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該聽誰滴呀?我的頭快要裂開了!
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 作者:木子李大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咳咳,同學們好,我們今天開始學習《傷寒論》,當然不用擔心,隻是節選。而且不用擔心,不用全背,課程結束之前,我會給大家畫出要背誦的條文,大家不用擔心,隻有70條.......”
老劉之前的教學一定不怎麽順利,不然不會一段話裏說了那麽多的不必擔心。哈哈哈。
沒辦法,學生學中醫已經夠難理解了,再學傷寒,那就是小學生看魯迅,越看越難。
魯迅的文章還是要看一點的,真的看不懂,那說明現代人的文字理解力已經低到了一個程度。
老劉按部就班的開始講如何學習傷寒,但是說實話,李介賓聽了之後,內心很是犯嘀咕。
“學習傷寒呢,要重在理解,最好是看原文,不要去看白話文。”
那他們絕對跟看天書一樣,啥都看不懂。
“還有就是,可以把同類的方子的條文放在一起,這樣方便記憶背誦。”
本來就看不懂,再打亂條文順序,上下文意思更亂套了。
“條文除了帶方子的外,還有一些是沒有方子的,但是也要去理解裏麵的含義。”
......宋本傷寒,裏麵很多理論性的分析,都是摻進去的呀!這樣很難保證原汁原味的好吧!
李介賓內心瘋狂吐槽,強忍著不適保持沉默,心裏默念,我是學生,我是學生,他是老師,他是老師。
之前上課也沒見李介賓那麽坐不住呀?
因為之前那些課都是後來編的東西,現代教材嘛,容忍度更高一些,李介賓也願意兼容並包。
但是對於《傷寒論》這種傳承了上千年的經典,從小浸淫已久,那真是刻在了dna裏。一旦出現意見相左,這個感覺就類似於天主教遇到東正教一樣——異端比異教徒更邪惡。
某日b路過一橋,見a欲跳下自殺。 急上前勸導\"別跳別跳\" !
a: 為什麽不跳?
b: 生命自有意義,為何輕生?
a: 有什麽意義?
b:你有信仰還是無神論者?
a: 有信仰。
b: 那太好了,我也有信仰。 你信基督教還是猶太教?
a: 基督教。
b: 那太好了,我也信基督教。你是信基督教天主教還是新教?
a: 新教。
b: 那太好了,我也信新教。 你是聖公會的還是浸信會的?
a: 浸信會的。
b: 那太好了,我也是浸信會的。你是主耶穌浸信會的還是上帝浸信會的?
a: 上帝浸信會的。
b: 那太好了,我也是上帝浸信會的。 你是傳統上帝浸信會的還是改革上帝浸信會的?
a: 改革上帝浸信會的。
b: 太好啦,我也是改革上帝浸信會的。 你是1879年改革上帝浸信會的還是1915年改革上帝浸信會的?
a: 1915年改革上帝浸信會的。
b(自言自語): 去死吧!你這個異端渣滓!然後把a推下橋。
日常一笑,大概也能體會到李介賓此時對老劉授課的態度,那是如坐針氈。
而其他同學同樣迷茫。
昨天剛上完方劑課,就講了倆方子,一個麻黃湯,一個桂枝湯。
還記得當時孫老師咋講的呢?
“麻黃湯,發汗解表,宣肺平喘。治療外感風寒表實證。”
而今天劉教授則是講的:“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
太陽病來啦,頭痛發熱,身體疼,腰也疼,骨頭關節都疼,怕風,還不出汗,直喘氣,這時候就得用麻黃湯?
這什麽跟什麽呀?
老劉害怕學生聽不懂,又來了一句:“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
太陽病呀,要麽已經發熱,要麽還沒發熱,肯定會怕冷,身體還疼,可能會嘔吐,脈象呢,陰陽都緊緊的,這種情況就叫傷寒啦?
“所以,麻黃湯就是治療太陽傷寒證的........”
好了,這下子完全聽不懂了,接下來的一節課,老劉很盡力的講太陽病,可惜收效甚微。
不懂,就是不懂。
其實也不是都不懂,李介賓這樣的自然不必說,大樹這種提前做好了預習的,也能聽懂一點,就是需要把意思轉換一下,太陽傷寒證,就是外感風寒表實證......
