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劑開好了,李介賓又端詳起丸劑方子,目光在那一行行藥材和對應的劑量上緩緩掃過。


    他心裏暗自盤算著這其中每一味藥的價格,當看到黨參時,經過一番思索後,他決定將黨參替換成紅參。


    雖然紅參的價格要比黨參高出不少,但總體算下來,這個價錢也很劃算。


    王天賜敲了出來,然後看了看價錢,沒超過九百塊。


    紅參是鮮人參經過一係列炮製過程後得到的熟製品。


    這個炮製過程包括清洗、蒸製、幹燥等步驟,藥理學研究說,這些步驟使得紅參的藥效得到增強,化學成分發生改變,從而產生了一些特有的活性成分。


    從中醫理論上講,紅參的藥用價值很高,具有大補元氣、複脈固脫、益氣攝血等功效,適用於多種體質虛弱的情況。


    炮製後的紅參,其顏色紅潤,氣味濃香,組織致密且堅固,更易於儲藏。


    紅參在補氣、滋陰、益血、生津、強心、健胃、鎮靜等方麵的作用,一般認為比白參更強。


    當然,它在市場上的價格相對較高,至少比黨參貴。


    然而,即便價格稍貴一些,卻更適合患者的病情,對於李介賓而言內心也是可以接受的。


    也不是沒更貴的,到了今天,也不會說誰真的吃不起,但是那就沒必要了,心裏有杆秤,性價比還是有的。


    就比方手機,2千的華為用了四年,那麽不比別的高端機差了。


    用藥也是這樣,不僅講功效,還要講實際情況。


    經方裏用的都是人參,為什麽後來都換成黨參了?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後來的醫家發現,黨參清補,較人參而言,更為平和。


    另一部分原因還不是因為人參產量低,價格貴,一般人用不起?


    看病並不僅僅是開個方子就行了。


    想當年,孫思邈在民間坐堂,對於那些貧苦的百姓們是關懷備至。


    他不僅免收診金,還總是想盡辦法為他們開出既經濟實惠又行之有效的藥方。


    然而,即便孫思邈不收診費,但病人總歸還是需要去抓藥的呀!難道能要求所有的藥店都像這位藥王老人家一樣慷慨地免費施舍藥物嗎?顯然不太現實,中藥材也是收來的,那些采藥郎也是貧苦人家,總不能喝西北風吧。


    孫思邈想到了一個絕妙的方法——用大量的蔥白和大棗來煎煮熬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昂貴的人參!


    這個唐代的“平替”辦法一經傳出,便令無數貧困患者受益無窮。


    孫思邈藥王之名,不僅在於其醫術高超,更在於他的高尚品行,在整個醫學界堪稱首屈一指。


    正因如此,他老人家所撰寫的那篇《大醫精誠》,字裏行間無不透露出對醫者仁心、救死扶傷精神的深刻闡述與踐行,其所言所論令人心悅誠服,成為後世從醫者必讀的經典之作。


    “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誌,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媸,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


    將病人當做活生生的人來醫,而非當做一個名為病人的符號,這是一個醫生應該有的精神。


    與醫術高低無關,但關乎品行。


    倘若有醫生開完方子,傲慢對待患者,愛吃不吃,或者自以為自己妙手回春,而不顧及患者實際需求,那麽無論此人醫術如何,品行理當受人唾棄,以敬先輩。


    話扯遠了。


    紅參滋補力夠大,對於這位女患者的病證而言,服用更佳。


    不過有一點需要注意,補藥,哪怕是平補之藥,依舊會有溫性。


    藥無熱,而人食之生熱。


    這一點需要注意,仍以枸杞當做例子,枸杞性平,李介賓高考學習用眼過度,曾經每天生嚼補肝血以潤眼。


    效果不錯,三天後,耳聰目明,但是繼續吃了幾天,晚上睡覺開始多夢了……這是上火了。


    西洋參比較特殊,滋陰之外,還有清熱去火的功效,隻是這個藥,屬於自費藥,不納入醫保,所以李介賓就沒開。


    患者氣血兩虛,重用補氣,西洋參非必要,李介賓跟老唐又沒什麽創收任務,開了醫院又沒提成,讓患者白白花錢。


    既然沒跟經濟掛鉤,當然是怎麽合適怎麽開。


    不過,還是要給患者交代一句。


    老唐對女患者說道:“這個藥喝了之後,如果覺得上火,可以減量。”


    丸劑裏有黃連、枳實,所以基本不會有這種情況,交代一句隻是讓患者注意一下,畢竟要吃三個月呢。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那位患者竟然直截了當地說道:“哎呀!我最近這火氣可是大得很呐,唐教授您快給看看吧。”


    隻見這位女患者一邊說著,一邊輕輕地用手指翻開自己的下嘴唇,將那一處病症展露無遺。


    眾人定睛一看,原來是一塊米粒般大小的黃色潰瘍麵,它孤零零地出現在那原本粉嫩的唇內黏膜上,顯得格外突兀和刺眼。


    此時,正端坐在電腦前方的王天賜麵色略顯遲疑,他抬眼望向身旁的李介賓:賓哥,您看咱們需不需要更換一下方子啊?


    隻見李介賓微微眯起雙眸,用眼神向王天賜傳遞出一個讓其稍安勿躁的信號。


    隨後,李介賓將目光重新聚焦到眼前這位患者身上,心中暗自思忖著:此人氣血兩虛,體內根本就沒有多餘的火氣往上竄湧,又怎會出現這般症狀呢?


    站在一旁的老唐似乎瞬間明白了李介賓的心思,他向前一步,和聲細語地詢問道:“請問您這個口腔潰瘍已經持續多長時間啦?”


    女患者說:“有兩周了,一直沒好。我還噴了冰硼散,一點用也沒有。”


    李介賓連連點頭,果然,這就不是火,就算叫火,也是虛火。


    “天賜,甘草加量,加到15g,再加15g炙甘草,然後……”李介賓稍微思索了一下,“再加5g肉桂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李大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李大濕並收藏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最新章節