯諱之人,《金史》均未進行過多評價。且當代醫者、史學家,出於避嫌,也鮮提及相關之人。故此為張氏未能揚名原因之一。
這些都是張元素明明為一代開派祖師,對後世中醫影響深遠,但是名聲卻不顯當代的原因。
目前,大多數學者雖肯定金代醫家張元素於醫學界之地位。但對其認識、評價,仍非客觀。雖然學術界公認,“補土、升陽、扶陽”、“藥類法象、歸經”等理論,為張氏畢生學術之主要成就。但實際上,大多數學者賴張元素現存之著作而加以探討,但對其生平、所處時代背景並未深入挖掘,此即導致認識不足之根本原因。
幾人聽了之後,也是沉默良久。
明明是才情不輸前人後世的醫家,然而卻生不逢時,其實這與中醫當下的處境不也是很相像嗎?
李介賓倒是很無所謂,人都已經死了幾百年了,留這點虛名如何?
華佗名氣再大,也沒留下點幹貨,而張元素留下的財富,造福後世已經足矣。
做事追求發展與創新,做人則是低調謙遜,隻要是對人類、對社會做出了傑出貢獻,哪怕是個人名譽不是同時代最高的,那又有什麽關係呢,曆史會記載這一段傳奇,終究能變成後世人們心中永恒的記憶。
一是,髒腑辨證說。
即從髒腑的寒熱虛實病機來實施辨證論治的學說,主張先從辨髒腑的虛實、寒熱著手。
如對肝病,他首先提出肝髒的正常功能,繼而列述肝脈在各種不同病機情況下的變化,再行擬訂標準的藥物和處方,其它髒腑辯證也大致如此,既有理論,又有實踐經驗,相較前人的論述,更為深刻,有較大的發展和提高,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係。
至清代,髒腑辨證理論臻於完善,現已成為中醫臨床辨證理論體係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同學們看著中醫診斷學課本,突然有種曆史的厚重感。
李介賓講到這裏,然後就示意可以了,髒腑辨證一講完,後麵就剩下點次要內容,六經辨證、衛氣營血辨證、三焦辨證。
已經快期末了,大家也要開始複習了。
同學們陸陸續續的收拾東西下課,李介賓也收拾好書包,然後跟著大樹他們一起去餐廳吃飯。
路上,大樹問李介賓說,“賓哥,不是說兩大貢獻嗎?除了髒腑辨證,還有什麽?”
李介賓笑了笑。
其實張元素還有第二大貢獻,不過這個給他們說還是太早了。
二是,遣藥製方論。這個就屬於中藥學跟方劑學的範疇了,現代教學把這些都給分開了,也就隻能等下學期再深入講解了。
早在《神農本草經》中,就把藥物分為了四氣五味,這個分法一開始是按照藥物本身味道來分的。
前麵咱們講過,最早的中醫雛形其實就是廚子。
辛可發散,甘能補能緩,酸能收斂,苦能清泄,鹹能軟堅散結。
但是真正運用到臨床當中,是經曆了一個漫長的過程的。
中醫學上,把寒、熱、溫、涼、平定義為藥物的氣,把酸、苦、辛、鹹、甘、淡看作藥物的味,氣與味,再合以升降浮沉,則完善了全部的藥性理論,這也是藥效作用的根本所在,而張元素的貢獻就是係統提出了藥物歸經和引經報使這二個理論。
“唐宋之前,首重醫術,你們還沒看過學過《傷寒雜病論》,張仲景的經方用藥,方證合一,藥證合一,很多時候是重功效而沒有怎麽在乎藥性的。”
“你之前說過,明代李時珍誇讚張元素啥來著?”薛靜問道。
“你們記性還挺好的,李時珍誇讚《靈》《素》之後,莫過張元素。是誇讚直到張元素,這才把《黃帝內經》裏麵的用藥之法發揚光大了。”李介賓解釋說。
