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跟方劑學的鴻溝挺大的,這一點大樹就已經體會到了。


    拿自己試藥試多了,就會發現,單獨的中藥功效,與方劑的功效是兩回事兒。


    有時候,很難說是學完中藥之後去學方劑,還是從方劑中去學中藥。


    老羅是個中藥學教授,浸淫中藥多年,也避免不了這個刻板印象。


    所以一開始看到李介賓開的方子,他是不太信的,每味藥的功效他都清楚,但是湊在一起就能治脖子,這就不清楚了。


    況且,葛根湯不是退燒的嘛,他又不發燒。


    這就是隔行如隔山,哪怕同樣是在中醫藥學範疇,依舊有專精這一說。


    還有就是關於藥物配伍用量的問題,即使李介賓給他講了不同用量的意圖不一樣,他還是不怎麽理解。


    不過這老羅也算勤勉,脖子好了之後,就繼續去上課了。


    而大樹這些人覺得挺意外的,老梆子不是打遊戲扭了脖子嘛,怎麽好的那麽快?


    回頭看一旁的李介賓。


    小子,是不是跟你有關係?


    一臉忠厚的李介賓吹口哨:阿賓開的藥,跟我李介賓什麽關係。


    下課後,老羅把李介賓留下:“阿賓呀,來休息室一趟,我有點事兒想請教一下。”


    大樹等人看著這小子被領走。


    破案了,還說不是你!


    李介賓也很無奈,老羅你脖子好了不趕緊回去打遊戲?


    “阿賓呀,為什麽葛根湯明明是退燒藥,到了你手裏就變治療脖子的藥了?”


    “羅老師,太陽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這是傷寒論原話。”


    “我知道呀,可是那也是治療感冒發燒的呀,我這隻是脖子僵硬,沒感冒發燒啊。”


    “......”隔行如隔山呀,你一個搞中藥的,這樣問我就不好給你解釋了。


    這就是知識分子了,他們總想知道怎麽回事兒,但是又總是喜歡從自己的角度去理解事物。


    張仲景有瀉心湯類方,其中半夏瀉心湯、甘草瀉心湯、生薑瀉心湯藥物組成幾乎大差不差,隻是其中用量做了調整,就造成了主治的偏向。


    這其實是張仲景在親身演示,臨床如何靈活加減運用。


    還有小建中湯,就是桂枝湯,把芍藥加倍,然後加糖。


    結果就從解表變為了治裏(實際上桂枝湯也不僅僅是用來解表,如今大部分中醫刻板印象太重,看到用桂枝湯治療其他病,驚呼這不是治感冒的嗎?讓人無奈)。


    可笑日本漢方醫學,確有長處,但短處也很明顯,那就是日本人天生的固執呆板,讓他們堅持要用原方。


    怪不得卡塞爾學院的凱撒總說,自己爺爺說日本人極其愚蠢,當年二戰的時候,跟中國士兵拚刺刀,日本士兵總是按照《步兵操典》退彈,而中國士兵往往帶彈拚刀,這樣等僵持的時候,“啪”一聲,中國士兵就會趁機扣動扳機開槍,日本士兵倒地,然後中國士兵去拚下一個了.......當年意大利之所謂輸就是因為這棒豬隊友。


    吐槽歸吐槽,這股歪風邪氣傳到國內,還真引起了一幫人的共鳴,口口聲聲說中醫沒效果是因為沒按原方開。


    張仲景就是這麽教你們開方的?!


    滿本《傷寒論》,裏麵多少變證,多少變方,張仲景苦心孤詣,手把手的教後人怎麽加減變化開方!


    甚至於後世名家,能叫得出名堂的,如葉天士、李東垣、鄭欽安之流,也都是深得仲景真意之後,才能推陳出新,形成自己的學術思想。


    孫子說過: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製敵,方為神。


    司馬仲達曾經教育司馬昭:夫用兵之道,亦應變之術,豈可偏執一端。(昭懟懟:用兵之道!用兵之道!無兵可用,道將安出?司馬懿:哎,兒子不好教呀!)


    “羅老師,你聽明白了嗎?”


    “好像有點明白了。”


    “嗯嗯,回去多看看書,有什麽不懂的再問我。”


    “嗯嗯......”


    “對了,還有個事兒,我那平時分兒......”


    “什麽平時分兒?那不是滿分兒嘛!”


    “滿分兒呀,奧奧,滿分兒好呀,滿分兒好呀!”


    師生兩人走出休息室,喜笑顏開,那叫一個師生和睦呐!


    回到宿舍,看到豪哥已經正在繼續戰鬥了。


    不過他現在似乎發現了什麽有趣的事情,正在研究。


    就是黑悟空裏麵的第一件道具,板磚,官方名字縮地神符。


    天命人拿到的板磚還是有講究的,兩側的北鬥七星,南鬥六星頂上的中鬥三星,也就是福祿壽,加起來就是16。


    李介賓看了一眼,突然來了興致,對他們幾個說:“知道為什麽是半斤八兩嗎?”


    大樹一臉得意回答:“那是因為古代一斤折合十六兩,所以半斤等於八兩!早一段時間可能還會考到我,現在我可非吳下阿蒙了。”


    “知道你升級了,古代是十六進製,那你知道為什麽偏偏是十六嗎?”


    “這個......”


    現在是十進製,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人有十根手指,現代社會,從小接觸這個,逢十進一也是常態。


    李介賓指了指電腦屏幕上那塊“板磚”道具。


    北鬥七星,南鬥六星,再加上中鬥三星,7+6+3=16,剛好是16!


    “古人十分看重誠信,商人認為做生意不可缺斤短兩,故使用十六星秤,因而一斤等於16兩,而不是像現在一斤等於10兩。


    古時若稱重時缺一兩,便少一分福氣,少二兩便少財,少三兩便會折壽,以此類推。”


    還有這說法呀,關於這一點,應該向古人學習,做人做事就應該如此,不可欺詐,要做誠信之人。


    隻不過看看今人,同樣一包東西,用收廢品的稱就是10斤,用賣瓜的稱就是30斤.......


    前天鄭州金水區某網吧出現惡性事件,2亡1傷。


    整個社會浮躁如此,又怎麽能祈求福氣財氣長壽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李大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李大濕並收藏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