一些學的比較好的,理解力比較好的同學,慢慢也能適應,反正不管叫什麽名字,症狀對得上就行。
都是“惡寒發熱,頭身疼痛,無汗而喘,舌苔薄白,脈浮緊。”嘛,都是喝了發汗解表,阿賓不是說了嘛,這種情況,隻要能出汗,就是喝一碗麻辣燙也一樣能有效。
能拋開表象,看到本質,這是難得的學習能力,但是如果遇到對不上號的呢?那咋辦?
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
太陽病來啦,頭疼得厲害,還發熱,不停出汗,怕風得很,用桂枝湯就好啦?
嗯這個能理解,桂枝湯治療出汗的感冒嘛。
“太陽病,下之後,其上衝者,可與桂枝湯,方用前法;若不上衝者,不得與之。”
太陽病,被攻下後(用下法,如承氣湯之類),要是感覺(胸腹)氣往上衝,那就可以用桂枝湯,用法和之前一樣;要是沒這感覺,那就不能用?
????
不是,桂枝湯不是治療出汗感冒的嘛?怎麽又治療氣上衝了?
昨天方劑學孫老師怎麽說的來著?
“桂枝湯,解肌發表,調和營衛。主治外感風寒表虛證。惡風發熱,汗出頭痛,鼻鳴幹嘔,苔白不渴,脈浮緩或浮弱。”
當時說的還挺好理解的,無汗麻黃湯,有汗桂枝湯,這下子好了,桂枝湯怎麽又治療“氣上衝”了?換句話說“感冒藥”怎麽又去治療其他病了?理解不了呀!
老劉還在解釋:“太陽病,應從發汗而解,若誤用下法,最易發生變證。
但本條指出,誤下之後,病人自覺胸中氣逆,是雖然誤下而正氣未衰,表邪尚未內陷,且正氣能與邪爭,表證有外解之機,故可與桂枝湯以解外。
提示桂枝湯適宜太陽病誤下後,表證仍在不宜峻汗之證。
如果誤下後氣不上衝,反映邪已內陷,發生變證,則不當再用解表之法,桂枝湯自然不得與之......”
可惜,太無力了......
學生:好了,這下徹底成聽天書的了。
老劉之前的教學一定不怎麽順利,不然不會一段話裏說了那麽多的不必擔心。哈哈哈。
沒辦法,學生學中醫已經夠難理解了,再學傷寒,那就是小學生看魯迅,越看越難。
魯迅的文章還是要看一點的,真的看不懂,那說明現代人的文字理解力已經低到了一個程度。
老劉按部就班的開始講如何學習傷寒,但是說實話,李介賓聽了之後,內心很是犯嘀咕。
“學習傷寒呢,要重在理解,最好是看原文,不要去看白話文。”
那他們絕對跟看天書一樣,啥都看不懂。
“還有就是,可以把同類的方子的條文放在一起,這樣方便記憶背誦。”
本來就看不懂,再打亂條文順序,上下文意思更亂套了。
“條文除了帶方子的外,還有一些是沒有方子的,但是也要去理解裏麵的含義。”
......宋本傷寒,裏麵很多理論性的分析,都是摻進去的呀!這樣很難保證原汁原味的好吧!
李介賓內心瘋狂吐槽,強忍著不適保持沉默,心裏默念,我是學生,我是學生,他是老師,他是老師。
之前上課也沒見李介賓那麽坐不住呀?
因為之前那些課都是後來編的東西,現代教材嘛,容忍度更高一些,李介賓也願意兼容並包。
但是對於《傷寒論》這種傳承了上千年的經典,從小浸淫已久,那真是刻在了dna裏。一旦出現意見相左,這個感覺就類似於天主教遇到東正教一樣——異端比異教徒更邪惡。
某日b路過一橋,見a欲跳下自殺。 急上前勸導\"別跳別跳\" !
a: 為什麽不跳?
b: 生命自有意義,為何輕生?
a: 有什麽意義?
b:你有信仰還是無神論者?
a: 有信仰。
b: 那太好了,我也有信仰。 你信基督教還是猶太教?
a: 基督教。
b: 那太好了,我也信基督教。你是信基督教天主教還是新教?