張元素從以上觀點出發,把藥物諸品分成五大類:風、濕、暑、燥、寒,內容十分詳盡,這是他的發現和創見。
張元素創建了藥物歸經之說,萃取藥性之長,使藥物各歸其經,比如同一瀉藥,有瀉肝火的,有瀉肺火的,等等…
黃連則瀉心火。
黃芩瀉肺和大腸火。
白芍則瀉肝火。
知母則瀉腎火。
木通則瀉小腸火。
石膏則瀉胃火。
柴胡佐黃芩瀉三焦火。
柴胡佐黃連瀉肝和膽火。
其所以都是瀉火藥而藥效不同,就是由於它們的歸經各不相同。
如果不了解瀉火藥的歸經,妄加投藥,無的放矢,則很難取得預期的效果。
這是開創性的,在張元素之前,沒有那個醫家係統性的歸納總結這些,等到他們學中藥學,每味藥物的歸經應用,自張元素始。
張氏在歸經學說的基礎上,進而又提出引經報使學說,現已被廣泛應用於臨床實踐中,對臨床用藥有著積極的指導意義。
羌活為手、足太陽引經藥。
升麻為手、足陽明引經藥。
柴胡為少陽、厥陰引經藥。
獨活為足少陰引經藥,等。
以上這些藥物配伍於方劑之中,可以引諸藥歸於某經、某髒腑,以加強方劑的效用,這非常類似現代醫學所熱衷研究、開發的靶向治療。
不知不覺,幾人就走到了餐廳。
大樹感慨:“我本來以為古代中醫都一樣,沒想到還有那麽不一樣的。”
薛靜則是問道:“既然他那麽厲害,我為什麽名氣不怎麽大呢?”
李介賓回了四個字:“生不逢時。”
金元四大家之名,並非是當時傳出的,而是元末、明初時文人提出的。
如當時的大儒宋濂,於《宋濂醫史》言:金之以善醫名凡三家,曰劉守真氏,曰張子和氏,曰李明之氏。雖其年之有先後,術之攻、補有別,但多宗《黃帝內經》之理論。故金元四大家之名諱,實際出於元末、明初,並非起於金元。蓋金元時期金唯有元好問所提之“河間、易水”之稱,而所謂之四大家,實際為兩大學派之傳承。
而且《金史》對於張元素記載不多,張元素有犯廟會之過,而金代之廟會,自章宗起,極為嚴苛。蓋因女真入主河北,以半合、半製之態,牽附漢人,並規範文字之使用,從而強化中央權利。故避諱之事,較以往嚴重。凡漢人用字、立名者,斷不可犯皇族之名諱。且對曾犯諱之人,《金史》均未進行過多評價。且當代醫者、史學家,出於避嫌,也鮮提及相關之人。故此為張氏未能揚名原因之一。
這些都是張元素明明為一代開派祖師,對後世中醫影響深遠,但是名聲卻不顯當代的原因。
目前,大多數學者雖肯定金代醫家張元素於醫學界之地位。但對其認識、評價,仍非客觀。雖然學術界公認,“補土、升陽、扶陽”、“藥類法象、歸經”等理論,為張氏畢生學術之主要成就。但實際上,大多數學者賴張元素現存之著作而加以探討,但對其生平、所處時代背景並未深入挖掘,此即導致認識不足之根本原因。
幾人聽了之後,也是沉默良久。
明明是才情不輸前人後世的醫家,然而卻生不逢時,其實這與中醫當下的處境不也是很相像嗎?
李介賓倒是很無所謂,人都已經死了幾百年了,留這點虛名如何?
華佗名氣再大,也沒留下點幹貨,而張元素留下的財富,造福後世已經足矣。
做事追求發展與創新,做人則是低調謙遜,隻要是對人類、對社會做出了傑出貢獻,哪怕是個人名譽不是同時代最高的,那又有什麽關係呢,曆史會記載這一段傳奇,終究能變成後世人們心中永恒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