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社會,存在著眾多醫術水平較為平庸的中醫從業者。


    他們在麵對古代經典醫方時,往往隻關注到其中藥物的使用劑量較大這一表象。


    於是,便想當然地認為古人之所以能夠取得顯著療效,完全是依靠大量用藥所達成的。


    這種觀點實在是太過膚淺、庸俗且充滿了低級趣味!


    藥量有關係嗎?有!但是這用藥背後的精妙原理和整體治療思路,是一體化的。


    有些藥物在特定的時候確實需要加量使用,不否認這一點,但僅僅認為量大就能出效果,把什麽都歸結在藥量不夠上,這就是對傳統醫學智慧的極大誤解與褻瀆了。


    他們忽略了古人在長期實踐中積累下來的寶貴經驗,以及對於病症根源的精準把握和綜合調理方法。


    真正優秀的中醫應當明白,藥量的多少並非決定療效的唯一因素。


    隻要略微去翻閱一下典籍就能發現,中藥用量呈現出一種猶如懸崖峭壁般陡峭的下降趨勢,而這一現象恰恰始於宋朝。


    當曆史的車輪滾滾駛入明清時期時,那些令我們現今深感困惑不已的問題,其實早在當時,明清時期的眾多醫家們也同樣為之感到迷惑和不解。


    明清時期的醫家們曾經針對經方用量這個關鍵議題展開了一場場異常激烈且深入的探討。


    主要的疑慮焦點紛紛匯聚於究竟應當怎樣才能精準無誤地將古代經方當中所記載的用量,合理有效地折算成為符合實際情況的劑量標準呢?這個難題仿佛一道橫亙在前的巨大障礙,讓無數醫家絞盡腦汁、苦思冥想。


    例如,對於《傷寒論》中的一兩等於現代多少克,一升等於多少毫升等問題,存在不同的意見和折算方法。


    有的醫家認為一兩應該等於3g,而有的則認為應該等於15.625g。此外,藥物的幹鮮品種、質量以及產地等因素也對經方的用量有影響。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提出了“古之一兩,今用一錢可也”的觀點,這一觀點對後世醫家的影響很大。


    他認為古今度量衡不同,古代的一兩相當於現代的一錢,即大約3克。


    但這一觀點也受到了一些質疑。例如,清代的錢天來在《傷寒溯源集》中就對李時珍的觀點提出了批評,認為按照李時珍的折算方法,用藥量會太少。


    然而,也有研究者認為李時珍並沒有錯,他的折算結論是基於當時醫家的臨床經驗總結,並且為後世醫家應用經方提供了劑量折算的依據。


    李時珍的這一論斷是基於兩個前提:一是唐宋時期度量衡標準三倍於漢製的史實;二是明代湯劑服法“一劑一服”的盛行。


    此外,有研究通過分析明代13位醫家對方劑中50味藥物的用量,發現明代醫家用藥劑量多分布在仲景本源劑量1\/10~1\/3的範圍內。


    所以李時珍提出的“古之一兩,今用一錢”的折算標準,在當時還算是用量偏大的嘞。


    老唐以往從來沒有留意過這樣一個看似不起眼卻又蘊含深意的問題。


    然而,隨著他與李介賓相處的日子漸長,受到其深刻見解和獨特思維方式的影響,老唐逐漸學會了將目光投向更為廣闊的曆史長河之中,從宏觀的角度去審視各種現象。


    就在這不經意間,他竟然有了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發現。


    宋朝時期的醫藥,究竟是什麽東西最為盛行呢?


    答案無疑便是中成藥!沒錯,就是現在飽受詬病的中成藥。


    在宋代,藥鋪的經營模式別具一格。


    每當有患者感覺身體不適,前往藥鋪尋求幫助時,坐診大夫稍微看看,就寫下某某幾劑。


    然後藥鋪夥計通常會迅速地遞給他一包早已配製好、抓取完畢的成品中藥劑。


    那叫一個便捷高效,成為了當時醫療領域的一大特色。


    無論是頭疼腦熱,還是跌打損傷,亦或是其他各類病症,都能在藥鋪裏找到對應的中成藥來緩解病痛。


    比如說你頭疼發熱拉肚子,來,給你一包藿香正氣散,回去喝吧。


    小娘子你說你最近想外出的丈夫了,吃飯不好,胸脅脹悶?嘿嘿嘿,小娘子進屋一敘……跟你一包逍遙散回去喝喝。


    這位好漢你撒尿疼呀,來,這包八正散,回去喝了小便就不疼了。


    ~~~


    覺得熟悉吧?這些方子都是來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朝廷編這個方書,有一部分用途就是賣藥的。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乃是大宋時期由官方經營的藥廠所留存下來的成藥藥方集萃。


    其中所收錄的藥物方劑,絕大部分皆為丸劑與散劑,且其藥效顯著,廣受讚譽。


    然而,後來卻傳出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某位朱姓醫家竟私下裏對這部局方指指點點,甚至加以抨擊。


    一時間,各種傳聞紛至遝來,有小道消息稱,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售賣藥品的商家搶走了開具藥方的醫生們的生意,從而引發了不滿和指責......不過呢,這些都隻是未經證實的小道消息罷了,大家聽聽也就當個樂子,權當是茶餘飯後的談資而已。


    咳咳,官方當然不是這樣說的,有兩種說法,一個是當時的醫生隻會照著《局方》開處方,加減都不會了;還有就是《局方》用藥多用芳香化濕藥,與朱某人“陽常有餘,陰常不足”的學術思想相背離。


    直到後來有個叫張景嶽的,然後又抨擊朱某人隻顧滋陰,不知補陽,這回旋鏢算是插上了。


    話說回來,宋朝當時在藥品銷售方麵,確實是以丸劑和散劑為主流,這樣的狀況持續了數十年之久。


    丸散用藥節省,用量偏低,正因如此,導致用藥劑量方麵出現了一個明顯的斷代現象。


    對於這一現象,據老唐推測,或許是由於長期以來成藥的廣泛使用,使得人們對於藥材的用量逐漸失去了精準的把握,從而造成了如今這般局麵。


    而他的這個推測,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合理、可靠的一種解釋。


    gaige開放才幾年?看看以前的視頻還有文字記載,多少人覺得好像是上輩子的事兒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李大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李大濕並收藏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