a: 新教。
b: 那太好了,我也信新教。 你是聖公會的還是浸信會的?
a: 浸信會的。
b: 那太好了,我也是浸信會的。你是主耶穌浸信會的還是上帝浸信會的?
a: 上帝浸信會的。
b: 那太好了,我也是上帝浸信會的。 你是傳統上帝浸信會的還是改革上帝浸信會的?
a: 改革上帝浸信會的。
b: 太好啦,我也是改革上帝浸信會的。 你是1879年改革上帝浸信會的還是1915年改革上帝浸信會的?
a: 1915年改革上帝浸信會的。
b(自言自語): 去死吧!你這個異端渣滓!然後把a推下橋。
日常一笑,大概也能體會到李介賓此時對老劉授課的態度,那是如坐針氈。
而其他同學同樣迷茫。
昨天剛上完方劑課,就講了倆方子,一個麻黃湯,一個桂枝湯。
還記得當時孫老師咋講的呢?
“麻黃湯,發汗解表,宣肺平喘。治療外感風寒表實證。”
而今天劉教授則是講的:“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
太陽病來啦,頭痛發熱,身體疼,腰也疼,骨頭關節都疼,怕風,還不出汗,直喘氣,這時候就得用麻黃湯?
這什麽跟什麽呀?
老劉害怕學生聽不懂,又來了一句:“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
太陽病呀,要麽已經發熱,要麽還沒發熱,肯定會怕冷,身體還疼,可能會嘔吐,脈象呢,陰陽都緊緊的,這種情況就叫傷寒啦?
“所以,麻黃湯就是治療太陽傷寒證的........”
好了,這下子完全聽不懂了,接下來的一節課,老劉很盡力的講太陽病,可惜收效甚微。
不懂,就是不懂。
其實也不是都不懂,李介賓這樣的自然不必說,大樹這種提前做好了預習的,也能聽懂一點,就是需要把意思轉換一下,太陽傷寒證,就是外感風寒表實證......
一些學的比較好的,理解力比較好的同學,慢慢也能適應,反正不管叫什麽名字,症狀對得上就行。
都是“惡寒發熱,頭身疼痛,無汗而喘,舌苔薄白,脈浮緊。”嘛,都是喝了發汗解表,阿賓不是說了嘛,這種情況,隻要能出汗,就是喝一碗麻辣燙也一樣能有效。
能拋開表象,看到本質,這是難得的學習能力,但是如果遇到對不上號的呢?那咋辦?
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
太陽病來啦,頭疼得厲害,還發熱,不停出汗,怕風得很,用桂枝湯就好啦?
嗯這個能理解,桂枝湯治療出汗的感冒嘛。
“太陽病,下之後,其上衝者,可與桂枝湯,方用前法;若不上衝者,不得與之。”
太陽病,被攻下後(用下法,如承氣湯之類),要是感覺(胸腹)氣往上衝,那就可以用桂枝湯,用法和之前一樣;要是沒這感覺,那就不能用?
????
不是,桂枝湯不是治療出汗感冒的嘛?怎麽又治療氣上衝了?
昨天方劑學孫老師怎麽說的來著?
“桂枝湯,解肌發表,調和營衛。主治外感風寒表虛證。惡風發熱,汗出頭痛,鼻鳴幹嘔,苔白不渴,脈浮緩或浮弱。”
當時說的還挺好理解的,無汗麻黃湯,有汗桂枝湯,這下子好了,桂枝湯怎麽又治療“氣上衝”了?換句話說“感冒藥”怎麽又去治療其他病了?理解不了呀!
老劉還在解釋:“太陽病,應從發汗而解,若誤用下法,最易發生變證。
但本條指出,誤下之後,病人自覺胸中氣逆,是雖然誤下而正氣未衰,表邪尚未內陷,且正氣能與邪爭,表證有外解之機,故可與桂枝湯以解外。
提示桂枝湯適宜太陽病誤下後,表證仍在不宜峻汗之證。
如果誤下後氣不上衝,反映邪已內陷,發生變證,則不當再用解表之法,桂枝湯自然不得與之......”
可惜,太無力了......
學生:好了,這下徹底成聽天書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